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彩超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应用

来源 :黑龙江医药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ge2283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01~2020-01于我院接受治疗的77例乳腺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行高频彩超检查,以穿刺活检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高频彩超对乳腺良恶肿瘤诊断的超声特征、BI-RADS分级情况,分析高频超声对乳腺肿瘤良恶性诊断的一致性.结果:经穿刺活检结果得知,77例乳腺肿瘤患者中33例为恶性,占42.86%,44例为良性,占57.14%;乳腺恶性肿瘤高频超声特征中回声、后方衰竭、钙化、边缘、内部结构、边界方面均与良性肿瘤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恶性肿瘤高频超声BI-RADS分级中2级、3级、4a级、4b级、4c级、5级与良性肿瘤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超声检查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恶性预测价值、良性预测价值分别为87.01%(67/77)、87.88%(29/33)、86.36%(38/44)、82.86%(29/35)、90.48%(38/42);且与穿刺活检结果相比具有理想一致性(Kappa=0.737).结论:乳腺良、恶性肿瘤在高频彩超检查中具有特异性表现,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治疗方案的拟定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05~2020-10我院收治的89例老年EH患者,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44)、观察组(n=45).对照组采用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采用缬沙坦+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治疗前后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PP)、体质量指数(BMI)、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78%高于
目的:探讨孕期健康教育对产妇分娩方式和母乳喂养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8-12~2019-02我院登记并系统管理的126例产妇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3例,研究组实施孕期健康教育,包括: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心理疏导,自我监护,超声检查指导,生活方式,运动指导,孕期运动的适应证以及环境和持续时间,分娩以及母乳喂养的指导以及产后康复指导等,对照组未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母乳喂养状况.结果:研究组自然分娩率66.67%高于对照组38.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目的:探讨责任制分组管理模式对血液透析(MHD)的重症急性肾衰竭(ARF)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重症ARF患者94例,依照入院时间分为责任制组47例、常规组47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责任制组于常规组基础上给予责任制分组管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并发症、患者满意度、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结果:责任制组干预3个月后液体和离子的限制行为、饮食量管理行为、躯体和社会心理活动、一般状态的管理和社会心理行为评分较常规组高(P<0.05);与常规组19.15%(9/47)比较,责任制组并发症发生率4.26%(2/
目的:探究快速康复外科配合临床护理路径在腰椎管狭窄后路椎间融合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8-01~2020-01收治的106例行腰椎管狭窄后路椎间融合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快速康复外科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分别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两组患者的术后腰背部疼痛程度及生活能力进行评价,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护理
目的 调查脊髓损伤患者出院准备度和出院指导质量现状,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分析脊髓损伤患者出院准备度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脊柱外科住院的115例脊髓损伤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及疾病相关资料调查表、出院准备度量表和出院指导质量量表进行调查,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双因素关联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脊髓损伤患者出院准备度量表总分为(60.39±22.12)分;出院指导质量量表总分为(183.46±37.93)分;出院准备度量表总分与出院指导质量量表总分双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