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院校如何运用心理学构建外语课堂教学模式

来源 :吉林农业·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enus12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对农业院校外语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并对如何利用心理学知识对有效的教学模式进行选择,对实现外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做了进一步阐述。
  关键词:农业院校;外语;心理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 G4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14-96-1
  基金项目:本文为吉林省教育科学2012年规划课题《农业高校大学生外语学习的情感及心理问题分析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H12122。
  1 激发学生学习需求,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在外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外语的动机主要包括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两种。其中,内在动机主要是指学生主体对外语学习本身的兴趣;外在动机主要是指在外部因素的影响下,学生对学习外语的兴趣。学生对外语学习深层动机的加强,能够使学生对外语学习的欲望也随之增强。内在动机关系着外语学习长时间范围内的成功,外在动机则关系着外语学习短期时间范围内的成功。
  农业院校作为一个人才培养机构,在外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往往会将外语课堂教学的根本目标看作是为了取得良好的成绩、获得奖学金、拿到学位证或者是英语四、六级证书。外在动机在外语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对学生学习外语的初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推动学生更好的学习英语,但却无法在真正意义上调动学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与对外语学习的兴趣,也无法使学生在真正意义上获得外语实际知识技能。因此,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外语的内在动机,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外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据有关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都对外国先进科技有着极大的兴趣,同样也对外国文化有兴趣。著名心理学家Ryan和Deci曾提出,“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就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营造一个极具自主性、刺激性和挑战性的学习氛围时,就会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迸发出来”。可见,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学生如果对目标语的媒介、风俗、社团文化等方面感兴趣,学生学习目标语的内在动机就能被充分调动起来。在外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有使学生真正意识到外语学习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外语的内在动机,才能有效提高外语课堂教学质量。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学生学习外语的动机主要是受到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因此,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学会促进、激发学生学习外语的动机,使学生真正意义上意识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增强学生学习外语的自我效能感,使学生获得学习的信心与动力。
  2 运用体验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主体意识
  在外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开展体验式教学主要是指情感体验。情感体验是学生产生学习动机的必要前提。在外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情感体验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学生对学习外语本身的情感;其二,对外语所处社会环境和历史文化的情感;其三,学生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正确、有效的利用学生的情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外语的主观能动性,对学生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思想和心理问题予以及时解决。
  外语课堂教学自身的特点决定了情感体验在外语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例如,学生在学习发音时,发音虽然只是外语学习中很小的一部分,然而,学生能否学会正确发音却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后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其根本原因在于,发音是否标准能够对学生的整体气质、自信心以及自我形象进行综合反映。学生发音标准,则易获得老师的认可,与发音不标准的学生相比,便获得了更大的内在动力,使其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外语学习当中。
  目前,在我国绝大多数外语课堂教学中,都存在着学生缺乏主体意识的现象,之所以会出现这一现象,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学生在心理上过分依赖于教师。我国现在的教学模式大多都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缺乏与教师的交流与互动,没有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习惯。因此,在外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学会换位思考,将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调动学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外语课堂教学中来。
  3 运用情景教学模式,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情景主要是指能直接对人产生刺激作用,并具有一定社会学意义和生物学意义的环境。开展情景教学必须结合外语教学的实际需求,将符合教学内容的氛围和场景引入到教学过程中去,使学生获得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进行外语学习,从而实现外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外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对现代教学技术进行充分利用,将教学资源最大限度的开发出来,使学生获得更为宽广的学习渠道。外语教学是在“丰富资源学习”的基础上而发展起来的教学科目,因此,教师应培养学生利用多媒体软件和计算机等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对外语的应用能力。
  4 结语
  外语教学是一门涵盖了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的应用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掌握各方面的综合知识,对学生的学习心理进行分析,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外语课堂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文慧.认知心理学角度下的外语教学[J].考试周刊,2012(82).
  [2] 朱瑞佳.积极心理学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12(2).
  作者简介:张雪萍,女,吉林农业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农业外语语言学。
其他文献
行政权作为现代国家中最强而有力的国家权力之一,随着行政事务的日益繁杂,当今行政权急剧扩张,行政自由裁量的空间也不断扩大,这极大地增加了其侵犯公民权益的可能性。现代行
新生入馆教育讲座是入馆教育的惯用手段之一,伴随着时代发展与科技进步,讲座也被赋予新的形式及内涵。从讲座的设计、制作及实施等方面进行阐述,就如何做一场合格、有效的新
“农民不该是天生受穷的命,只要相信党的政策,依靠农业科学技术,付出辛苦,同样可以发家致富。”在洮南市车力乡,一提起路智江,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不仅是远近闻名的科技致富能手,还是带领全村共同致富的好党员、好支书、好会长。路智江现任洮南市车力乡玉米育种协会会长,2006年,路智江被共青团中央、农业部授予“2006年度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2010年,被省科协评为“省科协系统科普工作先进个人”
如何适应新时期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求,明确战略定位、把握现实态势、实现战略调整,再创历史辉煌.是国际科技合作所面临的重大问题。
生本教育的本质就是相信生命,激扬生命。它对于学生的学习动机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生命不息,动机不断,在笔者看来它找到了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正因为这样,我们的学生才会真正喜
2013年6月5日是第42个世界环境日,今年环境日的主题是“思前、食后、厉行节约”,中国的主题是“同呼吸,共奋斗”。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在30年来改革开放的实践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表现为:改革开放的起步期,它打破了“左”倾思想的禁锢;改革开放的关键期,它消除人们
摘要:有机肥料主要来源于农村生活中各种有机物,都是就地取材、通过本地积制而形成的自然肥料的统称,在农村被广泛称为农家肥。  关键词:土壤;肥料  中图分类号: S71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18-41-1  土壤肥力的好坏与土壤养分有着直接的关系,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是土壤养分的重要来源之一。从我国的土地分布中肥料的含量来看,中低产田占我国土地的62%以
期刊
我国建材工业在过去的5年里,在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改革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生产稳定快速增长,结构调整成效显著,经济效益大幅提高,大企业实力明显增强,节能减排完成进度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