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保险的市场失灵现象探究

来源 :中国市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mos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农业保险市场失灵的问题由来已久,弱可保性和高赔付率都是我国农业保险市场失灵的两种表现。21世纪初期出现的不完备法律理论主要探讨了法律的完善与实施效果的相关问题。文章尝试将不完备法律理论应用于解释与解决农业保险的市场失灵问题。
  [关键词]农业保险;不完备法律;市场失灵
  [DOI]10.13939/j.cnki.zgsc.2018.11.112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失去了配置经济资源的能力或能力不足。农业保险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如果用自由经济市场制度即灵活价格来维持农业保险经营,则往往出现市场失灵。从世界农业保险发展史及其他农业保险发展较为成熟国家的经验来看,若缺少政府公共财政的补贴,仅凭市场化运营,农业保险的经营将难以持续。
  1 农业保险市场失灵的表现
  1.1 承保风险属弱可保风险
  保险业中,保险人愿意承保的风险被称为可保风险。农业风险基本符合可保风险的要求,但农业风险一旦发生,一定区域内的农作物集中受灾,农业风险不能得到均匀分散,因此农业风险无法完全满足可保风险要件,属于弱可保风险。
  1.2 市场化困难
  农业风险发生频率高,一旦发生损失较大,且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的问题严重,使农业保险的市场化面临重重困难。首先,高损失率对应高费率,而高费率会抑制农户的投保积极性,导致农业保险需求疲软。其次,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导致损失率上升,又导致保险费率上涨;保费上涨使低风险农户选择风险自担不再投保,进一步加重了农业保险市场的逆向选择问题。这样的恶性循环使农业保险市场的供需失衡,农业保险的市场失灵问题日益凸显。
  1.3 赔付率居高不下
  保险领域中市场失灵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某类保险产品的赔付率居高不下,致使保险人不愿提供此类产品。1985—2004年20年中,我国农业保险的简单赔付率的平均值高达87%,严重超出财产保险53%的平均水平,并且超过了保险界普遍认知的70%的盈亏临界点,导致我国几家农业保险经营主体长期亏损,并接连退出市场。2004年,全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只有约3.8亿元,与1992年的峰值相比缩减了60%。
  2 何谓不完备法律理论
  由于当事人的有限理性、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以及未来发生事项的不确定性等因素,合同不可能订立完备。而法律在某种程度上是全体国民必须遵守的。立法者在制定法律时,无法预见未来发生的所有可能事项,所以法律将处于不断的修订和扩展中。社会变革的浪潮汹涌而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由它们带来的新生事物与行为都需要法律进行界定,这使得法律变得不可穷尽、不可停滞。同时,这一特点也导致法律不可避免的滞后性,所以法律的不完备性是内在的。
  2002年,伦敦经济学院的许成钢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的皮斯托首先提出不完备法律理论。他们认为,当法律不完备时,仅分配原始的立法权和执法权是不够的,现有法律不能解决所有未来的案件,因此还需分配解释和发展现有法律并决定如何用之处理新案件的权力,即剩余立法权和剩余执法权可分配给法庭或监管者,以形成有效的威慑并使执法及时。
  3 农业保险市场失灵现象中体现出的不完备法律
  美国的农业保险起步较早。但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美国的农业保险市场也出现了与我国当前面临的同样问题:市场失灵。为了克服市场失灵,使农业保险得到发展,1938年,美国政府开始重视农业保险的制度体系建设,到了20世纪80年代,美国农业保险的制度体系建设已基本成熟,并最终形成了当前非常完备的“政策性保险,商业性经营”的制度模式,行之有效的再保险计划、政府补贴和委托商业性公司经营等措施都被包含在内,有助于解决农业保险中的道德风险与逆选择等问题。以上过程中美国农业保险制度的变迁即体现出了不完备法律理论中的思想,即法律应处于不断的修订和扩展中,使之逐渐趋于完备或者说是不断适应社会的变化与发展。
