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事山东

来源 :齐鲁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dman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冠军的“顶层设计”
  本赛季的鲁能是自图巴离任后,改革力度最大的一年。俱乐部全面推行巴西化战略,从主教练到外援,世界杯东道主的痕迹在鲁能俱乐部的方方面面留下了印记。
  何为巴西化?从气质上来说,就是拒绝平庸,崇尚更快、更灵、更狂。或许也正是这个原因,鲁能俱乐部引进了狂气十足的王大雷、戴琳,这是在战术上“提速”的求变,也是气质上“提气”的转型。
  当然,近乎休克疗法的改革也给鲁能带来了阵痛。本赛季,鲁能投入了巨资以完成其“超越”目标,但联赛成绩反而不如上一个赛季,“超粤”成了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目标,广州恒大连续两年在鲁能主场夺冠——恒大已经实现了其顶级联赛的四连冠,这一点只有当初的大连万达能与之比肩。
  鲁能的命题在更大程度上是属于竞技层面的:毕竟作为中超老牌豪门,其四年无冠的经历让历年来的大笔投入略显尴尬,球队气质的老化也让鲁能在战术层面上显得四平八稳、激情欠缺。改革势在必行,其阵痛和希望并行不悖,但成功成仁在此一举。
  高速男篮的命题则主要在于一个初学者在规则既定的江湖如何找到自己的玩法,如何培育具备高速血统的明星、势力范围。这一点,高速承担的命题更为沉重:相对于足球的职业化,中国男篮至今还保留着某种体工大队似的气息,高速集团要在这样一种环境之下,寻找商业体育的果实,其难度可想而知。
  四年无冠,本届足协杯对鲁能就显得尤为重要: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巴西化战略的阶段性试金石。十九年不曾登顶CBA,山东篮球迷也已经等的太久了,因此,高速集团俱乐部高层也在接手山东男篮之时说出了谋求冠军的豪言壮语。
  对山东鲁能和山东高速而言,冠军当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搞清楚冠军是如何玩出来的。唯此,“顶层设计”方能确立,唯此才能找到一条解决痼疾的药方。
  从“仓廪实”到“知礼节”:
  体育产业的广阔未来
  鲁能成就了山东足球,足球也成就了鲁能,参加职业联赛16年,鲁能集团借助体育的影响力,其品牌价值得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扩张。
  借助足球这个平台,鲁能其他产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在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当地人对山东最熟悉的两个字就是鲁能。在入主山东足球的第二年,也就是2000年,其品牌价值就已经达到了428亿元,足球的商业价值可见一斑。另一位中超霸主,广州恒大无疑也将足球的品牌影响力发挥得淋漓尽致:恒大冰泉、恒大农业、恒大牛奶,其借助足球影响力的营销思路无疑是最成功、最野蛮的商业思路。
  高速集团也非常看重商业体育的平台性机遇,其集团董事长孙亮曾表示:进驻山东男篮是山东高速集团提升经营理念、促进集团文化体育产业发展的切入点。他们是把篮球作为长期战略来考虑的,通过篮球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进而反哺篮球。
  毋庸置疑,体育是朝阳产业,是绿色产业,国务院在2014年9月2日的常务会议上,部署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推动大众健身,这便是宏观大局上,对体育赛事发展的极大促进。
  然而过于乐观期待体育产业一夜之间成为金矿,会不够务实。运动化生活方式,不是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社会能够普遍接受的,即便有了政府大力推导,也有公众舆论的呼吁引导,进入到另一种新的生活方式,需要时间,也需要生活方式的积累。在现代社会中,体育更接近于传统儒家所言之“礼”,这不是一种礼节,而是一种在满足了基本温饱之后,通过肌体投入和实践,实现精神层面上的超越。一个刚刚“仓廪实”的社会,马上就要转入“知礼节”的模式,殊为不易。美国社会真正进入普遍性的运动化生活模式,也是在二战之后,北美四大体育联盟,就是在这样优化了的大环境中,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真正起步。欧洲情况和美国相比,大同小异。
  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的精神,更是一种环境优化,以及发展方向的指引。具体操作环节上,简化易化流程,是帮助赛事发展的加速配方。只是各种不同赛事的成功,仍然需要与政府的密切配合。
  由是,对于赛事经营者而言,成功与否的关键,还是在于赛事的品质、对于中国体育人群的吸引力、能否深度结合中国体育人群的参与可能。只有这样的赛事,才具备快速起步、长久成功的基因。从这个角度看,国务院的指引,面向的是一个运动生活方式的广阔未来。
  从生活方式到生命方式:
  我们如何对待生命与游戏
  体育是产业,体育也是文化。受儒家长久熏陶,山东人乃至中国人崇尚“体闲心静”的生活方式,对具有“战争”属性的体育项目一直缺乏心灵的呼应。
  心灵的呼应与政治上的呼应不同,1932年,当刘长春前往洛杉矶出演一个人的奥运史时,他背负的是一个国家的兴衰荣辱。而如果继续深究,我们就会发现,这种吃力感与沉重的背负,与其说是对国家荣誉的一种热爱,不如说是长期生活在一种受困社会的人群的渴望。
  几十年过去,中国已经从“东亚病夫”变成了金牌大国,然而,金牌之后,我们面对的依然是一个相对匮乏的体育土壤。三大球项目长久的萎靡,便是举国体制之外的一道伤疤。
  究其根本,我们应该意识到,体育本身并没有在中国落地生根。一个国家的体育基础和体育文化氛围,决定了这个国家拥抱体育的态度。在商业体育运作成熟的西方世界,体育是一种深入人心的生活方式。而在我们的城市里,体育是一种政绩工程,一种奢侈品,一种内涵不明的娱乐产品。
  球场如战场,球事如战事,奥林匹克的原初项目马拉松便源自一场战争的报捷。酒神精神和游戏精神的缺乏,让我们把体育运动单纯地理解为一种“五禽戏”似的活动,缺乏更加浓烈的生命色彩。
  群众体育是一种生活方式,竞技体育则是一种生命方式。尽管山东已然是体育强省:连续两届全运会金牌榜第一名,但体育与我们之间依然存在着某种沟壑。
  这道沟壑何日填平,取决于体制的改变,也取决于我们对待生命、游戏的态度。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