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诬陷贝多芬“革命”案
我不知道某些生活在后来那个黑白颠倒的时代的“音乐史家”是否是出于“保护”贝多芬的目的,硬要说贝多芬的音乐是“革命”的:贝多芬的音乐中不乏冲动的激情和强烈的对比,于是这些音乐就成了“革命音乐”。可是要知道真正的革命音乐是只有冲动没有激情,只有激烈没有对比的。但是这些“音乐学家”的糨糊逻辑是:列宁同志是革命的——他喜欢的音乐一定也是革命的——列宁喜欢贝多芬的《热情奏鸣曲》——贝多芬的音乐是革命的!就算按照这些音乐学家的幼稚分类法:凡是光明的、热烈的、积极向上又快又响的音乐都是革命的,那么贝多芬第二、四、八交响曲、第三、四钢琴协奏曲、晚期弦乐四重奏等等柔和的、内向的音乐怎么算?难道贝多芬一会儿革命一会儿反革命不成?
贝多芬本人也不能幸免。他对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确抱有好感,但他实际上对一切热闹都有兴趣,这是他这种类型艺术家的共同特点。他对于政治家的判断,更多的是来自政治家的个人魅力而非政治理念。他的第三交响曲的确有可能有颂扬革命英雄的成分,可他也写过《威灵顿之胜利》这种颂扬“帝王将相”的作品。这种昏混无赖的归类法按说到了强调民主与法制的今天早该被摒弃了,可是一种被强大力量默许的惯性,却阻碍了人们的独立思考与理性分析,贝多芬同志的历史成份就一直莫名其妙地与“革命”紧紧相连了。
3..《月光》侵权案
初中课本里那篇充其量也就是《故事会》水准的拙劣小小说,可以说影响了好几代人对贝多芬的印象:此人喜欢夜游,喜欢扒墙根窥探偷听别人隐私,对年轻姑娘有特殊的同情心。虽然这个故事纯属虚构,可是留给人们的这些印象倒都还和真实的贝多芬沾边儿。但是故事中所描写的第十四奏鸣曲(OP.27 no.2)的创作过程却给了人们很不好的误导,好像这首作品是在一个诗意暧昧的情调中即兴完成的。贝多芬的确是一个钢琴即兴演奏大师,但他和李斯特不同,他从来不会将他的即兴演奏整理成作品发表。相反,贝多芬的音乐创作过程是相当严谨、艰苦的。他大部头作品的定稿总是一拖再拖、一改再改。他晚年的几首弦乐四重奏,是一位俄国王子花大价钱定购的。可是贝多芬一再拖延“交货”日期,以至于王子都有要告他的念头。后人杜撰出个月下抚琴赠盲女的故事也并无恶意,可是我们为什么将这么一个既无文学价值,又歪曲史实的故事选进中学课本里?联想起上述的诬陷贝多芬“革命”案,不知道那些认为刻意张显贝多芬“关心、同情劳苦大众”,就能够起到教育、感化后人作用的文化、教育官员们,在看着第十四奏鸣曲的扉页上明明白白写着的“题献给朱莉·圭奇贾迪伯爵夫人”字样时,是否有勇气面对赫然在目的历史事实?特别指出的是像这篇课文的作者,是否应当留下自己的名字(这是中学语文课本中极少数没有注明作者的课文之一)。
我不知道某些生活在后来那个黑白颠倒的时代的“音乐史家”是否是出于“保护”贝多芬的目的,硬要说贝多芬的音乐是“革命”的:贝多芬的音乐中不乏冲动的激情和强烈的对比,于是这些音乐就成了“革命音乐”。可是要知道真正的革命音乐是只有冲动没有激情,只有激烈没有对比的。但是这些“音乐学家”的糨糊逻辑是:列宁同志是革命的——他喜欢的音乐一定也是革命的——列宁喜欢贝多芬的《热情奏鸣曲》——贝多芬的音乐是革命的!就算按照这些音乐学家的幼稚分类法:凡是光明的、热烈的、积极向上又快又响的音乐都是革命的,那么贝多芬第二、四、八交响曲、第三、四钢琴协奏曲、晚期弦乐四重奏等等柔和的、内向的音乐怎么算?难道贝多芬一会儿革命一会儿反革命不成?
贝多芬本人也不能幸免。他对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确抱有好感,但他实际上对一切热闹都有兴趣,这是他这种类型艺术家的共同特点。他对于政治家的判断,更多的是来自政治家的个人魅力而非政治理念。他的第三交响曲的确有可能有颂扬革命英雄的成分,可他也写过《威灵顿之胜利》这种颂扬“帝王将相”的作品。这种昏混无赖的归类法按说到了强调民主与法制的今天早该被摒弃了,可是一种被强大力量默许的惯性,却阻碍了人们的独立思考与理性分析,贝多芬同志的历史成份就一直莫名其妙地与“革命”紧紧相连了。
3..《月光》侵权案
初中课本里那篇充其量也就是《故事会》水准的拙劣小小说,可以说影响了好几代人对贝多芬的印象:此人喜欢夜游,喜欢扒墙根窥探偷听别人隐私,对年轻姑娘有特殊的同情心。虽然这个故事纯属虚构,可是留给人们的这些印象倒都还和真实的贝多芬沾边儿。但是故事中所描写的第十四奏鸣曲(OP.27 no.2)的创作过程却给了人们很不好的误导,好像这首作品是在一个诗意暧昧的情调中即兴完成的。贝多芬的确是一个钢琴即兴演奏大师,但他和李斯特不同,他从来不会将他的即兴演奏整理成作品发表。相反,贝多芬的音乐创作过程是相当严谨、艰苦的。他大部头作品的定稿总是一拖再拖、一改再改。他晚年的几首弦乐四重奏,是一位俄国王子花大价钱定购的。可是贝多芬一再拖延“交货”日期,以至于王子都有要告他的念头。后人杜撰出个月下抚琴赠盲女的故事也并无恶意,可是我们为什么将这么一个既无文学价值,又歪曲史实的故事选进中学课本里?联想起上述的诬陷贝多芬“革命”案,不知道那些认为刻意张显贝多芬“关心、同情劳苦大众”,就能够起到教育、感化后人作用的文化、教育官员们,在看着第十四奏鸣曲的扉页上明明白白写着的“题献给朱莉·圭奇贾迪伯爵夫人”字样时,是否有勇气面对赫然在目的历史事实?特别指出的是像这篇课文的作者,是否应当留下自己的名字(这是中学语文课本中极少数没有注明作者的课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