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所在,作业是学习反馈的根源所在。如果将作业进行不断的创新,以此引领学生的思维,这不仅可以更好的巩固、反馈、延伸学生的课堂学习,还能启发学的思维,引领学生的爱好,这种促使学生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创新;作业;高中物理;发展
新课标就高中物理教学有明确要求:减少学生的课业负担,从布置作业开始。作业作为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它可以帮助学生对课堂知识加深理解,让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物理作业的创新急需广大物理教师多加思考。用物理作业的不断创新,来促进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并且也能对课堂讲解的内容进行及时的补充,为后面的教学提供必要的依据。
一、设计延展作业,培养发散思维
新课标实施阶段要求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那么教师只有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想象能力,才能实现对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知识的把握,搜寻具有延展性、能够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升又能够突出知识重点的内容,在这些内容上下足功夫,有目的地锻炼学生的变通能力并要不时鼓励学生对知识进行发散运用,从而对学生的想象力进行有效的培养。
如在教学《物体的相互作用 重力》一课时,在课堂上教师传达给学生的信息是重力产生的原因——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力。为了学生能够很好地理解重力,除了做必要的知识练习让学生熟知重力的大小和方向外,教师为了后面内容的顺利进行,就给学生布置了一项作业,来促使学生利用平时积累的科普知识展开自己的想象,以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在自然界里,你清楚有哪个物体不会受到力的作用?地球也在围绕着太阳转动,这个曲线运动的原因何在?如果在自然界中,物体之间没有了相互之间的吸引力,宇宙将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呢?作业布置好后,可以给学生相互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进行讨论,最终给出自己的答案。
通过给学生布置具有想象空间的作业,可以让学生对知识重点的把握更加准确,能很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训练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从而促使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提升。
二、设计差异作业,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学习差异,在布置的作业中不仅具有对全体学生的共同要求,还要具有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而设置的个体内容。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对课堂的学习,通过教师布置的作业进行检验,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完成一定量的作业,从中获得成就感,从而使学生对于学习物理的兴趣得到激发。
如在教学《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一课之后,面对学生对于电路知识的理解程度的不同,教师就精心设置了具有一定差异的作业,对学生明确依据自身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具有选择性的完成作业:对于a阶层的学生,布置的作业就是能够通过给出的电路图认清该电路具体是如何连接的,还要能够指明此电路中都存在着那些电学元件并能说出其名称;对于b阶层的学生,布置的作业在a阶层的基础上,要能够依据给出的电路图进行实物的连接,如果给出的是实物连接要能够画出电路图;对于c阶层,布置的作业在前两个的基础上,还要让学生能够根据日常生活中对电路的应用情况自己设计出与之相符合的电路图,并连接成实物图进行验证。分阶层的布置作业,使处于不同阶层的学生都能够有作业需要完成,符合了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使学生对物理作业的完成有了兴趣,使课堂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通过教师对作业的设置进行差异分层,让作业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了有针对训练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眼界,让学生不再把作业当做是一种负担,相反地激发了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设计实践作业,提高主动学习
其实物理的概念和规律都来自于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所以教师要想办法让学生去深入了解物理知识的真正内涵,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多走入生活,使学生能够在观察生活的过程中亲身体验,以求对物理知识的内在要素进行消化吸收。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创造一些简单易行的实验来帮助学生对一些器材原理的掌握,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掌握一些必要的内容,教师还可以为学生以作业的形式设计具有实践意义的习题,也便于学生通过实践来感知知识的本质,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如在教学《导体的电阻》一节课时,由于要测量导线的粗细,就有了对游标卡尺读数的问题。针对于游标卡尺的使用问题,教师很清楚要让学生能够掌握其读数的方法,可是学生往往就是对读数方法很容易出现错误。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对于游标卡尺的原理没能掌握,游标卡尺的原理是很复杂的,而读数的规则是简单的。可是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够准确掌握读数规则,没有直接把读数的方法告诉学生,而是从游标卡尺的原理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就用10分度的为例,教师告诉学生游标卡尺的10个刻度均分了主尺的9mm,那么游标上的每个分度就是0.9mm,每个刻度与主尺相差0.1mm,如果在测量脚处放置被测量物体,该被测物体如果是0.1mm时,那么就会使游标尺的第一个刻度和主尺的1mm刻度对齐;如果被测物体是0.2mm时,那么就是游标尺的第二个刻度和主尺的2mm刻度对齐……从而让学生清楚了游标卡尺的读数原理。这时教师就给学生布置了课下作业:请你自己设计一个20分度的游标卡尺,并去寻找它的读数方法。利用这一实践作业,使学生能深刻理解游标卡尺的读数规则。
通过给学生布置实践性的课后作业,让学生不仅有动手的机会,也给了学生动脑的过程。让学生参悟实践原理,让学生主动去思考探究,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素质教育改革无法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但是我们的教师可以通过创新作业来优化我们的评价方式和评价效果,借助创新作业的落实发散学生思维、启迪学生智慧、挖掘学生潜能,达成减负高效的高标准。
