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医疗改革已经深刻地影响了医药产业从事创新行为的环境,制药企业因此需要重塑其创新战略。一方面将其更多的内部职能结合起来以期获得更好的投资回报,另一方面则通过外部合作来拓展企业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医药行业发展的源动力。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们,任何制药企业的成功都离不开企业的创新行为。在过去几年内,中国本土医药产业在新药创新方面同样也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埃克替尼、艾瑞昔布、艾拉莫德等一批本土药企开发的新药成功进入市场,昭示了中国医药行业在这一方面的最新成就。
的确,中国医药产业有理由加大创新的力度。从市场背景来看,如今的中国医药市场正迎来了历史上的最好时期:根据IMS最近的预测,由于中国政府持续扩大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和质量水平,中国医药市场将在未来的五年内继续保持14%到17%的增速,从而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在产业促进方面,中国政府也在为医药创新塑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一而再地将创新视为产业促进政策的核心内容,从去年初国务院颁布的《生物产业发展规划》、到前一年工信部制定的《医药行业十二五规划》,或是科技部的《生物技术发展规划》,莫不如此。除此之外,国内庞大的病人数量和临床医生的专业素养,以及充沛的医药技术人才更是推动国内医药创新的有力保障。
叫好不叫座?
虽然如此,每当提起创新,我们仍隐约感觉到某些底气不足——国内医药界的创新主角似乎仍是来自海外的跨国巨无霸企业,而本土制药业的产品依然以仿制药或一些中药老字号为主,且本土药企在新产品开发方面的投入也不能与其国外同行相比。虽然在过去10年内中国境内已经涌现出一批新崛起的本土CRO企业,但这些CRO企业主要业务仍然来自于跨国制药企业的研发需求,本土制药企业与CRO的合作相对处于一个次要的位置之上。
的确,本土药企对创新的叫好不叫座值得我们思考,特别是如今在医药行业内很多从业人员对医疗改革所带来的“盛世”并不领情。恰恰相反的是,虽然改革促进市场需求,但“生意难做”的心态却也更多地弥散开来:改革早在5年之前就已经启动,但这个宏伟的改革工程从一开始就缺乏清晰的理论体系指引和完善规划,政出多门的特征和各地区之间的巨大差异为制药企业们带来了一道道的难题和一轮轮的“药改”经历。在过去5年内,“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试点并不少见,但大多数的试点并不具有明确有效的结论和推广价值,以至于如今的医疗改革依然停留在“胆子更大一点”的试点之中,这又为未来的行业政策平添了新的易变性和不连贯性,更让每一个药企不得不为其产品的市场地位和准入平添了额外的开销,进一步加大了制药企业的盈利压力。在纷纷扰扰的政策变化之中,制药企业们必须将通过GMP认证、赢得招标、价格维护、医院开户、规避商业贿赂风险等工作视为头等大事,在这样的过程中,企业的创新战略逐渐被边缘化而愈发得不到必要的重视。特别是如今的新产品开发周期还在不断在变长,失败概率也在变大,外加新产品上市后必须克服不断加高的市场准入壁垒(图1),创新就更容易成为一种纸上谈兵的行为,原先有限的创新热情也变得更难留存。此时,企业领导者的“目光短浅”,或是企业文化的“陈旧不堪”似乎也更能被确认为某些中国本土药企缺乏创新主动性的主要病因。
创新战略重塑
既然医疗改革已经对医药行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而制药企业的创新行为自然也不可能游离于改革之外。5年前,中国政府将这次改革的主要目标定义为“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由此加大了“保基本,强基层”的重要性。然而,迄今为止,如何引进新医疗技术、普及新医药产品来帮助治疗更多的疑难杂症并降低就医的总成本仍然还是医疗改革的框架与执行政策中的空白点,而政出多门的管理模式和各地政策的不统一更是为企业创新战略带来新的不和谐因素。
面对变化中的环境,制药企业显然需要重新审视一项行之有效的创新战略,而这也将是项360度的全方位战略。既然创新是行业发展的源动力,创新能力本身也是制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象征,这也需要企业内部更多的职能部门紧密合作,从而利用创新来获得最大的投资回报,而不是单纯地依托研发部门来推进新产品的上市。从具体的执行来看,在推动新产品开发每一个步骤的同时,制药企业更需要在产品开发的早期阶段规划其未来市场前景,其中既包括产品临床潜能的发掘,也包括了未来的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行为研究,以及其他所有涉及未来业绩的影响因素(图2),以此来赢得未来的市场。此外,除了打造内功,研发过程中的外部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过去的经验一再表明,外部合作一直就是制药企业研发制胜的关键手段。无论企业规模如何,外部合作都能帮助到企业拓展其新产品开发的能力,更意味着企业在研发之初就奠定了未来的胜局(图3)。
从宏观的行业层面来看,面对看上去“并不有利”的外部环境,制药行业重塑新的行业形象也显得愈发地重要。事实上,处方药一直就是临床中性价比最高的治疗手段,医药产品治病救人的价值本身无可非议。因此,制药企业的确也需要更多地抱团,利用行业协会这样的平台积极地与政府和大众进行有效的沟通。通过这样的沟通来阐述创新的价值和行业的社会职责。无论如何,创新并非是制药企业需要“发明”更多的高价药物,而是为临床提供更多的治疗手段,在根本上为医生和患者提供满意的治疗效果。不仅如此,创新的过程还贯穿了医药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通过不断的创新行为,即便是成熟的医药产品,临床医生也能在长期的临床研究中摸索获得更佳性价比的治疗方案,最终促进临床治疗费用的整体降低,而这一切本身也将造福于正在开展中的医疗改革事业。
创新是医药行业发展的源动力。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们,任何制药企业的成功都离不开企业的创新行为。在过去几年内,中国本土医药产业在新药创新方面同样也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埃克替尼、艾瑞昔布、艾拉莫德等一批本土药企开发的新药成功进入市场,昭示了中国医药行业在这一方面的最新成就。
的确,中国医药产业有理由加大创新的力度。从市场背景来看,如今的中国医药市场正迎来了历史上的最好时期:根据IMS最近的预测,由于中国政府持续扩大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和质量水平,中国医药市场将在未来的五年内继续保持14%到17%的增速,从而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在产业促进方面,中国政府也在为医药创新塑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一而再地将创新视为产业促进政策的核心内容,从去年初国务院颁布的《生物产业发展规划》、到前一年工信部制定的《医药行业十二五规划》,或是科技部的《生物技术发展规划》,莫不如此。除此之外,国内庞大的病人数量和临床医生的专业素养,以及充沛的医药技术人才更是推动国内医药创新的有力保障。
叫好不叫座?
