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把衣衫理理好

来源 :新班主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_w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课铃声响起时,教室门口有几个衣衫不整的学生一闪而入。这几个“快跑健将”经常穿着随意、不拘小节。对此,我可看不惯:古时学童开蒙礼的第一课就是正衣冠、学礼仪,拜孔圣、点聪明,怎么现在的孩子连衣着都不在乎了呢?
  对一年级的小朋友,怎样提高他们“正衣冠”的自觉性呢?我仔细想了一下,主意有了。
  晨会课前,我早早来到教室,看着这几名学生又衣衫不整,就故作神秘地说:“同学们,今天潘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吧!”
  话音刚落,教室里就鸦雀无声,大家都期待地看着我。
  “这个故事叫《衣衫不整的贝贝》。贝贝总是衣衫不整,衣服乱丢,鞋子乱扔。一天,贝贝要上学了,可是他的衣服鞋子全都找不着了。找了半天,最后,他的鞋子是在垃圾桶旁找到的,他的衣服是在厨房里找到的,他的裤子则是在阳台上找到的。上课了,贝贝匆匆忙忙、慌里慌张地冲进教室,弄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到底发生什么事了呢?请看——”
  说着,我出示了一张图片。图片上,贝贝的红领巾戴歪了,衣服脏兮兮的,拉链也没拉,鞋带也散了。当同学们看到屏幕上的贝贝时,都笑了。我也笑着问:“同学们,你觉得我们班有谁像贝贝吗?”
  这时,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把目光都聚焦到那几名男生身上。
  我见那几名男生羞红了脸,就又说:“同学们,在中国古代,衣冠的意义尤其重要。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而礼仪的外在表现,最直接的就是衣冠。《弟子规》里有这么一句话,‘冠必正,纽必结。’有谁知道这句话讲的是什么意思?”
  班长宝怡第一个举起了手回答:“这句话是说帽子应该戴正,衣服纽扣应该扣好。”
  “你说得对!古人重视着装礼仪,现代文明社会也同样要求着装整齐。”说完我把事先准备的我们班明明同学穿戴整齐的照片也放在大屏幕上,让大家仔细观察这两张照片:“他们的穿着,你们更喜欢哪个?为什么? ”
  随后,我请那几名衣衫不整的学生上台,并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几张卡片,说:“老师现在给你们一个改正的机会,你们先看下这些卡片上的字,再把这些卡片分别放在相应的照片下,并说明为什么,好吗?”
  这几名男生红着脸接过卡片,磨磨蹭蹭地看了会儿后,还是准确地把卡片贴到了照片底下,并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贝贝穿着不整洁,看了不舒服。明明穿着整齐,有礼貌,看了令人喜欢。”
  “贝贝太随意了,红领巾不是这样戴的,要系端正。”
  “明明讲礼貌、讲卫生,我喜欢他,把这些卡片给他。”
  我顺手给他们整理了衣领,并用力地抻了抻他们的衣角,微笑着说:“很好,勇于面对错误也是好学生。正如你们说的,衣冠整洁不仅能展示一个人良好的精神面貌,而且能体现出这个人的修养。好,你们回到座位上吧。”
  我指着黑板上的卡片对全班同学说:“同学们,他们把不好的词都给了贝贝,把好的词都给了明明。看来要想做个受人喜欢、被人尊重的人,我们就不能像贝贝那样,而是向明明学习。”
  我又巡视全班,并故作嘆息地说;“可惜在我们班,老师还是发现好些同学红领巾佩戴不正、衣服不齐,有些同学纽扣都没扣好。我们应该怎样改进?”
  话音刚落,同学们就开始整理起自己的衣服。这时,我说:“不急,来,大家先看老师是怎样整理的。”
  我做起了示范,说道:“由上及下,首先整理衣领,再系好红领巾,接着检查纽扣,抻直衣角,最后检查裤脚和鞋带。同学们根据潘老师刚刚的示范来一次。都好了吗?整理好之后,同桌之间互相检查一下。”
  经过一番整理,同学们的衣着整齐了,人也变得精神了。
  “同学们,正衣冠是让我们知书明理的第一步。习近平总书记教导我们,‘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老师希望你们在今后要注重自己的着装,相信你们能从细节做起,让自己变得更加精神!老师还特意写了一首儿歌,我们一起诵读吧。”
  我起了个头,同学们大声诵读:
  小学生,要做到:进校时,正衣冠。
  整衣领,抻衣角,查领巾,看纽扣,
  观鞋面,紧鞋带,常整理,长精神。
  扣好人生第一扣,仪容仪表展风采。
  儿歌声响亮,回荡在教室。
  (作者单位:浙江省瑞安市新纪元小学)
其他文献
人如其名,我的表妹肥肥,今年刚13岁,可体重竟达到了180斤。  有一天,小妹捏紧拳头,大声对我说:“我要减肥!”这已经是小妹不知第几次下决心了,我也不再像以前那样认真地支持她,我若无其事地看着她,冷嘲热讽地说:“你算了吧!越减越肥,还不如不减。”听了我的话,表妹一反常态地拿来了纸和笔,下定决心似的说:“我和你立下军令状,我一个月之内一定要减掉10斤,如果达不到,我给你50元钱,如果减掉了,你给我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义”“吃水不忘挖井人”。孩子对这些经典名句都烂熟于心,可是在实际生活中对他人的帮助只有接受,却无感激之意,总认为别人的关爱都是理所当然的。其实,不是孩子不知感恩,而是我们让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缺乏生活的体验与经历,感受不到他人付出的艰辛与不易,感受不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快乐。怎样才能让孩子从心底懂得感恩呢?唯有躬行实践方知他人恩。  小事亲历有责任心  父母的溺爱,
入冬的日子伴着几许清冷,夹杂着雾霾,这几天的心情也如同这打不起精神的天,闷闷的、烦烦的。  几日来,中队辅导员接二连三地向我反映学校红领巾监督岗的队员们在值日中出现的问题,并且说检查出现的不公正现象影响了大家工作的积极性。我听了,心情如同这天,晴不起来。本来,设置监督岗让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管理,维护校园安全,对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有很大的积极意义,可有些教师和中队辅导员为了班级的积分常常和孩子们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