【关键词】创新;作业;高中物理;发展
新课标就高中物理教学有明确要求:减少学生的课业负担,从布置作业开始。作业作为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它可以帮助学生对课堂知识加深理解,让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物理作业的创新急需广大物理教师多加思考。用物理作业的不断创新,来促进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并且也能对课堂讲解的内容进行及时的补充,为后面的教学提供必要的依据。
一、设计延展作业,培养发散思维
新课标实施阶段要求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那么教师只有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想象能力,才能实现对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知识的把握,搜寻具有延展性、能够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升又能够突出知识重点的内容,在这些内容上下足功夫,有目的地锻炼学生的变通能力并要不时鼓励学生对知识进行发散运用,从而对学生的想象力进行有效的培养。
如在教学《物体的相互作用 重力》一课时,在课堂上教师传达给学生的信息是重力产生的原因——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力。为了学生能够很好地理解重力,除了做必要的知识练习让学生熟知重力的大小和方向外,教师为了后面内容的顺利进行,就给学生布置了一项作业,来促使学生利用平时积累的科普知识展开自己的想象,以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在自然界里,你清楚有哪个物体不会受到力的作用?地球也在围绕着太阳转动,这个曲线运动的原因何在?如果在自然界中,物体之间没有了相互之间的吸引力,宇宙将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呢?作业布置好后,可以给学生相互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进行讨论,最终给出自己的答案。
通过给学生布置具有想象空间的作业,可以让学生对知识重点的把握更加准确,能很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训练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从而促使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提升。
二、设计差异作业,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学习差异,在布置的作业中不仅具有对全体学生的共同要求,还要具有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而设置的个体内容。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对课堂的学习,通过教师布置的作业进行检验,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完成一定量的作业,从中获得成就感,从而使学生对于学习物理的兴趣得到激发。
如在教学《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一课之后,面对学生对于电路知识的理解程度的不同,教师就精心设置了具有一定差异的作业,对学生明确依据自身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具有选择性的完成作业:对于a阶层的学生,布置的作业就是能够通过给出的电路图认清该电路具体是如何连接的,还要能够指明此电路中都存在着那些电学元件并能说出其名称;对于b阶层的学生,布置的作业在a阶层的基础上,要能够依据给出的电路图进行实物的连接,如果给出的是实物连接要能够画出电路图;对于c阶层,布置的作业在前两个的基础上,还要让学生能够根据日常生活中对电路的应用情况自己设计出与之相符合的电路图,并连接成实物图进行验证。分阶层的布置作业,使处于不同阶层的学生都能够有作业需要完成,符合了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使学生对物理作业的完成有了兴趣,使课堂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通过教师对作业的设置进行差异分层,让作业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了有针对训练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眼界,让学生不再把作业当做是一种负担,相反地激发了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设计实践作业,提高主动学习
其实物理的概念和规律都来自于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所以教师要想办法让学生去深入了解物理知识的真正内涵,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多走入生活,使学生能够在观察生活的过程中亲身体验,以求对物理知识的内在要素进行消化吸收。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创造一些简单易行的实验来帮助学生对一些器材原理的掌握,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掌握一些必要的内容,教师还可以为学生以作业的形式设计具有实践意义的习题,也便于学生通过实践来感知知识的本质,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如在教学《导体的电阻》一节课时,由于要测量导线的粗细,就有了对游标卡尺读数的问题。针对于游标卡尺的使用问题,教师很清楚要让学生能够掌握其读数的方法,可是学生往往就是对读数方法很容易出现错误。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对于游标卡尺的原理没能掌握,游标卡尺的原理是很复杂的,而读数的规则是简单的。可是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够准确掌握读数规则,没有直接把读数的方法告诉学生,而是从游标卡尺的原理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就用10分度的为例,教师告诉学生游标卡尺的10个刻度均分了主尺的9mm,那么游标上的每个分度就是0.9mm,每个刻度与主尺相差0.1mm,如果在测量脚处放置被测量物体,该被测物体如果是0.1mm时,那么就会使游标尺的第一个刻度和主尺的1mm刻度对齐;如果被测物体是0.2mm时,那么就是游标尺的第二个刻度和主尺的2mm刻度对齐……从而让学生清楚了游标卡尺的读数原理。这时教师就给学生布置了课下作业:请你自己设计一个20分度的游标卡尺,并去寻找它的读数方法。利用这一实践作业,使学生能深刻理解游标卡尺的读数规则。
通过给学生布置实践性的课后作业,让学生不仅有动手的机会,也给了学生动脑的过程。让学生参悟实践原理,让学生主动去思考探究,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素质教育改革无法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但是我们的教师可以通过创新作业来优化我们的评价方式和评价效果,借助创新作业的落实发散学生思维、启迪学生智慧、挖掘学生潜能,达成减负高效的高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