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乌木,又称阴沉木,是埋入地下的树木在缺氧、高压的特殊环境中经千万年碳化形成的。自古以来,高贵典雅、质坚体沉的乌木就备受人们推崇,价格也非常昂贵,俗话说“家有乌木半方,胜过财宝一箱”。近年来,随着文玩收藏热的一再升温,兼备木头之古雅和石头之神韵的乌木更成为广大藏友觊觎的心头爱,并屡屡创出天价。可是,因为乌木属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加上管理无序,导致收藏市场中一木难求,疯狂争抢中也夹杂着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的险相环生——
天降大运
如果不是遇到堂弟郑波,北京爷们郑群绝对想不到自己能和乌木扯上关系。
故事要从三个月前讲起,2015年10月底,郑群的家族中突然来了一位“贵客”:郑群的本家堂弟郑波。郑波很小时跟随父母离开北京南下,从此失去联系。
如今,多年失散的亲人寻上门,让郑氏家族非常高兴,人们欢聚一堂和郑波把酒言欢。随后的十多天,又逐家设宴款待。可是看郑波衣着普通,出手也颇为寒酸,才得知郑波因承包重晶石矿出了事故,不但矿已被封,还债台高筑,来北京是为了借钱的,大家便盛情不再。于是,郑波从一位宾客沦落到街头。
一天中午,郑群参加完朋友的酒局后回来,发现郑波一个人坐在社区中心的花坛上,手里拿着一包饼干正寒颤颤地吃着,手边连一杯热水都没有。郑群是家族中最富有的一个,平时特别好面子,因担心遭邻居们指点,他又皱着眉头将郑波请进了家门。
郑群既想保住颜面,却也担心郑波会在自己家里吃上瘾,于是只简单地炒了一盘鸡蛋,又打开平时自己不屑喝的一瓶白酒,让郑波一个人自斟自饮。几杯酒下肚,郑波变得精神了很多,说话也有了底气:“哥,别看我眼下落魄,可是只要办成一件事,一夜之间我就能腰缠万贯!”
听到这句话,郑群顿时一怔:他是家族中脑子最灵活的生意人,在北方纺织业尚未兴起时,他就率先从南方购进新被淘汰下的设备,抢先赚足了第一桶金。等北方纺织业产能严重过剩时,他又抢在市场洗牌前,将企业整体出让,在纺织企业举步维艰时他已置身事外。
可是从退出纺织业后,他一直没找到一条合适的财路。近五年的游手好闲,更让他有一种坐吃山空的危机感,唯恐自己变成落魄商人。因此,郑波的话顿时让他有了兴趣。
原来,郑波在开矿后不久就发现了一根上好的乌木,因为急于挖掘,郑波和合伙人让工人昼夜加班而忽视了安保措施,结果因塌方被封矿。说着他亢奋又惋惜:“那根乌木又粗又长,价值连城呀!可惜我眼下一贫如洗,无力争回开采权。”
乌木!郑群眯缝起眼睛,他素日喜爱玩木头,对这种“东方神木”并不陌生:形成乌木的只能是楠木、红椿、麻柳等带有香味和杀菌特征的珍稀树种,经地震、洪水、泥石流等灾害埋入地下,经成千上万年炭化方成灵木之尊,天然乌木本质坚硬,切面光滑细腻,又因不腐朽、不生虫,是制作艺术品、古家具的理想之材。历代达官显贵无不将乌木家具、艺术品视为辟邪保平安之神物。
多年前外出旅游时,郑群曾看上一套金丝楠乌木做的家具,可是3000多万的价钱让他没舍得买。最后,只好买了很多手串、把玩等小件,不起眼的小物件每件都值几万元!
他看郑波底气十足的样子,也判定他所言非虚,因此更为自己“热情待客”之举庆幸:想不到竟为自己赢得了一个难得的商机。可是,埋乌木的地方远在四川,去人生地不熟的千里之外挖宝能顺利吗?
听了郑群的顾虑,郑波很不以为然:随着乌木价值的不断攀升,当地早已狂挖滥采成风,因为地广人稀,加上地方黑恶势力保护,官方想管也管不过来,自己发现的乌木在矿洞中,就更加安全了。
见他如此有把握,郑群的心顿时热了起来,他试探着问:我出资让你们恢复生产,去把乌木挖出来如何?
