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休闲学起源于西方,却是一门无国界无门槛的新兴学问。21世纪将是一个休闲的世代,集中表现为劳动与休闲两者关系的跃进。休闲科学与休闲产业在中国正如火如荼地发展,而在大洋彼岸的澳大利亚有着截然不同的休闲系统与文化。笔者将从劳动与休闲的角度探求澳大利亚文化对休闲的态度与定义,从而提出对国内休闲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劳动;休闲;休闲学
[中图分类号]C912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46-0059-03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和其他的一些行为心理学家都认为,一个国家大多数人的需要是同这个国家的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以及人们受教育的程度相关的。“十二五”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经济转型的重要时刻。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民收入的增加,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会发生变化,人们在得到物质生活满足的同时,开始注重精神的享受,追求惬意的休闲生活。
1无法定义的“休闲”
休闲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现实存在,笔者首先以为休闲是无法定义的一个概念,尤其当休闲发展为一种社会概念和文化体验之后,赋予了它更多元化的意义。“休闲是人的一生中持久的、重要的发展舞台,它为社会系统所必需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提供思考的空间”[1]狭义上来说,中国人理解一项事物和名词讲究拆字,休,有休息,停止和拒绝的意思,事事皆休,指的就是无事需要做了;闲,与“忙”相对,有闲置,无事或是没有正经事的意思。闲是休的一个可能,一种潜在的态度,而休是闲的基础,是闲的必要条件,合在一起,即是现代人语境下的休闲。
广义上来说,休闲难于精确解释的原因在于它是哲学、美学、社会学、行为学、人类学甚至通俗生活所衍生出的一项极其接地气又极其因人而异、因地而异的学问。在普罗大众的眼中休闲除了上述的字面解释之外,就直接落入了具体的休闲方式和休闲需求等概念的理解中,而且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对待休闲的理解更是天差地别。而在该领域的学者眼中,核心观点是休闲是人的生命的一种状态。休闲概念的理论和实践是脱节的,导致其难以定义,但脱节并不意味着错误,休闲是具有社会性的,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内容愈加丰富,意义愈发深厚的这样一种状态,而劳动是推动社会发展是主要力量。一言以蔽之,这是劳动与休闲之间的一个博弈过程。
2劳动与休闲的关系
研究人类学的专家们认为:“休闲作为在有限的时空范围内实现的人类的创造性活动,使现代人具备精练的意识,充实的新的活力,获得积累的经验以及人生的愉快和幸福。”[2]一方面,休闲的本质是人类在生存过程中,从劳动的疲劳、倦怠、压迫感解放出来,补充能源以进行的再生产的手段;另一方面,在越来越享受化的现代社会中,休闲成为生活的目的,而劳动则是把休闲生活变成现实的手段。到底如何分配休闲和劳动,又到底是为了休闲而劳动还是为了劳动而休闲,这是令现代人混淆和容易迷惑的一个常见问题。
21劳动≠休闲
在以劳动为主的传统社会(这里的传统社会并非单指过去的社会,即便是现代化的国家依旧有不少地区保持着传统劳作的地区),体力劳动者是占据社会人口的主导地位的。显而易见,体力劳动者由于劳动性质是以身体消耗型为基础的,且需要相当时间恢复消耗的体力,决定了体力劳动者在休闲方面是难有作为的,因为自主支配的时间和对应的精力缺失,这种现象尤其发生在众多发展中国家的大部分地区和发达国家的一部分地区。
这种对立关系存在明显的界限,它的消极因素主要来自:①劳动人民视工作劳动为敌人的,劳动剥夺了他们的闲暇时间;②劳动人民认为休闲是奢侈的,是只有在不工作和有经济基础的前提下才可能建立的偶然性活动。这两点显然是与社会发展相悖的,这一现象的消除不仅仅是要在物质上提供切实的支持,在对休闲的认知上也需要社会性的引导和组织才能缓解的。
