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学生读写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而引导学生多读多写则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一、结合阅读,培养语感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细读教材中那一篇篇或质朴,或华美,或流畅如行云流水,或迂回似柳暗花明的课文,让学生获得美的享受和艺术熏陶,不但能对课文熟读成诵,培养学生的语感,还能帮助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积累和写作积累。作为语文教师,范读时要找到如三味书屋的寿镜吾老先生一样“拗过去、拗过去”的感觉,引导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与课文中的人物一起欢笑、一起哭泣、一起高呼、一起歌唱,让学生在反复吟诵中把语言文字的理解内化成自己的情感、自己的认识、自己的语感。这样,学生的习作兴趣、表达的冲动就会被唤醒,他们会用名家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创造自己的语言,在习作中提高读写能力。如教学《槐乡的孩子》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仿写,写一写自己的家乡。在训练学生写景时,可用《美丽的小兴安岭》《桂林山水》等课文作为范文让学生仿写,引导学生学习和借鉴作者的写作方法,提高习作水平。
二、拓展空间,积累素材
鲁迅先生说:“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教师要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推荐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书报、杂志、名著,拓展学生的阅读面,让学生广泛涉猎多种文字材料,可以是故事报、少儿画报,也可以是儿童文学、东方少年等少儿杂志,还可以是语言文字精美的中外少儿文学名著、寓言、童话等文学典范,要求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把自己喜欢的词句摘抄下来。当学生的阅读量增加了,材料积累也就丰富了,下笔也就有话可写了。小学生的习作不能只是为了写作而写作,写作的素材要来源于生活。教师要指导学生去观察生活,只有通过观察生活,学生的习作才能“言之有物”,才能真实感人。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掌握观察要领,逐渐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从而积累大量的习作素材。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把积累到的素材灵活运用,写出通顺、连贯、简洁的句子,做到生动形象恰如其分地表情达意。当学生发现家乡的美好时,就能写出如“我的家乡山清水秀,美丽极了”这样富有真情实感的语句;当学生认真观察“我家的一头黄牛”时,能把黄牛写得栩栩如生,让读者仿佛亲眼看见他家养的牛一样。
三、展示作品,分享快乐
教师在习作教学中,要让学生“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他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读者越多,学生习作的价值就越大。吕叔湘先生说:“我写文章总是想到有一位读者坐在我的旁边看我写。”当学生把自己的文章让同学、教师、家长等更多的读者浏览、评论时,学生就能体会到写作成功的乐趣,意识到自己的小练笔不仅仅是作业,还是与读者沟通的媒介,不仅满足了写作时所渴求的认同感和成功感,还让学生体验到习作的快乐,焕发出写作热情。如秋游归来,一位学生在板报上这样写《秋游》:“秋天到了,老师带我们去秋游,我们像小鸟一样来到大自然,看到大地在秋风的催促下,换上了迷人的秋装。那金黄的秋菊,正绽开笑脸欢迎秋天;那飞舞的树叶,正在迎风起舞;在一望无垠的稻田上,稻子笑弯了腰,似乎在向秋风报告:我最大,我最壮。”从而让同学们在阅读中一起分享秋游的快乐。
四、多元评价,交流互动
教师在习作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掌握修改习作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善于修改习作,养成自己修改習作的习惯。教师在批改学生的习作之前,可以先让学生把习作拿给同学、朋友或家长阅读与评价,提出修改意见。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寻找合作伙伴,互批互改,把习作的修改权还给学生。这样,在习作的评价过程中,每个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言论是自由的,他们既是作者也是读者,既评判他人也接受他人的评判,教师只是读者中的一员,不再是最后的裁定者。评改主体的多元、评改信息的互动,让学生的相互交流变得自然,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分享到习作经验。如一位学生的习作《麒麟公园的美丽风光》一文中写有“在草丛中捡到一只死去的蜻蜓”这样一个真实的情景,但却削弱了文中的“美丽风光”。经过小组同学的评价与建议,这位同学把习作修改为:湖面上的荷花与荷叶交映相辉。叶面上的水珠儿在阳光照射下,如珍珠般闪闪发光。忽然,一只红蜻蜓飞来,落在一枝卷着的荷花上,看到这样的情景,我不由得想起了古诗“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使习作既生动又有趣。
五、结合生活,发展个性
生活即作文,作文来源于生活。教师在习作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学生习作中的“亮点”“闪光处”,通过指导与评价,让学生无拘无束地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真实地表达出来。教师要鼓励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留心周围各种各样的人与事,在习作中表达自己真实的思想情感,让习作充满生活气息、富有个性色彩。
