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216例临床分析

来源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cqt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收集并分析大连市儿童医院内六病房2010年4月至10月收治的216例小儿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 216例患儿中,男136例,女80例,男女比例为1.7:1,3岁以下占56% (121/216),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多发生在病程第2天.入院后给予甲泼尼龙、丙种球蛋白,采取降颅压、抗感染等对症治疗.经治疗后死亡3例,死于神经源性肺水肿和(或)肺出血;2例出院时留有神经系统损伤后遗症;其余治愈出院.结论 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主要发生在3岁以下幼儿,早发现、早治疗大多预后较好.并发脑干脑炎、神经源性肺水肿、脑脊髓炎提示病情危重,可导致死亡或留有后遗症。

其他文献
PI3 K/Akt是经典的抗凋亡、促存活信号传导途径,对脑缺氧缺血后神经细胞的凋亡起重要调控作用.PTEN基因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一个具有双重特异性磷酸酶活性且高度保守的抑癌基因,其编码蛋白PTEN能特异性地使磷脂酰肌醇-3,4,5-三磷酸去磷酸化,拮抗PI3 K/Akt信号通路,表现为对细胞存活和增殖的负性调控作用.该文综述PI3K/Akt信号通路及PTEN的结构与功能及其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
随着医学科学的快速发展,诊疗急救技术的逐步提高,机械通气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及术后患者的呼吸支持.在挽救生命的同时,也会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发生.由于诊断标准不同,VAP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报道各有不同,国外报道VAP发病率为9%~12%,病死率达15%~45%[1].国内文献报道VAP发病率高达70%,病死率达5
【摘 要】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服务模式在全麻复苏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麻醉恢复室587例全麻复苏病人遵循以病人为中心、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用护士具备的专业知识、技术技巧通过爱心、细心给予病人全方位的人性化精心护理,使病人安全、舒适。结果:所有病人均安全舒适地度过麻醉复苏阶段,安全送至病房。结论:人文关怀在全麻复苏病人中的实施,确保了患者的安全,降低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使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得
患者女,32岁,农民.因腹胀、腹痛、腹泻3d,突发左下肢肿胀、疼痛7h于2009年6月7日入院.患者于3d前出现脐周腹部隐痛,伴腹胀、腹泻,大便4~5次/d,便稀,色黄,未治疗.7h前感左小腿处酸胀,疼痛明显,并发现大腿处肿胀明显,遂即出现全下肢酸胀、沉重、疼痛不适,伴腹胀、腹泻,无肺动脉血栓栓塞表现.1个月前在驻地医院因“宫外孕”行“输卵管切开取胚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