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赵晋全老师发表于《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04年第5期的《(兰亭集序)主旨索隐》,称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表现了南渡后世家大族的名士们逃避现实、崇尚隐逸、及时行乐的心理意识。正是由于贪恋生的享乐,才把生看得很重,……其所以批判庄子混同生死,并非批判庄子虚无主义的人生观,只不过是以否定庄子的达观的方式,代之以另一种更适合士大夫阶层的生活方式而已。这种方式,单纯地追求玄远,重视身心逍遥,其本质仍是虚无没落的人生观”。笔者仔细研究王羲之的生平、思想及《兰亭集序》的背景资料,发现赵晋全老师的观点有失偏颇,大有探讨的必要。
一、根深蒂固的儒家“济世”志向
作为东晋世族门阀的后裔,大政治家王导的从子,经邦济世的儒家思想在王羲之的整个思想中,始终是根深蒂固的。东晋一代,玄学兴盛,清谈成风,士族子弟及各级官吏浸淫于清谈,崇尚风流不以政务为要。王羲之从“事君行道”出发,认为“虚谈废务。浮文妨要”①,无论在朝中为官,还是出使外任,均亲理政务,勤求民隐,于种种弊政深切痛恨。在护军将军位上,他深入调查,力欲纠正营中弊端,发布《临护军教》,提出“公役均平”在会稽内史任上,他针对吏治腐败与赋役黑暗,努力推行慎选官吏与均平赋役之策。在连年大旱、民生困顿之际,不等朝廷下令,果断开仓赈灾,救民于危难。“时东土饥荒,羲之辄开仓振贷。然朝廷赋役繁重,吴会尤甚,羲之每上疏争之”②。面对贪官污吏“仓督监耗盗官米,动以万计”③的行为,羲之大声疾呼:“吾谓诛剪一人,其后便断。”④永和八年即写《兰亭集序》的前一年,殷浩为与桓温对抗,上疏请求北伐。王羲之认为此举必败,竭诚劝阻。王羲之提出:“政以道胜宽和为本,力争武功,作非所为,因循所长,以固大业。”⑤王羲之在另一篇论时事文中又说道:“……今外不宁,内忧已深。……夫庙算决胜,必宜审量彼我,万全而后动。……且千里馈粮,自古为难,况今转运供继,西输许洛,北入黄河。虽秦政之弊,未至于此,而十室之忧,便以交至。今运无还期,征求目重,以区区吴越经纬天下十分之九,不亡何待!而不度德量力,不弊不已,此对内所痛心叹悼而莫敢吐诚。”⑥其关注国家安危之心,溢于言表,跃然纸上。并且,王羲之被迫退隐后仍不忘政治戎机。如《虞安吉帖》:“虞安吉者,昔与共事常念之。今为殿中将军前过云:与足下中表,不以年老,甚欲与足下为下寮。意其资可得小郡,足下可思致之耶?所念故远及。”这是王羲之晚年专门向周抚推荐虞安吉的一则信札,从中流露出王羲之为国举贤的急渴心情。另外,从《都下帖》、《伏想清和帖》以及《破羌帖》诸帖中,我们还能看出王羲之在娱情山水之际仍关心北方形势,不能忘怀朝廷戎机的心情。
二、写《兰亭集序》正当王羲之“济世”之时
永和九年,王羲之时任会稽内史加右将军衔,正是他为实现其“仁政”而努力之时。兰亭胜会上,酒酣耳热之际,王羲之借《兰亭集序》透露了他的真实思想。且看后人对《兰亭集序》的评价:“晋尚清谈,当时士大夫无不从风而靡,剽窃老庄唾余,漠然无情,外其形骸,以仁义为土梗,名教为桎梏,遂致风俗颓敝,国家败移。右军有心人也,虽欲力肆抵排,而狂澜难挽,不得不于胜会之时,忽然以死生之痛,感慨伤怀,而长歌当哭,以为感动。其曰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明明力肆抵排,则砥柱中流,主持世教之意,尤为大著。”⑦“通篇着眼在死生二字。只为当时士大夫务清谈,鲜实效,一死生而齐彭殇,无经济大略,故触景兴怀,俯仰若有余痛。”⑧在《兰亭集序》中,王羲之感慨“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在对人生苦短、“痛”从中来后,发出“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悲”叹,是王羲之对时光虚度的惶恐,对济民安国的渴望,对建功立业的向往,对“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无奈,对“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的哀伤。“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作者自觉地置身于历史的长河中,表达了他想要通过有所作为来不枉走人世一遭,来抗拒人生虚幻的愿望。此时哪里有什么“逃避现实、崇尚隐逸、及时行乐的心理意识”呢!