对他的主动加入,郑波并没有表现出太多惊喜:哥呀,如果我们手头有钱,是绝对不会请人合伙的。如今看你不嫌贫爱富,实诚可靠,又是我的亲堂哥,那就让你也参一股吧。
矿洞寻宝
一周后,郑群便和郑波一起坐上了通往四川的列车。一番周折之后,两个人到了达州市达川区的麻柳镇。沿途,郑波不时指着一些大型挖掘机械劳作的场面:那都是挖乌木的。郑群惊讶地看到,不仅是荒郊河滩,就连平整的庄家地都被挖得满目疮痍,却没发现有人出面制止。
两人租的小面包车七扭八拐,终于到达一个偏远的小山边,现场没有一点生机,仿佛刚刚经历了一场瘟疫。矿区破败得只留下一个洞口,不远处五间低矮的小屋又黑又狭小,却担着办公室和宿舍、伙房多项职能。郑波的合伙人王军又瘦又矮,坐在土炕上裹着脏被子,守着几个酒瓶子,萎靡得如霜打过的茄子。可是,一聽说郑群前来帮着挖乌木的消息后,顿时如同打了鸡血,他一轱辘站起来,手忙脚乱地从炕边扒出一个大盒子,自告奋勇地说:“走,我领你看看咱们的宝贝去。”
拿一个破盒子就能看乌木?郑群正疑惑时,郑波告诉他:这破盒子值几十万,是乌木探测仪!其实,依靠先进技术挖乌木在当地早就不算什么新鲜事,一般专业的挖掘队里,不仅会配备专业技术人员,还会引进各种乌木探测仪。这些仪器使用方便,成像清晰,埋藏数十米深的乌木也难逃它的搜索。矿洞被查封时,几乎所有的设备都被拉走了,可是两人死活保住了这台仪器,就是为日后留一个翻身的指望。
郑群跟两人走进矿洞。因为发生过塌方,照路的只有一把手电筒,郑群深一脚浅一脚地跟在两人后面,走得格外惊心。大约走进几十米深,在一个明显塌过方的宽阔部,王军停下脚步,然后从盒子里取出仪器。
这台仪器并不复杂,如同一个笔记本式电脑,一根几米长的电线连着一个手持式探测棒。王军打开屏幕,另一手拿着探测棒对着堆积的乱土便扫描过去。郑群看到,屏幕上黄、红交错的图案让人眼花缭乱,突然郑波喊了一声“找到了”,只见黄红中赫然出现了一道又粗又长的紫痕,王军沿着紫痕分别向两端行走,直至紫痕消失不见。郑群看到他行走的距离足有十多米。王军探测完后,放下仪器,指着脚下一个位置说:“这就是我们最初发现的那个枝丫。” 听了他的话,郑波马上挥起铁锹对着乱土挖下去,随着一层层的泥土被清去,很快一根拳头粗细的黑木赫然露出了头来,同时散发出的一股幽香也让人一振。
郑群强忍心头的狂跳,两手抓住木头的端头,用力晃动几下,结果发现木头下面如同镶嵌进石磨盘,纹丝不动。他暗自思量:埋入地下的部分还有很多。他又从身上掏出一把锋利的匕首,对着木头就狠狠地割下来。刀子一点点割去外面的黑皮,渐渐割到了里面。
眼前,在乌木黑亮的色泽中,神奇地闪出一片金黄色,虽然只是经刀子的简单划割,并没有刻意抛光,但是那些金黄色已足够光润细腻,有着波状的纹路,丝绸般的手感。郑群掏出手机,拍下了眼前美轮美奂的照片。
当晚,趁两人不注意,郑群将照片发给了好友“保爷”,保爷是京城乌木藏家中的老人,痴情各种木料,能一眼辨识真假。保爷看了照片又听了他的讲述后,也惊喜地赞叹:难得!品质极好,体量巨大,这是乌木中的极品!
