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阐述了创新教育的重要性,就当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在课程改革、教师培养、创新环境、健全机制等方面针对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做了粗浅探析。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
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决定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地位的重要因素。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并将其放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八个着力点之首。要使我国在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需要培养和造就成千上万有志献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掌握先进科学技术的、具有创新能力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等学校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要阵地,应该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一、创新培养是大学生培养的重要内容
教育是国家的百年大计。教育最根本的目的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能力,在大学生的能力培养中,创新能力是居于核心地位的,这是由大学生教育的特性所决定的。
首先,大学教育是不同于基础教育的。基础教育中注重学生的基本知识和素质的培养,故而基础教育中知识传授所占的比重比较大。但是在高等教育中,大学生掌握的知识已经达到了相当程度的累积,因为这里的知识学习应当以学生自学与教师辅导相结合,学生更多的是为了创新和应用而主动地学习自己所需的知识。大学的教育应当更多地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在这些能力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是最为重要的。相对于应用能力,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更为重要,因为创新过程是一个相当艰巨也非常重要的过程。
另外,大学生肩负着提升国家未来竞争力的重任,而提升国家的竞争力主要的途径就是依靠创新来实现科学技术进步,因此大学教育应当以创新培养为主,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促进国家未来科学技术发展储备人才。
二、大学生创新能力现状分析
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伴随着共和国的成长而壮大。在1949年以前,即民国时期共38年的时间里,高校毕业的大学生总数是25.5万人,平均起来则每年毕业的大学生不到7000人。而仅仅2008年一年,我国授予博士学位的人数就有5万多,数量上位列世界第一,是民国时期大学生人数的7倍。同年,大学毕业生的人数达到559万,是民国时期大学生人数的800倍左右。高等教育的规模越来越大,也意味着受教育的人数越来越多,按常理,培养出来的拔尖人才、大师级人物应该越来越多才对。然而像李政道、钱学森这样的大师,却迟迟没有出现。这不由得让我们产生疑问:我们的大师在哪里?
首先让我们把视线回溯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在1952年的6-9月,高等学校就院系设置等问题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调整,把原有的现代高等院校系统,改造成了以专才教育为主的“苏联模式”的高教体系。这主要基于两个原因:一是左倾思潮的影响,二是“全面学习苏联”,要搞所谓的专才教育。认为原苏联的教育是社会主义的,它用计划经济的一套,把培养人当作是工厂生产产品一样、按计划来做,可以高效率、大规模出人才。现在看来,这种调整有违教育规律,也不符合人的成长实际。其实,每个人都有个性、天赋,如果你要强行他去做不喜欢的事情,肯定达不到理想预期。专才教育的结果,也必然导致很多优秀的人才被打压。这也从客观上促成了上世纪90年代的高校“合并风”。
此外,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引进了标准化考试,这种公开、公正、透明的选拔人才方式确实对我国的教育发展起到过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考试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应试教育带来的必然是“应试型”人才而不是我们盼望的“应用型”人才。我们所熟悉的教育都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学生基本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观点,学习方法基本是记忆和模仿,而不是真正去理解。每—个问题只有一个标准答案,使得学生普遍重视书本知识,轻视学习探索;重视考试成绩,忽视整体素质提高,而这种教育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和创新力。这一切造成了当下大学生创新能力较低。
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和举措
第一,课程改革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首要前提。课程的设置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人才的核心环节,只有构建起面向21世纪、面向知识经济的课程体系,才能孕育出知识经济时代高素质的人才。知识经济时代,我们面对的是瞬息万变的知识创新的局面,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模式所形成的知识结构和智能结构已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需要。课程结构和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处理好知识传授与培养能力、培养素质的关系,要有利于大学生随着社会需要的变化而实现知识的自我更新,把社会近期需要和长远需要结合起来,使课程对学生现在有用,将来更有用。要加强基础课教学,给学生留有今后发展的余地和空间;拓宽知识范围,扩大学生视野和知识面,以利于形成他们萌发新知识的生长点;适当扩大选修课程的比重,使大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进行选择;最终要通过课程体系和课程的设置使各级各类学校实现由专业素质教育向综合素质教育转变,实现由侧重获取知识教育向增强创新能力教育的转变。创新能力来源于宽厚的基础知识和良好的素质。目前国内许多高校专业设置过细。使得学生专业面窄、知识结--构单一,这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极为不利。因此,更新大学生基础教育的内涵和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是当务之急。高校应按照“宽口径、厚基础”的原则。按照教育部新专业目录的要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拓宽专业口径,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要按“少而精”的原则设置必修课,增加选修课比重,允许学生跨校、跨系、跨学科选修课程;开设一些诸如创造学等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加强实践环节;鼓励学生参加科技活动。课程、教材的研究和建设已成为我国教育研究的—个热点,但是在实践中还没有取得较大的突破。课程、教材已成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瓶颈之一,不打破这一瓶颈,不完成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的更新换代,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将难以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因此,在创新经济的大背景下,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更加迫切地呼唤课程教材的改革。