  冯文丽(2004)认为导致我国农业保险市场失灵的根本原因是制度供给匮乏,因而提出要完善制度供给,构建合理的农业保险体系,以纠正市场失灵的政策主张。迄今为止,我国农业保险立法制度仍旧是空白。我国目前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缺少整体性的规则与制度,尤其是缺乏针对性的农业保险法律或农业保险实施条例 (朱俊生等,2009)。在农业保险的经营中,操作层面缺乏明确的约束与规范,农业保险的许多问题出现法律真空,从而造成操作层面的不规范,严重削弱了农业保险的效果 (冯文丽,2008)。
  为了缓解农业保险市场失灵的问题,我国政府也做出了一些制度变迁方面的努力:2004年之前,我国针对农业保险开展了税收优惠政策。2005年起,我国开始在部分地区试点农业保险的财政补贴政策,2007年进行全面试点。财政补贴对于解决农业保险的市场失灵问题大有裨益,仅从赔付率一项来说,2005—2013年,我国农业保险简单赔付率的平均值约为60%,大大低于1985—2004年的87%,有效缓解了赔付率过高,保险公司无力开展农业保险业务的问题。
  4 完善农业保险制度、缓解农业保险中不完备法律问题的政策建议
  4.1 填补农业保险立法制度的空白
  制度经济学认为,对于某种制度安排、制度框架和制度创新的空间来说,节省交易成本与制度安排是否合理紧密相关,同样的,农业保险领域也应该符合这一安排。鉴于农业保险仅凭市场化的运营无法正常发挥它对农业的支持作用,以及农业保险对政策保护与支持的高依赖性,我国政府必须改变农业保险制度缺失的现状,制定完善可行、符合中国国情的农业保险条例,来改善农业保险中供求双方的关系,缓解市场失灵。
  4.2 分地区制定针对性的补贴政策,明确补贴方式
  我国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一直存在,经济、农业技术水平、农民的保险意识等农业保险相关因素差异较大,且施行国家与地方分开征收税负的税收制度。因此,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还应该根据各省份、各地区的不同情况,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给与地方政府一定的政策自由度,使他們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政策实施的细化工作。根据各地区不同的财政情况,由国家、地方两级财政根据不同的比例承担对农户投保农业保险的财政补贴。同时还应该明确补贴方式,例如拟定重点补贴目录,使农民旱涝保收,不再有后顾之忧。
  4.3 创新监管者的执法方式,提升监管者的执法力度与效果
  不完备法律理论认为,即使立法者不断完善立法,建立更加完备的法律体系,也不能解决与适用所有的未来案件。所以在前述两种依靠立法与制定政策补助方式以外,还要在现行的大陆法系体系下,探索创新的执法方式,分配有效的执法范围,以形成有效的威慑预期并使执法及时生效,抑制随着时代发展而越来越多的新问题与新情况。农业保险领域内,保险监管者如保监会要探索新的执法方式与有效又不过激的执法范围,以缓解和限制农业保险领域的道德风险和逆选择。监管并不仅仅针对保险人一方,针对被保险人,也要通过科技或其他方式实现有效的监管,来维持农业保险市场的正常与稳健运行,缓解市场失灵现象。
  总之,监管者与政府应针对我国国情,完善农业保险的立法及政策制定,探索新的监管与执法方式,提升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保障水平与有效性,通过宣传教育与政策支持提升农民的保险意识,缓解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充分发挥农业保险对保障农民利益与农业发展的支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韧.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优化路径探析[J].经济经纬,2009(7).
  [2]吴靖.不完备法律理论趋于完备的经济学思考[J].经济论坛,2011(1).
  [3]王韧.我国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研究[D].北京:北京工商大学,2009.
  [4]冯文丽.我国农业保险市场失灵与制度供给[J].金融研究,2004(4).
  [5]曾杰.发展农业保险促进农村经济良性发展[J].中国市场,2017(22).