三、王羲之“愤”而“出世”后才以玄学为重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作为士族阶级的成员,王羲之既有根深蒂固的积极用世的儒家思想,又有消极遁世的老庄思想,还接受了佛家思想的一定影响。这样就不难理解他在《兰亭诗》中表露的玄理情怀及与清谈名士相交的行为。加上他为人旷达,理想碰壁后当然会“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而“与世推移”。他的隐逸游乐,主要在其永和十一年誓墓不仕之后。“羲之既去官,与东土人士尽山水之游,弋钓为娱。又与道士许迈共修服食,采药石不远千里,遍游东中诸郡,穷诸名山,泛沧海,叹曰‘我卒当以乐死’”⑨。而写《兰亭集序》正处于王羲之政治理想还没破灭,积极用世之时,老庄、佛家思想在他的脑海里应是儒家思想的附属,是处事不顺时的一个精神寄托而已。
综上所述,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要表达的是想要有所作为的愿望。“它对老庄‘一死生’、‘齐彭殇’的否定,表现出王羲之抗拒人生虚幻的执著努力。而王羲之‘飘如游云,矫若惊龙,的潇洒风神和天机流布、挺然秀出的书法艺术在一定意义上又可视为这种努力的结果,因为他知道,抗拒人生虚幻性的真正行之有效的办法只能是在给定的生命限度内进行最大可能的价值创造”⑩。
注释
①《晋书·谢安传》。
②③④⑤⑥⑨《晋书·王羲之传》。
⑦清·林云铭《古文析义》。
⑧清·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
⑩陈友康《重读(兰亭集序)》,《名作欣赏》1997年第4期。
[作者通联:山东曹县三中]
一、根深蒂固的儒家“济世”志向
作为东晋世族门阀的后裔,大政治家王导的从子,经邦济世的儒家思想在王羲之的整个思想中,始终是根深蒂固的。东晋一代,玄学兴盛,清谈成风,士族子弟及各级官吏浸淫于清谈,崇尚风流不以政务为要。王羲之从“事君行道”出发,认为“虚谈废务。浮文妨要”①,无论在朝中为官,还是出使外任,均亲理政务,勤求民隐,于种种弊政深切痛恨。在护军将军位上,他深入调查,力欲纠正营中弊端,发布《临护军教》,提出“公役均平”在会稽内史任上,他针对吏治腐败与赋役黑暗,努力推行慎选官吏与均平赋役之策。在连年大旱、民生困顿之际,不等朝廷下令,果断开仓赈灾,救民于危难。“时东土饥荒,羲之辄开仓振贷。然朝廷赋役繁重,吴会尤甚,羲之每上疏争之”②。面对贪官污吏“仓督监耗盗官米,动以万计”③的行为,羲之大声疾呼:“吾谓诛剪一人,其后便断。”④永和八年即写《兰亭集序》的前一年,殷浩为与桓温对抗,上疏请求北伐。王羲之认为此举必败,竭诚劝阻。王羲之提出:“政以道胜宽和为本,力争武功,作非所为,因循所长,以固大业。”⑤王羲之在另一篇论时事文中又说道:“……今外不宁,内忧已深。……夫庙算决胜,必宜审量彼我,万全而后动。……且千里馈粮,自古为难,况今转运供继,西输许洛,北入黄河。虽秦政之弊,未至于此,而十室之忧,便以交至。今运无还期,征求目重,以区区吴越经纬天下十分之九,不亡何待!而不度德量力,不弊不已,此对内所痛心叹悼而莫敢吐诚。”⑥其关注国家安危之心,溢于言表,跃然纸上。并且,王羲之被迫退隐后仍不忘政治戎机。如《虞安吉帖》:“虞安吉者,昔与共事常念之。今为殿中将军前过云:与足下中表,不以年老,甚欲与足下为下寮。意其资可得小郡,足下可思致之耶?所念故远及。”这是王羲之晚年专门向周抚推荐虞安吉的一则信札,从中流露出王羲之为国举贤的急渴心情。另外,从《都下帖》、《伏想清和帖》以及《破羌帖》诸帖中,我们还能看出王羲之在娱情山水之际仍关心北方形势,不能忘怀朝廷戎机的心情。