22劳动=休闲
与前文相反,还有一种情形就是劳动与休闲的界限变得模糊乃至消失。50年代后期美国当代著名的社会学家和未来学家丹尼尔·贝尔首次公开使用“后工业社会”的概念。“后工业社会一个最明显的特点是大多数劳动力不再从事农业或制造业,而是从事服务业,如贸易,金融,运输,保健,娱乐,研究,教育和管理。”[3]诚然,信息技术时代的来到使劳动的性质和劳动者的观念产生变化,工作种类的自由选择与工作环境的兴趣化、情感化使劳动与休闲融合在一起。换句话说,当下的年轻人摆脱父母一辈为生存而劳动的时代压力,转而追求为自己想要的生活而工作、劳动,比如喜欢写作的人可以写作,写作既是劳动又是休闲放松的过程。
的确,这是绝大多数家庭可以实现的,尽管在观念上对于大多数人仍旧是一个理想状态,原因有很多,比如现代文化中的竞争/淘汰机制,比如非体力劳动者并不意味着就比体力劳动者要轻松。必须承认的是,在休闲中实现工作的目的是社会发展和保持旺盛前进力的长久之计,休闲是工作,工业也是休闲,但是,如前所述这是一种基于少部分人推测的理想状态,注定短期内也只能实现在少部分人之中。
23劳动≈休闲
前两种情形的缺陷主要产生于认知上的不完善,引入约翰斯顿提出的休闲和劳动关系的三种情形:“第一,只有劳动是生产性和创造性的场合,即否认休闲;第二,劳动和休闲都是创造性的场合,过于理想只存在少数人与少数行业;第三,休闲与创造性的劳动一样有生产性和价值。”[4]第三种是切实可行的,因为它肯定了休闲的作用,并且视为有创造性的劳动(不是所有的劳动,但劳动的前景是创造性的劳动),具有普及性和社会性,能够为大众真正所接收的休闲文化。
更重要的是,这一种兼具现实意义和理想意义的劳动/休闲模式既不是单纯逃避,也不是单纯补偿融合,它最大程度上摒弃了影响休闲的外部因素(包括闲暇时间,工作类型等),而转入一种精神的态度,一种存在于健全社会和契合生命本质的方式,它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3澳大利亚人的休闲观
在澳大利亚人眼中,休闲永远是第一位的。
如何辨别一个社会符合休闲社会的定义? 有学者认为休闲的基本特征依次是解放性、自由选择性、自我表现性、价值创造性、劳动关联性和生活方式性。前三个属性是需要硬性的前提,如一定量的休息时间和经济能力是能够做到的。而后三个属性则是体现休闲社会的重要标准(休闲的现实意义)。得益于高福利政策以及合理的贫富差距,澳大利亚和在这里生活的人们简直把休闲生活当作一种信仰,澳大利亚是一个移民国家,在文化影响上主要以欧洲化和美国化为主,但并不影响澳大利亚人打发时间的态度和选择,不妨碍澳式休闲的大行其道。
相比国内不足一周的年假,除去大大小小的节日假期,澳大利亚大部分企业的年假通常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且随着资历的提升,通常会有额外的假期。在上班时间上,除去特定工作外大部分企业上班时间在9点30到10点,下班时间在5点半左右,为夜生活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精力。
休闲方式的多元性是澳大利亚休闲的又一特色。澳大利亚的娱乐业与体育业是非常发达的。全年基本每个月遍及各个城市都有艺术节,内容涵盖观赏戏剧、舞蹈、音乐和视觉艺术,形式包括露天音乐会、街头剧院和烟火表演。每年二三月还有盛大的同性恋游行与僵尸游行,令人目不暇接,澳大利亚人结合自己的口味和兴趣,总会想出各式各样的主题活动才狂欢、聚会,更别提澳大利亚的酒馆和酒吧文化,即便是再小的乡村,周末也不乏好酒吧人满为患,澳大利亚啤酒的年产量在世界上也是数一数二的,在澳大利亚的街头,随处可见在酒吧外头喝一天啤酒的人,不管你是公司白领还是领救济的穷人。值得一提的是,尽管体育活动作为休闲的主要内容风行澳大利亚,却鲜少看到国际性的体育比赛中澳大利亚人获得前三名,狡猾的澳大利亚人运动通常在第四位、第五位的位置,这是因为澳大利亚人把运动也作为放松、锻炼自身的休闲内容,是每天的必修课,而不是旨在竞技,这种潜移默化的运动休闲渗透进澳大利亚的体育赛事中,休闲的地位可见一斑。
