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从中药鉴定教学面临的新形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在总结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中药鉴定课程教学创新进行了探讨。
[关 键 词] 中药鉴定;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07-0040-02
中药鉴定是高职院校中药及药学相关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以鉴定药材及饮片的真伪、优劣为首要和基本任务的综合性应用课程。随着改革对各社会领域影响的不断深入,中药鉴定教学面临实用鉴定人才市场需求量大、鉴定技术技能要求高、教学手段革新等诸多形势。同时在中药鉴定的教学实践和探索过程中,存在学生的理论基础差、实训条件欠缺、对实践教学不重视、教学投入不够、教学内容设置和能力培养目标与岗位需求脱节、课程考核不科学、教学手段创新不够等问题。面对新形势,如何克服中药鉴定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并进行改革,以提高职业院校学生学习效率和学生的职业技能,是每个从事中药鉴定教学的教师一直都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笔者在总结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中药鉴定教学进行了探索和思考。
一、以四大传统鉴定方法为主线,集中进行理论和实践教学
根据职业教育特点和学生学习认知规律,以基原、性状、显微、理化四大鉴定方法为主线,对教学内容进行了筛选、调整、重组,在集中时间训练学生某一项鉴定技能,如性状鉴定技能时,其他鉴定方法则很少涉及或不涉及。在集中训练其他鉴定方法时也一样。这种在一定时间内强化某一项技能培养的做法,其好处在于避免同时学习多种方法导致对理论知识掌握不牢、鉴定技能操作不熟。这种教学方法的优势同时得到了赵慧芳的验证。
二、实践教学以项目教学为主,强调岗位综合技能的培养
项目教学是实践教学中用得最多的方法之一。项目教学的真谛在于将工作情景引入课堂教学,以实际工作任务设计教学方案、模拟实际岗位工作环境,缩短教学与工作岗位的距离。以中药鉴定工作程序中的“取样”为例,通过模拟药品生产企业取样人员的相关工作,分组分任务合作展开模拟收货、取样和样品交接等工作任务,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让学生了解了药品生产企业和药品经营企业取样的流程,还提高了学生解决取样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三、以培养创新性人才为导向,开发中药鉴定实用教材
中药事业的创新发展关键在人才。中药鉴定创新人才的培养与中药鉴定教材的创新密切相关。熊英等在分析中药鉴定教材对其教学效果影响的基础上,对中药鉴定教材编写进行了探索。一本实用中药鉴定教材,其编委要有从事中药生产和检验的专业技术人员、从事鉴定教学的教师和从事鉴定方法研究的科研人员参与,要针对高职层次学生的培养目标,实现基础知识、应用技能、创新思维等培养目标的有机结合,要突出学生主体,符合高职层次学生的认知特点、身心特点、接受能力和新时代学生知识背景。此外,教学软件和信息资源可作为教材的新形式,开发一种由书本、光盘和网页相结合的开放性立体教材新形式,值得广大从事该课程教学和研究的同志去探索。
四、创新案例教学,培养应用型鉴定技术人才
案例教学是以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为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笔者结合自己在中药生产企业和药品经营企业现场认证检查发现的实际案例,认为:案例教学必须以培养适应中药生产、经营实际的鉴定人才作为教学目标。案例的选择必须立足教材,要选取常用及当前市场上伪劣品较多或易混淆品种作为重点,要收集整理市场出现的有较大影响的案件进行应用性教学。如,在龙胆的鉴定时,引用曾有人把剧毒的小檗科桃儿七误作龙胆用以致造成中毒死亡或致残事件作为案例,强调真伪鉴别的重要性。同时,案例教学要充分与学生的职业素养养成联系起来,培养高尚的职业操守。如,讲到贵细药天麻鉴别时,引用廉价的马铃薯加工伪充天麻的案例,强调医药行业职业操守的重要性。案例教学必须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软件和技术来开展案例教学活动,尽可能达到情境再现的效果,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五、建设药材实物标本和影像资料,丰富课程教学资源
中药鉴定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其大部分鉴定内容属形态学鉴定范畴,因此,利用药材标本及其影像资料展开教学是中药鉴定学课堂教学常用方法之一。在教学实践中,药材标本品种的选择,要力争具有代表性,同时要兼顾地方习用品种、道地药材等。在实物标本的收集和制作方面,可通过市场采购、与兄弟院校同行之间交换、实地采集和制作三种方法进行。对易变色变质难以贮藏的药材如枸杞子等、或因价格昂贵难以购买的药材如西红花等、或特别细小难以直观鉴别的药材如菟丝子等,可通过影像制作来展现给学生最清晰、真实、完整的药材特征。