原来,一根乌木的价值往往由树种、木质、粗细等多个因素决定,其中以金丝楠木形成的乌木最为珍贵。金丝楠木本来就是珍稀树种,形成乌木后一经面世往往成为稀世之宝。而郑群要挖的这根正属于金丝楠乌木,保守估计也值几千万。
听了保爷的话,郑群喜出望外:看来,这次真的让自己分到了最稠的一杯羹。
南柯一梦
为了尽早促成合作,当天晚上,郑群请郑波和王军到县城吃了一顿丰盛的酒席。酒至半酣时,郑群才提出了如何合伙的方案:由自己垫付前期费用,挖掘时,郑波负责联系工人和机械,王军负责技术支持并联系买主。乌木出手后,三人平均分账,郑群垫付的费用从中扣除。郑波和王军面面相觑,但还是答应了。
想挖乌木必须重新取得开采权,为此,郑群让王军尽快造一个费用清单。结果几天后,王军拿来的清单把他吓了一跳:近1200万元。当天晚上,他打电话向朋友询问,发现那些清单项目合情合理。反正这些费用只是临时垫付,日后还会归还自己。于是,第二天他就将费用交给了王军,让他尽快办好手续。同时,也叮嘱郑波尽快召集施工工人,待手续办理下来后马上动工。郑波非常“配合”,其间因为租用一台适合矿下使用的挖掘机,再次让郑群垫付使用费和押金160万。郑群并没有起疑,很快将经费交给郑波。
可是,王军这一走就迟迟不肯归来。郑波将工人和机械带到矿区时仍没见到他的影子,郑群每次打去电话,王军总是告知:手续还没有批下来。见堂哥发火,郑波主动提出去看一看。
郑群本想亲自去找王军,可是一想到既然钱给出去了,如果不守住矿里的宝贝,到时候只怕两头被牵制。郑群笃定只要乌木在,王军肯定跑不了。
于是,郑群当天就带领工人进了矿洞。兴师动众地干了几天,也没有一个人来找麻烦。
五天后,一根体型巨大的乌木总算露出了大体轮廓:只见它长22米,直径超过1.5米,树木表皮保存完好,并且难能可贵的是,树干部分中空现象也不是特别严重。如果按木方测算,做三套家具也不成问题。一套家具3000万,那这根乌木就值一亿多!
在挖乌木的过程中,郑波也如王军一样一去不返。郑群拨打电话,发现两人的手机都关机了。这个意外曾让他心里发毛,可是转念一想他又释然了:反正乌木在自己的掌控中,并且价值远远高出自己的花费。如果两人不回来,到时可怪不得自己独吞。有了这个想法后,他催促工人加快进度,同时又给保爷打去电话,让他尽快联系一位大买主。
几天后,一位自称姓王的老板便来到了现场。他赶到时,通体乌黑的乌木终于在精心剥离后露出了真容,因为矿洞里仍未恢复供电,已经无心等下去的郑群决定让拖车捆上钢索将乌木拖出来。
拖车缓缓用力,钢索一点点紧直,见没有什么异常,郑群狠狠地挥手:“用力拉!”拖车轰大了油门,尾部冒出白烟,可是刚刚用力不久,就听到“砰”的一声,乌木竟从顶部被拉断了!
感覺诧异的王老板上前查看后连连叹息:可惜了,可惜了!原来,埋入地下的木头经过碳化后,只有品质介于木和石之间的才叫乌木,眼前的这根木头已经严重碳化,除了顶部埋藏较浅的那几米还算乌木外,其余部分已经变成了不值钱的煤,不动还行,一动就整个粉碎了。
此时,郑群才追悔莫及:“都是这两个兔崽子害我呀!”听了他的哭诉,王老板不住摇头:近年来,随着挖掘乌木的队伍增多,一些挖到垃圾货的人为了不让自己的花费打水漂,竟不惜铤而走险,干起了“转包”的行当:通过伪造现场和编造故事,让新的挖宝人钻进设好的套子。而让郑群上当的,正是一根被转包的“乌木”。郑群恨得咬牙切齿,想到报警又缺乏证据,他一下栽倒在矿洞里昏了过去……
【专家提醒】从2000年左右收乌木大概每方600元,到如今最高每方近百万。近年来,随着乌木价值的不断攀升,催生了一大批“寻宝”的公司或人员,也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但是由于管理无序,每根乌木的出土都会引发权属、土地赔偿等一系列纠纷,也催生了五花八门的“乌木骗局”,广大藏友应该保持理性的态度,谨防上当!
