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好化学教学中的初高中衔接问题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cen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按照现行教学安排,化学学科是从九年级开始设置的。学生经过一年时间的学习以后,通过中考进入高中继续学习。因此初中化学教学的目标是:
  1.帮助学生应对中考;
  2.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3.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现行考试制度下,不少地方的初中教师迫于升学压力,过于重视第一个目标,而忽视了第二个目标,不知不觉地打击了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另外局限于自身经历,大部分初中化学教师没有任教高中的经验,对学生日后进入高中要学什么、怎么学知之甚少,所以第三个目标更难以完成。而不少高中教师也缺乏对初中化学教学的了解,不清楚一些初高中边缘知识掌握的细节和程度,发现学生在较多知识上达不到预计要求,以致影响了高中化学教学的目标的顺利达成。不少学生因为不能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在高一一开始感觉化学理解起来困难,考试成绩更让自己倍受打击,从此一蹶不振,甚至丧失了对化学的兴趣和信心。
  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严格来说,初中和高中的教师都有责任。在此我试图从初中化学的教学内容、学生习惯、教师心态、细节处理四个方面谈一谈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一、教学内容
  
  站在初中教师的角度上,我针对高中一年级上半期的一些知识点,对自己的教学有如下的安排:
  1.第一章第一节: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在初中应在学生学习到复分解反应时自然归纳提出。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化合价升降,本质是电子的转移。高一教学要求学生能理解化合价变化和电子转移的关系。化合价的掌握是重难点,在初中化合价也是最难理解的知识点之一,而按中考要求,学生只要会使用化合价写化学式,以及根据化学式求元素的化合价,对于原子结构示意图甚至不会考到。部分学校的教师就只安排学生死记硬背各常见元素的化合价,专门练习这两种题型,而忽视了让学生知道这其中的本质联系。我们在处理这一部分的知识时,不妨稍微加深一点,将1—20号元素的化合价和它们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联系起来,理解记忆。另外除了教材安排的离子化合物的形成外,我们还应补充有关共价化合物形成的知识,这样学生在高一时理解该知识点就会容易许多。
  氧化剂和还原剂与被氧化和被还原关系这一知识点在初中教材中有提到,但不是重点,而且平时练习和考到的几率都较小。教师可以注意强化学生熟悉该知识点。
  2.第一章第二节:离子反应。
  离子的概念和离子的形成过程,该知识点在初中有介绍,在高一时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知识准备。因此我们在初中教学时应在此处对学生做好透彻的讲解,帮助学生初步形成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的判定在高一是难点,在初中的对应知识是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判定。我们除应要求学生掌握通过交换成分看有无水、沉淀、气体的方法判断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对离子共存和离子检验题目也有较高要求。因此我们不能只满足于学生会按照我们总结的要点做这类题目。
  3.第三章:物质的量。
  建立物质的量这一基本概念和思考方式是此处的难点。我们在初中教学时,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反应中各物质质量关系之外,还应该多注意用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即粒子关系”来表示,训练学生用“粒子个数”来思考的模式,为以后打好伏笔。
  在这一章开始,教师应要求学生根据新的关系和格式完成计算题,如果初中教师在教学生按质量关系计算的时候不是要求学生死记格式,而是理解方程式的比例关系的话,在这里的格式更新就会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4.元素周期律。
  在初三教材里,对元素周期表有简单介绍,历年中考几乎没有考到。我们讲到这里的时候可以把周期和族的排列的内在联系当作了解内容介绍给学生。
  对于周期律,初中生掌握到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化学性质有关系,我们应该加强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的记忆,它其实是学生在化学方面的一个重要的基本知识,尽管在中考中属于不要求的知识点,但是我们也应该要求学生掌握它。
  
  二、学生习惯
  
  根据心理学原理,初中学生的是非观处于消极逼罚型到自我理性型之间,学生的课后落实,一方面需要教师的监督和处罚威胁,一方面也会因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而具有一定的自觉性。在化学新开设之际,教师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注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要求学生对所犯错误能做到自行订正,并且强调订正以后的纠错。魏书生说过:“教师不替学生说学生自己能说的话,不替学生做学生自己能做的事。”学生逐渐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以后,学习效果比教师全批全改还要好一些。
  
