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块结构中的地方政府“持续创新”行为——基于P区政务数据共享改革的案例分析

来源 :学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MGYXK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方治理研究的既有叙事普遍认为条块结构导致公共权力碎片化、治理僵化且难以协调。那么,现实中大量政府创新又是如何从条块结构中产生的?本文以P区应对政府数据共享难题的改革历程作为案例回应上述问题。各地在“放管服”改革的深入推进过程中普遍面临政务数据的“信息烟囱”困境,这便是条块矛盾的产物。P区在推动数据共享过程中采取包括内部整合、谈判交易与自主生产等能动性策略,形成了以创新应对创新问题、以创新扩展创新空间的“持续创新”行为。在追问基于条块矛盾形成的“信息烟囱”为何能够在条块结构中被突破时,基于结构与行动者互动
其他文献
要使社会工作者真正成为新时代社会治理的一个重要行动主体,首先必须推进社会工作的职业化。社会工作职业的社会认同度是衡量社会工作职业化的一个重要指标,主要受到制度环境的影响。制度缺失已成为导致社会工作职业认同度偏低的一个关键原因。因此,要提升社会工作职业的社会认同度,就必须高度重视制度建设。一是要建立社会工作职业法律制度。国家立法机关应尽快出台《社会工作职业法》,通过社会工作立法,明确社会工作的职业地位、职业准入门槛与职业保障体系。二是要健全社会工作人才的激励制度,建立系统的岗位薪酬制度,健全社会工作的职务晋
服制是传统中国民事诉讼中辨明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确定法律责任的重要依据,而父母子女关系是其核心.通过分析《名公书判清明集》中的判词,可以看出父母的身份识别是宋代官员进行法律适用、裁断民事纠纷的前提.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诉讼权益不仅受到服叙的制约,还受到血缘、是否承担抚养责任等因素的影响.并且,与父不同,母不仅受到其自身身份的制约,还依附于其夫.总体上,宋代司法官员在处理涉及父母子女的民事诉讼时,既重视维护人伦,又强调查明案件事实辨明是非,据法据理裁判,实现天理、国法与人情的协调和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