另外,多元的休闲方式背后体现的是澳大利亚人休闲的价值观和生活观念,澳大利亚人很少存钱,相比国内惊为天人的年储蓄额,澳大利亚人一周发一次的薪水通常所剩无几,无牵无挂。澳大利亚人的旅行方式多为BUSH WALK,即徒步旅行,花上几天时间步行走过沙漠和海岸线,是跟随旅行团出行截然不同的感受。丰富的休闲生活为澳大利亚人开阔了视野,但并不是眼高手低,而是返璞归真式的提升。“休闲是可以进行某项活动的机会,不管这项活动活泼与否,它都是日常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不应该受到制约。”[5]并不是说打麻将和窝在家里看电视剧就不是休闲,而是说休闲旨在创造一种更接近生活本质的观念。
在社会舆论,甚至在法律规定中,普通民众对于日常休闲的需求是不可侵犯的。大多数人的休闲观念不仅仅影响的是个人和家庭,还有对整个城市和生活环境的要求上。比如在悉尼和墨尔本的城区,除了中心地带可以见到高楼之外,其他凡是有人居住的区域一律不准盖高楼,理由是这会遮挡住在较低房屋的居民的视野,影响他们的日常心情,这是很严肃的事情。在周末,除非出现特大事故或者人员伤亡,一般的工作场所和服务机构(比如旅店、餐厅等)的负责人员是不可能出现为客人提供服务和解决问题的,如果客人打电话过去会遭到他们谴责,并且是无理的,他们没有义务在周末休闲的时间去劳心工作上的事情,哪怕只有一分钟。
休闲的劳动关联性反映的是文化差异,是社会不同阶段的体现。低贫富差距使澳大利亚的体力劳动者或者低阶层的劳动者能够保持自己的尊严,任何工作都能够体面地去做。而在发展中国家的劳动过程中是一个有意识向上攀登的过程,竞争意味着有人成功有人失败,产生的压力不言而喻,人人自危,并且形成一种浮躁的趋年轻化的浮躁风气。这不是人的问题,而是整体制度缺失(生活成本的飙升和恶性竞争等)和传统文化中(比如“人上人”)的副作用导致的。比方说,澳大利亚一个清洁工人,他的工作年限是可以一辈子的,这是因为这份工作足够他养活自己,所以他感到是自由的并且劳动是他能够倾心去完成的一项任务,而发展中国家的清洁工人一方面收入难以为继,另外即便收入提高了仍旧会试图去寻求更多的发展,这并没有错,但是过多的工作,缺乏休闲的人群很大程度上注定是生活艰辛、难有作为的,甚至有悖于人本身的生活需求。
劳动关联性决定了澳大利亚人对工作和休闲的兴趣,价值创造性使他们在劳动中和闲暇中有收获,而生活方式性使劳动不再是负荷,休闲也不是一昧地休息。澳大利亚人大量吸收西方文化中对于生活和工作价值的先进观念,结合当地的社会条件与政策,不争、不急、注重个人空间,对于劳动和休闲有自身的原则,看似简单,却是澳大利亚成为一个休闲大国的秘诀。
4休闲学的中国梦
据世界旅游组织的研究,通常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以上时,社会开始对休闲消费产生强烈需求。而截止到今年年初,中国的人均GDP已过6700美元。休闲的需求早已萌芽,却迟迟不见开花结果。在休闲理论上,中国并不落后。80年代经济学家于光远就指出“学会珍惜,并有效、合理地利用闲暇时间,你就拥有多方面发展自己的能力,你就一定会有丰富而充实的人生”。诚然,中国的腾飞和经济转型使国人越来越富裕,有越来越多的选择机会,但似乎大多数人并没有从劳动角色很好地转变为休闲角色。围绕休闲形成的产业链日趋完善,难免会遭遇没人买账的窘境,又或是换汤不换药的单一休闲设施继续彰显着所谓的“中国特色休闲”,这些都谈不上是真正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致力于经济的发展,社会一直在教人民如何致富,如何脱颖而出,如何苦尽才能甘来,不得不说,相比形形色色的成功学,休闲学指明了一条更为正确,更符合社会发展和劳动意义的途径去达成每个人的中国梦。
中国人做事讲究一张一弛,劳逸结合。如果说“现代社会是伴随着大批量生产和大批量消费的大众休闲时代,后工业时代的价值倾向是精神的富裕比物质的富裕更有价值”[6]。那么,中国作为劳动力输出国和潜在最大消费强国,休闲意识的普及是大环境上的滞后,是被动劳动与休闲的,是只有张没有驰,只有劳没有逸的。在现代社会过渡到后工业社会的重要阶段,劳动与休闲的关系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发展是快是慢,是越来越好还是越来越乱。 中国休闲的现实问题主要有休闲观念落后,方式单一,城乡差别大,休闲设施不足等。[7]问题的解决首先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即管理和教育,管理是对休闲产业的扶植,对贫富差距的调控;教育是多管齐下,义务教育,高等研究,大众传媒重塑劳动与休闲的关系,比如有专门的广播节目或者书籍,甚至通过电视剧和电影的形式来引导社会受众。
