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报业市场中,要想办出一张有特色的精品文摘报,为读者所欣赏和钟爱,选稿要精挑细选,编稿也必须精雕细琢。通过精准把握文摘报的性质、定位和读者的阅读需求等,对“二手新闻”进行精心的“二次采写和创作”,形成契合本报特点的编辑风格,才能烹出精品大餐,铸就自己的特色。
【关键词】文摘报;二次采写;精编;整合;特色
很多人认为,文摘报主要工作就是选稿,编稿不重要,因为选的本来就是成品稿件。其实,这完全是一个认识误区,优质的文摘报更重视编稿这一环节,对编辑的理论和业务水平的要求也更高。本文就以笔者在《文摘周刊》工作积累的经验,谈谈文摘类报纸为何要特别重视编稿工作,又是如何做好编稿工作的。
一、文摘报为何要重视编稿工作
首先,是由文摘报的特点和性质决定的。文摘报,作为一张加工“二手新闻”的新闻纸,它博采众家之长为己所用,要把已经出炉的新闻稿件再次加工,在使其符合文摘报特点和读者阅读需求的同时,出新、出彩、出众,那就必然要重视编稿工作。对于文摘报编辑而言,选稿编稿其实就相当于“二次采写”,只不过新闻素材是一些成品稿件。要使这些新闻素材服务于报纸或具体的稿件、主题、策划等,就必然要精编整合甚至重新写作。
其次,是受文摘报定位和版面制约的现实要求。在竞争激烈的报业市场环境下,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在浩瀚的信息海洋中,文摘报的优势就在于降低人们获取和甄别优质信息的时间和资源成本,引导人们去思考、理解和利用信息。这就决定了其不能是粗糙文字的简单堆积,更不能成为无效信息的垃圾桶,而要成为海量信息的筛选机、过滤网,通过精心选编提炼,去粗存精,更好为读者服务。而且多数文摘报版面有限,一般每期多在8个版或16版以内,而很多稿件动辄数千甚至上万字,如果不加以精编,信息量必然大大缩减,文摘报的优势也就无从体现。
第三,是文摘报发挥独特魅力的利器。由于文摘报的编辑每天接触到的新闻稿件浩如烟海,并且节奏没有都市报那么快,更容易静下心来细细品读稿件,沙里淘金,从而发现一条条富含价值、符合本报读者需求的信息,挖掘到一篇新闻稿件中没有得到凸显的潜在价值,或者找到一篇稿件更好的报道角度,也拥有将多篇稿件综合提炼或组合策划的独特优势,进而做出更符合读者需求和口味的新闻大餐。
第四,是文摘报体现媒体责任担当的必然要求。文摘类报纸采集众家之长,通过提供多种类型的精品信息,重在为读者提供一种视野上的广度。而它更为核心的价值,则在于体现出媒体的担当。
二、文摘报编辑如何编好稿件
(一)根据报纸定位和读者群体特点编稿
文摘报稿件的选编标准主要取决于报纸的定位和读者的需求。以《文摘周刊》为例,作为一张主要面向城乡中老年读者的综合性休闲阅读类报纸,读者多数为具有一定知识文化水平的中老年在职和离退休职工,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编辑工作时,既不能阳春白雪,也不能下里巴人,而要做到雅俗共赏,思想深刻而非理论高深,易读悦读而非媚俗低俗,形成自己的编辑风格。我们的读者需要的是信息含量大、新闻价值高、一目了然的“干货”,这就要求我们在编辑稿件时务必准确鲜明、简练生动、通俗易懂,比如编辑涉及到党中央、国务院重大方针政策的报道时,我们要将最有价值的信息提炼出来解读给读者,而不能将相关报纸的会议报道原样搬来。同时,作为一张有品位的新闻纸,在传播信息的同时,还要注重发挥好舆论引导作用。比如在涉及到类似杭州保姆纵火案、女大学生深陷裸贷陷阱等热点社会新闻稿件的编辑时,我们在传播信息的同时,要更注重引导读者去理性思考,去发现问题,寻找对策,而不是对残忍、血腥、低俗细节的过度追逐和描写。在进行反腐报道时也是如此,重在彰显中央强力反腐的决心和力度,长鸣警钟,唤起对原因、制度的反思,而不是去追逐花边、恶俗的细节。
另外,我们在编辑涉及到专业领域的稿件时,比如量子信息、人造太阳,以及新近涌现的流行词语时,要多从本报读者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和阅读习惯等角度考虑,力求通俗易懂。
(二)从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的角度编稿