编辑/张小婧
天降大运
如果不是遇到堂弟郑波,北京爷们郑群绝对想不到自己能和乌木扯上关系。
故事要从三个月前讲起,2015年10月底,郑群的家族中突然来了一位“贵客”:郑群的本家堂弟郑波。郑波很小时跟随父母离开北京南下,从此失去联系。
如今,多年失散的亲人寻上门,让郑氏家族非常高兴,人们欢聚一堂和郑波把酒言欢。随后的十多天,又逐家设宴款待。可是看郑波衣着普通,出手也颇为寒酸,才得知郑波因承包重晶石矿出了事故,不但矿已被封,还债台高筑,来北京是为了借钱的,大家便盛情不再。于是,郑波从一位宾客沦落到街头。
一天中午,郑群参加完朋友的酒局后回来,发现郑波一个人坐在社区中心的花坛上,手里拿着一包饼干正寒颤颤地吃着,手边连一杯热水都没有。郑群是家族中最富有的一个,平时特别好面子,因担心遭邻居们指点,他又皱着眉头将郑波请进了家门。
郑群既想保住颜面,却也担心郑波会在自己家里吃上瘾,于是只简单地炒了一盘鸡蛋,又打开平时自己不屑喝的一瓶白酒,让郑波一个人自斟自饮。几杯酒下肚,郑波变得精神了很多,说话也有了底气:“哥,别看我眼下落魄,可是只要办成一件事,一夜之间我就能腰缠万贯!”
听到这句话,郑群顿时一怔:他是家族中脑子最灵活的生意人,在北方纺织业尚未兴起时,他就率先从南方购进新被淘汰下的设备,抢先赚足了第一桶金。等北方纺织业产能严重过剩时,他又抢在市场洗牌前,将企业整体出让,在纺织企业举步维艰时他已置身事外。
可是从退出纺织业后,他一直没找到一条合适的财路。近五年的游手好闲,更让他有一种坐吃山空的危机感,唯恐自己变成落魄商人。因此,郑波的话顿时让他有了兴趣。
原来,郑波在开矿后不久就发现了一根上好的乌木,因为急于挖掘,郑波和合伙人让工人昼夜加班而忽视了安保措施,结果因塌方被封矿。说着他亢奋又惋惜:“那根乌木又粗又长,价值连城呀!可惜我眼下一贫如洗,无力争回开采权。”
乌木!郑群眯缝起眼睛,他素日喜爱玩木头,对这种“东方神木”并不陌生:形成乌木的只能是楠木、红椿、麻柳等带有香味和杀菌特征的珍稀树种,经地震、洪水、泥石流等灾害埋入地下,经成千上万年炭化方成灵木之尊,天然乌木本质坚硬,切面光滑细腻,又因不腐朽、不生虫,是制作艺术品、古家具的理想之材。历代达官显贵无不将乌木家具、艺术品视为辟邪保平安之神物。
多年前外出旅游时,郑群曾看上一套金丝楠乌木做的家具,可是3000多万的价钱让他没舍得买。最后,只好买了很多手串、把玩等小件,不起眼的小物件每件都值几万元!
他看郑波底气十足的样子,也判定他所言非虚,因此更为自己“热情待客”之举庆幸:想不到竟为自己赢得了一个难得的商机。可是,埋乌木的地方远在四川,去人生地不熟的千里之外挖宝能顺利吗?
听了郑群的顾虑,郑波很不以为然:随着乌木价值的不断攀升,当地早已狂挖滥采成风,因为地广人稀,加上地方黑恶势力保护,官方想管也管不过来,自己发现的乌木在矿洞中,就更加安全了。
见他如此有把握,郑群的心顿时热了起来,他试探着问:我出资让你们恢复生产,去把乌木挖出来如何?