二、写《兰亭集序》正当王羲之“济世”之时
永和九年,王羲之时任会稽内史加右将军衔,正是他为实现其“仁政”而努力之时。兰亭胜会上,酒酣耳热之际,王羲之借《兰亭集序》透露了他的真实思想。且看后人对《兰亭集序》的评价:“晋尚清谈,当时士大夫无不从风而靡,剽窃老庄唾余,漠然无情,外其形骸,以仁义为土梗,名教为桎梏,遂致风俗颓敝,国家败移。右军有心人也,虽欲力肆抵排,而狂澜难挽,不得不于胜会之时,忽然以死生之痛,感慨伤怀,而长歌当哭,以为感动。其曰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明明力肆抵排,则砥柱中流,主持世教之意,尤为大著。”⑦“通篇着眼在死生二字。只为当时士大夫务清谈,鲜实效,一死生而齐彭殇,无经济大略,故触景兴怀,俯仰若有余痛。”⑧在《兰亭集序》中,王羲之感慨“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在对人生苦短、“痛”从中来后,发出“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悲”叹,是王羲之对时光虚度的惶恐,对济民安国的渴望,对建功立业的向往,对“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无奈,对“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的哀伤。“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作者自觉地置身于历史的长河中,表达了他想要通过有所作为来不枉走人世一遭,来抗拒人生虚幻的愿望。此时哪里有什么“逃避现实、崇尚隐逸、及时行乐的心理意识”呢!
三、王羲之“愤”而“出世”后才以玄学为重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作为士族阶级的成员,王羲之既有根深蒂固的积极用世的儒家思想,又有消极遁世的老庄思想,还接受了佛家思想的一定影响。这样就不难理解他在《兰亭诗》中表露的玄理情怀及与清谈名士相交的行为。加上他为人旷达,理想碰壁后当然会“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而“与世推移”。他的隐逸游乐,主要在其永和十一年誓墓不仕之后。“羲之既去官,与东土人士尽山水之游,弋钓为娱。又与道士许迈共修服食,采药石不远千里,遍游东中诸郡,穷诸名山,泛沧海,叹曰‘我卒当以乐死’”⑨。而写《兰亭集序》正处于王羲之政治理想还没破灭,积极用世之时,老庄、佛家思想在他的脑海里应是儒家思想的附属,是处事不顺时的一个精神寄托而已。
综上所述,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要表达的是想要有所作为的愿望。“它对老庄‘一死生’、‘齐彭殇’的否定,表现出王羲之抗拒人生虚幻的执著努力。而王羲之‘飘如游云,矫若惊龙,的潇洒风神和天机流布、挺然秀出的书法艺术在一定意义上又可视为这种努力的结果,因为他知道,抗拒人生虚幻性的真正行之有效的办法只能是在给定的生命限度内进行最大可能的价值创造”⑩。
注释
①《晋书·谢安传》。
②③④⑤⑥⑨《晋书·王羲之传》。
⑦清·林云铭《古文析义》。
⑧清·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
⑩陈友康《重读(兰亭集序)》,《名作欣赏》1997年第4期。
[作者通联:山东曹县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