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近几年来国家对于"三农"问题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也加快了农村的发展和新规划建设,相对城市农村发展较为缓慢,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对于现代化新农村的建设,农村的道路建设属于新农村建设中的"五改"之一,因此加快农村道路建设的进程,对农村经济的发展、经济结构和农业生产布局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如何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农村土地资源,加快道路建设,成了我们日益关注的话题。本文将对在我国新形势下新农村建设中道路建设进行浅要地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道路建设 研究
1 新农村建设中道路建设的重要性
1.1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
在现代的农村建设和经济发展中,由于较多处于偏远地区的道路交通设施极其落后,道路规划上也不合理,较多地区的道路距离最近的城区需要绕道几十公里,例如许多南方区域,河流和湖泊较多,许多地区的农村道路缺乏必要的桥梁设施等,仍靠摆渡和轮渡等方式通行,严重的制约了农村交通的出行和经济的发展加强农村道路建设的力度,一方面极大的改善了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农村道路与省道、国道的连接,为村民与城市的交易和交流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有效地改善投资环境,有利于招商引资。另一方面加快农村建设的发展进程,因地制宜的根据农村的特色利用良好的交通保障和服务,促进农村特色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良性循环。
1.2 改善农村出行条件
在許多地理环境复杂,偏远地区的农村来说,农村的道路也是村民的生命线,目前我国许多农村道路年久失修,农村生产活动的特点,农作机械的使用等对道路质量危害较大,许多桥梁和道路长期处于半运营状态,农村混合交通流量较大,针对这些危桥、危路特别是在恶劣天气的影响下极易发生安全事故,存在安全隐患。对于农村道路建设和规划,不仅满足了村民农业生产机械车辆的使用要求,,还改善了农村村民的农产品交易,垃圾清运和医疗、消防救护的交通需要,极大的保障了村民的安全出现系数,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
2新农村建设中道路建设和规划
2.1农村道路建设规划要点
农村道路的规划要结合地区的房屋、农田和地貌等特征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农村道路交通属于混合性,需要满足行人、非机动车和机动车等使用要求等。同时在道路建设中尽可能将机动车辆和行人分离,确保交通运输的安全可靠。二是农村车辆,尤其是生产车辆停放问题的考虑,大部分农村道路两边都是农田或水利设施等,村民在生产生活中大多就近将车辆停靠在路边处,阻碍了交通,因此在设计规划中需要根据生产车辆使用情况,合理设置错车道,或者适当修建集中的停靠点,已经村民的自用车辆和农村客运等车辆的停靠,应根据农村房屋布局,尽量选择靠近房屋集中区集中停靠,改变村民乱停乱放的习惯,方便主要干道的正常使用。
农村道路建设根据实际使用和房屋分布等情况一般在实际建设中分为三级道路,一级道路作为主干道,应该布局在村民房屋集中区的外围,农村生产的机械设备噪音污染较大,再加上主干道车流量较大,尽量设置偏离房屋住宅地区,村与村连接、并尽量与就近的省道、国道等主要干道连接,作为农村道路的主要骨架和重要的交通枢纽,确保农村之间和农村与外部城市交通的衔接和联系。二级道路作为农村道路的次干道,实现农村和辖区的各个生产队的连接,并于一级道路形成交通网,三级道路的范围属于村民生产生活的服务型道路,使村民房宅和二级道路的连接,或者作为农业生产用道,实现村民住户之间和农村主要干道的衔接,为村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便利条件。
道路的横断面设计,根据调查和研究分析道路建设地区的人口密度、交通流量和使用性质,以及使用功能等,来设计道路宽度的设计,一般人口密度较大的自然村主干道的横断面设计在6-7米左右,二級道路宽度设计在4-5米左右,三级道路设计在2-3米左右,对于主干道两边根据实际情况增加绿化带等。根据我国道路设计规范,道路设计应尽可能考虑设计的非直线性系数值,减少长时间行车视觉疲劳等,根据农村的实际地形地貌特征一般要求非直线性系数值在1.0左右。同时根据农村道路建设的实际投入成本上考虑,建设适当密度的道路网,确保农村住宅和生产生活、交通运输等使用,实现村与队、村与村和存与外部之间的道路网的连接和沟通。
现代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趋势,还应考虑时主要干道的市政管网的布置和景观布置要求,对于现代农村的发展需求和趋势,还应考虑在道路建设中天然气、生活用水和通讯线路等埋设。以及针对主要干道和农村旅游发展的需求,还应在主要道路上设置交通标志、路牌和警示牌等、道路两边设置绿化带和其他公共服务性设施等,提高农村道路的景观艺术。
