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正陷入一种前所未有的焦虑情绪当中。不论是我所处的欧洲大陆,还是世界其他地方,人们最近听得最多的词就是:不确定、脆弱、混乱、动荡、不可预测等。这些词在某种程度上具有预测的性质,描述了未来世界的状况。
当今世界风云变幻,国际形势瞬息万变。所遇风险,无论是经济类、地缘政治类、环境类、社会类,还是技术类,都通过因果关系相互交织成一个高度复杂的网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不能说经济风险仅局限在经济领域,或者说环境风险不会波及其他领域(比如经济、地缘政治等)。这里的关键概念就是“系统互联性”。系统风险通常由系统中最薄弱的环节引起,欧元区危机就形象地说明了这个现象。希腊就是欧洲最薄弱的环节,尽管其CDP只占欧元区GDP的2%,但它曾好几次把整个欧元区体系推到崩溃边缘。因此希腊危机就产生了系统性影响,现在甚至通过贸易和金融领域产生的涟漪效应波及到亚洲。颠覆世界的七个趋势
一些影响深远、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全球性趋势正在改变当今世界。请允许我列举一下其中最重要的几个趋势。
亚洲崛起(亚洲复兴):亚洲崛起正在重新平衡自冷战结束以来的地缘政治和经济秩序。
人口增长:到2050年,联合同预计世界人口将达90亿。这种史无前例的人口增长会带来很多挑战。比如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人口老龄化、快速城市化、跨境移民以及年轻人失业等诸多問题。
资源制约:为了获得源源不断的水、能源和实物等最重要的资源,我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未来数十年,人类对这些资源的需求将会面临更大压力。
气候变化:不论是何原因,气候变化已经使洪水、飓风这样的极端天气事件和自然灾害更为频繁。鉴于贫困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难度更大,他们受到的影响也就更大。
财政失衡:高额负债和财政問题影响了绝大多数富裕的国家,这些問题,也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连锁反应。大多数最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诸如美国、欧洲和日本,试图通过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的减债来解决过度负债問题,这需要多年艰难的结构改变,最终势必也会要求我们对社会契约进行重新定义。
贫富差距:全球化的竞争压力使得国家内部和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贫富差距問题一旦达到某个临界点,就会破坏社会的凝聚力。
人才主义:人才主义作为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开始兴起,资本主义开始滑坡。在如今这个全球化、数字化的时代,人才正在成为关键的竞争力。这种转变对于劳动力市场以及竞争力、移民和教育等問题将会产生巨大的涟漪效应。目前失业率上升有深层次的几个结构性原因,而不仅仅是周期性問题。如今发生的技术革命以及价值创造活动在全球各区域之间的重新分配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正是人才培养遇着这种新要求的脱节,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失业人数的增加。
如果这些問题相互独立,能被逐一解决,那么他们在全球产生的影响就会减弱,但是这种情况不可能再发生:相反,这些問题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因而扩大了他们的影响,使得我们的世界在面对冲击的时候,比过去更加脆弱。如今,我们的世界一体化程度和相互依存程度已经和过去不可同日而语,从本质上说,整体力量远远大于个体简单相加的力量。为了阐明这个基本观点,大家只需想想气候变化对于能源和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人口老龄化对于财政失衡的影响,或者美国过度负债对于中国常规项目差额的影响。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因为所有这些风险和挑战以及他们带来的巨大机会都是相互连接、相互关联的。因此,任何国家行业或者企业,在面对动荡、全球挑战和不确定因素的时候,都不可能独善其身。我们处境相同;尽管我们可能处在不同的船舱,但是我们搭乘的是同一条船。