六、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中药鉴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涉及的知识和技能点多,学习的难度大,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建立一种能够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具有现代教学特点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如理论课堂上采用多媒体技术、实物标本、分组讨论、案例教学、微课视频播放、讲座等多种形式展示教学,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在实践实训课主要采用项目教学,模拟实际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流程展开训练,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操作能力及创新能力等的培养。校外鉴定实践教学主要采用药材市场调研、药用植物采集、地方习用品的收集和介绍等形式,实现课堂教学与市场实际的近距离对接。
七、改革课程传统考核模式,创新考核评价机制
课程考核作为其教学的重要环节,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积极的导向作用。在中药鉴定实际工作中,性状鉴定是相关岗位上用得最多的鉴定方法,也是判断其鉴定水平高低的主要依据。因此,应打破以往以理论知识考核为主的方式,引导高职学生重视技能的学习。笔者通过将该课程综合评价中理论考核与技能考核的比例从6:4调整到4:6,再到现在的中药鉴定技能单独考核,学生的鉴定技能有了明显的提升。此外,实验考核应更注重实验过程考核,促使师生注意力集中到实验操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上来。高妮等采用学生自己拍摄真实的显微照片和操作过程并制作电子实验报告代替传统的显微绘图提交纸质实验报告的做法,从源头上杜绝了学生实验报告抄袭和实验过程走过场应付的心理和行为。笔者在显微鉴定实践教学中,采用现场确认显微特征和现场考核的方式,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动力明显增加,显微鉴定技能的训练效果显著。 八、重视伪劣药材的收集和专项训练,提升药材真伪鉴别的能力
如何在教学课时和实践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培养学生鉴别伪劣药材的能力,使其能快速胜任中药鉴定有关工作,是诸多教师在教学中面临的实际难题。李飞艳等通过将各种途径收集到的伪劣品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进行伪劣品鉴别的专项训练。教学实践表明,经过药材伪劣品专项实训的学生,其伪劣品鉴别能力远强于没有经过专项实训的学生。这种效果,在最近几年中药传统技能竞赛项目——药材真伪识别竞赛中的学生表现再次得到了验证。这种在教学中增加伪劣药材鉴别专项训练的尝试,不仅提高了学生对伪劣药材的识别能力,而且对进一步规范药材市场秩序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九、以药材市场为教学阵地,发挥市场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药材市场中药文化气氛浓厚,药材品种和品质鱼目混杂,这对中药鉴定教学而言,却具有独特优势。在中药鉴定教学过程中,除强化课堂教学和实验室实训外,应鼓励师生走向市场,充分利用药材市场货源、标本及传统文化的优势,在药材市场开展调研或现场教学,使之成为除学校外的中药鉴定专业人才培养阵地。这种接地气的现场教学往往使学生兴趣浓厚、印象深刻、教学效果好,不仅可克服校内实训条件的不足,同时可有效促进学生学以致用,而且对教师把控药材市场变化、调整教学内容和重难点也有很好的指导作用。笔者通过在同一专业的两个班级中进行实验和问卷调查,结果是布置并完成药材市场调研任务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性状鉴定技能要高于没参加药材市场调研任务的班级学生。
十、发挥微课的优势作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微课是近年兴起并逐渐推广的一种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具有时间较短、主题明确突出、资源丰富多样、凸显情境、应用灵活、方便自主学习等特点,能满足教师个性化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需求。根据岗位培养目标和中药鉴定课程教学标准,高职学生必须在70个课时左右完成300种左右的药材及其饮片的鉴定学习,学习的任务和难度较大。又因中药鉴定课程的特殊性适宜采用碎片化的微课教学形式,尤其对各类重点代表性药材、毒剧药材、易混药材的鉴定、显微鉴定等内容的重难点教学,更为适用。因此,应充分发挥微课不仅可有效促使抽象、难懂的教学内容具体化、简单化,降低教师教学的难度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而且可以不受条件限制地开展网络教学的优势,开创了学习新体验,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
总之,面对国际、国内中药市场的新变化和现代鉴定技术的革新,新形势下如何培养既具备必备的鉴定理论知识,又能较快适应一线鉴定岗位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虽有一定的经验可借鉴,但仍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我们去探究,中药鉴定教学改革和创新永远在路上。
参考文献:
[1]赵慧芳.中药鉴定技术课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施[J].考试周刊,2012(70):173.
[2]熊英,邓可众,罗永明,等.基于培养创新性人才的《中药鉴定学》教材建设思考[J].药学教育,2014,30(1):30-32.