  三、教师心态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应该看得远一点。现在的初中生绝大部分要升入高中继续学习化学,中考并不是唯一的目标,我们必须考虑到学生在高中时期的化学学习。因此我们在教学的时候,要多想想初三这一年作为学生化学学习的基础一年的重要地位,在完成中考要求的同时要兼顾学生未来的学习。
  
  四、细节处理
  
  化学学科内的一些概念和方法具有阶段性,比如氧化还原反应、化学计算的思考模式。因此初中教师在平时用语上,对于这些问题上应该多用一些诸如“在现阶段”、“在初中时期”等的语言,而不用一些过于肯定的语言。
  在近年来的新题中,出现了不少用到高中知识的信息题,学生在做这些题目的过程中,不但锻炼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为化学知识的延伸埋下了伏笔,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好奇心被启发,提高了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对于这部分学生,我们不妨把知识再延伸延伸,把他们能够弄懂的新问题给他们作简要介绍。
  上述是我对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问题的一些看法,如有不妥和遗漏,敬请同仁赐教。
  
  参考文献:
  [1]初中化学课程标准.
  [2]重庆市中考考试标准(2009).
  [3]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其他文献
随着世界科技的飞速发展,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实施素质教育,营造地理课堂教学和谐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创教育教学的新局面,是21世纪的根本要求,也是目前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教学关系    应转变传统教育中“唯师是从”的专制型师生观,建立教学双重主体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新型平等、民主、合作的关系。和谐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已经是大家的共识,关键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我就自己历史课堂教学时的实践谈谈体会,以供大家参考。    1.要真正认真研究学生,就必须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认知水平等    只有真正了解了学生的兴趣、爱好,才能更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只有真正了解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备课才能更有针对性。近年来,我每每接手一个新班级,一定预先对学生以往的学习成绩、操行评语等逐一
摘要: 本文从更新教与学理念,树立学生自主学习的地位;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动参与者;循序渐进,让每位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营造氛围,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四个方面就在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展开了论述。  关键词: 地理教学 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历史教学要发展进步,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创新将是永恒的主题。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历史教育教学的方向。那么,历史教学应如何创新呢?下面笔者根据在农村中学几年的历史教学心得体会谈一谈自己的看  法。    一、激发创新热情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已逐渐被人们所接受,中学生们都渴望从古板的严肃的历史课中解放出来。如果中学历史教师们不能做到寓情于教,教中有理,活跃课堂气氛,保证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进行教育教学已经成为评价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学中,恰当地利用电教媒体能够使学生在交互状态下进行学习,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学习效率。不过笔者发现,有些教师把多媒体当成是提高教学效果的灵丹妙药,而过多地追求和利用多媒体,反而有一些负面效应。因此,如何有效地实现和优化物理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资源的合理调控,
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在实践中,兴趣对人的活动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学生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浓厚的兴趣是人们刻苦钻研、勇于攻关的强大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要把教学大纲对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要求转变为学生求知的欲望。学生只有对物理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能学好,从而用好物理。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
摘要: 本文作者例谈了同分异构体解题中的六种思维技巧 。  关键词: 同分异构体 解题 思维方法    同分异构现象广泛存在于有机物中,同分异构体的知识也贯穿于中学有机化学的始终。因此,分析、判断同分异构体也就成为有机化学的一大特点。作为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这类试题是考查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结构式书写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应在具体的题型训练中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断总结、不断完善思维方法。
摘要: 本文作者以培养工科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基础,通过引入设计性实验、增加课堂教学中的感性成分、实时适度联系热点问题等教学方法,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而且强化了学生将所学化学知识服务于社会的责任感,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工科化学课堂教学 创新思维 教学实践    1.前言    不少工科学生在学习化学时非常看重做习题和背分子式、定义、定理等,而对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它的多数成果都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中学物理实验是学生学习、研究物理的基础。长期以来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着两种错误的倾向:一是重理论轻动手。由于高考中实验内容采用笔试,再加上有些学校实验设备不足,部分教师尽量减少学生实验量;有的教师预先替学生安装好装置,测出某些物理量;有的教师用教师演示实验代替学生动手实验,甚至采取“纸上谈兵”的方法用“教师讲实验”代替“学生动手做实验”
环境是建设稳定的人类社会的一块基石。环境保护教育,应以学校教育为本。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增强他们对地球、对自然、对人类、对祖国的责任感和自信心,是历史和社会赋予学校和学校教育工作者的义务和责任,也是化学教育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一、化学教育中环境教育的目标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到的课程改革的目标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