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探究是教师引导学生就某一科学问题或现象进行的观察、实验、对比、讨论等一系列自主探究的活动,因活动空间大、干扰因素多,加上儿童的年龄和身心特点,往往会出现“无序”的现象。作为教师绝不能因为怕乱而挫伤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而应把握火候,适时引导,使“无序”活动能乱而有序、乱得其所。
针对探究活动中出现的“无序”现象,进行科学的利弊分析,品味出“无序”活动中所蕴藏的教育价值,进而适当地组织一些“无序”的活动,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防患未然,“乱”而有序
首先要充分准备。课前教师除了要准备各种必要的探究材料、检查学生带的材料是否符合探究的要求、是否安全可靠之外,还要对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通过精心备课、预做实验等方式,尽可能做到心中有数。如了解材料的可探究性;检查实验器材的安全性;等等。否则实验不成功,学生扫兴,也会给课堂添乱。
其次要明确目标。在探究活动中教师适时明确待探究的问题,启发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每一次探究活动都有目标和要求,明确这些,教师才会围绕它有的放矢地设计教学,学生才会有目标地去发现问题,探究未知。如《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师生一起准备了众多的材料:塑料尺、皮筋、钢尺、盒子、鼓、锣、二胡、口琴、口哨、音叉等,这么多东西摆在学生面前,教师若不引导学生明确待探究的问题,学生自然乱作一团。但若目标太高学生无论怎么跳都够不到,或者目标太低无需进行较多的探索,那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将受挫,从而导致真正的混乱。所以开展“无序”活动要制定适当的目标,要让学生力所能及,能“跳一跳”摘到“果子”,能推动学生从“现有发展区”朝着“最近发展区”迈进。
再次要及时反馈。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意或无意地进行“无序”活动,一定要及时组织反馈。让学生把他们在“无序”活动中的思维过程有序地说出来,引导学生从“自我”的角度进行元认知的整理与加工,从无序回归到有序,使学生的自主探究过程仍在教师的有序控制之下。这样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学生才能真正有所收获。
二、巧妙设计,以“乱”激情
以往我们在自然教学中,强调严格的管理,重视目标的达成和各项实验习惯、技能的养成,重视“整齐划一”和“都在活动”,而对课堂气氛是否生动活泼、学生内在积极性是否被调动重视不够,课堂上学生往往会出现“神不守舍”的情景。我们经常见到这样的教学场面:学生分小组进行探究活动,气氛异常活跃,有的站起来了,有的小声讨论,有的大声争辩,还不时地发出声响……此时,整体来说是“乱”的,但对于个体来说,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活动都集中于所进行的活动中,课堂焕发出了活力。遗憾的是,任课老师却严厉地喊了一声:“不要吵闹!坐正!”于是教室里又回到了原来的平静状态。学生探索研究时的情趣受到抑制,兴趣降低,气氛也消失了,“形”有了,而“神”却跑了。
《怎样加快溶解》一课,我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今天我们先进行一次比赛,你们桌子上有同等量的碱块和同等量的水,请你们动动脑筋,看看哪一组的碱块溶解得最快!”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个个摩拳擦掌,行动起来。一时间,教室成了“混乱”的海洋:乒乓的声响、轻声的商量、大声的讨论……可学生心灵深处“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的愿望被激发了,没过多久,学生便纷纷举起手来。
再如《平衡架》一课,我只在每组放一个平衡架、几只钩码,让学生随便玩,只要平衡架平衡就行,比一比谁的方法多。没等我说完,学生就动起手来,努力改变方法使平衡架平衡。汇报结果有10种、16种、20种、24种……当我让学生把自己的平衡方法向大家进行展示时,他们都开心地笑了,沉浸在无比欢乐之中。平衡架为什么会平衡呢?孩子们的思维马上又活跃起来,在观察思考、研究讨论后,很轻松地发现了平衡架平衡的规律。
三、适时引导,“乱”得其所
