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伊始 养生当头

来源 :健康长寿指南·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og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节养生基础法则
  
  新春佳节是我国人民的最大节日,家家户户都要欢庆一番。要使春节真正成为喜庆祥和的日子,必须注意养生保健,防止疾病的发生。春节期间,人们都喜欢穿上一套新衣服,而且穿得比较单薄,以显得潇洒和利索。但是春节天气还比较冷,早晚和中午的温差较大,冷空气还不时侵入,切不可为了一时的美观大减衣服,以免引起感冒和冻伤等疾病。
  当餐桌上美酒飘香时,也不要饮酒过量,喝得酩酊大醉。因为酒精对神经系统的刺激性较大,也损害肝脏。有神经衰弱、慢性肝炎、慢性胃肠炎、高血压、冠心病的人,最好不要饮酒。
  亲朋好友见面,都要互相“敬烟”,殊不知香烟中的尼古丁等毒物,常使人在“喷云吐雾”中受到毒害,能戒除最好。春节期间,探亲、回家的较多,住得比较拥挤,这时要注意居室卫生,勤打扫,勤开窗,勤晒被子。
  除夕之夜,电视十分精彩,还有些人有“守岁”的习惯,除夕晚上常常熬夜,可是大年初一早晨又要早早起来拜年,这样破坏了人体生物钟的节律,往往出现困倦、头痛、眩晕、四肢无力等不适,影响身体健康。所以,除夕晚上年老体弱者和少年儿童最好不要熬夜。春节期间,外出探亲访友和旅游的人较多,开车、骑车或坐车要注意交通安全。老年人外出,最好有人伴随或搀扶;儿童外出,要加强照顾,防止发生车祸与丢失。放鞭炮要注意安全,防止发生火灾或崩伤手眼。打麻将、打扑克也要玩得适度,不可昼夜“连轴转”,以免过度劳累,引起各种疾病。
  大多数的人往往经过春节长假后,没有得到很好的休息,反而感到比平时更加的劳累和虚弱,节后是胃肠疾病的高发期。由于节日忙碌,严重透支身体健康,更有甚者,引起春季疾病的暴发。所以在长假期间要科学养生,尽量避免暴饮暴食,肥甘酒肉过度。亲朋好友团聚,玩乐多、睡眠少,打乱了正常的作息时间,使生物钟紊乱,从而使身体极度疲劳,这时病邪容易乘虚而入,暴发各种疾病。
  第一,要很好地安排时间,要进行好好的休整,平时比较累了多休息。另外把自己的心灵也进行一下休整,新的一年做点什么,在春节里可以时间宽裕地进行考虑。春节里边大家会比较高兴,可能会熬夜到很晚,但还是劝大家,除了除夕那天我们守岁过0点,平时最好还是在23点之前休息。中医是讲究子午觉的,23点—1点就是子夜,过了这个点再去睡觉不符合身体的正常运行情况,这样一个礼拜才不至于玩得筋疲力尽,到上班的时候身体不至于不舒服。
  第二,还要注意饮食。假如是小朋友,不要吃过多凉的东西,小孩子肠胃比较单薄。中年人很高兴朋友在一起痛饮,要尽量不喝高度的酒,过头了肯定是伤身体,使我们的血脂增高。对老年人,不要吃太多油腻的东西,偶尔吃可以。假如有胆囊炎一定要少吃。有高血压、胃肠炎的更要注意自己的饮食。
  第三,春节中一定避免不愉快的事情发生。放焰火一定要注意安全,家里有小孩尤其要注意。再有,避免到人太多的场合去,尤其是老年人。因为老年人抵抗力比较弱,很容易在春节得呼吸道疾病。走亲访友也要避开有慢性传染病的家庭。
  春天来到,注意防止旧病复发,防止呼吸道疾病,要早睡早起,要适度运动,要节制房事,要踏青问柳,要调试心态。
  春天天气是乍暖还寒,一些有基础疾病的人们,比如高血压、中风、动脉硬化、哮喘的病人要很注意。中医认为春天是万物生长的时候,疾病也要蠢蠢欲动。比如有一些哮喘的病人会发病,有一些慢性肝炎的病人也会发病,有一些肝硬化的病人也会发病。因为春天是肝木当令,脾气不好的人还会胃疼,所以春天千万不要急躁,急躁很容易生病,一定要自我进行调整。
  有许多人由于风俗习惯,春节期间往往打破生活规律,自乱生物钟,以致影响了身体健康。就说休息吧,平时,人们大都定点睡,按时起,生活很有规律。但春节因为全家团圆,或守岁、或看电视、或等待“新年钟声”,迟睡、甚至通宵不睡的现象很普通。有人认为,偶然“一两次”,无碍大局。岂不知,这偶尔的“一两次”,却打乱了生物钟的正常运转,引起了人体内翻江倒海般的大变化,导致了大脑节律的紊乱、肠胃功能的失调、内分泌的改变,因而出现头晕、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娇脆的生物钟是经不起这样折腾的,虽然当时感觉不到什么,却已埋下了病根和隐患。
  其实一个人的生物钟是很关键的,人的一切生命活动,都是在生物钟的支配下进行的,就如同植物到季节就开花,动物到了周期就要产卵一样。生物钟运转正常,身体就健康、抗衰、延寿,相反,乱了生物钟,运转不正常,就容易得病、早衰、折寿。因此,精心呵护和保护生物钟,使其不受干扰和磨损,就成为我们生活中至关重要的内容,也是自我保健的核心。
  春节养生饮酒法则
  过年了,不喝酒就不像过年,这是中国人多少年的习惯和传统了。但是关于喝酒一直有很多的误区,诸如:感情深一口闷;喝酒红脸的人不易醉;喝多了抠嗓子眼儿可以吐出来,达到解酒作用……这些耳熟能详的言论不知在多少人心目中根深蒂固,但专家指出,很多其实都是谬论和误区,一定不要盲从别人的观点。这里说一些关于喝酒的常识。
  