  [作者简介]季司晨(1993—),女,河南平顶山人,金融学院保险硕士在读。
其他文献
[摘 要]文章通过对洛阳市宜阳县四个村小型农田水利的深入调查,发现目前宜阳县农田水利存在主要问题有“一事一议”推行困难,水费过高,灌溉成本难以承受并忽视了农田水利对土地的依附性。最后针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村委会加强宣传引导,建立农田水利多元化投资机制,切实降低灌溉费用,正视农田水利设施对土地的依附性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田水利;灌溉成本;多元化投资  [DOI]10.1393
期刊
[摘 要]“官办”行业协会商会和政会不分的财产性根源在于理念上和制度上不接受、不承认法人对国有出资人出资享有独立的法人财产权。而不承认法人独立财产权是出于国有资产流失的担心。其他非官办社会组织也存在出资人或捐赠人过度控制、滥用社会组织非营利地位进行政策套利的问题。通过完善社会组织法人治理结构、治理机制,建立健全目的导向的法人财产权制度,有效保障出资人的治理权利,确保出资人(包括国有出资人)出资到法
期刊
[摘 要]民办本科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高素质劳动力的重要源泉。“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使我国民办本科高校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对民办本科高校的发展提出更高要求。文章在分析学者现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民办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以期为我国民办本科高校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人才培养;民办本科;目标体系;“一带一
期刊
[摘 要]办公物业服务公司的盈利模式要隨着客户日益增长的文化和物质水平需求进行变革,应以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式物业服务、构建综合性服务集成平台、提供咨询服务及提供低价基础产品获取后续增值服务利润等多元化盈利方式,从资源配置和经营范围决策着手,使业务间发挥协同效应,促进企业服务的创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关键词]办公物业;盈利模式;创新;经济效益  [DOI]10.13939/j.cnki.zgsc
期刊
[摘 要]国资委将经济增加值作为绩效评价核心指标的这一举措,引发了理论界和实务界对 EVA 绩效考核的实用性和有效性的广泛研讨和实践,由于EVA绩效考核方法本身的科学性,基于 EVA 的绩效指标考察目前在外企、国企和部分先进的民营企业中正在不断被应用和完善。因此,文章拟以我国某航空公司为例进行分析,通过进行相应的会计调整和资本成本计算,从 EVA 的价值创造角度考量其经营效率及其战略转型策略,并依
期刊
[摘 要]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除了交通基本设施建设和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外,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对进一步深化互联互通、畅通信息丝绸之路、促进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这将会是“一带一路”重点规划范围内省市通信设备制造业实现未来行业技术进步、组织创新、专业化和生产创新的一个重要契机。而对这些省市内通信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和“一带一路”背景下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评价将对这些
期刊
[摘 要]税收事先裁定制度对于提高税法确定性和纳税遵从度具有重要意义,如何界定事先裁定的性质关系到该制度在我国的建立和发展。从税收契约的角度来研究事先裁定制度,可以更深入地分析其内在的法律预测理论、纳税人权利保护、契约治理理论等理论基础,从而准确、深刻地把握其本质,为我国事先裁定制度的建立夯实理论根基。在事先裁定的具体制度设计中要借鉴国外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才能稳步发展和完善该制度,推进税收治理能
期刊
[摘 要]重庆地票制度是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重要实践,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大创新,其在统筹利用城乡土地资源、严格保护耕地、推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消化楼市库存、抑制城市房价、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的研究目标是通过对地票制度的本质以及运行过程的剖析,进而把握地票体现出的制度经济学内涵。  [关键词]重庆地票制度;科斯定理;制度变迁  [DOI]10.13939/j.
期刊
[摘 要]文章基于环境投入产出模型,利用2007年和2012年中国投入产出表与京津冀地区投入产出表以及大气环境污染数据,测算出了京津冀地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烟粉尘三类大气污染物的进口减排量、出口排放量、进口减排强度、出口排放强度以及进口减排强度与出口排放强度比。研究发现,①从2007年到2012年,北京市进口减排和出口排放强度比有所下降;②整体而言,2007年到2012年京津冀地区各部门污染减
期刊
[摘 要]该案例描述了新华医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企业内部控制出现严重失效的问题。文章以新华制药为案例研究对象,分析该公司被信永中和出具否定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原因,指出其应收账款内部控制体系存在的缺陷,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进一步提出了企业在销售内部控制方面应该如何加强企业内控效果的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新华制药;内部控制;信用管理  [DOI]10.13939/j.c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