[3]高妮.关于中药鉴定技术实验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12):108.
[关 键 词] 中药鉴定;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07-0040-02
中药鉴定是高职院校中药及药学相关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以鉴定药材及饮片的真伪、优劣为首要和基本任务的综合性应用课程。随着改革对各社会领域影响的不断深入,中药鉴定教学面临实用鉴定人才市场需求量大、鉴定技术技能要求高、教学手段革新等诸多形势。同时在中药鉴定的教学实践和探索过程中,存在学生的理论基础差、实训条件欠缺、对实践教学不重视、教学投入不够、教学内容设置和能力培养目标与岗位需求脱节、课程考核不科学、教学手段创新不够等问题。面对新形势,如何克服中药鉴定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并进行改革,以提高职业院校学生学习效率和学生的职业技能,是每个从事中药鉴定教学的教师一直都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笔者在总结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中药鉴定教学进行了探索和思考。
一、以四大传统鉴定方法为主线,集中进行理论和实践教学
根据职业教育特点和学生学习认知规律,以基原、性状、显微、理化四大鉴定方法为主线,对教学内容进行了筛选、调整、重组,在集中时间训练学生某一项鉴定技能,如性状鉴定技能时,其他鉴定方法则很少涉及或不涉及。在集中训练其他鉴定方法时也一样。这种在一定时间内强化某一项技能培养的做法,其好处在于避免同时学习多种方法导致对理论知识掌握不牢、鉴定技能操作不熟。这种教学方法的优势同时得到了赵慧芳的验证。
二、实践教学以项目教学为主,强调岗位综合技能的培养
项目教学是实践教学中用得最多的方法之一。项目教学的真谛在于将工作情景引入课堂教学,以实际工作任务设计教学方案、模拟实际岗位工作环境,缩短教学与工作岗位的距离。以中药鉴定工作程序中的“取样”为例,通过模拟药品生产企业取样人员的相关工作,分组分任务合作展开模拟收货、取样和样品交接等工作任务,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让学生了解了药品生产企业和药品经营企业取样的流程,还提高了学生解决取样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三、以培养创新性人才为导向,开发中药鉴定实用教材
中药事业的创新发展关键在人才。中药鉴定创新人才的培养与中药鉴定教材的创新密切相关。熊英等在分析中药鉴定教材对其教学效果影响的基础上,对中药鉴定教材编写进行了探索。一本实用中药鉴定教材,其编委要有从事中药生产和检验的专业技术人员、从事鉴定教学的教师和从事鉴定方法研究的科研人员参与,要针对高职层次学生的培养目标,实现基础知识、应用技能、创新思维等培养目标的有机结合,要突出学生主体,符合高职层次学生的认知特点、身心特点、接受能力和新时代学生知识背景。此外,教学软件和信息资源可作为教材的新形式,开发一种由书本、光盘和网页相结合的开放性立体教材新形式,值得广大从事该课程教学和研究的同志去探索。
四、创新案例教学,培养应用型鉴定技术人才
案例教学是以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为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笔者结合自己在中药生产企业和药品经营企业现场认证检查发现的实际案例,认为:案例教学必须以培养适应中药生产、经营实际的鉴定人才作为教学目标。案例的选择必须立足教材,要选取常用及当前市场上伪劣品较多或易混淆品种作为重点,要收集整理市场出现的有较大影响的案件进行应用性教学。如,在龙胆的鉴定时,引用曾有人把剧毒的小檗科桃儿七误作龙胆用以致造成中毒死亡或致残事件作为案例,强调真伪鉴别的重要性。同时,案例教学要充分与学生的职业素养养成联系起来,培养高尚的职业操守。如,讲到贵细药天麻鉴别时,引用廉价的马铃薯加工伪充天麻的案例,强调医药行业职业操守的重要性。案例教学必须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软件和技术来开展案例教学活动,尽可能达到情境再现的效果,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五、建设药材实物标本和影像资料,丰富课程教学资源
中药鉴定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其大部分鉴定内容属形态学鉴定范畴,因此,利用药材标本及其影像资料展开教学是中药鉴定学课堂教学常用方法之一。在教学实践中,药材标本品种的选择,要力争具有代表性,同时要兼顾地方习用品种、道地药材等。在实物标本的收集和制作方面,可通过市场采购、与兄弟院校同行之间交换、实地采集和制作三种方法进行。对易变色变质难以贮藏的药材如枸杞子等、或因价格昂贵难以购买的药材如西红花等、或特别细小难以直观鉴别的药材如菟丝子等,可通过影像制作来展现给学生最清晰、真实、完整的药材特征。
六、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中药鉴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涉及的知识和技能点多,学习的难度大,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建立一种能够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具有现代教学特点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如理论课堂上采用多媒体技术、实物标本、分组讨论、案例教学、微课视频播放、讲座等多种形式展示教学,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在实践实训课主要采用项目教学,模拟实际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流程展开训练,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操作能力及创新能力等的培养。校外鉴定实践教学主要采用药材市场调研、药用植物采集、地方习用品的收集和介绍等形式,实现课堂教学与市场实际的近距离对接。