对他的主动加入,郑波并没有表现出太多惊喜:哥呀,如果我们手头有钱,是绝对不会请人合伙的。如今看你不嫌贫爱富,实诚可靠,又是我的亲堂哥,那就让你也参一股吧。
矿洞寻宝
一周后,郑群便和郑波一起坐上了通往四川的列车。一番周折之后,两个人到了达州市达川区的麻柳镇。沿途,郑波不时指着一些大型挖掘机械劳作的场面:那都是挖乌木的。郑群惊讶地看到,不仅是荒郊河滩,就连平整的庄家地都被挖得满目疮痍,却没发现有人出面制止。
两人租的小面包车七扭八拐,终于到达一个偏远的小山边,现场没有一点生机,仿佛刚刚经历了一场瘟疫。矿区破败得只留下一个洞口,不远处五间低矮的小屋又黑又狭小,却担着办公室和宿舍、伙房多项职能。郑波的合伙人王军又瘦又矮,坐在土炕上裹着脏被子,守着几个酒瓶子,萎靡得如霜打过的茄子。可是,一聽说郑群前来帮着挖乌木的消息后,顿时如同打了鸡血,他一轱辘站起来,手忙脚乱地从炕边扒出一个大盒子,自告奋勇地说:“走,我领你看看咱们的宝贝去。”
拿一个破盒子就能看乌木?郑群正疑惑时,郑波告诉他:这破盒子值几十万,是乌木探测仪!其实,依靠先进技术挖乌木在当地早就不算什么新鲜事,一般专业的挖掘队里,不仅会配备专业技术人员,还会引进各种乌木探测仪。这些仪器使用方便,成像清晰,埋藏数十米深的乌木也难逃它的搜索。矿洞被查封时,几乎所有的设备都被拉走了,可是两人死活保住了这台仪器,就是为日后留一个翻身的指望。
郑群跟两人走进矿洞。因为发生过塌方,照路的只有一把手电筒,郑群深一脚浅一脚地跟在两人后面,走得格外惊心。大约走进几十米深,在一个明显塌过方的宽阔部,王军停下脚步,然后从盒子里取出仪器。
这台仪器并不复杂,如同一个笔记本式电脑,一根几米长的电线连着一个手持式探测棒。王军打开屏幕,另一手拿着探测棒对着堆积的乱土便扫描过去。郑群看到,屏幕上黄、红交错的图案让人眼花缭乱,突然郑波喊了一声“找到了”,只见黄红中赫然出现了一道又粗又长的紫痕,王军沿着紫痕分别向两端行走,直至紫痕消失不见。郑群看到他行走的距离足有十多米。王军探测完后,放下仪器,指着脚下一个位置说:“这就是我们最初发现的那个枝丫。” 听了他的话,郑波马上挥起铁锹对着乱土挖下去,随着一层层的泥土被清去,很快一根拳头粗细的黑木赫然露出了头来,同时散发出的一股幽香也让人一振。
郑群强忍心头的狂跳,两手抓住木头的端头,用力晃动几下,结果发现木头下面如同镶嵌进石磨盘,纹丝不动。他暗自思量:埋入地下的部分还有很多。他又从身上掏出一把锋利的匕首,对着木头就狠狠地割下来。刀子一点点割去外面的黑皮,渐渐割到了里面。
眼前,在乌木黑亮的色泽中,神奇地闪出一片金黄色,虽然只是经刀子的简单划割,并没有刻意抛光,但是那些金黄色已足够光润细腻,有着波状的纹路,丝绸般的手感。郑群掏出手机,拍下了眼前美轮美奂的照片。
当晚,趁两人不注意,郑群将照片发给了好友“保爷”,保爷是京城乌木藏家中的老人,痴情各种木料,能一眼辨识真假。保爷看了照片又听了他的讲述后,也惊喜地赞叹:难得!品质极好,体量巨大,这是乌木中的极品!
