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设置模拟生活的课堂教学环境
传统的语文教学环境过于封闭、单一、压抑,学生被束缚在秧田式的课桌、椅子之间,面对的是冷冰冰的黑板、严肃的老师和拘谨的同学。而生活化的语文教学注重设置模拟生活的课堂教学环境,营造一种宽松、无拘束、富有生活气息的课堂教学环境,让课堂不再远离生活。这样的教学环境更符合中职课堂教学要求。
比如,当老师抛出需要讨论的问题时,我们可以进行小组合作性学习。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小组,前后左右的同学为一个小组,大家凑在一起,形成一个团队,向聊天交谈一样地积极思考,探讨问题,寻求答案。讨论时间完毕后,每个团队派一个代表来陈述本团队的观点,大家相互交流。我们还可以以课文为蓝本,创设与课文内容类似的生活情境。在创设这一情境时,我们要根据学生所属专业和学生的特质来选取不同的教学形式。如模特表演精品班的学生,他们的表演欲望极强,所以在上《雷雨》一课时,我们就不必采用课件式讲解方法,可以让学生事先预习该课文,几个同学一组,先选择角色、制作道具、揣摩人物,然后上课时分角色扮演雷雨中的人物,将话剧《雷雨》中最精彩、有较多对话的片段如周朴园和梅侍萍三十年后周家重逢等内容在课堂上重现,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样的课堂环境让学生更易理解作者所塑造的人物,体会剧中人物形象和人物语言。同时也让参加表演的同学有了一次展示自己创造性、表演性才能,锻炼自己语言表达能力的机会。这样既保持了语文本身的特点,同时又实现了中职语文为专业服务。
二、将课堂教学内容与生活和学生未来生活链接
我们说语文是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的。教材中绝大多数的课文都来自于生活,来自于作者的生活体验和心灵感悟。而我们的学生由于生活经历太少,对于有些体验和感悟还不能完全明白,这就需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再现生活、突出实用内容、关注学生未来生活,将课堂教学内容与生活和学生未来生活链接,使教学内容与生活融为和谐之境。比如,我在上《胡同文化》一课时,考虑到班上大部分学生都没有去过北京,没有见过胡同,于是我在网上搜集了有关北京各种胡同的图片,下载了京味十足的胡同歌,将两者做成课件播放,作为新课导入,使学生的视觉感受到冲击,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比较快地进入了新课的学习情境中,初步实现了中职文化课“抬头教学”的目的。因为胡同文化是一种文化现象,在该课的教学中我还展现了巴渝名俗文化——吊脚楼的许多图片,使学生对抽象的文化概念有了形象、具体的了解,同时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谈一谈自己所熟悉的文化现象。比如,市场策划专业的学生可以谈营销文化;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可以谈餐饮文化;航空服务专业学生可以谈礼仪文化。这样会使学生感到语文课虽然不是专业课,但同样有话可说,从而提升学习语文的兴趣,在学习语文的同时也让自己的专业知识得到了巩固和拓展。
三、沟通课堂内外,开展生活化的实践活动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实施建议中的教学建议中有这样一条即“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同时《新课程标准》中还指出“学校应当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社区建立稳定的联系,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 “学校教师应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因为教育是培养社会的人,特别是我们的中职教育更应如此。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进行社会实践,不能闭门造车。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创立的“生活教育”理论,其中有两大主张就是“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陶先生指出:“我们主张 ‘社会即学校’,是因为在 ‘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学校里的东西太少,不如反过来主张 ‘社会即学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的增加,学生、先生可以多起来。” 他认为“学校即社会,就好象把一只活泼的小鸟从天空里捉来关在笼里一样。它要以一个小的学校去把社会所有的一切东西都吸收进来,所以容易弄假”。而且这种教育在“学校与社会中间造成了一道高墙,”把学校与社会生活隔开了。相反“社会即学校”则是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使他任意翱翔”。 他主张教育同实际生活实践相联系,反对死读书。而“教学做合一”是陶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他说:“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因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
由此,我们要变理论教学为主的教育为边学习边实践,开展一些生活化的课外实践活动,拓展学生的生活空间,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感知语文的魅力,感受语文的实用性。同时还可以活跃校园气氛,加强班级之间的交流,增强大家学习语文的合力。
综上所述,我们说,在国家倡导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今天,如果我们能坚持让中职语文教学与生活“零距离”接触,深化中职语文教学改革,使语文教学与各专业的知识与技能教学相衔接,淡化传统语文教学的模式性、理论性,加强对中职学生进行职业道德观、职业人生观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让语文学习成为中职学生学习各自专业的铺路石,成为其职业人生发展的沃土,从而让我们的中职语文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中职语文教学之花结出丰硕的果实。