  谎言1 酒兑饮料很时尚
  时下,喝酒兑饮料成了一种饮酒时尚。红酒加雪碧,威士忌加冰红茶,啤酒加可乐……各种“混搭”组合数不胜数。由于兑了饮料的酒浓度较低,感觉像在喝饮料,所以很多人对它情有独钟。
  但专家提醒,通常用来兑酒的碳酸饮料,在胃里放出的二氧化碳气体会迫使酒精很快进入小肠,而小肠吸收酒精的速度比胃要快得多,从而加大伤害。另外,兑着饮料喝酒,表面上看是稀释了酒,结果却容易让人越喝越多。因为喝的人一开始觉得像在喝饮料,就使劲喝,一旦察觉到有酒精作用时,就已经喝多了。
  
  谎言2 白酒伤身 红酒养人
  很多人认为喝白酒伤身,喝葡萄酒对健康有益,多喝点也没关系。事实上,不管是红酒还是白酒,关键还在于控制饮用量。专家指出,每周酒精的进食量男性为140克以下,女性为70克以下,超过这个数字就有患酒精性肝病的危险。140克酒精就相当于50度白酒的3-4两,也就是说,成年男性每周饮用50度的白酒不能超过3-4两,而红酒则要控制在每天一二两。
  
  谎言3 喝酒红脸不易醉
  “喝酒脸红的人不容易醉”,这句话常在宴席上被用作劝酒的理由。但事实上,醉酒和脸色并无多大关系。
  一些人认为喝了酒面红如关公是好事,认为这代表血液循环好,能迅速将酒精分解掉,因此不容易醉。但专家指出,酒量和脸色没有太大关系,因人而异。事实上,导致很多人认为喝酒脸红的人不容易醉的原因其实是,红脸的人大家一般少劝酒,因此喝得少,加上酒后发困,睡上15-30分钟就又精神抖擞了,而白脸的则往往不知自己的底线,在高度兴奋中饮酒过量。
  
