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yangp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新课程在农村校园的铺开,农村初中数学教师已逐渐转变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他们立足于农村的现状,寻找了一条适合农村孩子发展的课改之路。
  关键词: 新课程 初中数学 以人为本
  
  新课改乘教育发展之东风,迈进了农村校园,走进了师生的生活。站在第一线的农村初中数学教师已在逐渐更新观念,改变教学方式,他们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发展的平台;他们结合农村的特点,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因地制宜地把新课程理念融入农村初中数学课堂,真正实现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教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一、给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平台
  
  农村孩子和城镇同龄孩子在生理和心理方面存在着差异,特别是为数不少的农村“留守孩子”(父母常年在外地打工的孩子)在家无人教育、管理,亲情的缺乏使他们中的一些人变得性格孤僻或野蛮,他们不喜欢与同学交流;受父母价值观的影响,一些孩子不爱学习,特别是数学,相当一部分孩子对学习数学缺少兴趣,甚至产生厌学情绪。面对此现状,学校的数学教师借新课改的东风,大幅度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营造了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接纳、宽容、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发展的平台。
  1.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问题”是数学的核心,“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能力的集中体现。传统做法往往是淡化“问题意识”,教者呈现给学生的是一些经过处理的规律问题和现成的解法,舍去了对问题的加工处理过程,也舍去了制定解决方案的艰辛历程,学生听起来似乎显得轻松,但数学的能力却未能得到应有的提高。刘老师在教学《数轴》一课时,从复习小学数学知识“用直线上依次排列的点来表示自然数”的知识入手,让学生讨论什么是数轴?探讨数轴的画法。学生通过观察“温度计”、演示“沙头到上塘的距离”(学生有生活体验的材料)得出了“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的结论,归纳出数轴的画法有四步:“(1)先画直线;(2)确定原点;(3)确定正方向;(4)确定单位长度。”教师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经历对问题加工处理的过程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又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以活动为载体,促进学生发展。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过程。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来看,开展数学活动是他们非常喜欢的学习形式,也是数学教学中再现数学知识与社会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最佳方式。杨老师在上《同类项》一课时,以商品分类摆放为课引,组织学生四人一组探讨“同类项”的特征,学生通过热烈的讨论得出了“字母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数分别相等”的结论。杨老师因势利导组织学生玩“卡片配对找朋友”的游戏,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掌握了合并“同类项”的法则:“系数相加,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保持不变。”这一节课,学生在亲身体验和积极探讨中,认识了同类项,掌握了有关的定义和法则。这种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数学学习的面貌,改变了学生被动的学习方法,促进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3.以发展为目的,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按照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学生的发展包括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和情感态度四个方面。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这几方面的发展是交织在一起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学生今天的学习是为了获得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朱老师教学“可能还是确定”一课时,确定的教学目标有三点:(1)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区分可能发生、不可能发生和必然发生这三个概念;(2)在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实验、分析、比较和动手操作发现规律;(3)在情感态度方面,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和交流的价值取向观和积极探索解决数学问题的精神。在教学过程中做好五个教学环节:(1)课前引入(通过摸球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2)引导学生探索,什么是“不可能发生”、“必然发生”、“可能发生”(学生分析、比较、得出结论);(3)巩固新知(学生通过思考、画图、贴纸巩固了知识);(4)探索新知、应用新知(学生通过交往、参与、倾听讨论强化了技能,体验到合作与交流的快感);(5)强化迁移(引导学生利用数据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能力)。在这一节课中,朱老师尽可能给学生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敢于质疑、主动探索,激发学生的认知需要和探究欲望,使数学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对有关的数学学习内容进行探索、实践与思考的过程,培养了学生“能够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能够发现其中有所存在的数学现象,并运用数学