决策艰难的原因
我刚才提到,在一个相互依存和透明度都日益提高的世界,决策者们疲于应付各种复杂而快速的变化。现在我们进入更深入的探讨。四个主要因素(即相互依存、错综复杂、公开透明和瞬息万变)正在重新塑造我们的世界,并在更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如何应对挑战。
相互依存:在当今世界,相互依存是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产物,也是21世纪的显著特征。在相互依存的世界里,各个风险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创造出多米诺效应、连锁效应和瀑布效应,而这些效应反过来又扩大了风险的影响。我们要了解的关键一点就是:在一个高度相互依存的世界里,任何个人、企业、国家或地区所面临的风险,不仅受到它自身选择的影响,也受到外部其他主体选择的影响,这反过来也使得这些风险的管理更具有难度和挑战性。我刚才做了这样的比喻:我们搭乘同一条船,任何其他乘客的决策必然将影响船上所有乘客的整体航线。
错综复杂:我们往往会认为一个系统越复杂,出错的可能性就越大,事故或故障扩散的可能性就越大。错综复杂的形式限制了我们认识、理解事物的能力。面对当今错综复杂的世界,决策者或许无力做出知情的决策。在与许多世界领袖私下沟通的时候,我也会听到他们坦言“自己很迷茫”或“真的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早前,我曾将这种状态定义为“全球范围的心身耗竭综合征”。
瞬息万变:在我们如今生活的这个世界,技术进步已经创造了一种快餐文化;一切都比以往传播得更快,任何一条资讯瞬间就能传遍世界。当今社会具有实时化特征,人们想要什么就要立即得到,我们人类不得不适应这样的社会。我们经常感受到时间的紧迫,也对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感到不安。无论是零库存供应链还是高频交易,无论是快速相亲还是快餐食品,这种痴迷于速度的快餐文化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
决策者在面临巨大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往往需要立即作出决策,这增加了問题的复杂性。另外,由于不同的人身处在不同的时间段内,这也会产生“非同步性”这样一个問题。比如,金融市场的投资者需要对已发生(或者尚未发生)的事情立即做出反应;而政策制定者必须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进行决策,因为他们需要考虑许多不同的相关方群体,必须平衡国内外各种問题。
公开透明:公开透明是随着“私密性”的逐渐消失而产生的,“私密性”是现在一个近乎消失的概念。如果说“瞬息万变”特征是因特网的产物,“公开透明”特征则基本属于社交媒体发展的结果;每条新的资讯都可以通过社交媒体进行快速传播。新社交媒体无孔不入,领导者必须在这种背景下进行领导,工作难度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他们生活的每个方面,包括职业和其他方面,几乎随时要接受全球公众监督。 上述四种因素(相互依存、错综复杂、瞬息万变与公开透明)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使得我们未来的世界在面对冲击和意外时更加脆弱,其脆弱程度超出了我们几年前的预测。从许多方面来看,不稳定近乎成为当今世界的一种常态,“随机”事件时刻在发生。请允许我打个比方:这个世界好像变成了一根传输带,总是在传递着意外事件,这也是我们为何时常觉得好像驾驶在高速公路上,驶进了迷雾,却找不到刹车,感觉是在接踵而至的危机中,跌跌撞撞。大家可以想想,过去几年中,我们一直在经历一个又一个重大危机:次贷危机、主权债务危机、阿拉伯之春等。和过去不同,这些危机的影响往往波及全球。这些危机往往起源于一个国家或者地区,但是已经或将会对全球产生广泛影响。即使某个区域性灾难(如日本福岛核电站的核熔毁事故)也会波及全世界,并通过供应链影响全球贸易,引发全球公众对核能源的恐慌(德国和瑞士的政治家甚至为此关闭了好几个核反应堆)。
请允许我现在总结一下,如今的世界呈现如下特征:
小事件能产生大影响;
负面影响(甚至谣言)会在全世界快速传播:
正因如此,变革往往很剧烈,而不是循序渐进;
最终。决策者(政治家)始终处于“危机警惕”状态,无力引导未来。
四个应对要诀
领导者如何才能成功应对这些紧迫挑战呢?
我刚才谈到的所有因素都会使决策者们面临的处境具有前所未有的动荡性和脆弱性,从而也使他们面临全新、严峻的挑战。那么领导者该如何应对呢?
