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堂中无序活动的组织策略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mab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探究是教师引导学生就某一科学问题或现象进行的观察、实验、对比、讨论等一系列自主探究的活动,因活动空间大、干扰因素多,加上儿童的年龄和身心特点,往往会出现“无序”的现象。作为教师绝不能因为怕乱而挫伤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而应把握火候,适时引导,使“无序”活动能乱而有序、乱得其所。
  针对探究活动中出现的“无序”现象,进行科学的利弊分析,品味出“无序”活动中所蕴藏的教育价值,进而适当地组织一些“无序”的活动,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防患未然,“乱”而有序
  首先要充分准备。课前教师除了要准备各种必要的探究材料、检查学生带的材料是否符合探究的要求、是否安全可靠之外,还要对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通过精心备课、预做实验等方式,尽可能做到心中有数。如了解材料的可探究性;检查实验器材的安全性;等等。否则实验不成功,学生扫兴,也会给课堂添乱。
  其次要明确目标。在探究活动中教师适时明确待探究的问题,启发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每一次探究活动都有目标和要求,明确这些,教师才会围绕它有的放矢地设计教学,学生才会有目标地去发现问题,探究未知。如《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师生一起准备了众多的材料:塑料尺、皮筋、钢尺、盒子、鼓、锣、二胡、口琴、口哨、音叉等,这么多东西摆在学生面前,教师若不引导学生明确待探究的问题,学生自然乱作一团。但若目标太高学生无论怎么跳都够不到,或者目标太低无需进行较多的探索,那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将受挫,从而导致真正的混乱。所以开展“无序”活动要制定适当的目标,要让学生力所能及,能“跳一跳”摘到“果子”,能推动学生从“现有发展区”朝着“最近发展区”迈进。
  再次要及时反馈。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意或无意地进行“无序”活动,一定要及时组织反馈。让学生把他们在“无序”活动中的思维过程有序地说出来,引导学生从“自我”的角度进行元认知的整理与加工,从无序回归到有序,使学生的自主探究过程仍在教师的有序控制之下。这样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学生才能真正有所收获。
  二、巧妙设计,以“乱”激情
  以往我们在自然教学中,强调严格的管理,重视目标的达成和各项实验习惯、技能的养成,重视“整齐划一”和“都在活动”,而对课堂气氛是否生动活泼、学生内在积极性是否被调动重视不够,课堂上学生往往会出现“神不守舍”的情景。我们经常见到这样的教学场面:学生分小组进行探究活动,气氛异常活跃,有的站起来了,有的小声讨论,有的大声争辩,还不时地发出声响……此时,整体来说是“乱”的,但对于个体来说,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活动都集中于所进行的活动中,课堂焕发出了活力。遗憾的是,任课老师却严厉地喊了一声:“不要吵闹!坐正!”于是教室里又回到了原来的平静状态。学生探索研究时的情趣受到抑制,兴趣降低,气氛也消失了,“形”有了,而“神”却跑了。
  《怎样加快溶解》一课,我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今天我们先进行一次比赛,你们桌子上有同等量的碱块和同等量的水,请你们动动脑筋,看看哪一组的碱块溶解得最快!”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个个摩拳擦掌,行动起来。一时间,教室成了“混乱”的海洋:乒乓的声响、轻声的商量、大声的讨论……可学生心灵深处“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的愿望被激发了,没过多久,学生便纷纷举起手来。
  再如《平衡架》一课,我只在每组放一个平衡架、几只钩码,让学生随便玩,只要平衡架平衡就行,比一比谁的方法多。没等我说完,学生就动起手来,努力改变方法使平衡架平衡。汇报结果有10种、16种、20种、24种……当我让学生把自己的平衡方法向大家进行展示时,他们都开心地笑了,沉浸在无比欢乐之中。平衡架为什么会平衡呢?孩子们的思维马上又活跃起来,在观察思考、研究讨论后,很轻松地发现了平衡架平衡的规律。
  三、适时引导,“乱”得其所