选定一条稿件后,要想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一定要通过标题、引言等鲜明地亮出这条稿件的主题,或将其契合的新闻热点拎出来展现给读者,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尤其在编选一些具有思想性、观点性的文章时,需注重报纸定位、读者需求的转换,从吸引本报读者阅读兴趣的角度去编稿。比如笔者曾选编《人民日报》一篇文章,主标题是“防止‘少数人选少数人’”,文章说的是一些行业领域特别是国企事业单位“近亲繁殖”问题,比如中国工商银行“近亲繁殖现象比较突出,总行管理的691名干部中,220名干部的配偶、子女共240人在系统内工作”;天津“市司法局200名局处级干部的440名亲属在本系统工作(含离退休人员)”……文章乍一看原文标题,读者可能并不能马上理解内容,对他们的吸引力不够。笔者将主标题改为“国企事业单位‘近亲繁殖’现象突出”,一目了然,也比原来的标题更适合本报读者的阅读需求。再比如本报摘编的一条稿件原来的角度是“在校大学生怎样规划留学”,信息量丰富值得选用,但我们的读者大学生很少,中老年人却很多,要想吸引他们阅读,就必须从中老年人的角度和需求来编辑,标题改为“你家孩子如果想留学,该怎样规划”,同时选编了一些相关稿件进行丰富和补充,这样就更符合我们报纸的读者定位,完成了编者与读者间的隐性互动。
(三)根据稿件題材和版面定位等编稿
不同类型的稿件,编辑要求也是不同的。以《文摘周刊》为例,在编辑新闻类稿件,如时事、热评等版面内容时,应简短干练,主题鲜明;在编辑聚焦、特稿等版面文章时,力求精炼但也应注重全面性、思想性、可读性等,避免编出让读者感觉枯燥无味或是晦涩难懂的文章;而在编辑可读类稿件,如人物版、故事版、人生版相关稿件时,要尽可能地突出稿件的可读性、故事性乃至文学性,人物类稿件要详实、丰满、生动;在编辑服务类如健康版、生活版等版面稿件时,则要尽可能地突出稿件的实用性、贴近性和时令性。同时,一条稿件被某个版面选用后,在编辑时自然应服务于这个版面。比如某位名人患病最近去世了,如果我们的健康版选摘相关稿件,自然应侧重对名人所患相关疾病防治知识的介绍,而不是对其人生历程的介绍。
【关键词】文摘报;二次采写;精编;整合;特色
很多人认为,文摘报主要工作就是选稿,编稿不重要,因为选的本来就是成品稿件。其实,这完全是一个认识误区,优质的文摘报更重视编稿这一环节,对编辑的理论和业务水平的要求也更高。本文就以笔者在《文摘周刊》工作积累的经验,谈谈文摘类报纸为何要特别重视编稿工作,又是如何做好编稿工作的。
一、文摘报为何要重视编稿工作
首先,是由文摘报的特点和性质决定的。文摘报,作为一张加工“二手新闻”的新闻纸,它博采众家之长为己所用,要把已经出炉的新闻稿件再次加工,在使其符合文摘报特点和读者阅读需求的同时,出新、出彩、出众,那就必然要重视编稿工作。对于文摘报编辑而言,选稿编稿其实就相当于“二次采写”,只不过新闻素材是一些成品稿件。要使这些新闻素材服务于报纸或具体的稿件、主题、策划等,就必然要精编整合甚至重新写作。
其次,是受文摘报定位和版面制约的现实要求。在竞争激烈的报业市场环境下,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在浩瀚的信息海洋中,文摘报的优势就在于降低人们获取和甄别优质信息的时间和资源成本,引导人们去思考、理解和利用信息。这就决定了其不能是粗糙文字的简单堆积,更不能成为无效信息的垃圾桶,而要成为海量信息的筛选机、过滤网,通过精心选编提炼,去粗存精,更好为读者服务。而且多数文摘报版面有限,一般每期多在8个版或16版以内,而很多稿件动辄数千甚至上万字,如果不加以精编,信息量必然大大缩减,文摘报的优势也就无从体现。
第三,是文摘报发挥独特魅力的利器。由于文摘报的编辑每天接触到的新闻稿件浩如烟海,并且节奏没有都市报那么快,更容易静下心来细细品读稿件,沙里淘金,从而发现一条条富含价值、符合本报读者需求的信息,挖掘到一篇新闻稿件中没有得到凸显的潜在价值,或者找到一篇稿件更好的报道角度,也拥有将多篇稿件综合提炼或组合策划的独特优势,进而做出更符合读者需求和口味的新闻大餐。
