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波高熵的分布变化规律研究

来源 :海洋科学进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bsiqyd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使用1992年10月到1998年12月连续共75个月、230个重复周期的Topex/Poseidon卫星高度计有效波高资料,对南、北太平洋波高熵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时间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统计分析了太平洋波高熵的多年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多年各月的时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太平洋波高熵呈现出中间低、南北高的马鞍形空间分布特征和明显季节变化的规律,与太平洋的平均有效波高和气候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相一致.给出了南北太平洋模拟波高熵的计算公式及计算稳定性检验.
其他文献
以浅水潮波模式为例,详细讨论了共轭码技术的使用方法以及代码检验,并建立了海洋浅水模式的共轭模式.利用浅水潮波模式及其共轭模式进行了流速和水位的初始场优化试验.试验结
对我国基岩海湾内的潮流沉积和地貌进行了系统研究。根据潮滩、潮流水道、潮流沙脊等地貌单元的组合特征,概括出3种潮流地貌模式:潮滩型、滩—槽型和滩—槽—脊型。通过各模式海湾环境特征的对比分析,设定紊动射流系数Rbjet做为判别潮流水道形成发育程度的水动力参数,发现潮流水道较为发育的滩—槽型和滩—槽—脊型海湾往往开敞度较小,纵深较长,而平均潮差较大,Rbjet大于45。潮流沙脊是区分滩—槽型和滩—槽—脊
新中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启动、奠基与阔步前进,都与党的三代领导核心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思想认识和决策息息相关。从宏观视野概述三代领导核心对中国民主法制建设的理论见和
悬浮泥沙含量对叶绿素浓度遥感反演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我国近岸水体受其影响更为严重。利用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组织的2003年春季大规模黄、东海区海上试验获得的较高精度实
根据近几年来有害赤潮研究的进展,介绍了几种有害赤潮预测方法,主要包括:经验预测法,如海水温度变动预测法、海水透明度法、赤潮生物光合活性法;统计预测法,如判别分析、主成
节欲是出于某种需要而适度节制不断膨胀的不合理欲望。其旨向是克制欲望,减少或相对减少消费。由于伦理解读是价值判断,植根于人的理念、信仰而经济评价是事实判断,强调功利、收
利用黄海冷水团物理-生态耦合模式,对冷水团水域叶绿素垂向分布的季节变化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物理模式为冷水团热动力模型;生态模式主要考虑叶绿素、营养盐和食植浮游动物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