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讲:“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老师,我原本很相信这句话的,也读了不少《名言大观》、《写作素材》之类,但为什么我还是写不好作文呢?一见到作文题目,我就大脑空白,平时背下来的名言和素材之类一下子就无影无踪,任凭我怎么翻腾,也用不上一句话。老师,这是为什么呢?
十几年前,一位同学就问过我这样的问题。今天,还不时有学生会问这样的问题,尤其是高一年级的。记得当时我并没有急于回答这个问题,而是给那位同学讲了《曾子杀猪》的故事:
从前,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去,她的儿子哭着要跟着去。她对儿子说:“你回家,等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她刚从集市上回来,看见曾子正准备捉猪来杀。他的妻子阻止他说:“不过是和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小孩子没有思考和判断能力,等着父母去教他,听从父母亲的教导。现在你欺骗孩子,就是在教他欺骗别人。母亲欺骗了孩子,孩子就不会相信他的母亲,这不是用来教育孩子成为正人君子的方法。”于是(曾子)就杀猪煮肉(给孩子吃)。
讲完故事,我问那位同学:“你从这个故事里读出来什么?”他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母亲欺骗孩子,孩子也会从他们那里学会去欺骗别人。”我再问:“还有吗?”他摇头。我接着说:“如果你只停留于‘正人先正己’之类立意的作文时才会用到这个故事,那不是太浪费素材了吗?”
接着,我又启发他:要跳出“欺骗”,从“父亲坚持杀猪”、“儿子的希望”、“社会评价”等维度来思辨。结果,真的是令我喜出望外:那位同学想到了“父母和孩子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尽管小孩子尚不明事理,母亲也要尊重他,要讲诚信,要兑现承诺”;“儿子希望母亲回来能真给他杀猪,这是经母亲允诺的合理诉求,作为与父母在人格上平等的儿子,他有权得到满足”;“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也是孩子学习做人的榜样,有做好孩子人生榜样的义务,不可不谨言慎行”等。火候已到,我趁热引导:“故事的浅层寓意是人人可见的。如果仅仅停留在此就去死记硬背,就是背出几座山似的素材也还都不是你自己的。但是,假如你真的用心去深入感受了,用大脑去深入、多维地思辨了,你就会更深入、多维、独到地把握住素材。这才叫深深打上了你自己生命烙印,成了‘我的活素材’”。
一般语文教师的失误就在于,动辄逼着学生背名言警句和写作素材,岂不知学生哪里尽是“巧妇”。他们往往绝非透彻、多维的理解和消化,而只是被动地死记硬背,在一堆一堆地形式上占有,也就往往用不上或不好用。那么,究竟该怎样做好呢?
第一步,课文教学过程中引发学生自主思辨。比如,教学《渔父》。课文的主旨内涵是:屈原为守住自己的高洁之志,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惜用死来表达自己的高洁与忠烈,死得其所。学生写相类主题的作文时就运用这个素材。其实,教师完全可以引发学生进行发散性思辨和探究:屈原到底应不应该选择死?让学生自主思辨、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只要他们讲的都在理,就给予鼓励。此外,像引发学生对屈原和司马迁的人生选择进行对比性思辩(屈原宁死不肯同流合污,司马迁为理想隐忍苟活,谁的做法更可取?),对老庄的“无为无功”思想进行引申性思辨(老庄的无为无功思想对当今社会的人们有什么价值?),等等,都是很有益的做法。课内引发学生自主思辨,初步学习自主积累“我的或素材”,这是在教学生“打样”,更有意义的是自然地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指导学生踏实走好第二步和第三步。
第二步,指导学生在课外美读中自主积累“我的活素材”。课内打好样,学到了方法和门道,课外阅读美文时,教师要指导学生也像课内学课文那样自主且自觉地运用发散、引申、逆向等多种思维方式,对所阅读的美文的主旨内涵进行多维、深入的思辨和探究,进而生命化、个性化地积累打上了自己生命烙印的活素材。尤其是各种考试题上的美文,教师更要用心指导学生进行多维、深入的思辨和探究,直至他们养成这样的自觉和惯习,在这种被动的考练中主动思辨和提升。我的教学经验证明,这样做更符合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也更有利于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步,引导并督检学生在课外见闻中主动积累“我的活素材”。现实生活中,每天都会发生一些故事、事件等,尤其是那些引起社会关注和热议的,教师都应该引导学生去主动接触、思辨和体悟。不仅要养成多维、深入思辨和探究的自觉,还要督检学生写好思辨性随笔,养成良好习惯。这样一来,生活化、人格化、个性化,多维化的活素材积累也就不难做到了。长期坚持这样做,就是想让学生再那样去简单化、接收式地死积累恐怕也做不到了。
教师指导学生长期坚持,并形成自觉、养成习惯,甚至当日子过。这不仅有益于学生个性化地积累素材、历练表达,同时对培育他们的思维力、探究力以及健全独立的精神和人格等也都是很有益的。■
(作者单位:江苏泰州中学)
十几年前,一位同学就问过我这样的问题。今天,还不时有学生会问这样的问题,尤其是高一年级的。记得当时我并没有急于回答这个问题,而是给那位同学讲了《曾子杀猪》的故事:
从前,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去,她的儿子哭着要跟着去。她对儿子说:“你回家,等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她刚从集市上回来,看见曾子正准备捉猪来杀。他的妻子阻止他说:“不过是和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小孩子没有思考和判断能力,等着父母去教他,听从父母亲的教导。现在你欺骗孩子,就是在教他欺骗别人。母亲欺骗了孩子,孩子就不会相信他的母亲,这不是用来教育孩子成为正人君子的方法。”于是(曾子)就杀猪煮肉(给孩子吃)。
讲完故事,我问那位同学:“你从这个故事里读出来什么?”他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母亲欺骗孩子,孩子也会从他们那里学会去欺骗别人。”我再问:“还有吗?”他摇头。我接着说:“如果你只停留于‘正人先正己’之类立意的作文时才会用到这个故事,那不是太浪费素材了吗?”
