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关注学生的生命历程。依据新课标要求,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想达到对课文的真切理解和感悟,就必须以学生的阅读体验作为立足点,让学生的情感体验成为阅读教学不竭的源泉。同时,要想在阅读教学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离不开语文教师的精心设计和灵活的阅读指导。
一、创设情景导入,激活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阅读产生了兴趣,在阅读过程中就会处于高度的自觉状态,会以惊人的毅力去学习。因此,阅读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阅读过程应伴随着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理解和体验、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选入新课标语文教材的文章大多是经典作品。每篇文章中都流淌着真善美,闪烁着人性的光芒。教师要善于挖掘课文的情感因素,从而与学生产生心灵的碰撞。如“亲爱的爸爸妈妈”让学生严肃地思考法西斯的灭绝人性的暴行;“背影”质朴的言语中表现出真挚、深沉的父爱;“老王”让学生领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个人由于境遇不同,就有幸运与不幸的差别,一个幸运者只有关爱不幸者的责任,没有歧视不幸者的理由……在阅读教学中只要发动学生用心感悟,就可以领悟到课文中豁达洒脱的情怀、坦荡高洁的君子之风和博大深沉的情感。
教师在每一篇课文前都要设计一段精美的导语,创设一种意境,来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求知欲望。为此,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和手段,如激励的语言、图片、形体语言、多媒体等。如在教学“愚公移山”时,就可以从学生聆听歌声“愚公移山”,观看图片,想象愚公移山的艰辛过程中开始,学生们嘴里哼着歌,眼睛关注着图片,脸上流露出了喜悦兴奋之情,在描述画面内容的过程中异常踊跃。此时再带领学生走进课本,教师适时点拨,就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注重诵读训练与指导
阅读能够发展人的语言,发展人的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等阅读能力,提高表达与交流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指导学生诵读优美词句章段,使学生在有意识地积累、感悟理解和运用过程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诵读内容宜参照课标及教材推荐的篇目做出量的规定与质的选择。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注重人文性的同时,必须更多地强调语言的品味。如学生学习“春”时,教师只有通过引导学生反复地品味描写春的五幅不同画面的语言,才能在字里行间更深地体会到作者对春的喜爱、赞美之情。鼓励引导学生在反复地品味文本优美语言的过程中,可以不断地提高他们自身的语文素养。
三、指导学生学会制订阅读计划
广泛开展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7—9年级),每学年阅读2、3部名著。有条件的学校应尽可能每周开设一节阅读课,同时指导学生利用图书馆(室)、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教师还要充分利用报纸杂志、热门书籍及视频媒体等资源。《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教材不再是惟一,报刊、网络、研讨会、博物馆、自然风光、文物古迹、家庭生活等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资源,教师应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这些资料,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和品位优美语言的能力。
总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更需要学生用心的情感体验,真正实现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又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一、创设情景导入,激活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阅读产生了兴趣,在阅读过程中就会处于高度的自觉状态,会以惊人的毅力去学习。因此,阅读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阅读过程应伴随着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理解和体验、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选入新课标语文教材的文章大多是经典作品。每篇文章中都流淌着真善美,闪烁着人性的光芒。教师要善于挖掘课文的情感因素,从而与学生产生心灵的碰撞。如“亲爱的爸爸妈妈”让学生严肃地思考法西斯的灭绝人性的暴行;“背影”质朴的言语中表现出真挚、深沉的父爱;“老王”让学生领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个人由于境遇不同,就有幸运与不幸的差别,一个幸运者只有关爱不幸者的责任,没有歧视不幸者的理由……在阅读教学中只要发动学生用心感悟,就可以领悟到课文中豁达洒脱的情怀、坦荡高洁的君子之风和博大深沉的情感。
教师在每一篇课文前都要设计一段精美的导语,创设一种意境,来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求知欲望。为此,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和手段,如激励的语言、图片、形体语言、多媒体等。如在教学“愚公移山”时,就可以从学生聆听歌声“愚公移山”,观看图片,想象愚公移山的艰辛过程中开始,学生们嘴里哼着歌,眼睛关注着图片,脸上流露出了喜悦兴奋之情,在描述画面内容的过程中异常踊跃。此时再带领学生走进课本,教师适时点拨,就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注重诵读训练与指导
阅读能够发展人的语言,发展人的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等阅读能力,提高表达与交流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指导学生诵读优美词句章段,使学生在有意识地积累、感悟理解和运用过程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诵读内容宜参照课标及教材推荐的篇目做出量的规定与质的选择。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注重人文性的同时,必须更多地强调语言的品味。如学生学习“春”时,教师只有通过引导学生反复地品味描写春的五幅不同画面的语言,才能在字里行间更深地体会到作者对春的喜爱、赞美之情。鼓励引导学生在反复地品味文本优美语言的过程中,可以不断地提高他们自身的语文素养。
三、指导学生学会制订阅读计划
广泛开展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7—9年级),每学年阅读2、3部名著。有条件的学校应尽可能每周开设一节阅读课,同时指导学生利用图书馆(室)、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教师还要充分利用报纸杂志、热门书籍及视频媒体等资源。《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教材不再是惟一,报刊、网络、研讨会、博物馆、自然风光、文物古迹、家庭生活等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资源,教师应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这些资料,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和品位优美语言的能力。
总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更需要学生用心的情感体验,真正实现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又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