  谎言4 腊肉香肠做下酒菜
  聚餐时千万不要空腹喝酒,如果事先不能先吃点东西垫肚子,最好也是边吃菜边喝酒。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切忌用咸鱼、香肠、腊肉下酒,因为此类熏腊食品含有大量色素与亚硝胺,与酒精发生反应,不仅伤肝,而且损害口腔与食道黏膜,甚至诱发癌症。
  为了尽量减少酒精对胃和肝脏的伤害,减少脂肪肝的发生,喝酒前最好先吃点东西,比如喝一杯牛奶,或者吃点鸡蛋和肉,因为这些高蛋白的食品在胃中可以和酒精结合,发生反应,减少对酒精的吸收。
  
  谎言5 感情深一口闷
  有些人喜欢喝快酒,动不动就劝大家“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走一个”。其实,喝酒的速度宜慢不宜快,饮酒快则血中乙醇浓度升高得也快,很快就会出现醉酒状态,若慢慢喝,体内有充分的时间把乙醇分解掉,乙醇的产生量就少,不易喝醉。
  
  谎言6 烟酒不分家
  一些人认为“一支烟、一杯酒,快乐似神仙。”尤其是喝酒到了兴头上,边上递过来一支烟,这时哪怕一些平时没有吸烟习惯的人,也会边说“难得今天高兴”,边接过来点上。
  但事实上,边喝酒边抽烟,是伤肝又伤肺。因为香烟中的尼古丁会减弱酒精对人体的作用,相当于被“麻醉”了,不知不觉中就会大大增加了饮酒量。
  
  谎言7 高度酒才够劲
  日常生活中,有些人总觉得低度酒是酒精与纯水勾兑而成的,喝着没劲,而高度酒多为粮食酿造,喝醉不上头,喝着更带劲。
  其实,度数越高的酒也意味着酒精含量越高。因为酒精进入体内90%以上是通过肝脏代谢的,大量的酒精加重了肝脏的解毒负担,酒的度数越高,摄入量越大,对肝的损伤就越严重。另外,酒精经肝脏分解时需要多种酶与维生素的参与,酒的酒精度数越高,肌体所消耗的酶与维生素也就越多。
  
  谎言8 突然戒酒易伤身
  很多人因为健康问题被医生建议戒酒,但很大一部分人始终未能成功戒酒,甚至会以“突然戒酒反而伤身体”为理由,继续自己的美酒生涯。
  专家指出,一些人认为“突然戒酒反倒伤身”其实指的是一种戒断症状。对酒精已经产生了依赖的人,如果突然戒酒,可能会出现手抖、心慌、抽搐发作、呕吐等戒断症状。但此时更应戒酒,而不是认为应该喝一点酒来缓和症状。针对这种戒断症状,临床上有适当的药物能有效控制戒断症状。
  
  谎言9 喝醉了抠喉咙催吐
  日常应酬中,不少人采用的“秘诀”就是喝多了之后到卫生间“抠喉咙”催吐,呕吐之后感觉好受一些,甚至可以继续喝酒。但专家指出,这属于“危险动作”。
  抠喉咙催吐一定要在清醒时或医护人员的帮助下进行,因为醉酒者意识不清,很容易吸入呕吐物引起窒息,甚至危及生命。其次,剧烈呕吐会导致腹内压增高,除了容易引起胃出血外,还会使十二指肠内容物逆流,引发急性胰腺炎等急症。
  
  谎言10 浓茶咖啡可醒酒
  有些人认为,酒后喝浓茶或咖啡有“醒酒”作用,事实上这是一种误解。
  酒后饮浓茶,茶中咖啡碱等可迅速发挥利尿作用,促进尚未分解成乙酸的乙醛(对肾有较大刺激作用的物质)过早地进入肾脏,使肾脏受损。而咖啡的主要成分是咖啡因,有刺激中枢神经和肌肉的作用,酒后喝咖啡会使大脑从极度抑制转入极度兴奋,并刺激血管扩张,加快血液循环,增加心血管负担,对人体造成的损害会超过单纯喝酒许多倍,甚至诱发高血压。
  
