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为先,培养语感

来源 :中国教育发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ixiao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诵读吟咏,能够迅速地感受语言的优美,领悟文章的韵味,形成语言的感悟能力,因此,加强朗读训练是提高学生语言感悟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示范美读 指导诵读 理解朗读 课外阅读 培养语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必须培养语感。叶圣陶先生曾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语感训练,”吕叔湘先生也说过:“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所谓语感,就是对于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力,是在长期的体验、训练过程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的领会和感悟能力,语感能力直接影响阅读与表达的效果。那么如何培养语感?我认为加强朗读训练是提高学生语言感悟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学习语言,主要不是依靠理性分析,而是靠语言的直接感受和积累,从而获得认知上的直觉能力。通过诵读吟咏直接迅速地感受语言的优美,领悟文章的韵味,形成语言的感悟能力,古人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大都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提供了丰富隽永的材料;而课外的延伸阅读对培养学生的语感也大有裨益。具体做法如下:
  
  1 示范美读,培养语感。示范美读重在以情感人,读出理趣。可以由教师范读,也可以通过磁带或多媒体等手段引领学生进入情境中。教师范读时应声情并茂,有时还要加上自创的动作,以丰富的表情,优美的声音去感染学生。运用多媒体手段时,则可以充分利用图像和声音使学生有更为直观的感受。例如在教《人琴俱亡》时,这是一篇文言文,我通过多媒体制作课件,让学生在视听当中体会到那种深厚的兄弟情谊。特别是读到“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痛绝良久。”这句时,学生都听得动容,眼含热泪。这表明学生在听读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子猷失去亲人后发自肺腑的悲痛之情,与作者产生了共鸣,他们被这种真挚浓烈的亲情深深感动着,心灵受到极大震撼。
  
  2 指导诵读,培养语感。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要求学生读准字音,不添减文字,不读破词句;诵读的时候做到眼到、口到、心到,这样才能准确、细膩、真切。教师在诵读中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可采用齐读、轮流读、指名读、跳读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有感情、有节奏地投入诵读。例如在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鲁迅的散文时,因这篇课文比较长,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跳读的方法初步感知课文,对于重点段落,让学生集体或个别反复朗读,让死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从而唤起学生的想象,眼前仿佛出现菜畦、桑葚、何首乌等优美的景物,黄蜂、叫天子、蟋蟀等有趣的动物,学生沉浸在趣味无穷的情境中,也走进了作者心中的“乐园”。
  
  3 理解朗读,培养语感。理解朗读,重在体会。语感的会意性决定了人们要领悟语感,需要对语言材料进行反复揣摩、体味,从而具备认知上的会意能力。品味语言关键依据语境,譬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前三句全是景观景物的排列,教师不必急于分析,先让学生投入地诵读几遍,就会或多或少地感受到诗歌中所渲染的秋天萧瑟、悲凉的意境。品味语言也要注意调动生活的经验,如朱自清的《背影》中写父亲跨越铁道买橘子的那段,“……我看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只有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才能在清淡、素雅不加任何雕饰的语言中真切地感受到那种慈母般的父子情怀。品味语言还要发挥想象,没有想象,就无从对语言进行感受和理解。因此,在学生朗读时,还要帮助学生凭借想象走进作品所描述的活生生具体形象的世界。同时,运用形象思维去感受语言文字的意蕴和情感,从而加强了语感。
  