其次是离不开个人的能动性,意识形态上的理解。政策和社会层面的问题需要时间调整,但观念上每个人对于休闲的理解快一步,整个社会的理解才能有飞跃。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个粮草而今指的就是对休闲的态度,对休闲的理解和执行。来自瑞典的一位天主教哲学家曾说休闲是一种精神的态度,它意味着人所保持的平和、宁静的状态,是一种为了使自己沉浸在“整个创造过程中”的机会和能力。这种状态是融入你的劳动和休息的,这种能力是会正面作用于你的劳动能力的,也就是上文再三提到的劳动关联性的休闲模式。
澳大利亚人对于劳动与休闲关系的原则性和自发性是值得国人学习的,在澳大利亚人丰富又独特的文娱活动和对日常的个性要求背后,是私生活、休闲和家庭为中心的生活模式,是以现代文明和现代人的价值观为基础的。中国人正走在这条路上,走在从传统的重视勤劳、禁欲、节制转变为重视个性、创造、自我实现的路上,这也是为什么电视节目上铺天盖地的选秀节目、亲子节目和互动节目,形形色色的人一夜成名,大众传媒反复诵读着“梦想”“家庭”“性格决定命运”这类关键字,尽管有些粗制滥造,但其中不乏对真性情的探求。总之,劳动与休闲的关系发展,是一个形式上求同存异,本质上去芜存菁的过程,国情虽有别,但休闲的心态和向往——劳动本身就是休闲的手段,是不分地域,不分肤色和不分时代的。
参考文献:
[1]马惠娣人类思想史中的休闲—历史·文化·哲学视角[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1):55-65
[2]马勇,周青,等休闲学概论[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29
[3][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4]Denis JohnstonThe Future of Work:Three Possible Alternatives[J].Monthly Labor Review,May 1972
[5]Martin HNeumeyer,Leisure and Recreation[M].3rd ed,New York:The Ronald Company,1958.
[6]孙海植,暗涌冕,等休闲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23
[7]牟红,杨梅休闲活动策划与管理[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10:20
[关键词]劳动;休闲;休闲学
[中图分类号]C912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46-0059-03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和其他的一些行为心理学家都认为,一个国家大多数人的需要是同这个国家的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以及人们受教育的程度相关的。“十二五”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经济转型的重要时刻。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民收入的增加,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会发生变化,人们在得到物质生活满足的同时,开始注重精神的享受,追求惬意的休闲生活。
1无法定义的“休闲”
休闲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现实存在,笔者首先以为休闲是无法定义的一个概念,尤其当休闲发展为一种社会概念和文化体验之后,赋予了它更多元化的意义。“休闲是人的一生中持久的、重要的发展舞台,它为社会系统所必需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提供思考的空间”[1]狭义上来说,中国人理解一项事物和名词讲究拆字,休,有休息,停止和拒绝的意思,事事皆休,指的就是无事需要做了;闲,与“忙”相对,有闲置,无事或是没有正经事的意思。闲是休的一个可能,一种潜在的态度,而休是闲的基础,是闲的必要条件,合在一起,即是现代人语境下的休闲。