虽然如此,每当提起创新,我们仍隐约感觉到某些底气不足——国内医药界的创新主角似乎仍是来自海外的跨国巨无霸企业,而本土制药业的产品依然以仿制药或一些中药老字号为主,且本土药企在新产品开发方面的投入也不能与其国外同行相比。虽然在过去10年内中国境内已经涌现出一批新崛起的本土CRO企业,但这些CRO企业主要业务仍然来自于跨国制药企业的研发需求,本土制药企业与CRO的合作相对处于一个次要的位置之上。
的确,本土药企对创新的叫好不叫座值得我们思考,特别是如今在医药行业内很多从业人员对医疗改革所带来的“盛世”并不领情。恰恰相反的是,虽然改革促进市场需求,但“生意难做”的心态却也更多地弥散开来:改革早在5年之前就已经启动,但这个宏伟的改革工程从一开始就缺乏清晰的理论体系指引和完善规划,政出多门的特征和各地区之间的巨大差异为制药企业们带来了一道道的难题和一轮轮的“药改”经历。在过去5年内,“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试点并不少见,但大多数的试点并不具有明确有效的结论和推广价值,以至于如今的医疗改革依然停留在“胆子更大一点”的试点之中,这又为未来的行业政策平添了新的易变性和不连贯性,更让每一个药企不得不为其产品的市场地位和准入平添了额外的开销,进一步加大了制药企业的盈利压力。在纷纷扰扰的政策变化之中,制药企业们必须将通过GMP认证、赢得招标、价格维护、医院开户、规避商业贿赂风险等工作视为头等大事,在这样的过程中,企业的创新战略逐渐被边缘化而愈发得不到必要的重视。特别是如今的新产品开发周期还在不断在变长,失败概率也在变大,外加新产品上市后必须克服不断加高的市场准入壁垒(图1),创新就更容易成为一种纸上谈兵的行为,原先有限的创新热情也变得更难留存。此时,企业领导者的“目光短浅”,或是企业文化的“陈旧不堪”似乎也更能被确认为某些中国本土药企缺乏创新主动性的主要病因。
创新战略重塑
既然医疗改革已经对医药行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而制药企业的创新行为自然也不可能游离于改革之外。5年前,中国政府将这次改革的主要目标定义为“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由此加大了“保基本,强基层”的重要性。然而,迄今为止,如何引进新医疗技术、普及新医药产品来帮助治疗更多的疑难杂症并降低就医的总成本仍然还是医疗改革的框架与执行政策中的空白点,而政出多门的管理模式和各地政策的不统一更是为企业创新战略带来新的不和谐因素。
面对变化中的环境,制药企业显然需要重新审视一项行之有效的创新战略,而这也将是项360度的全方位战略。既然创新是行业发展的源动力,创新能力本身也是制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象征,这也需要企业内部更多的职能部门紧密合作,从而利用创新来获得最大的投资回报,而不是单纯地依托研发部门来推进新产品的上市。从具体的执行来看,在推动新产品开发每一个步骤的同时,制药企业更需要在产品开发的早期阶段规划其未来市场前景,其中既包括产品临床潜能的发掘,也包括了未来的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行为研究,以及其他所有涉及未来业绩的影响因素(图2),以此来赢得未来的市场。此外,除了打造内功,研发过程中的外部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过去的经验一再表明,外部合作一直就是制药企业研发制胜的关键手段。无论企业规模如何,外部合作都能帮助到企业拓展其新产品开发的能力,更意味着企业在研发之初就奠定了未来的胜局(图3)。
从宏观的行业层面来看,面对看上去“并不有利”的外部环境,制药行业重塑新的行业形象也显得愈发地重要。事实上,处方药一直就是临床中性价比最高的治疗手段,医药产品治病救人的价值本身无可非议。因此,制药企业的确也需要更多地抱团,利用行业协会这样的平台积极地与政府和大众进行有效的沟通。通过这样的沟通来阐述创新的价值和行业的社会职责。无论如何,创新并非是制药企业需要“发明”更多的高价药物,而是为临床提供更多的治疗手段,在根本上为医生和患者提供满意的治疗效果。不仅如此,创新的过程还贯穿了医药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通过不断的创新行为,即便是成熟的医药产品,临床医生也能在长期的临床研究中摸索获得更佳性价比的治疗方案,最终促进临床治疗费用的整体降低,而这一切本身也将造福于正在开展中的医疗改革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