接着,我又启发他:要跳出“欺骗”,从“父亲坚持杀猪”、“儿子的希望”、“社会评价”等维度来思辨。结果,真的是令我喜出望外:那位同学想到了“父母和孩子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尽管小孩子尚不明事理,母亲也要尊重他,要讲诚信,要兑现承诺”;“儿子希望母亲回来能真给他杀猪,这是经母亲允诺的合理诉求,作为与父母在人格上平等的儿子,他有权得到满足”;“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也是孩子学习做人的榜样,有做好孩子人生榜样的义务,不可不谨言慎行”等。火候已到,我趁热引导:“故事的浅层寓意是人人可见的。如果仅仅停留在此就去死记硬背,就是背出几座山似的素材也还都不是你自己的。但是,假如你真的用心去深入感受了,用大脑去深入、多维地思辨了,你就会更深入、多维、独到地把握住素材。这才叫深深打上了你自己生命烙印,成了‘我的活素材’”。
一般语文教师的失误就在于,动辄逼着学生背名言警句和写作素材,岂不知学生哪里尽是“巧妇”。他们往往绝非透彻、多维的理解和消化,而只是被动地死记硬背,在一堆一堆地形式上占有,也就往往用不上或不好用。那么,究竟该怎样做好呢?
第一步,课文教学过程中引发学生自主思辨。比如,教学《渔父》。课文的主旨内涵是:屈原为守住自己的高洁之志,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惜用死来表达自己的高洁与忠烈,死得其所。学生写相类主题的作文时就运用这个素材。其实,教师完全可以引发学生进行发散性思辨和探究:屈原到底应不应该选择死?让学生自主思辨、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只要他们讲的都在理,就给予鼓励。此外,像引发学生对屈原和司马迁的人生选择进行对比性思辩(屈原宁死不肯同流合污,司马迁为理想隐忍苟活,谁的做法更可取?),对老庄的“无为无功”思想进行引申性思辨(老庄的无为无功思想对当今社会的人们有什么价值?),等等,都是很有益的做法。课内引发学生自主思辨,初步学习自主积累“我的或素材”,这是在教学生“打样”,更有意义的是自然地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指导学生踏实走好第二步和第三步。
第二步,指导学生在课外美读中自主积累“我的活素材”。课内打好样,学到了方法和门道,课外阅读美文时,教师要指导学生也像课内学课文那样自主且自觉地运用发散、引申、逆向等多种思维方式,对所阅读的美文的主旨内涵进行多维、深入的思辨和探究,进而生命化、个性化地积累打上了自己生命烙印的活素材。尤其是各种考试题上的美文,教师更要用心指导学生进行多维、深入的思辨和探究,直至他们养成这样的自觉和惯习,在这种被动的考练中主动思辨和提升。我的教学经验证明,这样做更符合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也更有利于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步,引导并督检学生在课外见闻中主动积累“我的活素材”。现实生活中,每天都会发生一些故事、事件等,尤其是那些引起社会关注和热议的,教师都应该引导学生去主动接触、思辨和体悟。不仅要养成多维、深入思辨和探究的自觉,还要督检学生写好思辨性随笔,养成良好习惯。这样一来,生活化、人格化、个性化,多维化的活素材积累也就不难做到了。长期坚持这样做,就是想让学生再那样去简单化、接收式地死积累恐怕也做不到了。
教师指导学生长期坚持,并形成自觉、养成习惯,甚至当日子过。这不仅有益于学生个性化地积累素材、历练表达,同时对培育他们的思维力、探究力以及健全独立的精神和人格等也都是很有益的。■
(作者单位:江苏泰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