第四,是文摘报体现媒体责任担当的必然要求。文摘类报纸采集众家之长,通过提供多种类型的精品信息,重在为读者提供一种视野上的广度。而它更为核心的价值,则在于体现出媒体的担当。
二、文摘报编辑如何编好稿件
(一)根据报纸定位和读者群体特点编稿
文摘报稿件的选编标准主要取决于报纸的定位和读者的需求。以《文摘周刊》为例,作为一张主要面向城乡中老年读者的综合性休闲阅读类报纸,读者多数为具有一定知识文化水平的中老年在职和离退休职工,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编辑工作时,既不能阳春白雪,也不能下里巴人,而要做到雅俗共赏,思想深刻而非理论高深,易读悦读而非媚俗低俗,形成自己的编辑风格。我们的读者需要的是信息含量大、新闻价值高、一目了然的“干货”,这就要求我们在编辑稿件时务必准确鲜明、简练生动、通俗易懂,比如编辑涉及到党中央、国务院重大方针政策的报道时,我们要将最有价值的信息提炼出来解读给读者,而不能将相关报纸的会议报道原样搬来。同时,作为一张有品位的新闻纸,在传播信息的同时,还要注重发挥好舆论引导作用。比如在涉及到类似杭州保姆纵火案、女大学生深陷裸贷陷阱等热点社会新闻稿件的编辑时,我们在传播信息的同时,要更注重引导读者去理性思考,去发现问题,寻找对策,而不是对残忍、血腥、低俗细节的过度追逐和描写。在进行反腐报道时也是如此,重在彰显中央强力反腐的决心和力度,长鸣警钟,唤起对原因、制度的反思,而不是去追逐花边、恶俗的细节。
另外,我们在编辑涉及到专业领域的稿件时,比如量子信息、人造太阳,以及新近涌现的流行词语时,要多从本报读者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和阅读习惯等角度考虑,力求通俗易懂。
(二)从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的角度编稿
选定一条稿件后,要想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一定要通过标题、引言等鲜明地亮出这条稿件的主题,或将其契合的新闻热点拎出来展现给读者,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尤其在编选一些具有思想性、观点性的文章时,需注重报纸定位、读者需求的转换,从吸引本报读者阅读兴趣的角度去编稿。比如笔者曾选编《人民日报》一篇文章,主标题是“防止‘少数人选少数人’”,文章说的是一些行业领域特别是国企事业单位“近亲繁殖”问题,比如中国工商银行“近亲繁殖现象比较突出,总行管理的691名干部中,220名干部的配偶、子女共240人在系统内工作”;天津“市司法局200名局处级干部的440名亲属在本系统工作(含离退休人员)”……文章乍一看原文标题,读者可能并不能马上理解内容,对他们的吸引力不够。笔者将主标题改为“国企事业单位‘近亲繁殖’现象突出”,一目了然,也比原来的标题更适合本报读者的阅读需求。再比如本报摘编的一条稿件原来的角度是“在校大学生怎样规划留学”,信息量丰富值得选用,但我们的读者大学生很少,中老年人却很多,要想吸引他们阅读,就必须从中老年人的角度和需求来编辑,标题改为“你家孩子如果想留学,该怎样规划”,同时选编了一些相关稿件进行丰富和补充,这样就更符合我们报纸的读者定位,完成了编者与读者间的隐性互动。
(三)根据稿件題材和版面定位等编稿
不同类型的稿件,编辑要求也是不同的。以《文摘周刊》为例,在编辑新闻类稿件,如时事、热评等版面内容时,应简短干练,主题鲜明;在编辑聚焦、特稿等版面文章时,力求精炼但也应注重全面性、思想性、可读性等,避免编出让读者感觉枯燥无味或是晦涩难懂的文章;而在编辑可读类稿件,如人物版、故事版、人生版相关稿件时,要尽可能地突出稿件的可读性、故事性乃至文学性,人物类稿件要详实、丰满、生动;在编辑服务类如健康版、生活版等版面稿件时,则要尽可能地突出稿件的实用性、贴近性和时令性。同时,一条稿件被某个版面选用后,在编辑时自然应服务于这个版面。比如某位名人患病最近去世了,如果我们的健康版选摘相关稿件,自然应侧重对名人所患相关疾病防治知识的介绍,而不是对其人生历程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