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温差空气处理机组表冷器换热能力优化设计及实验验证

来源 :制冷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hz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冷冻水系统大温差设计对空调系统节能具有重要意义.配套使用空气处理机组也需采用大温差设计,达到节能效果,本文在空气处理机组换热机理的理论基础上,分析了冷冻水大温差对空气处理设备换热性能的影响.通过优化表冷器管形、回路等方法,采用焓差法实验对比了大温差工况下不同管形、不同回路、不同翅片片距等对表冷器性能的影响,在相同换热截面下,大温差空气处理机组较常规机组能耗降低约20%,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温差表冷器优选结构方案,采用高效内齿形换热管,4排高效换热管可与6排光管表冷器达到相同冷风比,且整机能耗低约5%,为大温差设计的应用和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
其他文献
为解决空气制冷技术对气源的依赖问题,同时简化系统回收膨胀功,本文以高速电机驱动的无油气浮轴承压缩-膨胀一体机为核心部件,搭建了采用开式逆增压循环的全新风家用空气制冷系统实验台,可实现膨胀机、压缩机进出口的温度、压力、流量测量,并可与焓差室对接,获得制冷系统的制冷量和送风参数.在标准空调工况下进行了多个转速下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额定转速为38000 r/min时,制冷量为1.6 kW;送风温度随转速升高而降低,制冷量随转速的升高而增大,基于该特点,空气制冷系统有直接送风和送风温度可调的优势,使空气制冷技术
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是目前普遍采用的一种必备的安全措施.随着技术指标逐渐向着大功率方向发展,图像背景不均问题越来越明显,其中一个原因是X射线管的焦点在工作时产生了位移,使得接收端的X射线强度发生了变化.本文从X射线管的工作原理出发,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和传热学原理,理论上论证了焦点位移是由阳极的热膨胀引起,位移量的大小由达到热稳态时阳极的平均温升决定.为了验证以上理论,采用了一种强制冷却方式的X射线管作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了其结构特点和强制冷却的工作方式,以及测量焦点位移的测试平台和测试方法,然后分别测量了使
本文搭建了以R1233zd(E)为工质的多通道直冷板两相循环冷却系统,并在冷凝温度为10、15、20℃,质量通量为147~882 kg/(m2·s),热流密度为7.73~39.75 kW/m2工况下对系统热力学循环和冷却性能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质量通量上升,出口制冷剂焓值降低,热流密度上升,蒸发压力与出口制冷剂焓值升高.不同热流密度下冷板壁面温度随质量通量的变化趋势有所不同:当热流密度为7.73 kW/m2时,制冷剂质量通量由147 kg/(m2·s)增至735 kg/(m2·s),局部壁面最大温
冬季我国北方室外环境蕴含大量天然冷源,热力学分析表明热泵工质过冷释放的热量可以在蒸发器的等温吸热过程中获得补偿.为了研究大气自然冷源对热泵制热性能的影响,增设室外过冷器,搭建利用自然冷源过冷的空气源热泵实验装置.实验结果表明:当室外环境温度大于0℃,冷凝温度小于45℃的条件下,自然冷源过冷对热泵制热量与制热COP影响均较小,系统制热量维持在6.22~6.70 kW,制热COP维持在3.03,压缩机排气温度维持在103℃以下;当室外环境温度小于-10℃,冷凝温度大于50℃时,随过冷度的增加,压缩机功率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