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者(以下简称记):你和先生当年是怎样认识的?
苏小卫(以下简称苏):我和他从小学到中学都是同学,我们两人的姐姐也是好朋友,我们四个人经常在一起玩,由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1978年,我考入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他考进了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读大学期间,我俩没什么来往。1984年,我又考取了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攻读现代文学专业。1985年12月,姐姐说要给我介绍一个男朋友,并夸口说:“你俩在一起呀,绝对是女才郎貌。”我当时摇着头说:“我不要太帅的,怕看不住。”姐姐赶紧说:“他算不上帅,只是有些歪才。”在姐姐的鼓动下,我前去相亲,等见面一看,天哪,竟然是自己的发小霍建起!我性格活泼开朗,他是个“闷葫芦”,我俩性格互补,再加上儿时的友谊,很快就成了一家人。
记:据说你和先生的合作是逼出来的?
苏:我是为了圆先生的导演梦才当了编剧的。当时,他已在北京电影制片厂当了十年美工,突然有一天,他想和张艺谋、陈凯歌一样,拍一部属于自己的电影。我是一个比较本分的人,主张干一行爱一行。可那段时间他经常唉声叹气,于是我决定帮他实现当导演的梦想。有一次,他想把梁晓声的小说《表弟》拍成电视剧,有一个投资人出了5000元钱买下了小说的改编权,就不再投钱了。这件事情最终失败了,但却启发了我,我对他说:“有了剧本我们也可以找投资方,你就可以圆导演梦了!”正巧,我听到了一个关于几名残疾运动员的故事,很感动,和他说了,他并不在意。我也不理他,很快写出了电影剧本《赢家》,他看了剧本很是兴奋,然后就开始寻找投资人。
记:寻找投资人的过程顺利吗?
苏:实在太难了。我们通过熟人、朋友介绍,找了无数家,签了无数的合同,最终都是一堆废纸。有半年时间我们是在打击、失望中度过的。最后他绝望了,嚷着要放弃。我安慰他再努力试一试,说不定就会成功的。有一次,我们找到峨眉电影制片厂,对方认同这个剧本,但明确表示导演不用我先生,我当然不同意,这件事情又黄了。差不多过了一年,《赢家》的事有了眉目。浙江一位企业家看了剧本后,同意投资50万元,而在这之前,电影局已表示投资30万元,中国残联投资15万元,有了这些钱,电影就可以开拍了。听到这个好消息,我们夫妻俩激动得相拥着流了泪。
记:你们既是艺术创作上的好搭档,又是相濡以沫的好夫妻,你眼中的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苏:先生爱静,善于观察,心特别细,每次拍完戏回来,我们都会一起聊天。我平时爱看文学书,对时尚、畅销的书也很关注,我常常会向他推荐一些好书。从性格层面到精神层面,我们都是互补的。和他长期相处,我总感觉他长不大似的,这也许和他喜欢绘画有关,他的世界特别有限,对有些事采取逃避的态度,比如抛头露面、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及家庭琐事等。
记:你和先生合作的影片始终关注当代现实生活中普通人的命运,创作中,你们是怎么磨合,达到默契的?
苏:我俩每合作一部影片都会争吵,吵得厉害时,我会“威胁”他:“下次不给你写了。”他也笑着说:“好啊!我就不拍你的本子。”其实我们谁都不会搁在心里。我写剧本时他从不给我“指导”,让我尽情发挥。合作多了,我俩知道彼此的心思。我的文字能力、构思故事的能力比他强,他的画面、电影语言比我强,我们正好可以互补。电影拍摄前期,我们的碰撞常常会弄到面红耳赤,有了80%的把握之后,他就开始操作了。当然拍摄期间,我们还会在电话中为一句台词、一个细节争论,尽力把它弄到完美、极致。
记:你先生如今知名度很高,影视圈是个名利场,各方面的诱惑很多,你对先生有过担心吗?
苏:我先生是个对婚姻、家庭负责任的人。他平时拍片比较忙,经常不在家,但十分恋家,除工作外,他不认为还有比回家更好的去处。在家时,他愿意陪儿子玩,想给他一个快乐的童年。他喜欢这样教育孩子:“你得努力,我小时候啊……”千篇一律。以至于后来他一说“你得努力”时,儿子就接话“我小时候啊……”先生很善良,他的事业、家庭都离不开我,对我非常依恋,我对他一百个放心。
苏小卫,著名编剧,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剧本中心副主任。她和导演丈夫霍建起合作的主要作品有:《赢家》《那山那人那狗》《说出你的秘密》《蓝色爱情》《暖》《情人结》等。2010年,她担任冯小刚执导的影片《唐山大地震》的编剧。作品曾获得华表奖、金鸡奖、长春电影节最佳编剧奖等。
〔编辑:刘波〕
苏小卫(以下简称苏):我和他从小学到中学都是同学,我们两人的姐姐也是好朋友,我们四个人经常在一起玩,由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1978年,我考入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他考进了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读大学期间,我俩没什么来往。1984年,我又考取了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攻读现代文学专业。1985年12月,姐姐说要给我介绍一个男朋友,并夸口说:“你俩在一起呀,绝对是女才郎貌。”我当时摇着头说:“我不要太帅的,怕看不住。”姐姐赶紧说:“他算不上帅,只是有些歪才。”在姐姐的鼓动下,我前去相亲,等见面一看,天哪,竟然是自己的发小霍建起!我性格活泼开朗,他是个“闷葫芦”,我俩性格互补,再加上儿时的友谊,很快就成了一家人。
记:据说你和先生的合作是逼出来的?