2.2农村道路的建设要求和道路养护
对于农村主要干道的建设,由于主要干道的车流量大,以及农村生产机械和农产品运输情况,并结合当地的水文、地质条件因地制宜铺设密实和稳定,由于地下水和地表水对公路路面的损害比较大,再设计中要求根据场地的条件,合理的设计安排公路的排水设施,建立完整可靠的排水系统及时的将雨水排除。针对较为特殊的地段还应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和边坡支护等。一般路面可以采用沥青路面和混凝土路面,尤其是危险路段还应设置防护栏等,二级道路多采用混凝土路面,三级道路根据使用情况可采用混凝土或碎石路面。对路基的设计中需要根据国家公路路面的设计规范,科学的进行合理的设计,保证在降低工程的造价条件下促使公路的路基强度达到要求。道路建设过程中控制路面工程的强度和刚度,对路面的结构合理地设计,由于路面在雨水和车辆荷载等不良因素的综合作用下,都会发生破坏、变形等。
农村道路的养护问题只有是农村道路管理的薄弱地区,一是地方政府对于道路养护的重视程度不足,二是由于地方政府对于道路养护的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往往忽视了农村道路的养护,因此对于农村道路的养护管理,首先建立严格的道路管理机制,设置警示牌或者路桩等方式来限制外来大型车辆的往来、严禁超载超重车辆进入。村委会配合地方政府加强村民自我养护道路的意识,提高村民对道路养护的认识性和积极性,合理安排人员或自觉对农村道路的维护,及时修理存在病害的区段,避免道路病害蔓延。
总结:由于我国地理环境复杂,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均衡,近几年来我国在新农村建设中投入力度较大,虽然有所发展,但由于农村地理条件和其他因素的局限性,对于农村道路建设大部分的农村依然发展缓慢。农村的道路建设要基于科学可持续发展、生态规划等理念,借鉴国内外对于农村道路建设规划的成功案例,不断完善和创新,针对不同地区的农村道路建设有针对性的指定建设方案,合理利用农村土地资源、有效地改善农村的交通和生活环境,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田密蜜,陈炜,陈洁群. 《新农村建设视角下未来农村道路景观模式探讨——以江汉平原地区农村道路为例》[J]. 新西部(下半月). 2009(11).
[2] 张广芬,刘刚. 《新农村道路规划与设计探讨——以太原市东峰新区道路规划设计为例》[J]. 城乡建设. 2010(03).
[3] 覃永晖,吴晓,王晶,管益敏.《新农村建设中村庄道路系统规划的双重思考》[J]. 交通企业管理. 2008(07).
[4] 赵晓燕,薛峰. 《浅析新农村建设中的道路规划》[J]. 城市. 2010(06).
作者简介:
于秀雪(1971.12—),女,汉族,山东即墨人,本科,职称: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农村房屋,道路及农村社区建设。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道路建设 研究
1 新农村建设中道路建设的重要性
1.1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
在现代的农村建设和经济发展中,由于较多处于偏远地区的道路交通设施极其落后,道路规划上也不合理,较多地区的道路距离最近的城区需要绕道几十公里,例如许多南方区域,河流和湖泊较多,许多地区的农村道路缺乏必要的桥梁设施等,仍靠摆渡和轮渡等方式通行,严重的制约了农村交通的出行和经济的发展加强农村道路建设的力度,一方面极大的改善了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农村道路与省道、国道的连接,为村民与城市的交易和交流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有效地改善投资环境,有利于招商引资。另一方面加快农村建设的发展进程,因地制宜的根据农村的特色利用良好的交通保障和服务,促进农村特色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良性循环。
1.2 改善农村出行条件
在許多地理环境复杂,偏远地区的农村来说,农村的道路也是村民的生命线,目前我国许多农村道路年久失修,农村生产活动的特点,农作机械的使用等对道路质量危害较大,许多桥梁和道路长期处于半运营状态,农村混合交通流量较大,针对这些危桥、危路特别是在恶劣天气的影响下极易发生安全事故,存在安全隐患。对于农村道路建设和规划,不仅满足了村民农业生产机械车辆的使用要求,,还改善了农村村民的农产品交易,垃圾清运和医疗、消防救护的交通需要,极大的保障了村民的安全出现系数,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
2新农村建设中道路建设和规划
2.1农村道路建设规划要点
