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化学知识一般比较简单,且与生活联系密切.教师在上课前、上课时和上课后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能让学生体会到收获的快乐,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情境教学,设计问题
例如,在讲“金属的防护和回收”时,教材中是通过几组实验证实得出铁生锈的条件.在备课时,铁的生锈条件是一个重点,为了完成这个教学目标,教师可以设置几个问题围绕主题展开实验.第一,从生活中找原因.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对于钢铁的使用是很广泛的,钢铁的生锈也是很常见的,那么通过多媒体展示某些铁制物品生锈前后的对比图片,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这是生活中的生锈现象后,教师提出问题:铁制品为什么会生锈,与什么有关?学生会投入积极的思考和讨论中,根据已有的知识去猜测生锈的原因或条件,大多数学生能猜出一两种可能,一些学生若想不到的话,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设置几个情境,对比得出猜想.如,你们有没有见过铁锅生锈?家中的铁锅洗干净后,还需怎样?这说明生锈会与一种物质有关.学生很快想到条件之一——水.接着追问:是不是只要有水,铁就能生锈?将学生由一个生活中的经验升华到化学中的另一关键物质——氧气.第二,课堂实验验证.学生不容易想到氧气,教师此时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必须强调一下,实验用水为蒸馏水,将打磨过的铁钉完全浸没在水中,将其塞紧,另一个铁钉,一半浸入水中敞口放置,这些药品和操作都可由学生完成,一起放置在教室里一星期,由学生观察并记录现象.第三,交流讨论归纳总结.通过对比发现,水不是生锈的唯一条件,还必须有另一个重要条件——空气中的氧气.
二、换位思考,设计问题
现代教育学认为,学生在学习某一知识之前,头脑里并不是一片空白,他们通过日常生活的各种渠道和途径,在无意中形成了对某些事物特定的看法和思维方式,且在头脑中沉淀下来.这些看法和思维与正确的科学概念并无冲突,但有时与正确的科学概念和思维方式大相径庭.由于在学生头脑中已有一些前概念的内容,教师应该在准备教案时,从学生的角度去分析形成前概念的原因,错误之处,再将正确的概念加以适时呈现,可通过提出几个问题去解释、疏通,从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认识.
例如,学生认为合金就是几种不同金属的混合物,而事实上合金不仅是金属与金属的混合物,甚至还可以是金属与非金属的混合物.这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合金是不是由金属混合而成的?将大多数学生的认识在课堂上讨论.在讨论中发现还有其他可能时,学生会有一种强烈的求知心理迫使自己找出正确答案.此时学生容易接受新的、正确的化学概念.通过表格列出几种常见合金的名称、组成、性能、用途.展示时,发现生铁和钢中有碳这种非金属的成分,自然而然伪概念被否定,正确的概念浮出水面.
三、理论与实验结合,设计问题
当问题用语言无法解释清楚时,教师还有一种最好的工具——实验.通过实实在在的现象,将抽象的、不易理解的知识具体化、真实化.当学生形成“盐”的正确概念时,教师是利用中和反应引出盐这类物质.学生对盐的认识是酸、碱反应后的一种生成物.酸为酸性、碱为碱性,而盐呢?这个问题提出后,学生根据对NaCl的认识类推盐应该为中性.实验室的药品,学生无法用品尝来判断,但可通过酸碱指示剂来判断.教师提供的盐,既是常用的,又要具有代表性.通过分组实验,观察记录现象,交流讨论后,总结出答案.整个过程在纠正错误观念之余,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动手能力,符合新课标下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要求.
四、知识迁移,设计问题
在课堂处理方面,复习课是较难把握的.复习课往往既要注意知识的重点、难点,又要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如何将知识点较好地串联起来,问题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在接受复习内容时,知识之间的跳度不能太大,应该以循序渐进、逐层深入的方式,既要有横向的联系,又要有纵向的比较,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建立对所学知识深层次的联系,形成对化学学科整体的认识和体会.
例如,在复习“碳及碳的化合物”时,前后联系非常密切,可以由二氧化碳作为发散源,先让学生回忆二氧化碳的性质,而涉及化学性质时,学生会想到能与水、碱发生反应.这时顺便提及一些水、碱的相关知识.由性质决定用途时引到二氧化碳的灭火,又可与燃烧和灭火结合.而提到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时,学生回忆药品及装置.教师提出:这套装置还可用于制取其他哪些气体?可将氧气和氢气的制备方法全部联系起来,这个知识点是中考中重要内容.
类似的知识迁移还有很多.在每一个点、线、面的连接中,问题的巧妙设计,能使知识流畅衔接,学生复习也会轻松,即使复习课也兴趣不减,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新课程下化学教学对教师的能力要求较高.改传统教学为开放性、探究性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以问题的形式教学,无论是新课还是复习课,都是课堂的灵魂,也是教师的有效工具,还是学生与教师完美配合的桥梁.