七、改革课程传统考核模式,创新考核评价机制
课程考核作为其教学的重要环节,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积极的导向作用。在中药鉴定实际工作中,性状鉴定是相关岗位上用得最多的鉴定方法,也是判断其鉴定水平高低的主要依据。因此,应打破以往以理论知识考核为主的方式,引导高职学生重视技能的学习。笔者通过将该课程综合评价中理论考核与技能考核的比例从6:4调整到4:6,再到现在的中药鉴定技能单独考核,学生的鉴定技能有了明显的提升。此外,实验考核应更注重实验过程考核,促使师生注意力集中到实验操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上来。高妮等采用学生自己拍摄真实的显微照片和操作过程并制作电子实验报告代替传统的显微绘图提交纸质实验报告的做法,从源头上杜绝了学生实验报告抄袭和实验过程走过场应付的心理和行为。笔者在显微鉴定实践教学中,采用现场确认显微特征和现场考核的方式,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动力明显增加,显微鉴定技能的训练效果显著。 八、重视伪劣药材的收集和专项训练,提升药材真伪鉴别的能力
如何在教学课时和实践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培养学生鉴别伪劣药材的能力,使其能快速胜任中药鉴定有关工作,是诸多教师在教学中面临的实际难题。李飞艳等通过将各种途径收集到的伪劣品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进行伪劣品鉴别的专项训练。教学实践表明,经过药材伪劣品专项实训的学生,其伪劣品鉴别能力远强于没有经过专项实训的学生。这种效果,在最近几年中药传统技能竞赛项目——药材真伪识别竞赛中的学生表现再次得到了验证。这种在教学中增加伪劣药材鉴别专项训练的尝试,不仅提高了学生对伪劣药材的识别能力,而且对进一步规范药材市场秩序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九、以药材市场为教学阵地,发挥市场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药材市场中药文化气氛浓厚,药材品种和品质鱼目混杂,这对中药鉴定教学而言,却具有独特优势。在中药鉴定教学过程中,除强化课堂教学和实验室实训外,应鼓励师生走向市场,充分利用药材市场货源、标本及传统文化的优势,在药材市场开展调研或现场教学,使之成为除学校外的中药鉴定专业人才培养阵地。这种接地气的现场教学往往使学生兴趣浓厚、印象深刻、教学效果好,不仅可克服校内实训条件的不足,同时可有效促进学生学以致用,而且对教师把控药材市场变化、调整教学内容和重难点也有很好的指导作用。笔者通过在同一专业的两个班级中进行实验和问卷调查,结果是布置并完成药材市场调研任务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性状鉴定技能要高于没参加药材市场调研任务的班级学生。
十、发挥微课的优势作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微课是近年兴起并逐渐推广的一种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具有时间较短、主题明确突出、资源丰富多样、凸显情境、应用灵活、方便自主学习等特点,能满足教师个性化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需求。根据岗位培养目标和中药鉴定课程教学标准,高职学生必须在70个课时左右完成300种左右的药材及其饮片的鉴定学习,学习的任务和难度较大。又因中药鉴定课程的特殊性适宜采用碎片化的微课教学形式,尤其对各类重点代表性药材、毒剧药材、易混药材的鉴定、显微鉴定等内容的重难点教学,更为适用。因此,应充分发挥微课不仅可有效促使抽象、难懂的教学内容具体化、简单化,降低教师教学的难度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而且可以不受条件限制地开展网络教学的优势,开创了学习新体验,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
总之,面对国际、国内中药市场的新变化和现代鉴定技术的革新,新形势下如何培养既具备必备的鉴定理论知识,又能较快适应一线鉴定岗位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虽有一定的经验可借鉴,但仍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我们去探究,中药鉴定教学改革和创新永远在路上。
参考文献:
[1]赵慧芳.中药鉴定技术课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施[J].考试周刊,2012(70):173.
[2]熊英,邓可众,罗永明,等.基于培养创新性人才的《中药鉴定学》教材建设思考[J].药学教育,2014,30(1):30-32.
[3]高妮.关于中药鉴定技术实验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1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