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作文如何走出困境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综合(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stinh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写作文是对语文知识综合应用的一种能力,也是对语文知识应用的一种综合检验方法。如果小学生能写出一手好作文,那么毫无疑问,他们的语文基础知识非常扎实。反之,如果学生写不好作文,就代表他们语文基础知识欠缺或语文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很欠缺,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写作文的方法,全方位地提高语文学习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作文教学 困境
  作文教学面临的问题永远只有三个:一是缺乏内在动力,二是欠缺积累感悟,三是缺乏言语技巧。为什么会出现这三种问题呢?追其原因,概括以下三点:一是社会生活缺乏,二是家庭生活的单调。现在很多父母,总是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三是精神世界的贫乏,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走进人们的生活,孩子们不再像以往一样出去玩耍,而是蹲在家里看电视、玩电脑,更别提静下心来看书了。那么,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到底该如何解决呢?
  一、引导把真情实感流露到写作上
  老师对写作的爱好,以及充满激情的教学,是激发学生爱好写作的诱因。教师对写作的爱好,经过长期积累写作方面的诸多知识和特殊的能力,在教学中不仅能信手拈来,嘻笑怒骂皆可成文,而且对学生的指导具有无可替代的权威性和实用性,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具有任何口头说教达不到的效果。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写作的根基在于生活,脱离了生活,写作就无从谈起。”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车水马龙、灯火霓虹、黄昏炊烟、春种秋收、钓鱼摸虾……这些都可以成为学生抒写的话题。关键是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去认识、感受丰富的生活,不断扩大写作领域,不断开阔学生的视野,注意观察事物,细心体会万事万物丰富而细腻的情感,感受生活的真谛。这样,学生的思维就开阔了,想像力就丰富了。教师还可以布置学生准备一个札记本,要求他们把在生活中自己每时每刻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或有意思的内容及时记录下来。篇幅可长可短,可以成文,也可以是个片段(记下要素、梗概),形成习惯。每月开展一次作文素材交流会,或传阅札记本,互相借鉴,取长补短。还可以进行评比,以鼓励更多的人参与。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我们身边每天都发生着不计其数的新鲜事,对此我们要善于做生活笔记。
  二、从阅读中积累作文素材
  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从阅读中积累素材。在阅读中积累哪些素材、内容呢?既要积累生活经验、科学常识、思想观点,又要注意积累语言材料、写作知识和方法。这样就能为写作增加丰富的知识积累、文化积累。因为,一定量的阅读是学生获得写作范式的必由之路。古人云:“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所以,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条件,使他们阅读有方、读书有得。
  三、培养学生想象力
  让想象的翅膀能超越人生活的局限,飞跃万水千山,到达理想的彼岸。对于小学生来说,其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特点。他们有着敏锐的感知能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在写作教学中,总要教育学生敢想,并鼓励学生多想,展开想象的翅膀。如在观察某一事物,就可以随意地去想它的过去未来,或想一些跟它有联系的事物。多让他们写想象作文,最大发挥他们自由的天性。从实际出发,大胆创新,探求新教法,把作文写出新意和特色,这是教会学生走出作文困境,只要我们坚持不断的努力,定会让学生由“怕作文”到“盼作文”,最终达到轻松作文,享受作文。
  四、作文批改评讲要创新
  《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指出:“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不仅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教师要反复批改,尽量让它充满情趣,让学生收获自信与成功;尽量让它变得简略,让教师的双手得到一定的解放;尽量让它变得更有用,让教学效果得到明显的提升。
  习作分类批改。对学生的习作进行分类管理,重点训练篇目要有计划地安排面批和细批,练笔以师批和生批并重。重点训练的习作,围绕重点的习作训练目标进行有意识地批改,以便调查和修正自己的习作教学。一般练笔可不必进行细批,围绕训练目标可由学生先批,或教师直接速批。
  教师批改简略化。最好用符号式批改。教师可与学生约定常用的作文批改符号。例如,精彩的句子段落用波浪线标出,精彩的词语用三角符号标出,横线加问号说明这个句子或这段话问题比较大。用符号式批改,会大大地加快习作的批阅进程。教师在批阅后,可再给习作打上分数,必要的地方加上旁注,并分档放置,以便讲评。简略化并不是降低批改质量。教师要尽可能地标出学生习作中的精彩之处,哪怕是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甚至一个标点。越是后进生,就越要找出他习作中的优点。
  学生批改活动化。要把学生参与习作批改当作习作教学的重要工作之一。教师要用多样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让学生当小老师,给学生以批改打分权;可以评比“伯乐奖”,引导学生不只会改出同伴缺陷、病句的地方,而且会发现同学习作中的亮点长处,把批改活动变成欣赏习作和发现长处的活动。
  习作讲评常态化。写一次习作必定讲评一次。讲评课要变成习作宣读课,教会学生在阅读中发现习作问题,在阅读中修改。据叶至善先生回忆,他的父亲叶圣陶给孩子讲评作文,就是倾听着孩子朗读,不轻易说“写得好”与“写得不好”之类的话,比较多的是“我懂了”和“我不懂”。讲评时,要多多宣读学生习作的精彩之处,少讲缺点,在讲评中树立学生习作信心。每次讲评,教师都要把认为最需要鼓励的习作进行突出的表扬,把在课堂上由教师朗诵或本人朗诵习作,当作奖励,激发习作自信心
  总之,要走出作文教学的困境并非易事,它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小学生作文教学才会闯出一番新天地,教师不再害怕教,学生不再厌写。
其他文献
音乐这项艺术活动深受儿童喜爱,儿童对音乐的感受更敏锐,音乐可以让幼儿调节情绪状态,放松自己的身心。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对幼儿的音乐启蒙教育是非常有利的,教师要通
摘要:传统教学中,教师关注较多的方面是课堂教学,忽视学生的兴趣和心理特点等,导致课堂缺乏趣味性,师生之间的关系和教学效果都达不到预期,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能力需要培养和提高。为了更好地解决这种问题,可以开展课外活动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 学习兴趣 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在学习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浓厚的兴趣可以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强大的学习动力,促使他们顽强拼搏,努力
在资源紧约束的条件下,协调港口与城市的关系已成为实现港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立足点,明晰港城协同发展程度与城市经济增长的关系是制定港城协同发展政策措施的基础。本文首先
【摘要】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与光明的教育环境的主要途径”。事实证明,只有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才能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发挥他们的巨大潜能,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学习兴趣 师生关系 小组学习  兴趣,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是探索知识的动力。 孩子因为有兴趣,才会主动的去学习。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歌德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  我国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