第二,创新型教师培养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中之重。师资队伍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相当关键的一环,是大学的灵魂。高校要把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放在首位,使广大教师爱岗敬业,对本学科的前沿理论和与本专业相关的交叉学科的最新理论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并善于将最新的教育科研成果运用到教学当中。学校应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并建立相关机制,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在讲课时能讲出薪内容。出题时能有新思路,解题时能用新方法,议论时能发表新见解,科研中能有新创举,从而在学生中树立具有创新精神的师表形象,潜移默 化地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学校要挑选一批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较强的教师作为大学生科技活动的指导教师,完善指导教师队伍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和梯队结构,保证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长期有效开展。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过去单一的“单向灌输式教学”。提倡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多方位交互式教学。高校要大力推广“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采用专题讲座、讨论班、模拟操作等方式。引导和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努力营造一个宽松开放的环境,使教师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设计师”和“导师”,使学生成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主体。另外,教师要教给学生最基本的科研与创新方法,如:如何选题,如何搜集、分析、整理资料’如何提炼论点,如何论证阐述等。同时,还要在平时对学生进行科研创新的基本训练,如有意识地布置一些综合性大作业或小论文题目,并认真给予指导和辅导,使学生初步掌握科研创新的方法和途径。这样他们才能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不断研究、解决各种各样的新问题。总之,高校教师教授给学生的应该是方法,而不仅只是—个简单的结果,正所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第三,创新环境的营造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坚实后盾。学校创新环境包括:硬环境、软环境。一方面要加大创新教育建设的资金投入,改善校园的硬环境,如学校建筑改造、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更新等;另—方面要制订目标、积极倡导、落实措施、合理组织、有效监督、正确评价,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软环境,即—个平等、信任、宽容、进取的氛围。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教育行政部门适当放宽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学校按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创造性的教育教学活动,为培养创新人才提供必备的条件。(2)高校以严格与宽松的统一、一致性与多样性的统一、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为原则对学生的进行管理。(3)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加强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气氛,扩展学术视野;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通过各项活动的锻炼,充分发展个性,提高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广泛开展学术科技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术讲座和学术报告,召开学生学术交流会,加强学生之间、校际之间的学术交流,扩大学生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调动学生创新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形成浓厚的创新氛围。
第四,配套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根本保障。高校领导应高度重视,成立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领导小组,制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目标,并由教务处、科研处、学生处、团委、财务处、人事处等部门具体落实。要在高校形成人人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人人关心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人人参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良好氛围,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学校要为大学生科技活动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针对学生科技活动中出现的人、财、物及场所不足的问题要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必要的保障机制,建立大学生创新基地,设立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专项基金,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关心、支持、帮助学生开展科技活动,积极拓宽科技活动经费筹措渠道,确保大学生科技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高校还应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激发教师培养创新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心,积极开设新课,更新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开展产、学、研和创新实践活动;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勇于创新,支持学生投身科学研究工作,积极参加科技创造和发明活动。对那些确有发展前景的新创意、新设计、新产品,高校应允许持有专利的在校大学生开办公司。高校还要加大对科技创新活动、科研成=果的奖励力度。对在创新方面成绩突出的学生进行表彰与奖励。并作为选拔免试推荐研究生和颁发奖学金的重要依据,对获得国家级或省(部)级创新成果的学生以及在校内外创新实践活动做出成绩的学生。可申请免修与之相关的课程学分、课程设计或毕业设计(论文)学分等;而对于优秀的指导教师,可根据相关规定予以物质奖励并与职称的评定直接挂钩。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