广义上来说,休闲难于精确解释的原因在于它是哲学、美学、社会学、行为学、人类学甚至通俗生活所衍生出的一项极其接地气又极其因人而异、因地而异的学问。在普罗大众的眼中休闲除了上述的字面解释之外,就直接落入了具体的休闲方式和休闲需求等概念的理解中,而且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对待休闲的理解更是天差地别。而在该领域的学者眼中,核心观点是休闲是人的生命的一种状态。休闲概念的理论和实践是脱节的,导致其难以定义,但脱节并不意味着错误,休闲是具有社会性的,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内容愈加丰富,意义愈发深厚的这样一种状态,而劳动是推动社会发展是主要力量。一言以蔽之,这是劳动与休闲之间的一个博弈过程。
2劳动与休闲的关系
研究人类学的专家们认为:“休闲作为在有限的时空范围内实现的人类的创造性活动,使现代人具备精练的意识,充实的新的活力,获得积累的经验以及人生的愉快和幸福。”[2]一方面,休闲的本质是人类在生存过程中,从劳动的疲劳、倦怠、压迫感解放出来,补充能源以进行的再生产的手段;另一方面,在越来越享受化的现代社会中,休闲成为生活的目的,而劳动则是把休闲生活变成现实的手段。到底如何分配休闲和劳动,又到底是为了休闲而劳动还是为了劳动而休闲,这是令现代人混淆和容易迷惑的一个常见问题。
21劳动≠休闲
在以劳动为主的传统社会(这里的传统社会并非单指过去的社会,即便是现代化的国家依旧有不少地区保持着传统劳作的地区),体力劳动者是占据社会人口的主导地位的。显而易见,体力劳动者由于劳动性质是以身体消耗型为基础的,且需要相当时间恢复消耗的体力,决定了体力劳动者在休闲方面是难有作为的,因为自主支配的时间和对应的精力缺失,这种现象尤其发生在众多发展中国家的大部分地区和发达国家的一部分地区。
这种对立关系存在明显的界限,它的消极因素主要来自:①劳动人民视工作劳动为敌人的,劳动剥夺了他们的闲暇时间;②劳动人民认为休闲是奢侈的,是只有在不工作和有经济基础的前提下才可能建立的偶然性活动。这两点显然是与社会发展相悖的,这一现象的消除不仅仅是要在物质上提供切实的支持,在对休闲的认知上也需要社会性的引导和组织才能缓解的。
22劳动=休闲
与前文相反,还有一种情形就是劳动与休闲的界限变得模糊乃至消失。50年代后期美国当代著名的社会学家和未来学家丹尼尔·贝尔首次公开使用“后工业社会”的概念。“后工业社会一个最明显的特点是大多数劳动力不再从事农业或制造业,而是从事服务业,如贸易,金融,运输,保健,娱乐,研究,教育和管理。”[3]诚然,信息技术时代的来到使劳动的性质和劳动者的观念产生变化,工作种类的自由选择与工作环境的兴趣化、情感化使劳动与休闲融合在一起。换句话说,当下的年轻人摆脱父母一辈为生存而劳动的时代压力,转而追求为自己想要的生活而工作、劳动,比如喜欢写作的人可以写作,写作既是劳动又是休闲放松的过程。
的确,这是绝大多数家庭可以实现的,尽管在观念上对于大多数人仍旧是一个理想状态,原因有很多,比如现代文化中的竞争/淘汰机制,比如非体力劳动者并不意味着就比体力劳动者要轻松。必须承认的是,在休闲中实现工作的目的是社会发展和保持旺盛前进力的长久之计,休闲是工作,工业也是休闲,但是,如前所述这是一种基于少部分人推测的理想状态,注定短期内也只能实现在少部分人之中。
23劳动≈休闲
前两种情形的缺陷主要产生于认知上的不完善,引入约翰斯顿提出的休闲和劳动关系的三种情形:“第一,只有劳动是生产性和创造性的场合,即否认休闲;第二,劳动和休闲都是创造性的场合,过于理想只存在少数人与少数行业;第三,休闲与创造性的劳动一样有生产性和价值。”[4]第三种是切实可行的,因为它肯定了休闲的作用,并且视为有创造性的劳动(不是所有的劳动,但劳动的前景是创造性的劳动),具有普及性和社会性,能够为大众真正所接收的休闲文化。
更重要的是,这一种兼具现实意义和理想意义的劳动/休闲模式既不是单纯逃避,也不是单纯补偿融合,它最大程度上摒弃了影响休闲的外部因素(包括闲暇时间,工作类型等),而转入一种精神的态度,一种存在于健全社会和契合生命本质的方式,它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3澳大利亚人的休闲观
在澳大利亚人眼中,休闲永远是第一位的。
如何辨别一个社会符合休闲社会的定义? 有学者认为休闲的基本特征依次是解放性、自由选择性、自我表现性、价值创造性、劳动关联性和生活方式性。前三个属性是需要硬性的前提,如一定量的休息时间和经济能力是能够做到的。而后三个属性则是体现休闲社会的重要标准(休闲的现实意义)。得益于高福利政策以及合理的贫富差距,澳大利亚和在这里生活的人们简直把休闲生活当作一种信仰,澳大利亚是一个移民国家,在文化影响上主要以欧洲化和美国化为主,但并不影响澳大利亚人打发时间的态度和选择,不妨碍澳式休闲的大行其道。