一、情境教学,设计问题
例如,在讲“金属的防护和回收”时,教材中是通过几组实验证实得出铁生锈的条件.在备课时,铁的生锈条件是一个重点,为了完成这个教学目标,教师可以设置几个问题围绕主题展开实验.第一,从生活中找原因.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对于钢铁的使用是很广泛的,钢铁的生锈也是很常见的,那么通过多媒体展示某些铁制物品生锈前后的对比图片,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这是生活中的生锈现象后,教师提出问题:铁制品为什么会生锈,与什么有关?学生会投入积极的思考和讨论中,根据已有的知识去猜测生锈的原因或条件,大多数学生能猜出一两种可能,一些学生若想不到的话,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设置几个情境,对比得出猜想.如,你们有没有见过铁锅生锈?家中的铁锅洗干净后,还需怎样?这说明生锈会与一种物质有关.学生很快想到条件之一——水.接着追问:是不是只要有水,铁就能生锈?将学生由一个生活中的经验升华到化学中的另一关键物质——氧气.第二,课堂实验验证.学生不容易想到氧气,教师此时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必须强调一下,实验用水为蒸馏水,将打磨过的铁钉完全浸没在水中,将其塞紧,另一个铁钉,一半浸入水中敞口放置,这些药品和操作都可由学生完成,一起放置在教室里一星期,由学生观察并记录现象.第三,交流讨论归纳总结.通过对比发现,水不是生锈的唯一条件,还必须有另一个重要条件——空气中的氧气.
二、换位思考,设计问题
现代教育学认为,学生在学习某一知识之前,头脑里并不是一片空白,他们通过日常生活的各种渠道和途径,在无意中形成了对某些事物特定的看法和思维方式,且在头脑中沉淀下来.这些看法和思维与正确的科学概念并无冲突,但有时与正确的科学概念和思维方式大相径庭.由于在学生头脑中已有一些前概念的内容,教师应该在准备教案时,从学生的角度去分析形成前概念的原因,错误之处,再将正确的概念加以适时呈现,可通过提出几个问题去解释、疏通,从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认识.
例如,学生认为合金就是几种不同金属的混合物,而事实上合金不仅是金属与金属的混合物,甚至还可以是金属与非金属的混合物.这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合金是不是由金属混合而成的?将大多数学生的认识在课堂上讨论.在讨论中发现还有其他可能时,学生会有一种强烈的求知心理迫使自己找出正确答案.此时学生容易接受新的、正确的化学概念.通过表格列出几种常见合金的名称、组成、性能、用途.展示时,发现生铁和钢中有碳这种非金属的成分,自然而然伪概念被否定,正确的概念浮出水面.
三、理论与实验结合,设计问题
当问题用语言无法解释清楚时,教师还有一种最好的工具——实验.通过实实在在的现象,将抽象的、不易理解的知识具体化、真实化.当学生形成“盐”的正确概念时,教师是利用中和反应引出盐这类物质.学生对盐的认识是酸、碱反应后的一种生成物.酸为酸性、碱为碱性,而盐呢?这个问题提出后,学生根据对NaCl的认识类推盐应该为中性.实验室的药品,学生无法用品尝来判断,但可通过酸碱指示剂来判断.教师提供的盐,既是常用的,又要具有代表性.通过分组实验,观察记录现象,交流讨论后,总结出答案.整个过程在纠正错误观念之余,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动手能力,符合新课标下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要求.
四、知识迁移,设计问题
在课堂处理方面,复习课是较难把握的.复习课往往既要注意知识的重点、难点,又要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如何将知识点较好地串联起来,问题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在接受复习内容时,知识之间的跳度不能太大,应该以循序渐进、逐层深入的方式,既要有横向的联系,又要有纵向的比较,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建立对所学知识深层次的联系,形成对化学学科整体的认识和体会.
例如,在复习“碳及碳的化合物”时,前后联系非常密切,可以由二氧化碳作为发散源,先让学生回忆二氧化碳的性质,而涉及化学性质时,学生会想到能与水、碱发生反应.这时顺便提及一些水、碱的相关知识.由性质决定用途时引到二氧化碳的灭火,又可与燃烧和灭火结合.而提到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时,学生回忆药品及装置.教师提出:这套装置还可用于制取其他哪些气体?可将氧气和氢气的制备方法全部联系起来,这个知识点是中考中重要内容.
类似的知识迁移还有很多.在每一个点、线、面的连接中,问题的巧妙设计,能使知识流畅衔接,学生复习也会轻松,即使复习课也兴趣不减,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新课程下化学教学对教师的能力要求较高.改传统教学为开放性、探究性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以问题的形式教学,无论是新课还是复习课,都是课堂的灵魂,也是教师的有效工具,还是学生与教师完美配合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