为应对相互依存度日益增强的情况,领导者须紧密联系在一起或者“交际面”广。要想成为优秀的领导者,首先应当具备“情境智力”,方有能力连点成面,并预测、利用出现的新趋势。优秀的领导者并不预言未来,而是未雨绸缪,随时准备应对多种可能的后果。
为应对错综复杂的情况,领导者必须敏捷而灵活。卓有成效的领导者并不惧怕探索新思想、新领域,也不惧怕接触未知领域、或者跨越行业和团队界限。实际上,这意味着任何当代领导者都不能孤立地思考問题,也不能仅仅接触同类成员;他们必须从整体角度发现、解决問题并应对挑战,必须跨越不同的利益部门和领域,与诸多利益相关方共商解决之策。
为应对瞬息万变的情况,领导者须行动迅速,这反过来也要求领导者具备自信、远见以及赢得公众信任的能力。诚然,高度信任的环境有利于吸引人们积极参与并开展团队合作,因此能够提高反应速度。信任、远见和信心就如同车轮的润滑剂。
为应对透明度日益增强的情况,领导者须培养诚实、谦逊、谦卑的品质。我刚才提到的自信不等于自大,两者有天壤之别。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下,谦逊和谦卑是非常有用的心理品质,不仅有助于解决問题,也有助于改善与他人的关系。任何不公正现象都有可能阻碍社会机制的正常运行。
[编辑 丁保祥]
当今世界风云变幻,国际形势瞬息万变。所遇风险,无论是经济类、地缘政治类、环境类、社会类,还是技术类,都通过因果关系相互交织成一个高度复杂的网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不能说经济风险仅局限在经济领域,或者说环境风险不会波及其他领域(比如经济、地缘政治等)。这里的关键概念就是“系统互联性”。系统风险通常由系统中最薄弱的环节引起,欧元区危机就形象地说明了这个现象。希腊就是欧洲最薄弱的环节,尽管其CDP只占欧元区GDP的2%,但它曾好几次把整个欧元区体系推到崩溃边缘。因此希腊危机就产生了系统性影响,现在甚至通过贸易和金融领域产生的涟漪效应波及到亚洲。颠覆世界的七个趋势
一些影响深远、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全球性趋势正在改变当今世界。请允许我列举一下其中最重要的几个趋势。
亚洲崛起(亚洲复兴):亚洲崛起正在重新平衡自冷战结束以来的地缘政治和经济秩序。
人口增长:到2050年,联合同预计世界人口将达90亿。这种史无前例的人口增长会带来很多挑战。比如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人口老龄化、快速城市化、跨境移民以及年轻人失业等诸多問题。
资源制约:为了获得源源不断的水、能源和实物等最重要的资源,我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未来数十年,人类对这些资源的需求将会面临更大压力。
气候变化:不论是何原因,气候变化已经使洪水、飓风这样的极端天气事件和自然灾害更为频繁。鉴于贫困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难度更大,他们受到的影响也就更大。
财政失衡:高额负债和财政問题影响了绝大多数富裕的国家,这些問题,也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连锁反应。大多数最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诸如美国、欧洲和日本,试图通过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的减债来解决过度负债問题,这需要多年艰难的结构改变,最终势必也会要求我们对社会契约进行重新定义。
贫富差距:全球化的竞争压力使得国家内部和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贫富差距問题一旦达到某个临界点,就会破坏社会的凝聚力。
人才主义:人才主义作为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开始兴起,资本主义开始滑坡。在如今这个全球化、数字化的时代,人才正在成为关键的竞争力。这种转变对于劳动力市场以及竞争力、移民和教育等問题将会产生巨大的涟漪效应。目前失业率上升有深层次的几个结构性原因,而不仅仅是周期性問题。如今发生的技术革命以及价值创造活动在全球各区域之间的重新分配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正是人才培养遇着这种新要求的脱节,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失业人数的增加。
如果这些問题相互独立,能被逐一解决,那么他们在全球产生的影响就会减弱,但是这种情况不可能再发生:相反,这些問题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因而扩大了他们的影响,使得我们的世界在面对冲击的时候,比过去更加脆弱。如今,我们的世界一体化程度和相互依存程度已经和过去不可同日而语,从本质上说,整体力量远远大于个体简单相加的力量。为了阐明这个基本观点,大家只需想想气候变化对于能源和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人口老龄化对于财政失衡的影响,或者美国过度负债对于中国常规项目差额的影响。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因为所有这些风险和挑战以及他们带来的巨大机会都是相互连接、相互关联的。因此,任何国家行业或者企业,在面对动荡、全球挑战和不确定因素的时候,都不可能独善其身。我们处境相同;尽管我们可能处在不同的船舱,但是我们搭乘的是同一条船。
决策艰难的原因