传统的语文教学环境过于封闭、单一、压抑,学生被束缚在秧田式的课桌、椅子之间,面对的是冷冰冰的黑板、严肃的老师和拘谨的同学。而生活化的语文教学注重设置模拟生活的课堂教学环境,营造一种宽松、无拘束、富有生活气息的课堂教学环境,让课堂不再远离生活。这样的教学环境更符合中职课堂教学要求。
比如,当老师抛出需要讨论的问题时,我们可以进行小组合作性学习。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小组,前后左右的同学为一个小组,大家凑在一起,形成一个团队,向聊天交谈一样地积极思考,探讨问题,寻求答案。讨论时间完毕后,每个团队派一个代表来陈述本团队的观点,大家相互交流。我们还可以以课文为蓝本,创设与课文内容类似的生活情境。在创设这一情境时,我们要根据学生所属专业和学生的特质来选取不同的教学形式。如模特表演精品班的学生,他们的表演欲望极强,所以在上《雷雨》一课时,我们就不必采用课件式讲解方法,可以让学生事先预习该课文,几个同学一组,先选择角色、制作道具、揣摩人物,然后上课时分角色扮演雷雨中的人物,将话剧《雷雨》中最精彩、有较多对话的片段如周朴园和梅侍萍三十年后周家重逢等内容在课堂上重现,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样的课堂环境让学生更易理解作者所塑造的人物,体会剧中人物形象和人物语言。同时也让参加表演的同学有了一次展示自己创造性、表演性才能,锻炼自己语言表达能力的机会。这样既保持了语文本身的特点,同时又实现了中职语文为专业服务。
二、将课堂教学内容与生活和学生未来生活链接
我们说语文是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的。教材中绝大多数的课文都来自于生活,来自于作者的生活体验和心灵感悟。而我们的学生由于生活经历太少,对于有些体验和感悟还不能完全明白,这就需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再现生活、突出实用内容、关注学生未来生活,将课堂教学内容与生活和学生未来生活链接,使教学内容与生活融为和谐之境。比如,我在上《胡同文化》一课时,考虑到班上大部分学生都没有去过北京,没有见过胡同,于是我在网上搜集了有关北京各种胡同的图片,下载了京味十足的胡同歌,将两者做成课件播放,作为新课导入,使学生的视觉感受到冲击,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比较快地进入了新课的学习情境中,初步实现了中职文化课“抬头教学”的目的。因为胡同文化是一种文化现象,在该课的教学中我还展现了巴渝名俗文化——吊脚楼的许多图片,使学生对抽象的文化概念有了形象、具体的了解,同时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谈一谈自己所熟悉的文化现象。比如,市场策划专业的学生可以谈营销文化;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可以谈餐饮文化;航空服务专业学生可以谈礼仪文化。这样会使学生感到语文课虽然不是专业课,但同样有话可说,从而提升学习语文的兴趣,在学习语文的同时也让自己的专业知识得到了巩固和拓展。
三、沟通课堂内外,开展生活化的实践活动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实施建议中的教学建议中有这样一条即“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同时《新课程标准》中还指出“学校应当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社区建立稳定的联系,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 “学校教师应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因为教育是培养社会的人,特别是我们的中职教育更应如此。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进行社会实践,不能闭门造车。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创立的“生活教育”理论,其中有两大主张就是“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陶先生指出:“我们主张 ‘社会即学校’,是因为在 ‘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学校里的东西太少,不如反过来主张 ‘社会即学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的增加,学生、先生可以多起来。” 他认为“学校即社会,就好象把一只活泼的小鸟从天空里捉来关在笼里一样。它要以一个小的学校去把社会所有的一切东西都吸收进来,所以容易弄假”。而且这种教育在“学校与社会中间造成了一道高墙,”把学校与社会生活隔开了。相反“社会即学校”则是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使他任意翱翔”。 他主张教育同实际生活实践相联系,反对死读书。而“教学做合一”是陶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他说:“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因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
由此,我们要变理论教学为主的教育为边学习边实践,开展一些生活化的课外实践活动,拓展学生的生活空间,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感知语文的魅力,感受语文的实用性。同时还可以活跃校园气氛,加强班级之间的交流,增强大家学习语文的合力。
综上所述,我们说,在国家倡导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今天,如果我们能坚持让中职语文教学与生活“零距离”接触,深化中职语文教学改革,使语文教学与各专业的知识与技能教学相衔接,淡化传统语文教学的模式性、理论性,加强对中职学生进行职业道德观、职业人生观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让语文学习成为中职学生学习各自专业的铺路石,成为其职业人生发展的沃土,从而让我们的中职语文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中职语文教学之花结出丰硕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