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对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怎样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1.明白道理
坚持正面启发,教会学生应该怎样做,并使他们明白简单的道理,从而调动他们积极主动地、自觉地按照老师提出的要求去做,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要等学生出现了不良习惯时再费九牛二虎之力去纠正,因为对习惯来说,培养正确习惯总比纠正不良习惯容易得多。笔者在教学中经常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歌谣形式表达老师对他们的期望,对他们进行认知指导,使他们自觉愉快地朝着老师期望的方向去努力。
2.认真倾听
小学生活泼,胆子大,都敢于提问,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但是,我们却常常看到这样的镜头。
当一个学生的发言还没完,旁边的学生却高高地举起了手,大声嚷嚷:“老师,我来,我来……”;当教师指名一位学生回答时,其余举手的同学都异口同声地叹气,根本顾不了听讲;当老师讲得津津有味时,学生却旁若无人的干着自己的事……凡此种种,不由得深思。自古以来,培养学生倾听能力一直是我国教育的精粹,古今教育家无不强调“听”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在活跃的数学课堂里,学生光有表达是不够的,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课、倾听同学的发言,才能积极有效的参与教学活动,开启思维的火花,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才能保证课堂活动有效地进行。因此,在教学中要明确目标,要求学生一定要认真听其他同学的回答,并在教学中仔细观察,及时对认真听的学生进行鼓励、表扬,加以强化,而对于不认真倾听的学生及时给与纠正。
3.仔细审题
在作业与考试中,笔者发现许多学生做错题的原因不是不会做,而是没有看清题目要求;如在计算中有的是把运算符号看错;在文字中由于数量关系复杂,不仅层次多,而且一些表达运算顺序的名词术语往往容易混淆和被忽视,致使学生造成解题差错;在应用题中由于数量关系没有仔细分析,造成数量关系混淆,列式错误。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有必要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所以,我在学生解答应用题时,首先要让学生仔细读题,初步了解题意。读题是了解题目内容的第一步,也是培养审题能力的开始。然后仔细推敲字、词、句,准确理解题意,在这个基础上再列出算式计算;在做一些计算题目时,可以要求学生不要马上就进行死算,而是想一想可不可以用简便算法,这样,既提高了做题的速度,又提高了计算的准确性。通过审题训练,可以养成认真严谨的习惯,引导学生灵活的选择正确合理的计算方法,提高做题的质量与速度。
4.独立自觉
学生的作业最能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笔者认为良好的作业习惯应该包括:态度认真、书写工整、独立完成、及时检查验算、富有创见等。由于学生缺乏良好的检验习惯,经常事后后悔,我们习惯把这种现象称为马虎,其实是学生能力素养培养缺失的体现,而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忽略这方面的训练与培养。所以,在平时的作业中,对于字迹潦草的学生先进行提醒。解方程、脱式计算、填空等的检验经常带领学生进行回顾,针对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检验。如对应用题的检验学生是非常困难,然而检验是不可缺少的一环。要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检验应用题的方法,逐步养成“自觉检验的好习惯”。让学生掌握的检验方法是使学生养成自觉检验习惯的首要条件。所以,结合教学内容,教给学生检验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其次,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把检验作为学生解答问题的必要步骤长期坚持下去,这样,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步养成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认真的学习态度,而且还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深刻性和自我评价能力,通过对解题过程的反思,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缜密的思维品质。
实践证明,没有克服不了的坏习惯。但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复杂的、渐进的过程。所以,应遵循“严格要求,耐心疏导,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原则进行。任何不良习惯都不是固定不变的,只要教育得法,一切都会向好的方向发展。
收稿日期:2011-04-14
1.明白道理
坚持正面启发,教会学生应该怎样做,并使他们明白简单的道理,从而调动他们积极主动地、自觉地按照老师提出的要求去做,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要等学生出现了不良习惯时再费九牛二虎之力去纠正,因为对习惯来说,培养正确习惯总比纠正不良习惯容易得多。笔者在教学中经常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歌谣形式表达老师对他们的期望,对他们进行认知指导,使他们自觉愉快地朝着老师期望的方向去努力。
2.认真倾听
小学生活泼,胆子大,都敢于提问,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但是,我们却常常看到这样的镜头。
当一个学生的发言还没完,旁边的学生却高高地举起了手,大声嚷嚷:“老师,我来,我来……”;当教师指名一位学生回答时,其余举手的同学都异口同声地叹气,根本顾不了听讲;当老师讲得津津有味时,学生却旁若无人的干着自己的事……凡此种种,不由得深思。自古以来,培养学生倾听能力一直是我国教育的精粹,古今教育家无不强调“听”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在活跃的数学课堂里,学生光有表达是不够的,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课、倾听同学的发言,才能积极有效的参与教学活动,开启思维的火花,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才能保证课堂活动有效地进行。因此,在教学中要明确目标,要求学生一定要认真听其他同学的回答,并在教学中仔细观察,及时对认真听的学生进行鼓励、表扬,加以强化,而对于不认真倾听的学生及时给与纠正。
3.仔细审题
在作业与考试中,笔者发现许多学生做错题的原因不是不会做,而是没有看清题目要求;如在计算中有的是把运算符号看错;在文字中由于数量关系复杂,不仅层次多,而且一些表达运算顺序的名词术语往往容易混淆和被忽视,致使学生造成解题差错;在应用题中由于数量关系没有仔细分析,造成数量关系混淆,列式错误。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有必要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所以,我在学生解答应用题时,首先要让学生仔细读题,初步了解题意。读题是了解题目内容的第一步,也是培养审题能力的开始。然后仔细推敲字、词、句,准确理解题意,在这个基础上再列出算式计算;在做一些计算题目时,可以要求学生不要马上就进行死算,而是想一想可不可以用简便算法,这样,既提高了做题的速度,又提高了计算的准确性。通过审题训练,可以养成认真严谨的习惯,引导学生灵活的选择正确合理的计算方法,提高做题的质量与速度。
4.独立自觉
学生的作业最能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笔者认为良好的作业习惯应该包括:态度认真、书写工整、独立完成、及时检查验算、富有创见等。由于学生缺乏良好的检验习惯,经常事后后悔,我们习惯把这种现象称为马虎,其实是学生能力素养培养缺失的体现,而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忽略这方面的训练与培养。所以,在平时的作业中,对于字迹潦草的学生先进行提醒。解方程、脱式计算、填空等的检验经常带领学生进行回顾,针对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检验。如对应用题的检验学生是非常困难,然而检验是不可缺少的一环。要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检验应用题的方法,逐步养成“自觉检验的好习惯”。让学生掌握的检验方法是使学生养成自觉检验习惯的首要条件。所以,结合教学内容,教给学生检验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其次,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把检验作为学生解答问题的必要步骤长期坚持下去,这样,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步养成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认真的学习态度,而且还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深刻性和自我评价能力,通过对解题过程的反思,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缜密的思维品质。
实践证明,没有克服不了的坏习惯。但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复杂的、渐进的过程。所以,应遵循“严格要求,耐心疏导,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原则进行。任何不良习惯都不是固定不变的,只要教育得法,一切都会向好的方向发展。
收稿日期:2011-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