常言道:好动是儿童的天性。自然课既然要面向儿童,那么产生“无序”活动是必然的。儿童好动、爱玩、喜问,说明他们对自然课兴趣浓厚。正如所有科学家都会出差错一样,分析、探讨错误的原因就是学习的极好方式和过程。如《不倒翁》的教学,在揭开不倒翁为什么不会倒的秘密之前,学生为了这个“为什么”争论不休,竞相提出自己的设想,这种争论正说明他们在积极开动脑筋、在思考,这是他们下一步研究的动力,即使错了,也会因争论而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我们绝不能因为怕乱,而挫伤他们探究的积极性。
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应把握火候,适时引导,使“无序”活动乱得其所。例如教学《沉与浮》一课时,教者和学生一起把盖有盖子的塑料瓶与马铃薯放入水中,塑料瓶在水面上浮着,马铃薯沉到了水底。教师提出问题:“谁能想办法把浮着的塑料瓶沉入水里?”学生边动手操作边想办法。有的学生把盖子拧开,往瓶里灌水,水灌满了把瓶子放到水中,瓶子沉到水下去了;有的把盖子拧开,往瓶子里装沙子,装满了放入水中,瓶子沉下去了……实验过程中,有的学生发现装的沙子少,沉不下去,再拧开盖子,往瓶子里多装一点,装到一定量,瓶子就沉到水里了,学生在研究中理解了“瓶中必须装一定重量的东西,才会沉入水里”。而让沉下去的马铃薯浮上来,学生有的把马铃薯挖成小船形,有的用橡皮管绑住马铃薯,有的往水里放盐……学生在无拘无束的探究活动中,想出了许多办法解决了“把浮着的物体沉到水里和把水里的物体浮出水面”的问题。这是书本上没有提到的新发现,更是同学们在“无序”的实践活动中放开手脚所得的成果。
四、灵活运用,“凸现”自我
小学生好奇心强,特别喜爱上自然课。在“无序”活动中,学生处于放松状态,我们只要灵活处理,就可以让“无序”活动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从而经历探究,启迪智慧。
如教学《认识水》一课,一般的教学方法是:先组织学生纸上谈兵,得出“看、闻、尝”的方法后,再让学生进行辨别。这种教法可以教给学生科学的观察方法,但却剥夺了让学生亲历探究的机会。为了让学生能充分展示自我,我故意安排了一个“乱”的活动:“同学们,老师想喝水,但我不知道这五杯中哪一杯是水,谁能帮帮老师?”瞬间,学生们活跃起来,纷纷投入到探寻之中,有的用尝的方法来分辨,有的先闻后尝,有的先看再尝,也有的看、闻、尝全用……学生的思维处于百花齐放的状态,从活动中发现了自己的才干,增强了自信心,其个性得以张扬,真正地体现了自我。
总之,科学探究活动中的“有序”和“无序”有着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有序中的无序可以激发学生的灵感,产生感悟,有新的发现,而无序中的有序则可以让学生经历一段完整的探究过程,得出科学的结论,并能逐步提升科学素质。
(作者单位:江苏省金坛市华罗庚实验学校)
针对探究活动中出现的“无序”现象,进行科学的利弊分析,品味出“无序”活动中所蕴藏的教育价值,进而适当地组织一些“无序”的活动,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防患未然,“乱”而有序
首先要充分准备。课前教师除了要准备各种必要的探究材料、检查学生带的材料是否符合探究的要求、是否安全可靠之外,还要对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通过精心备课、预做实验等方式,尽可能做到心中有数。如了解材料的可探究性;检查实验器材的安全性;等等。否则实验不成功,学生扫兴,也会给课堂添乱。
其次要明确目标。在探究活动中教师适时明确待探究的问题,启发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每一次探究活动都有目标和要求,明确这些,教师才会围绕它有的放矢地设计教学,学生才会有目标地去发现问题,探究未知。如《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师生一起准备了众多的材料:塑料尺、皮筋、钢尺、盒子、鼓、锣、二胡、口琴、口哨、音叉等,这么多东西摆在学生面前,教师若不引导学生明确待探究的问题,学生自然乱作一团。但若目标太高学生无论怎么跳都够不到,或者目标太低无需进行较多的探索,那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将受挫,从而导致真正的混乱。所以开展“无序”活动要制定适当的目标,要让学生力所能及,能“跳一跳”摘到“果子”,能推动学生从“现有发展区”朝着“最近发展区”迈进。
再次要及时反馈。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意或无意地进行“无序”活动,一定要及时组织反馈。让学生把他们在“无序”活动中的思维过程有序地说出来,引导学生从“自我”的角度进行元认知的整理与加工,从无序回归到有序,使学生的自主探究过程仍在教师的有序控制之下。这样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学生才能真正有所收获。
二、巧妙设计,以“乱”激情