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决定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地位的重要因素。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并将其放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八个着力点之首。要使我国在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需要培养和造就成千上万有志献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掌握先进科学技术的、具有创新能力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等学校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要阵地,应该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一、创新培养是大学生培养的重要内容
教育是国家的百年大计。教育最根本的目的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能力,在大学生的能力培养中,创新能力是居于核心地位的,这是由大学生教育的特性所决定的。
首先,大学教育是不同于基础教育的。基础教育中注重学生的基本知识和素质的培养,故而基础教育中知识传授所占的比重比较大。但是在高等教育中,大学生掌握的知识已经达到了相当程度的累积,因为这里的知识学习应当以学生自学与教师辅导相结合,学生更多的是为了创新和应用而主动地学习自己所需的知识。大学的教育应当更多地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在这些能力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是最为重要的。相对于应用能力,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更为重要,因为创新过程是一个相当艰巨也非常重要的过程。
另外,大学生肩负着提升国家未来竞争力的重任,而提升国家的竞争力主要的途径就是依靠创新来实现科学技术进步,因此大学教育应当以创新培养为主,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促进国家未来科学技术发展储备人才。
二、大学生创新能力现状分析
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伴随着共和国的成长而壮大。在1949年以前,即民国时期共38年的时间里,高校毕业的大学生总数是25.5万人,平均起来则每年毕业的大学生不到7000人。而仅仅2008年一年,我国授予博士学位的人数就有5万多,数量上位列世界第一,是民国时期大学生人数的7倍。同年,大学毕业生的人数达到559万,是民国时期大学生人数的800倍左右。高等教育的规模越来越大,也意味着受教育的人数越来越多,按常理,培养出来的拔尖人才、大师级人物应该越来越多才对。然而像李政道、钱学森这样的大师,却迟迟没有出现。这不由得让我们产生疑问:我们的大师在哪里?
首先让我们把视线回溯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在1952年的6-9月,高等学校就院系设置等问题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调整,把原有的现代高等院校系统,改造成了以专才教育为主的“苏联模式”的高教体系。这主要基于两个原因:一是左倾思潮的影响,二是“全面学习苏联”,要搞所谓的专才教育。认为原苏联的教育是社会主义的,它用计划经济的一套,把培养人当作是工厂生产产品一样、按计划来做,可以高效率、大规模出人才。现在看来,这种调整有违教育规律,也不符合人的成长实际。其实,每个人都有个性、天赋,如果你要强行他去做不喜欢的事情,肯定达不到理想预期。专才教育的结果,也必然导致很多优秀的人才被打压。这也从客观上促成了上世纪90年代的高校“合并风”。
此外,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引进了标准化考试,这种公开、公正、透明的选拔人才方式确实对我国的教育发展起到过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考试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应试教育带来的必然是“应试型”人才而不是我们盼望的“应用型”人才。我们所熟悉的教育都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学生基本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观点,学习方法基本是记忆和模仿,而不是真正去理解。每—个问题只有一个标准答案,使得学生普遍重视书本知识,轻视学习探索;重视考试成绩,忽视整体素质提高,而这种教育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和创新力。这一切造成了当下大学生创新能力较低。
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和举措
第一,课程改革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首要前提。课程的设置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人才的核心环节,只有构建起面向21世纪、面向知识经济的课程体系,才能孕育出知识经济时代高素质的人才。知识经济时代,我们面对的是瞬息万变的知识创新的局面,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模式所形成的知识结构和智能结构已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需要。课程结构和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处理好知识传授与培养能力、培养素质的关系,要有利于大学生随着社会需要的变化而实现知识的自我更新,把社会近期需要和长远需要结合起来,使课程对学生现在有用,将来更有用。要加强基础课教学,给学生留有今后发展的余地和空间;拓宽知识范围,扩大学生视野和知识面,以利于形成他们萌发新知识的生长点;适当扩大选修课程的比重,使大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进行选择;最终要通过课程体系和课程的设置使各级各类学校实现由专业素质教育向综合素质教育转变,实现由侧重获取知识教育向增强创新能力教育的转变。创新能力来源于宽厚的基础知识和良好的素质。目前国内许多高校专业设置过细。使得学生专业面窄、知识结--构单一,这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极为不利。因此,更新大学生基础教育的内涵和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是当务之急。高校应按照“宽口径、厚基础”的原则。按照教育部新专业目录的要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拓宽专业口径,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要按“少而精”的原则设置必修课,增加选修课比重,允许学生跨校、跨系、跨学科选修课程;开设一些诸如创造学等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加强实践环节;鼓励学生参加科技活动。课程、教材的研究和建设已成为我国教育研究的—个热点,但是在实践中还没有取得较大的突破。课程、教材已成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瓶颈之一,不打破这一瓶颈,不完成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的更新换代,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将难以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因此,在创新经济的大背景下,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更加迫切地呼唤课程教材的改革。