我刚才提到,在一个相互依存和透明度都日益提高的世界,决策者们疲于应付各种复杂而快速的变化。现在我们进入更深入的探讨。四个主要因素(即相互依存、错综复杂、公开透明和瞬息万变)正在重新塑造我们的世界,并在更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如何应对挑战。
相互依存:在当今世界,相互依存是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产物,也是21世纪的显著特征。在相互依存的世界里,各个风险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创造出多米诺效应、连锁效应和瀑布效应,而这些效应反过来又扩大了风险的影响。我们要了解的关键一点就是:在一个高度相互依存的世界里,任何个人、企业、国家或地区所面临的风险,不仅受到它自身选择的影响,也受到外部其他主体选择的影响,这反过来也使得这些风险的管理更具有难度和挑战性。我刚才做了这样的比喻:我们搭乘同一条船,任何其他乘客的决策必然将影响船上所有乘客的整体航线。
错综复杂:我们往往会认为一个系统越复杂,出错的可能性就越大,事故或故障扩散的可能性就越大。错综复杂的形式限制了我们认识、理解事物的能力。面对当今错综复杂的世界,决策者或许无力做出知情的决策。在与许多世界领袖私下沟通的时候,我也会听到他们坦言“自己很迷茫”或“真的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早前,我曾将这种状态定义为“全球范围的心身耗竭综合征”。
瞬息万变:在我们如今生活的这个世界,技术进步已经创造了一种快餐文化;一切都比以往传播得更快,任何一条资讯瞬间就能传遍世界。当今社会具有实时化特征,人们想要什么就要立即得到,我们人类不得不适应这样的社会。我们经常感受到时间的紧迫,也对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感到不安。无论是零库存供应链还是高频交易,无论是快速相亲还是快餐食品,这种痴迷于速度的快餐文化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
决策者在面临巨大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往往需要立即作出决策,这增加了問题的复杂性。另外,由于不同的人身处在不同的时间段内,这也会产生“非同步性”这样一个問题。比如,金融市场的投资者需要对已发生(或者尚未发生)的事情立即做出反应;而政策制定者必须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进行决策,因为他们需要考虑许多不同的相关方群体,必须平衡国内外各种問题。
公开透明:公开透明是随着“私密性”的逐渐消失而产生的,“私密性”是现在一个近乎消失的概念。如果说“瞬息万变”特征是因特网的产物,“公开透明”特征则基本属于社交媒体发展的结果;每条新的资讯都可以通过社交媒体进行快速传播。新社交媒体无孔不入,领导者必须在这种背景下进行领导,工作难度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他们生活的每个方面,包括职业和其他方面,几乎随时要接受全球公众监督。 上述四种因素(相互依存、错综复杂、瞬息万变与公开透明)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使得我们未来的世界在面对冲击和意外时更加脆弱,其脆弱程度超出了我们几年前的预测。从许多方面来看,不稳定近乎成为当今世界的一种常态,“随机”事件时刻在发生。请允许我打个比方:这个世界好像变成了一根传输带,总是在传递着意外事件,这也是我们为何时常觉得好像驾驶在高速公路上,驶进了迷雾,却找不到刹车,感觉是在接踵而至的危机中,跌跌撞撞。大家可以想想,过去几年中,我们一直在经历一个又一个重大危机:次贷危机、主权债务危机、阿拉伯之春等。和过去不同,这些危机的影响往往波及全球。这些危机往往起源于一个国家或者地区,但是已经或将会对全球产生广泛影响。即使某个区域性灾难(如日本福岛核电站的核熔毁事故)也会波及全世界,并通过供应链影响全球贸易,引发全球公众对核能源的恐慌(德国和瑞士的政治家甚至为此关闭了好几个核反应堆)。
请允许我现在总结一下,如今的世界呈现如下特征:
小事件能产生大影响;
负面影响(甚至谣言)会在全世界快速传播:
正因如此,变革往往很剧烈,而不是循序渐进;
最终。决策者(政治家)始终处于“危机警惕”状态,无力引导未来。
四个应对要诀
领导者如何才能成功应对这些紧迫挑战呢?
我刚才谈到的所有因素都会使决策者们面临的处境具有前所未有的动荡性和脆弱性,从而也使他们面临全新、严峻的挑战。那么领导者该如何应对呢?
为应对相互依存度日益增强的情况,领导者须紧密联系在一起或者“交际面”广。要想成为优秀的领导者,首先应当具备“情境智力”,方有能力连点成面,并预测、利用出现的新趋势。优秀的领导者并不预言未来,而是未雨绸缪,随时准备应对多种可能的后果。
为应对错综复杂的情况,领导者必须敏捷而灵活。卓有成效的领导者并不惧怕探索新思想、新领域,也不惧怕接触未知领域、或者跨越行业和团队界限。实际上,这意味着任何当代领导者都不能孤立地思考問题,也不能仅仅接触同类成员;他们必须从整体角度发现、解决問题并应对挑战,必须跨越不同的利益部门和领域,与诸多利益相关方共商解决之策。
为应对瞬息万变的情况,领导者须行动迅速,这反过来也要求领导者具备自信、远见以及赢得公众信任的能力。诚然,高度信任的环境有利于吸引人们积极参与并开展团队合作,因此能够提高反应速度。信任、远见和信心就如同车轮的润滑剂。
为应对透明度日益增强的情况,领导者须培养诚实、谦逊、谦卑的品质。我刚才提到的自信不等于自大,两者有天壤之别。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下,谦逊和谦卑是非常有用的心理品质,不仅有助于解决問题,也有助于改善与他人的关系。任何不公正现象都有可能阻碍社会机制的正常运行。
[编辑 丁保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