  4 课外阅读,培养语感。语感训练仅仅靠课本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让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我在教学中开展了“亲近文学”的活动,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力求让语文课多一点文化气息,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领略到文化应有的甜味与魅力,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感,从而加厚学生的文化底蕴。要大力开展“读经典文学名著,做快乐读书人”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去阅读名著,不断积累语言表达的方法、技巧,增强语言的感悟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在人类灿烂的文化长河中游弋、翱翔,感受中外传统优秀文化,在中外深厚的文化土壤中汲取大量的精神养料,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培养语感,提升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语感是一种能力,一种技巧。教师要充分利用朗读这个教学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加强朗读训练,引导学生在读中品、在读中悟、在读中思,形成良好的语感。没有朗读的语文教学是缺乏激情的教学。在语文课堂上,学生的兴趣是读出来的,学生的激情是读出来的,学生的语感是读出来的,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是读出来的。我们要把朗读提高到语文教学本体论的高度来重视,用朗读激发学生兴趣,用朗读开启学生的心智,用朗读唤醒学生的心灵。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
其他文献
班级管理,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它不仅需要爱心、耐心与细心,也需要创造,因为,你面对的是几十个充满创造力的孩子。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孩子们的问题似乎也越发多了,而社会也要求我们教育出充满创造力、有个性的学生。因此,班主任的班级管理也应富于创造性。  一个周二的上午,班上四个男生和外班学生打架,幸亏同学拦着,事态不算严重。我得知后,把他们找来,了解了情况。得知打架的主谋是一个叫王勇的同学,另外三个学生
期刊
中小学教育改革轰轰烈烈,但传统的“注入式”、“一言堂”仍普遍存在,在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等方面还做得不够,学生自学能力弱、创造能力低,这种情况在我们欠发达地区显得尤为突出。在当前美术课教育中,也存在同样的弊端。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绘画兴趣,束缚学生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不利于培养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开拓型人才。尝试教学理论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自由探究,主张
期刊
[摘要]解放思想是我们党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开创我们事业新局面的一大法宝,要进一步改革开放和落实科学发展现,必须继续解放思想。要解放思想,必须做到十个结合。  [关键词]解放思想 做到 十个结合    我国改革开放正处在关键时刻,要深化改革,就必须继续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
期刊
[摘要]呼吸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在歌唱艺术中,更是个重要环节,它是歌唱的动力源泉。在歌声的发声方法上,之所以有许多学派和唱法,它们之间的区别在呼吸运气方面也有所不同,并且各个学派总是把呼吸作为一个重要的部分加以强调、加以研究,以求得正确的气息支持,从而使头腔、鼻腔、口腔、咽腔、胸腔五个共鸣体充分发挥作用,以达到符合要求的完美声音效果。放松是每个人挂在嘴边的话,道理怎么讲,大家众说纷
期刊
[摘要)音乐课是人文科学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学的一门必修课,是人生的重大转折,而在小学低年级的音乐教学中,学生和教师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着每一节音乐课的教学质量,也影响着“美感教育”和“情感教育’,如果能将心理学的有关知识运用到音乐教学中去,掌握好低年级学生以及教师在音乐课前、课申的心理状态及变化,无论对音乐课教育质量的提高,还是对音乐教学的课堂实践,对学生今后美育的实
期刊
[摘要]文章集文学性与学术性于一体来强化可读性,用两种方法对费尔马大定理进行简洁巧妙地证明,发展了勾股定理并指出其片面性,提出了勾股性质定理和勾股克隆定律,并对勾股定理在建筑方面的应用做了尝试。文理交融,寓教于乐,寓科于趣,寓理于情,寓庄于谐,天下奇文共欣赏,纸上疑义相与析,  [关键词]勾股定理 勾股性质定理 勾股克隆定律 费尔马大定理 推论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
期刊
1 强化整体意识和结构意识的培养。在素描教学中强化学生整体意识和结构意识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画面整体效果的控制能力,增强全局观念,并深刻地、真实地表现对象的空间结构及体积关系。我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遇到两种不良的现象。  一是学生死抠局部,造成局部之间相对孤立。其原因是由于学生缺乏整体意识。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体会运用辅助线组织或检查画面:中轴线衡量纵向的左右比例关系,水平线推测画面横向的透视变
期刊
所谓多维就是多思考、多性能、多功效。多维教学法就是指在教学中教师多角度、多系统地激励、开拓学生思维,着重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概括、判断和迁移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采用多维教学法,可以突破定向、单向思维式,使学生思维的角度灵活多变,思维的效果深刻巩固,为现代化思维方式的发展创造极好条件。采用多维教学法,可以突破学生机械接受的思维模式而形成一种积极主动、具有独创精神的创造性思维模式,因为它一反传统知识传
期刊
笔者从教多年,批阅过大量的学生习作,对待作文教学积累了自己的一点经验。为了抛砖引玉,我谈一下浅见。    1 作文批改要求实效,这是作文批改指导思想。讲求实效对学生作文实际情况应当了然于胸,学生每次作文批改,一定要结合实际,明确提出批改要求。一般说来,要从如下几个方面提出,一是思想内容,二是学生的能力反映,三是文学表达功夫。  学生能力反映方面,一般指的是篇章结构能力、立意能力和思维组合能力,对这
期刊
[摘要]考场作文是一种不见面的交流,首先是考生与命题人的交流,其次是考生与阅卷老师的交流。  [关键词]考场作文命题人 考生 阅卷老师 交流    写作,也和说话一样,是一种交流,是一种对话。而考场作文,则更具有一种交流性,只不过是一种不见面的交流。考场作文首先是考生与命题人的交流,其次是考生与阅卷老师的交流。  怎样才能做好这样一个不见面的交流呢?我觉得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从容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