相比国内不足一周的年假,除去大大小小的节日假期,澳大利亚大部分企业的年假通常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且随着资历的提升,通常会有额外的假期。在上班时间上,除去特定工作外大部分企业上班时间在9点30到10点,下班时间在5点半左右,为夜生活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精力。
休闲方式的多元性是澳大利亚休闲的又一特色。澳大利亚的娱乐业与体育业是非常发达的。全年基本每个月遍及各个城市都有艺术节,内容涵盖观赏戏剧、舞蹈、音乐和视觉艺术,形式包括露天音乐会、街头剧院和烟火表演。每年二三月还有盛大的同性恋游行与僵尸游行,令人目不暇接,澳大利亚人结合自己的口味和兴趣,总会想出各式各样的主题活动才狂欢、聚会,更别提澳大利亚的酒馆和酒吧文化,即便是再小的乡村,周末也不乏好酒吧人满为患,澳大利亚啤酒的年产量在世界上也是数一数二的,在澳大利亚的街头,随处可见在酒吧外头喝一天啤酒的人,不管你是公司白领还是领救济的穷人。值得一提的是,尽管体育活动作为休闲的主要内容风行澳大利亚,却鲜少看到国际性的体育比赛中澳大利亚人获得前三名,狡猾的澳大利亚人运动通常在第四位、第五位的位置,这是因为澳大利亚人把运动也作为放松、锻炼自身的休闲内容,是每天的必修课,而不是旨在竞技,这种潜移默化的运动休闲渗透进澳大利亚的体育赛事中,休闲的地位可见一斑。
另外,多元的休闲方式背后体现的是澳大利亚人休闲的价值观和生活观念,澳大利亚人很少存钱,相比国内惊为天人的年储蓄额,澳大利亚人一周发一次的薪水通常所剩无几,无牵无挂。澳大利亚人的旅行方式多为BUSH WALK,即徒步旅行,花上几天时间步行走过沙漠和海岸线,是跟随旅行团出行截然不同的感受。丰富的休闲生活为澳大利亚人开阔了视野,但并不是眼高手低,而是返璞归真式的提升。“休闲是可以进行某项活动的机会,不管这项活动活泼与否,它都是日常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不应该受到制约。”[5]并不是说打麻将和窝在家里看电视剧就不是休闲,而是说休闲旨在创造一种更接近生活本质的观念。
在社会舆论,甚至在法律规定中,普通民众对于日常休闲的需求是不可侵犯的。大多数人的休闲观念不仅仅影响的是个人和家庭,还有对整个城市和生活环境的要求上。比如在悉尼和墨尔本的城区,除了中心地带可以见到高楼之外,其他凡是有人居住的区域一律不准盖高楼,理由是这会遮挡住在较低房屋的居民的视野,影响他们的日常心情,这是很严肃的事情。在周末,除非出现特大事故或者人员伤亡,一般的工作场所和服务机构(比如旅店、餐厅等)的负责人员是不可能出现为客人提供服务和解决问题的,如果客人打电话过去会遭到他们谴责,并且是无理的,他们没有义务在周末休闲的时间去劳心工作上的事情,哪怕只有一分钟。
休闲的劳动关联性反映的是文化差异,是社会不同阶段的体现。低贫富差距使澳大利亚的体力劳动者或者低阶层的劳动者能够保持自己的尊严,任何工作都能够体面地去做。而在发展中国家的劳动过程中是一个有意识向上攀登的过程,竞争意味着有人成功有人失败,产生的压力不言而喻,人人自危,并且形成一种浮躁的趋年轻化的浮躁风气。这不是人的问题,而是整体制度缺失(生活成本的飙升和恶性竞争等)和传统文化中(比如“人上人”)的副作用导致的。比方说,澳大利亚一个清洁工人,他的工作年限是可以一辈子的,这是因为这份工作足够他养活自己,所以他感到是自由的并且劳动是他能够倾心去完成的一项任务,而发展中国家的清洁工人一方面收入难以为继,另外即便收入提高了仍旧会试图去寻求更多的发展,这并没有错,但是过多的工作,缺乏休闲的人群很大程度上注定是生活艰辛、难有作为的,甚至有悖于人本身的生活需求。
劳动关联性决定了澳大利亚人对工作和休闲的兴趣,价值创造性使他们在劳动中和闲暇中有收获,而生活方式性使劳动不再是负荷,休闲也不是一昧地休息。澳大利亚人大量吸收西方文化中对于生活和工作价值的先进观念,结合当地的社会条件与政策,不争、不急、注重个人空间,对于劳动和休闲有自身的原则,看似简单,却是澳大利亚成为一个休闲大国的秘诀。
4休闲学的中国梦