以往我们在自然教学中,强调严格的管理,重视目标的达成和各项实验习惯、技能的养成,重视“整齐划一”和“都在活动”,而对课堂气氛是否生动活泼、学生内在积极性是否被调动重视不够,课堂上学生往往会出现“神不守舍”的情景。我们经常见到这样的教学场面:学生分小组进行探究活动,气氛异常活跃,有的站起来了,有的小声讨论,有的大声争辩,还不时地发出声响……此时,整体来说是“乱”的,但对于个体来说,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活动都集中于所进行的活动中,课堂焕发出了活力。遗憾的是,任课老师却严厉地喊了一声:“不要吵闹!坐正!”于是教室里又回到了原来的平静状态。学生探索研究时的情趣受到抑制,兴趣降低,气氛也消失了,“形”有了,而“神”却跑了。
《怎样加快溶解》一课,我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今天我们先进行一次比赛,你们桌子上有同等量的碱块和同等量的水,请你们动动脑筋,看看哪一组的碱块溶解得最快!”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个个摩拳擦掌,行动起来。一时间,教室成了“混乱”的海洋:乒乓的声响、轻声的商量、大声的讨论……可学生心灵深处“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的愿望被激发了,没过多久,学生便纷纷举起手来。
再如《平衡架》一课,我只在每组放一个平衡架、几只钩码,让学生随便玩,只要平衡架平衡就行,比一比谁的方法多。没等我说完,学生就动起手来,努力改变方法使平衡架平衡。汇报结果有10种、16种、20种、24种……当我让学生把自己的平衡方法向大家进行展示时,他们都开心地笑了,沉浸在无比欢乐之中。平衡架为什么会平衡呢?孩子们的思维马上又活跃起来,在观察思考、研究讨论后,很轻松地发现了平衡架平衡的规律。
三、适时引导,“乱”得其所
常言道:好动是儿童的天性。自然课既然要面向儿童,那么产生“无序”活动是必然的。儿童好动、爱玩、喜问,说明他们对自然课兴趣浓厚。正如所有科学家都会出差错一样,分析、探讨错误的原因就是学习的极好方式和过程。如《不倒翁》的教学,在揭开不倒翁为什么不会倒的秘密之前,学生为了这个“为什么”争论不休,竞相提出自己的设想,这种争论正说明他们在积极开动脑筋、在思考,这是他们下一步研究的动力,即使错了,也会因争论而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我们绝不能因为怕乱,而挫伤他们探究的积极性。
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应把握火候,适时引导,使“无序”活动乱得其所。例如教学《沉与浮》一课时,教者和学生一起把盖有盖子的塑料瓶与马铃薯放入水中,塑料瓶在水面上浮着,马铃薯沉到了水底。教师提出问题:“谁能想办法把浮着的塑料瓶沉入水里?”学生边动手操作边想办法。有的学生把盖子拧开,往瓶里灌水,水灌满了把瓶子放到水中,瓶子沉到水下去了;有的把盖子拧开,往瓶子里装沙子,装满了放入水中,瓶子沉下去了……实验过程中,有的学生发现装的沙子少,沉不下去,再拧开盖子,往瓶子里多装一点,装到一定量,瓶子就沉到水里了,学生在研究中理解了“瓶中必须装一定重量的东西,才会沉入水里”。而让沉下去的马铃薯浮上来,学生有的把马铃薯挖成小船形,有的用橡皮管绑住马铃薯,有的往水里放盐……学生在无拘无束的探究活动中,想出了许多办法解决了“把浮着的物体沉到水里和把水里的物体浮出水面”的问题。这是书本上没有提到的新发现,更是同学们在“无序”的实践活动中放开手脚所得的成果。
四、灵活运用,“凸现”自我
小学生好奇心强,特别喜爱上自然课。在“无序”活动中,学生处于放松状态,我们只要灵活处理,就可以让“无序”活动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从而经历探究,启迪智慧。
如教学《认识水》一课,一般的教学方法是:先组织学生纸上谈兵,得出“看、闻、尝”的方法后,再让学生进行辨别。这种教法可以教给学生科学的观察方法,但却剥夺了让学生亲历探究的机会。为了让学生能充分展示自我,我故意安排了一个“乱”的活动:“同学们,老师想喝水,但我不知道这五杯中哪一杯是水,谁能帮帮老师?”瞬间,学生们活跃起来,纷纷投入到探寻之中,有的用尝的方法来分辨,有的先闻后尝,有的先看再尝,也有的看、闻、尝全用……学生的思维处于百花齐放的状态,从活动中发现了自己的才干,增强了自信心,其个性得以张扬,真正地体现了自我。
总之,科学探究活动中的“有序”和“无序”有着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有序中的无序可以激发学生的灵感,产生感悟,有新的发现,而无序中的有序则可以让学生经历一段完整的探究过程,得出科学的结论,并能逐步提升科学素质。
(作者单位:江苏省金坛市华罗庚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