  的知识与方法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变“教好教材”为“用好教材”
  
  新的课程观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析应用的过程。但数学新课程教材内容素材的选取上偏向城市化,与农村孩子的生活经验、生活环境联系不太紧密,相对缺少反映农村地方特色的素材、体例。例如经营利润问题、超市购物问题、手机资费问题,这对于大部分只有小卖部购物经验的农村学生而言,远离了他们的生活经验。但从另一角度看,课改倡导下的数学教学不是教师“教好教材”,而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用好教材”,即教材是教学活动的一种文本和载体,教师要恰当地处理教材,并且提出质疑,在质疑中探究,在探究中认同或标新立异。我们学校的数学教师根据地方特点、学生实际情况灵活处理教材,或选择使用,或重新组合,或拓展延伸。我们认为农村学生对田园一往情深,把数学知识与田园生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更有利于农村学生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
  1.日常生活里的数学。
  农民家庭里有各种各样的农具,它们造型不同,用途各异。经过细心观察,可以抽象出蕴涵的数学知识,我们发现农村学生对这些“身边的数学”具有强烈的兴趣,这些活动能够培养他们的观察、概括和抽象能力。
  例如在引入“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农民伯伯插秧时,为什么先在田埂上拉一根尼龙绳。在说明“三角形稳定性”时,要学生说明犁、秧拖、脱粒机架等为什么做成三角形形状。在上“圆的切线”时,让学生回答手摇风车(木制扬谷器),瘪谷是沿着轮转的哪个方向飞去的。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李老师曾经提出这样一个课题:“老农民安装的锄头特别好使用,这与安装的角度有关吗?那这个角该是多少度呢?”这个司空见惯的问题激发了农村学子探索的欲望。说实在的,老农民安装锄头时可从来没有考虑过要装多大角度,只是凭使用时的感觉来调整角度。现在要求学生从这些已经存在的事实中,通过数学统计的手段取得答案。在实际调查中,农村学生表现出了强烈的求知欲,实践探索能力得到了有力的强化。
  学生运用两种方式获取数据,甲组用直铁丝配台量角器直接去测量木柄与锄头的夹角,记录如下:(单位:度)
  ?摇?摇刘建丐53.2?摇?摇?摇?摇刘丐仁54.3?摇?摇?摇?摇刘仁才53.5?摇?摇?摇?摇林新才52.6
  ?摇?摇林苗昭53.6?摇?摇?摇?摇叶海军53.4?摇?摇?摇?摇杨孝政53.5?摇?摇?摇?摇杨邵荣53.6
  ?摇?摇王林52.2?摇?摇?摇?摇林事发53.4?摇?摇?摇?摇王苗云54.9?摇?摇?摇?摇王仁有53.5
  乙组测量老农锄头木柄长(L)和放平时木柄上端离地面的距离(H),再根据解直角三角形知识讲行计算。统计如下:
  
  学生取得了第一手资料,然后应用统计初步和三角函数知识计算,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使用较顺手的铁锄,安装角度一般在53度左右。这是一次探索实践活动,问题本身的价值暂且撇开不论,对探索能力的培养意义是极其深远的。
  2.自然界中的数学。
  农村得天独厚的乡土气息,是培养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的最佳空间。我们着力培养学生学会观察自然,接触自然,从大自然中体验数学知识的无处不在,懂得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的道理。
  一个学生在他的数学周记中写道:猫和蜘蛛是“几何专家”。再寒冷的冬天,猫睡觉时总是把身体抱成一个球形。这样身体露在冷空气中的表面积最小,因而散发的热量也最少。蜘蛛结的“八卦”网既复杂又非常美丽。这种八角形的几何图案,即使木工师傅用直尺和圆规也难画得如蜘蛛网那样匀称。当对这个美丽的结构用数学方法进行分析时,发现在蜘蛛网上隐藏的数学概念多得惊人——半径、弦、平行线段、三角形、全等对应角等。
  3.开发和利用农村资源,为我所用。
  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課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农村相对落后的教学条件和经济条件,我们充分开发和利用农村的课程资源,实施新课程教学。我们自制教具、学具,用田里的泥巴代替橡皮泥,用萝卜、土豆制作几何体,山峰代替高楼大厦,等等。
  在农村实施新课程,虽然还不是很成熟,还有很多问题,但新课改已给农村教育带来了蓬勃生机,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教师不再只是课程的执行者,而且是课程的建设者、研究者。学生开始对数学怀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喜欢思考、交流,爱问“为什么”了。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孙晓天,张丹.新课程理念与初中数学课程改革[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李兆平,李瑞梅.农村中学数学教学的几点方法[J].内蒙古:内蒙古电大学刊,2006年第3期.
  [4]朱德全,宋乃庆,袁顶国.数学新课程在西南地区适应性调查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12月.