  常言道:好动是儿童的天性。自然课既然要面向儿童,那么产生“无序”活动是必然的。儿童好动、爱玩、喜问,说明他们对自然课兴趣浓厚。正如所有科学家都会出差错一样,分析、探讨错误的原因就是学习的极好方式和过程。如《不倒翁》的教学,在揭开不倒翁为什么不会倒的秘密之前,学生为了这个“为什么”争论不休,竞相提出自己的设想,这种争论正说明他们在积极开动脑筋、在思考,这是他们下一步研究的动力,即使错了,也会因争论而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我们绝不能因为怕乱,而挫伤他们探究的积极性。
  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应把握火候,适时引导,使“无序”活动乱得其所。例如教学《沉与浮》一课时,教者和学生一起把盖有盖子的塑料瓶与马铃薯放入水中,塑料瓶在水面上浮着,马铃薯沉到了水底。教师提出问题:“谁能想办法把浮着的塑料瓶沉入水里?”学生边动手操作边想办法。有的学生把盖子拧开,往瓶里灌水,水灌满了把瓶子放到水中,瓶子沉到水下去了;有的把盖子拧开,往瓶子里装沙子,装满了放入水中,瓶子沉下去了……实验过程中,有的学生发现装的沙子少,沉不下去,再拧开盖子,往瓶子里多装一点,装到一定量,瓶子就沉到水里了,学生在研究中理解了“瓶中必须装一定重量的东西,才会沉入水里”。而让沉下去的马铃薯浮上来,学生有的把马铃薯挖成小船形,有的用橡皮管绑住马铃薯,有的往水里放盐……学生在无拘无束的探究活动中,想出了许多办法解决了“把浮着的物体沉到水里和把水里的物体浮出水面”的问题。这是书本上没有提到的新发现,更是同学们在“无序”的实践活动中放开手脚所得的成果。
  四、灵活运用,“凸现”自我
  小学生好奇心强,特别喜爱上自然课。在“无序”活动中,学生处于放松状态,我们只要灵活处理,就可以让“无序”活动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从而经历探究,启迪智慧。
  如教学《认识水》一课,一般的教学方法是:先组织学生纸上谈兵,得出“看、闻、尝”的方法后,再让学生进行辨别。这种教法可以教给学生科学的观察方法,但却剥夺了让学生亲历探究的机会。为了让学生能充分展示自我,我故意安排了一个“乱”的活动:“同学们,老师想喝水,但我不知道这五杯中哪一杯是水,谁能帮帮老师?”瞬间,学生们活跃起来,纷纷投入到探寻之中,有的用尝的方法来分辨,有的先闻后尝,有的先看再尝,也有的看、闻、尝全用……学生的思维处于百花齐放的状态,从活动中发现了自己的才干,增强了自信心,其个性得以张扬,真正地体现了自我。
  总之,科学探究活动中的“有序”和“无序”有着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有序中的无序可以激发学生的灵感,产生感悟,有新的发现,而无序中的有序则可以让学生经历一段完整的探究过程,得出科学的结论,并能逐步提升科学素质。
  (作者单位:江苏省金坛市华罗庚实验学校)
其他文献
据《中国交通报》报道,2013年11月21日,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政策法规司司长梁晓安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形势以及交通运输经济运行特点,今年全年
本文结合现场实际检测,介绍了EMT智能钢丝绳探伤仪在起重机钢丝绳断丝,磨损,变形,腐蚀检测等方面的应用;根据现场经验指出了使用中的注意事项,分析了优势和不足之处;阐述了现
通过矿区地球物理场、物性参数及局部异常特征圈定矿化蚀变带及金属硫化物富集地段。
高技能人才培养是职业技术院校面临的新课题.本文对新技师培养规范的设计构架以及新技师培养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探讨.
采用了FIR(Finite Impulse Response)数字滤波器来代替陷波滤波器与二阶滤波器的组合,并借助Matlab信号处理工具箱辅助分析和设计滤波器。介绍了重复控制器中FIR低通滤波器的具
近代中国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中华民族陷入亡国灭种的境地。孙中山晚年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富强,强烈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主张废除一切不平等务约,坚
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是当今提倡素质教育中的"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学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主要阐述了毕业生就业动态管理的依据、目的、意义、特点、作用,提出了动态管理的内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