据世界旅游组织的研究,通常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以上时,社会开始对休闲消费产生强烈需求。而截止到今年年初,中国的人均GDP已过6700美元。休闲的需求早已萌芽,却迟迟不见开花结果。在休闲理论上,中国并不落后。80年代经济学家于光远就指出“学会珍惜,并有效、合理地利用闲暇时间,你就拥有多方面发展自己的能力,你就一定会有丰富而充实的人生”。诚然,中国的腾飞和经济转型使国人越来越富裕,有越来越多的选择机会,但似乎大多数人并没有从劳动角色很好地转变为休闲角色。围绕休闲形成的产业链日趋完善,难免会遭遇没人买账的窘境,又或是换汤不换药的单一休闲设施继续彰显着所谓的“中国特色休闲”,这些都谈不上是真正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致力于经济的发展,社会一直在教人民如何致富,如何脱颖而出,如何苦尽才能甘来,不得不说,相比形形色色的成功学,休闲学指明了一条更为正确,更符合社会发展和劳动意义的途径去达成每个人的中国梦。
中国人做事讲究一张一弛,劳逸结合。如果说“现代社会是伴随着大批量生产和大批量消费的大众休闲时代,后工业时代的价值倾向是精神的富裕比物质的富裕更有价值”[6]。那么,中国作为劳动力输出国和潜在最大消费强国,休闲意识的普及是大环境上的滞后,是被动劳动与休闲的,是只有张没有驰,只有劳没有逸的。在现代社会过渡到后工业社会的重要阶段,劳动与休闲的关系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发展是快是慢,是越来越好还是越来越乱。 中国休闲的现实问题主要有休闲观念落后,方式单一,城乡差别大,休闲设施不足等。[7]问题的解决首先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即管理和教育,管理是对休闲产业的扶植,对贫富差距的调控;教育是多管齐下,义务教育,高等研究,大众传媒重塑劳动与休闲的关系,比如有专门的广播节目或者书籍,甚至通过电视剧和电影的形式来引导社会受众。
其次是离不开个人的能动性,意识形态上的理解。政策和社会层面的问题需要时间调整,但观念上每个人对于休闲的理解快一步,整个社会的理解才能有飞跃。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个粮草而今指的就是对休闲的态度,对休闲的理解和执行。来自瑞典的一位天主教哲学家曾说休闲是一种精神的态度,它意味着人所保持的平和、宁静的状态,是一种为了使自己沉浸在“整个创造过程中”的机会和能力。这种状态是融入你的劳动和休息的,这种能力是会正面作用于你的劳动能力的,也就是上文再三提到的劳动关联性的休闲模式。
澳大利亚人对于劳动与休闲关系的原则性和自发性是值得国人学习的,在澳大利亚人丰富又独特的文娱活动和对日常的个性要求背后,是私生活、休闲和家庭为中心的生活模式,是以现代文明和现代人的价值观为基础的。中国人正走在这条路上,走在从传统的重视勤劳、禁欲、节制转变为重视个性、创造、自我实现的路上,这也是为什么电视节目上铺天盖地的选秀节目、亲子节目和互动节目,形形色色的人一夜成名,大众传媒反复诵读着“梦想”“家庭”“性格决定命运”这类关键字,尽管有些粗制滥造,但其中不乏对真性情的探求。总之,劳动与休闲的关系发展,是一个形式上求同存异,本质上去芜存菁的过程,国情虽有别,但休闲的心态和向往——劳动本身就是休闲的手段,是不分地域,不分肤色和不分时代的。
参考文献:
[1]马惠娣人类思想史中的休闲—历史·文化·哲学视角[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1):55-65
[2]马勇,周青,等休闲学概论[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29
[3][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4]Denis JohnstonThe Future of Work:Three Possible Alternatives[J].Monthly Labor Review,May 1972
[5]Martin HNeumeyer,Leisure and Recreation[M].3rd ed,New York:The Ronald Company,1958.
[6]孙海植,暗涌冕,等休闲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23
[7]牟红,杨梅休闲活动策划与管理[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