  春节养生饮食法则:
  
  1.勿暴饮暴食
  每餐只能吃八分饱,不可吃得太撑。在食物方面,五谷主食不可少。多吃富含纤维素、维生素的新鲜蔬菜、水果,以促进胃肠蠕动,加快体内有害物质的排泄过程。
  
  2.重质不重量
  新鲜食物虽营养,但每次最好只煮一餐份量,而且要注意卫生安全。慎防病从口入。因此,剩菜应用保鲜膜包好,放置在冰箱内冷藏。此外,厨房最好准备两套砧板和刀具,熟食、生食分开处理,以免交叉污染。
  
  3.烹调有玄机
  少油、少糖、少盐分,永保身体健康。太多脂肪会导致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产生。因此,烹调方法用蒸、煮、烫、炖、烤、卤、凉拌等,减少油脂的吸收。此外,鸡汤、高汤置于冰箱,可去除汤上凝结的浮油。烹调最好不加味精,以防麸酸钠超量。同时,防止含糖食物使人体发胖,对血脂肪也有不利影响。太多钠(在盐、酱油、味精、腌制品中)则会使水分滞留在体内,引起水肿,血压上升。
  
  4.零食应节制
  拒绝零食陷阱。麻佬、糖果、瓜子、花生等食物热量不低,别边看电视边吃这些东西,不知不觉中吃了令人肥胖的热量。
  
  5.多喝茶及白开水
  多喝白开水或茶。每日饮水(含汤)至少6碗(杯),每碗(杯)以250CC计算。喝饮料不要加糖,充足的水分可以促进和改善便秘,对高血压的人特别重要。当然,水分也可促进体内废物排泄,对肾脏和泌尿道结石的预防和治疗有帮助。
其他文献
春分过后,养生应以调节气血阴阳平衡为主,在我们的身体里有两个部位,是春季养生的重点,分别是手指和小腹。  到了春天,没事的时候可以经常捏揉一下手指头,因为在手指头的两侧,分布着人体经络的井穴,每只手各有6个井穴,井穴一般是经络的端点。  如果说人体的经络是一条流动的河流,那么井穴便像水流开始的泉源,可见井穴的重要性。所以捏揉手指头能够疏通经络,调节阴阳。  小腹是人体的中心,所以对平衡人体气血起着
期刊
排班表下来的时候,她正一边兴奋地收拾行李,一边艰难地在网络上抢购回家的车票,肩膀上夹着的手机里传来母亲的温暖:什么时候到家。而年三十的值班表上赫然印着她的名字。一位学姐生病住院了,需要人顶替。突然心里就涌起了一阵委屈,她哽咽地说:妈,我过年回不来了。  大家都忙着往家赶时,她穿着白大褂从宿舍赶到医院。望着越靠近年关,夜晚灯火愈稀朗的街道,处在室温28度的病房里的她,感到了这个冬日的寒意。大年三十,
期刊
健身球是健身器械中最为简易的,也是中国古代极为普及的民间健身术。中老年人对健身球更是情有独钟,有玩钢质的,有玩石质的,也有玩干核桃的。玩健身球几乎成了中国人休闲健身的绝活。    从防身到健身    健身球古称铁胆,石制的称为石胆,本是一种投掷的武器。后来,被逐渐演变成了健身习武的工具。过去,人们喜欢玩核桃,核桃坚硬的外壳沟纹错综交叉,攥在手中滚动,能直接按摩到指掌上的穴位,健身效果更为显著。  
期刊
蹲墙根儿的标准姿势是俩脚并拢,脚尖抵住墙根往下蹲。开始练时做到这一点很困难,可根据个人状况,确定两脚与墙的距离,尽自己的力量能蹲下为度。身体稍差的老年人可以两脚尖离开墙根,两脚分开,以降低难度,或抱树或扶床架等物体下蹲。  开始练时较困难,有时还没蹲下去就会往后倒。因此,下蹲时两手自然下垂,两肩胛尽量内扣,重心前移慢慢往下蹲。上起时,注意收腹拱腰。经过一段练习,能顺利蹲下去后再逐步两脚并拢,脚尖抵