其他文献
摘要: 田径运动径赛项目中的400m跑是距离最长的短跑项目,它突出的专项素质就是既要有最高速度,又要有速度耐力,要提高该项目的成绩,就要有效的掌握各种训练的内容与负荷。笔者根据个人多年训练经验,指出400m跑中应重视速度训练放在首位,其后上速度耐力。  关键词:400m跑 速度 速度耐力    前言  在400m跑中,人体处于大量缺氧状态,故此时的乳酸很快进入血液,引起血液pH值降低,只有降低乳酸
期刊
摘要: 根据动词中心论和配价语法的观点,对SVOC结构意义的分析要以对其中动词意义的分析为基础和出发点,本文研究发现典型SVOC结构中动词的语义特征为致使结果,配价特征为三价。此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SVOC结构与其相邻句型结构的相关性并对其进行区分,在理论和教学实践上都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 SVOC结构 语义特征 配价特征    一、 引言    SVOC,即主语+动词+宾语+(宾语)补足语
期刊
江泽民同志曾经强调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音乐由于有着独特的模糊性特征,因而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在教学实践中怎样培养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结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笔者的教学实践,我觉得应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敢破。    敢于打破常规,多角度思维,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总是在有意无意地向学生渗
期刊
摘要: 每位教师从“新手”成长为“优秀教师”都需要过程,其中公开课(尤其是选拔课)是检验和提高教师水平的很好途径。在课前课中课后这三个阶段,我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提高。  关键词: 选拔课 课堂准备 教师发展    一、背景    杨澜曾说过,每一个舒坦无聊的日子都有代价,每一个刻苦勤勉的日子都有回报,请我们牢记——让生命因学习而精彩!教师应是一个持续的学习者,每一个教师从“新手”成长为“优秀
期刊
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是一把双刃剑,好则激起幼儿探索的兴趣,打开幼儿的思维;反之则打击幼儿活动的积极性,不利于学习方法的掌握。那么,教师要如何运用评价来激活幼儿,引导他们主动学习,获得发展呢?    一、注重基调,激励为先    为了让课堂教学评价更好地发挥作用,让幼儿积极参与、主动探索,教师应注重以肯定为基调,以激励的原则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评价。  神奇吸蛋瓶  教师准备了瓶子、剥壳熟鸡蛋、打火机、蜡
期刊
一、引言    十七、十八世纪,欧洲正处于启蒙时期到大革命的敏感、躁动和震荡期,与之对应的是中国处于明清之际,虽有政权交替的些微阵痛,但占主导地位的是已经成熟的封建制度下的平静与保守,貌似无关的时代背景却决定了双方各自对于对方文化的取舍态度和取舍限度。事实上,这一时期从西方带来的一次不算成功的传教和近代科学对于思维已成定式的中国人的影响,远不及后者的文化之于前者的影响,在这两个世纪中,“东学西渐”
期刊
摘要: 演讲语篇具有其他语篇不具备的特征:独特的现实性、艺术性和鼓励性。美国就职演说在美国政治舞台上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演说词不仅具有磅礴激昂的气势,而且常常令人热血沸腾并为之感动。Halliday的功能语法提出了人际功能理论。本文对1961年约翰·F·肯尼迪的经典“就职演说”进行语篇分析,这个理论有助于探讨该演说振奋人心、团结民心的缘由。  关键词: 人际功能 系统功能语法 情态    1.引
期刊
摘要: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有不少风云一时的作家被岁月湮没了,大雪无痕。而像张爱玲那样,从上世纪四十年代“十里洋场”骤然成名,到文坛将她“遗忘”三十余年,再到近年来的“张爱玲热”,高潮迭起,她在文坛的际遇如同她的第一部小说集标题一样,确实称得上“传奇”。她一生的孤独,赋予其作品人物的苍凉,给后人留下的是永恒的美。读她,心中有种落花般的寂寞,更有种暗香般的盈动。  关键词:作家 张爱玲 传奇 美  
期刊
摘要: 古筝艺术以它独有的不同于其他艺术所具有的方式表达出生活中人们的心绪、思想和感情,使艺术的运动和人的情感运动形成自然的对应,使音乐和人的感情产生共鸣。文章从文学性因素、不同风格作品、二度创作等方面分析了对古筝演奏中表情美的影响。  关键词: 古筝 表情美 情感    古筝,通过旋律、节奏、和声、音色、力度、速度等基本要素来表情,使听众从古筝的表情音调中真切感受到音乐所表达的内容、思想、意境。
期刊
摘要: 康妮是劳伦斯最后一部小说《查特莱夫人的情人》的女主人公,也是其笔下最成功的女性形象。她在人性、血性和柔情的召唤下执着地追求着真正的爱情和完美的人生。在历经了女王、女奴到女人的蜕变过程后,她终于凤凰涅槃,成为了文学史上最完美的女性形象之一。  关键词: 康妮 蜕变 完美    一、引言    八十年前,三易其稿的《查特莱夫人的情人》在佛罗伦萨出版。这是伟大的英国作家戴维·赫伯特·劳伦斯的最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