第二,创新型教师培养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中之重。师资队伍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相当关键的一环,是大学的灵魂。高校要把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放在首位,使广大教师爱岗敬业,对本学科的前沿理论和与本专业相关的交叉学科的最新理论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并善于将最新的教育科研成果运用到教学当中。学校应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并建立相关机制,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在讲课时能讲出薪内容。出题时能有新思路,解题时能用新方法,议论时能发表新见解,科研中能有新创举,从而在学生中树立具有创新精神的师表形象,潜移默 化地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学校要挑选一批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较强的教师作为大学生科技活动的指导教师,完善指导教师队伍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和梯队结构,保证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长期有效开展。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过去单一的“单向灌输式教学”。提倡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多方位交互式教学。高校要大力推广“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采用专题讲座、讨论班、模拟操作等方式。引导和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努力营造一个宽松开放的环境,使教师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设计师”和“导师”,使学生成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主体。另外,教师要教给学生最基本的科研与创新方法,如:如何选题,如何搜集、分析、整理资料’如何提炼论点,如何论证阐述等。同时,还要在平时对学生进行科研创新的基本训练,如有意识地布置一些综合性大作业或小论文题目,并认真给予指导和辅导,使学生初步掌握科研创新的方法和途径。这样他们才能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不断研究、解决各种各样的新问题。总之,高校教师教授给学生的应该是方法,而不仅只是—个简单的结果,正所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第三,创新环境的营造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坚实后盾。学校创新环境包括:硬环境、软环境。一方面要加大创新教育建设的资金投入,改善校园的硬环境,如学校建筑改造、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更新等;另—方面要制订目标、积极倡导、落实措施、合理组织、有效监督、正确评价,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软环境,即—个平等、信任、宽容、进取的氛围。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教育行政部门适当放宽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学校按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创造性的教育教学活动,为培养创新人才提供必备的条件。(2)高校以严格与宽松的统一、一致性与多样性的统一、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为原则对学生的进行管理。(3)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加强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气氛,扩展学术视野;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通过各项活动的锻炼,充分发展个性,提高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广泛开展学术科技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术讲座和学术报告,召开学生学术交流会,加强学生之间、校际之间的学术交流,扩大学生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调动学生创新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形成浓厚的创新氛围。
第四,配套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根本保障。高校领导应高度重视,成立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领导小组,制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目标,并由教务处、科研处、学生处、团委、财务处、人事处等部门具体落实。要在高校形成人人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人人关心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人人参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良好氛围,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学校要为大学生科技活动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针对学生科技活动中出现的人、财、物及场所不足的问题要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必要的保障机制,建立大学生创新基地,设立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专项基金,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关心、支持、帮助学生开展科技活动,积极拓宽科技活动经费筹措渠道,确保大学生科技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高校还应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激发教师培养创新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心,积极开设新课,更新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开展产、学、研和创新实践活动;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勇于创新,支持学生投身科学研究工作,积极参加科技创造和发明活动。对那些确有发展前景的新创意、新设计、新产品,高校应允许持有专利的在校大学生开办公司。高校还要加大对科技创新活动、科研成=果的奖励力度。对在创新方面成绩突出的学生进行表彰与奖励。并作为选拔免试推荐研究生和颁发奖学金的重要依据,对获得国家级或省(部)级创新成果的学生以及在校内外创新实践活动做出成绩的学生。可申请免修与之相关的课程学分、课程设计或毕业设计(论文)学分等;而对于优秀的指导教师,可根据相关规定予以物质奖励并与职称的评定直接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