期刊
健身者往往选择在清晨参加运动,并认为早晨是一日之间最佳的锻炼时间。但美国佛罗里达健身专家通过对不同时间健身效果的研究比较后证实,对中老年健身者来说,睡前运动比清晨或傍晚运动可能更具健身之效。  专家们对此解释说,随着年龄的增长,中老年人的呼吸、新陈代谢、肌体恢复等功能都已开始江河日下,而睡前运动却既可使协助呼吸的胸膈肌、肋骨等通过活动增强呼吸功能,也可促进各系统加速新陈代谢(如帮助呼出肺脏中所有废
期刊
许多糖尿病患者玩健身器时要特别小心,防止身体受伤。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内分泌科赵伯钦教授指出,老年糖尿病患者多半骨质疏松严重,玩健身器有三个部位怕受伤:  颈部 许多糖尿病患者患有高血压、脑血管硬化等并发症,若在器械上用力旋转过猛,不仅会造成颈椎关节受损,而且易导致脑血管供血不足和血压升高等。  腰部 由于老年人肌肉柔韧性差,骨质脆弱,在玩健身器时,如扭动幅度过大,速度过快,屈曲过低,很容易出
期刊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合五味煮食,主虚羸。温中下气。止下痢肠痔,合莼作羹,主胃弱不下食。调中益五脏,合茭首作羹,主丹石发热。生捣,涂恶核肿毒不散及股疮。同小豆捣,涂丹毒烧灰,和酱汁涂诸疮十年,不瘥者,以猪脂煎灰服,治肠痈。合小豆煮汁服,消水肿,炙油,涂妇人阴疳诸疮,杀虫止痛,酿白矾烧研饮服,治肠风血痢。酿硫磺煅研,酿五倍子煅研,酒服,并治下血。酿茗叶煨服,治消渴。酿胡蒜煨研饮服,治膈气
期刊
随意运动就是利用零星空闲时间,如等车、排队、看电视、烹饪、平躺、坐姿、咀嚼时、打网球前,随时随地进行运动。    1.等车时  活动脚趾和踝关节。放松肌肉,以脚尖为轴,向两个方向,转动踝关节,使之更为灵活;活动双腿,减轻腰部的压力。    2.排队时  采用腹部肌肉锻炼法。每次收紧腹部2-3秒钟,然后放松,反复进行腹部肌肉锻炼。    3.烹饪时  做下蹲锻炼。弯曲膝关节,可使膝、小腿柔软并有弹性
期刊
引起疲劳的因素多种多样,如运动过度、刺激过大、贫血、便秘、荷尔蒙不平衡和维生素B6不足等。身体对疲劳的感受因人而异,在日常生活中,女性诉说疲劳的人数明显多于男性,这与女性的生理特点有关。  缺铁引起的疲劳感  大多数女性的疲劳与缺铁性贫血有关。人体每天新陈代谢需铁2毫克,而铁的补充仅靠饮食是远远不够的,体内缺铁引起的贫血造成体内供氧不足而感到疲劳。  医学研究发现,轻度的缺铁性贫血表现为容易疲乏、
期刊
欢喜、愤怒、悲哀和快乐是人们最常见的四种情绪,而不同颜色的食物具有调节和改善心情的作用。上海第九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孙美芳在和台湾营养专家做学术交流时,听到一些令人感兴趣的饮食新理念。  欢喜时来个橙子。橙黄色的蔬菜或水果能够起到刺激神经和激发能量的作用,因此,当你开始喜欢做某一件事或喜欢某个人的时候,不妨多吃点橙子、芒果、胡萝卜、香蕉、玉米等食物,它们能让你满怀兴趣去做这件事。同时,橙黄色的蔬果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