一、结合阅读,培养语感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细读教材中那一篇篇或质朴,或华美,或流畅如行云流水,或迂回似柳暗花明的课文,让学生获得美的享受和艺术熏陶,不但能对课文熟读成诵,培养学生的语感,还能帮助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积累和写作积累。作为语文教师,范读时要找到如三味书屋的寿镜吾老先生一样“拗过去、拗过去”的感觉,引导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与课文中的人物一起欢笑、一起哭泣、一起高呼、一起歌唱,让学生在反复吟诵中把语言文字的理解内化成自己的情感、自己的认识、自己的语感。这样,学生的习作兴趣、表达的冲动就会被唤醒,他们会用名家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创造自己的语言,在习作中提高读写能力。如教学《槐乡的孩子》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仿写,写一写自己的家乡。在训练学生写景时,可用《美丽的小兴安岭》《桂林山水》等课文作为范文让学生仿写,引导学生学习和借鉴作者的写作方法,提高习作水平。
二、拓展空间,积累素材
鲁迅先生说:“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教师要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推荐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书报、杂志、名著,拓展学生的阅读面,让学生广泛涉猎多种文字材料,可以是故事报、少儿画报,也可以是儿童文学、东方少年等少儿杂志,还可以是语言文字精美的中外少儿文学名著、寓言、童话等文学典范,要求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把自己喜欢的词句摘抄下来。当学生的阅读量增加了,材料积累也就丰富了,下笔也就有话可写了。小学生的习作不能只是为了写作而写作,写作的素材要来源于生活。教师要指导学生去观察生活,只有通过观察生活,学生的习作才能“言之有物”,才能真实感人。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掌握观察要领,逐渐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从而积累大量的习作素材。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把积累到的素材灵活运用,写出通顺、连贯、简洁的句子,做到生动形象恰如其分地表情达意。当学生发现家乡的美好时,就能写出如“我的家乡山清水秀,美丽极了”这样富有真情实感的语句;当学生认真观察“我家的一头黄牛”时,能把黄牛写得栩栩如生,让读者仿佛亲眼看见他家养的牛一样。
三、展示作品,分享快乐
教师在习作教学中,要让学生“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他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读者越多,学生习作的价值就越大。吕叔湘先生说:“我写文章总是想到有一位读者坐在我的旁边看我写。”当学生把自己的文章让同学、教师、家长等更多的读者浏览、评论时,学生就能体会到写作成功的乐趣,意识到自己的小练笔不仅仅是作业,还是与读者沟通的媒介,不仅满足了写作时所渴求的认同感和成功感,还让学生体验到习作的快乐,焕发出写作热情。如秋游归来,一位学生在板报上这样写《秋游》:“秋天到了,老师带我们去秋游,我们像小鸟一样来到大自然,看到大地在秋风的催促下,换上了迷人的秋装。那金黄的秋菊,正绽开笑脸欢迎秋天;那飞舞的树叶,正在迎风起舞;在一望无垠的稻田上,稻子笑弯了腰,似乎在向秋风报告:我最大,我最壮。”从而让同学们在阅读中一起分享秋游的快乐。
四、多元评价,交流互动
教师在习作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掌握修改习作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善于修改习作,养成自己修改習作的习惯。教师在批改学生的习作之前,可以先让学生把习作拿给同学、朋友或家长阅读与评价,提出修改意见。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寻找合作伙伴,互批互改,把习作的修改权还给学生。这样,在习作的评价过程中,每个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言论是自由的,他们既是作者也是读者,既评判他人也接受他人的评判,教师只是读者中的一员,不再是最后的裁定者。评改主体的多元、评改信息的互动,让学生的相互交流变得自然,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分享到习作经验。如一位学生的习作《麒麟公园的美丽风光》一文中写有“在草丛中捡到一只死去的蜻蜓”这样一个真实的情景,但却削弱了文中的“美丽风光”。经过小组同学的评价与建议,这位同学把习作修改为:湖面上的荷花与荷叶交映相辉。叶面上的水珠儿在阳光照射下,如珍珠般闪闪发光。忽然,一只红蜻蜓飞来,落在一枝卷着的荷花上,看到这样的情景,我不由得想起了古诗“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使习作既生动又有趣。
五、结合生活,发展个性
生活即作文,作文来源于生活。教师在习作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学生习作中的“亮点”“闪光处”,通过指导与评价,让学生无拘无束地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真实地表达出来。教师要鼓励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留心周围各种各样的人与事,在习作中表达自己真实的思想情感,让习作充满生活气息、富有个性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