农村道路的规划要结合地区的房屋、农田和地貌等特征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农村道路交通属于混合性,需要满足行人、非机动车和机动车等使用要求等。同时在道路建设中尽可能将机动车辆和行人分离,确保交通运输的安全可靠。二是农村车辆,尤其是生产车辆停放问题的考虑,大部分农村道路两边都是农田或水利设施等,村民在生产生活中大多就近将车辆停靠在路边处,阻碍了交通,因此在设计规划中需要根据生产车辆使用情况,合理设置错车道,或者适当修建集中的停靠点,已经村民的自用车辆和农村客运等车辆的停靠,应根据农村房屋布局,尽量选择靠近房屋集中区集中停靠,改变村民乱停乱放的习惯,方便主要干道的正常使用。
农村道路建设根据实际使用和房屋分布等情况一般在实际建设中分为三级道路,一级道路作为主干道,应该布局在村民房屋集中区的外围,农村生产的机械设备噪音污染较大,再加上主干道车流量较大,尽量设置偏离房屋住宅地区,村与村连接、并尽量与就近的省道、国道等主要干道连接,作为农村道路的主要骨架和重要的交通枢纽,确保农村之间和农村与外部城市交通的衔接和联系。二级道路作为农村道路的次干道,实现农村和辖区的各个生产队的连接,并于一级道路形成交通网,三级道路的范围属于村民生产生活的服务型道路,使村民房宅和二级道路的连接,或者作为农业生产用道,实现村民住户之间和农村主要干道的衔接,为村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便利条件。
道路的横断面设计,根据调查和研究分析道路建设地区的人口密度、交通流量和使用性质,以及使用功能等,来设计道路宽度的设计,一般人口密度较大的自然村主干道的横断面设计在6-7米左右,二級道路宽度设计在4-5米左右,三级道路设计在2-3米左右,对于主干道两边根据实际情况增加绿化带等。根据我国道路设计规范,道路设计应尽可能考虑设计的非直线性系数值,减少长时间行车视觉疲劳等,根据农村的实际地形地貌特征一般要求非直线性系数值在1.0左右。同时根据农村道路建设的实际投入成本上考虑,建设适当密度的道路网,确保农村住宅和生产生活、交通运输等使用,实现村与队、村与村和存与外部之间的道路网的连接和沟通。
现代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趋势,还应考虑时主要干道的市政管网的布置和景观布置要求,对于现代农村的发展需求和趋势,还应考虑在道路建设中天然气、生活用水和通讯线路等埋设。以及针对主要干道和农村旅游发展的需求,还应在主要道路上设置交通标志、路牌和警示牌等、道路两边设置绿化带和其他公共服务性设施等,提高农村道路的景观艺术。
2.2农村道路的建设要求和道路养护
对于农村主要干道的建设,由于主要干道的车流量大,以及农村生产机械和农产品运输情况,并结合当地的水文、地质条件因地制宜铺设密实和稳定,由于地下水和地表水对公路路面的损害比较大,再设计中要求根据场地的条件,合理的设计安排公路的排水设施,建立完整可靠的排水系统及时的将雨水排除。针对较为特殊的地段还应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和边坡支护等。一般路面可以采用沥青路面和混凝土路面,尤其是危险路段还应设置防护栏等,二级道路多采用混凝土路面,三级道路根据使用情况可采用混凝土或碎石路面。对路基的设计中需要根据国家公路路面的设计规范,科学的进行合理的设计,保证在降低工程的造价条件下促使公路的路基强度达到要求。道路建设过程中控制路面工程的强度和刚度,对路面的结构合理地设计,由于路面在雨水和车辆荷载等不良因素的综合作用下,都会发生破坏、变形等。
农村道路的养护问题只有是农村道路管理的薄弱地区,一是地方政府对于道路养护的重视程度不足,二是由于地方政府对于道路养护的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往往忽视了农村道路的养护,因此对于农村道路的养护管理,首先建立严格的道路管理机制,设置警示牌或者路桩等方式来限制外来大型车辆的往来、严禁超载超重车辆进入。村委会配合地方政府加强村民自我养护道路的意识,提高村民对道路养护的认识性和积极性,合理安排人员或自觉对农村道路的维护,及时修理存在病害的区段,避免道路病害蔓延。
总结:由于我国地理环境复杂,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均衡,近几年来我国在新农村建设中投入力度较大,虽然有所发展,但由于农村地理条件和其他因素的局限性,对于农村道路建设大部分的农村依然发展缓慢。农村的道路建设要基于科学可持续发展、生态规划等理念,借鉴国内外对于农村道路建设规划的成功案例,不断完善和创新,针对不同地区的农村道路建设有针对性的指定建设方案,合理利用农村土地资源、有效地改善农村的交通和生活环境,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田密蜜,陈炜,陈洁群. 《新农村建设视角下未来农村道路景观模式探讨——以江汉平原地区农村道路为例》[J]. 新西部(下半月). 2009(11).
[2] 张广芬,刘刚. 《新农村道路规划与设计探讨——以太原市东峰新区道路规划设计为例》[J]. 城乡建设. 2010(03).
[3] 覃永晖,吴晓,王晶,管益敏.《新农村建设中村庄道路系统规划的双重思考》[J]. 交通企业管理. 2008(07).
[4] 赵晓燕,薛峰. 《浅析新农村建设中的道路规划》[J]. 城市. 2010(06).
作者简介:
于秀雪(1971.12—),女,汉族,山东即墨人,本科,职称: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农村房屋,道路及农村社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