原来,一根乌木的价值往往由树种、木质、粗细等多个因素决定,其中以金丝楠木形成的乌木最为珍贵。金丝楠木本来就是珍稀树种,形成乌木后一经面世往往成为稀世之宝。而郑群要挖的这根正属于金丝楠乌木,保守估计也值几千万。
听了保爷的话,郑群喜出望外:看来,这次真的让自己分到了最稠的一杯羹。
南柯一梦
为了尽早促成合作,当天晚上,郑群请郑波和王军到县城吃了一顿丰盛的酒席。酒至半酣时,郑群才提出了如何合伙的方案:由自己垫付前期费用,挖掘时,郑波负责联系工人和机械,王军负责技术支持并联系买主。乌木出手后,三人平均分账,郑群垫付的费用从中扣除。郑波和王军面面相觑,但还是答应了。
想挖乌木必须重新取得开采权,为此,郑群让王军尽快造一个费用清单。结果几天后,王军拿来的清单把他吓了一跳:近1200万元。当天晚上,他打电话向朋友询问,发现那些清单项目合情合理。反正这些费用只是临时垫付,日后还会归还自己。于是,第二天他就将费用交给了王军,让他尽快办好手续。同时,也叮嘱郑波尽快召集施工工人,待手续办理下来后马上动工。郑波非常“配合”,其间因为租用一台适合矿下使用的挖掘机,再次让郑群垫付使用费和押金160万。郑群并没有起疑,很快将经费交给郑波。
可是,王军这一走就迟迟不肯归来。郑波将工人和机械带到矿区时仍没见到他的影子,郑群每次打去电话,王军总是告知:手续还没有批下来。见堂哥发火,郑波主动提出去看一看。
郑群本想亲自去找王军,可是一想到既然钱给出去了,如果不守住矿里的宝贝,到时候只怕两头被牵制。郑群笃定只要乌木在,王军肯定跑不了。
于是,郑群当天就带领工人进了矿洞。兴师动众地干了几天,也没有一个人来找麻烦。
五天后,一根体型巨大的乌木总算露出了大体轮廓:只见它长22米,直径超过1.5米,树木表皮保存完好,并且难能可贵的是,树干部分中空现象也不是特别严重。如果按木方测算,做三套家具也不成问题。一套家具3000万,那这根乌木就值一亿多!
在挖乌木的过程中,郑波也如王军一样一去不返。郑群拨打电话,发现两人的手机都关机了。这个意外曾让他心里发毛,可是转念一想他又释然了:反正乌木在自己的掌控中,并且价值远远高出自己的花费。如果两人不回来,到时可怪不得自己独吞。有了这个想法后,他催促工人加快进度,同时又给保爷打去电话,让他尽快联系一位大买主。
几天后,一位自称姓王的老板便来到了现场。他赶到时,通体乌黑的乌木终于在精心剥离后露出了真容,因为矿洞里仍未恢复供电,已经无心等下去的郑群决定让拖车捆上钢索将乌木拖出来。
拖车缓缓用力,钢索一点点紧直,见没有什么异常,郑群狠狠地挥手:“用力拉!”拖车轰大了油门,尾部冒出白烟,可是刚刚用力不久,就听到“砰”的一声,乌木竟从顶部被拉断了!
感覺诧异的王老板上前查看后连连叹息:可惜了,可惜了!原来,埋入地下的木头经过碳化后,只有品质介于木和石之间的才叫乌木,眼前的这根木头已经严重碳化,除了顶部埋藏较浅的那几米还算乌木外,其余部分已经变成了不值钱的煤,不动还行,一动就整个粉碎了。
此时,郑群才追悔莫及:“都是这两个兔崽子害我呀!”听了他的哭诉,王老板不住摇头:近年来,随着挖掘乌木的队伍增多,一些挖到垃圾货的人为了不让自己的花费打水漂,竟不惜铤而走险,干起了“转包”的行当:通过伪造现场和编造故事,让新的挖宝人钻进设好的套子。而让郑群上当的,正是一根被转包的“乌木”。郑群恨得咬牙切齿,想到报警又缺乏证据,他一下栽倒在矿洞里昏了过去……
【专家提醒】从2000年左右收乌木大概每方600元,到如今最高每方近百万。近年来,随着乌木价值的不断攀升,催生了一大批“寻宝”的公司或人员,也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但是由于管理无序,每根乌木的出土都会引发权属、土地赔偿等一系列纠纷,也催生了五花八门的“乌木骗局”,广大藏友应该保持理性的态度,谨防上当!
编辑/张小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