苏:我是为了圆先生的导演梦才当了编剧的。当时,他已在北京电影制片厂当了十年美工,突然有一天,他想和张艺谋、陈凯歌一样,拍一部属于自己的电影。我是一个比较本分的人,主张干一行爱一行。可那段时间他经常唉声叹气,于是我决定帮他实现当导演的梦想。有一次,他想把梁晓声的小说《表弟》拍成电视剧,有一个投资人出了5000元钱买下了小说的改编权,就不再投钱了。这件事情最终失败了,但却启发了我,我对他说:“有了剧本我们也可以找投资方,你就可以圆导演梦了!”正巧,我听到了一个关于几名残疾运动员的故事,很感动,和他说了,他并不在意。我也不理他,很快写出了电影剧本《赢家》,他看了剧本很是兴奋,然后就开始寻找投资人。
记:寻找投资人的过程顺利吗?
苏:实在太难了。我们通过熟人、朋友介绍,找了无数家,签了无数的合同,最终都是一堆废纸。有半年时间我们是在打击、失望中度过的。最后他绝望了,嚷着要放弃。我安慰他再努力试一试,说不定就会成功的。有一次,我们找到峨眉电影制片厂,对方认同这个剧本,但明确表示导演不用我先生,我当然不同意,这件事情又黄了。差不多过了一年,《赢家》的事有了眉目。浙江一位企业家看了剧本后,同意投资50万元,而在这之前,电影局已表示投资30万元,中国残联投资15万元,有了这些钱,电影就可以开拍了。听到这个好消息,我们夫妻俩激动得相拥着流了泪。
记:你们既是艺术创作上的好搭档,又是相濡以沫的好夫妻,你眼中的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苏:先生爱静,善于观察,心特别细,每次拍完戏回来,我们都会一起聊天。我平时爱看文学书,对时尚、畅销的书也很关注,我常常会向他推荐一些好书。从性格层面到精神层面,我们都是互补的。和他长期相处,我总感觉他长不大似的,这也许和他喜欢绘画有关,他的世界特别有限,对有些事采取逃避的态度,比如抛头露面、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及家庭琐事等。
记:你和先生合作的影片始终关注当代现实生活中普通人的命运,创作中,你们是怎么磨合,达到默契的?
苏:我俩每合作一部影片都会争吵,吵得厉害时,我会“威胁”他:“下次不给你写了。”他也笑着说:“好啊!我就不拍你的本子。”其实我们谁都不会搁在心里。我写剧本时他从不给我“指导”,让我尽情发挥。合作多了,我俩知道彼此的心思。我的文字能力、构思故事的能力比他强,他的画面、电影语言比我强,我们正好可以互补。电影拍摄前期,我们的碰撞常常会弄到面红耳赤,有了80%的把握之后,他就开始操作了。当然拍摄期间,我们还会在电话中为一句台词、一个细节争论,尽力把它弄到完美、极致。
记:你先生如今知名度很高,影视圈是个名利场,各方面的诱惑很多,你对先生有过担心吗?
苏:我先生是个对婚姻、家庭负责任的人。他平时拍片比较忙,经常不在家,但十分恋家,除工作外,他不认为还有比回家更好的去处。在家时,他愿意陪儿子玩,想给他一个快乐的童年。他喜欢这样教育孩子:“你得努力,我小时候啊……”千篇一律。以至于后来他一说“你得努力”时,儿子就接话“我小时候啊……”先生很善良,他的事业、家庭都离不开我,对我非常依恋,我对他一百个放心。
苏小卫,著名编剧,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剧本中心副主任。她和导演丈夫霍建起合作的主要作品有:《赢家》《那山那人那狗》《说出你的秘密》《蓝色爱情》《暖》《情人结》等。2010年,她担任冯小刚执导的影片《唐山大地震》的编剧。作品曾获得华表奖、金鸡奖、长春电影节最佳编剧奖等。
〔编辑:刘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