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月亮”的奇幻传说

来源 :知识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fanffvg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东部时间2014年4月15日凌晨,美洲大部分地区的人们看到了“满月变红像血”的现象——“血色月亮”,这种现象又被称为“连环四月食”。当血色月亮侵袭北美洲时,整个月亮散发出炫目的红色,天空呈微红色,如同日落一般。
  实际上,血色月亮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天文学术语,这次夜间的景象其实就是一次我们熟知的月全食现象。只不过,这次月全食是接下来两年内连续发生四次月全食中的第一次,余下的三次将分别与前一次相隔半年。也就是说,连环四月食剩下三次发生的时间分别是2014年10月8日、2015年的4月4日和9月28日。
  血色月亮的“血色”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在每月农历十五、十六,月亮会运行到和太阳相对的方向。这时,如果地球和月亮的中心大致在同一条直线上,月亮就会进入地球的本影,月亮表面昏暗,从而产生月全食。发生月全食时,太阳光是在日出和日落时穿过地球大气层照到月亮上的。当月球进入没有太阳光直射的本影时,大气层把紫、蓝、绿、黄色的光都吸收掉了,只剩下红色光可以穿透,折射到月球表面,从而形成暗红色的月亮。
  据科学预估,下一次连环四月食会在2032年和2033年出现。
其他文献
明嘉靖年间,徐渭、沈链、萧勉、陈鹤、杨珂、朱公节、钱鞭、柳林、诸大绶、吕光升,号称“越中十子”,徐渭年纪最小,但才华出众。这个文人团体经常聚会,饮酒赋诗。有一次,徐渭即兴给大家出了一个谜语:“先写了一撇,后又写了一画(打一字)。”原来,“了一撇”为“乃”,“了一畫”为“子”,合起来就是一个“孕”字。但是,居然没有一个人能猜出谜底。此谜颇有来历,其中包含了他的三个故事,十分耐人寻味。  其一,是说书
“我是机长,准备迫降。”萨利对着话筒说完这句话后,将头转向副機长杰弗里,继续说道:“我们一定能成功。”  这是2016年12月9日上映的电影《萨利机长》中一个牵动人心的镜头。  2009年1月15日,全美航空公司机长切斯利·舒伦伯格(昵称“萨利”)驾驶的1549号航班起飞后遭遇鸟群,导致双引擎失灵。机长萨利凭借40年丰富的驾驶经验,冷静果断地将飞机迫降在纽约哈德逊河上,机上155人全部生还,萨利成
我们都知道,被子最好在起床后晾半小時再叠,这样可以将夜间的潮气散去,防止被子滋生螨虫。如果你每天忙到早上都没时间叠被子,那应该怎么办呢?别着急,有了智能床具Smartduvet,叠被、铺床的问题迎刃而解。  Smartduvet不是一床被子,而是一种类似被套的网状物,通过橡胶夹片固定在被子中。网状物的骨架是轻薄中空的管子,通过充气泵连接到智能盒子。当智能盒子收到指令后,就會控制管子充气或抽气,网状
我从生活中学到了三个简单的规则:  如果你不去追求你想要的,那你永远也无法得到。  如果你不问,那么答案将总会是不。  如果你不向前走一步,那么你将总是停留在同一地方。  我不敢说这些都是我总结出来的,其来源是匿名。但是,它们让我开始对我自己的人生进行思考,对我这几十年来学到的一切进行思考。  我在生活中学到的教训加起来可以编写一本百科全书。我可以想象得出,任何一位对其周围世界关注的人都会这样说。
距今大约7000年前,生活在浙江余姚河姆渡一带的先民们,慢慢学会了用锋利的石斧砍伐树木,搭建房屋,以此来躲避风霜雨雪和野兽的袭击。那时候,没有钉子、胶水,没有坚固的混凝土,在长期的实践中,先祖们摸索出了一套非常实用、可拆卸的创意,即榫卯结构,它比汉字发源更早。1973年,考古人员在河姆渡遗址发现了大量榫卯结构的木质构件,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榫卯结构本是中国古建筑结构中最常用的一种结构,榫卯凸出
失忆  我居住的小区住过一位老人,带兵打过日本侵略者,参加过解放战争,还上过朝鲜战场,立下了赫赫战功。有一段时间,附近的中小学争相邀请老人给学生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可他每次都以“记不得了”为由婉言谢绝。  即便在自己儿女跟前,老人也绝口不提那段经历。有一次,小儿子忍不住问他:“我不懂,你打过那么多场胜仗,有什么不能说的呢?”老人沉思良久才说:“打仗少不了死人,那些死去的士兵原本是工人、农民和小商贩,
情人节那天,朋友们约定在莫里斯敦最清雅的咖啡馆聚会,得知雷诺与克里斯娜相爱了,但是雷诺还没有正式向克里斯娜求爱。朋友们都建议:“茶楼旁边有家‘玉米妹花店’,雷诺你还不去买来玫瑰向克里斯娜求爱,让朋友们为你俩的爱情做见证人?”  不一会,雷诺空手回来说:“这家花店从来不卖玫瑰”。所有人都惊讶了:哪有花店从来都不卖玫瑰的?而且今天是情人节呀!  原来在多年前,一对热恋中的青年男女离开家乡闯荡世界,在一
罗伯特·蒙代尔被称为“欧元之父”,是经济学供给学派、欧洲货币单位的创始人之一,也是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有一年,年近六十岁的蒙代尔在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开了一门《国际经济学理论》课程,对于能够近距离听蒙代尔教授讲课,学生们都很激動,离上课时间还有40分钟,教室就已经座无虚席。  蒙代尔一直都有走路去工作的习惯,即便住处离学校的距离较远,他也把去学校的路程当成一种锻炼。虽然每天早早就出门
1964年,美国天文学家阿诺·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在霍尔摩德尔市组建实验室,开始全力研究与宇宙大爆炸有关的微波背景辐射。就在两人雄心勃勃研究的过程中,在霍尔摩德尔市的另一端——五十公里外的普林斯顿大学里,著名天文学家罗伯特·迪克正带领他的小组,也在为寻找宇宙大爆炸时产生的背景辐射而孜孜不倦地工作着。  阿诺·彭齐亚斯和威尔逊的研究稳中有进,他们注意研究中的每一个数据,哪怕是再小的细节方面的东西,他们都
麻省理工學院的学生一直对门前的哈佛桥很不满意,因为一提到这座桥,人们只会关注为什么这座桥叫作哈佛桥,直到一位叫奥利佛·斯穆特的人,让人们不再耿耿于怀这座桥的名字,而是在思考什么是364.4斯穆特加减一耳朵。  1958年9月,奥利佛·斯穆特带着对大学校园的无限憧憬,踏进了麻省理工学院的校门。不久,他申请加入学校的兄弟会。会长阿尔法突发奇想想要捉弄一下斯穆特,于是要求斯穆特用身体丈量完哈佛桥才能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