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以来,合作学习已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有明确责任分工的相互性学习。21世纪的人才,必须具有合作能力,在合作中取得成功。著名的科学家爱迪生也曾说过:“合作是成功之母。”
一年级学生刚刚入学,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是家庭中的小皇帝。在家庭生活中缺少与他人合作的机会,而且自私、霸道,但他们的模仿性强,可塑性大,在这期间如果能很好地加以引导和培养,就能比较容易帮助他们学会合作学习。形成良好的合作品质,这将直接影响他们今后的学习及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那么,如何使一年级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呢?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师要言传身教
教师要以平等的身份适时地参与小组合作,以灵活调整教学环节;教师还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实施不同的合作学习策略,做好示范,并且在合作学习中一定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去交流。如:在教完“我们认识的数”后,为了巩固学生对数的认识和培养学生的数感,我要求学生合作做游戏“猜数”,在学生合作游戏前,我先请一位能力强的学生和我猜数,然后再请两位学生上台做猜数游戏,使猜数游戏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一种模式,给学生导向,最后放手让学生同桌互猜、小组内自由猜。
二、要培养学生学会倾听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应从教师自身做起,无论在课内还是在课外,教师都应静下心来倾听学生的表达,对学生语无伦次的表达要细心诱导,鼓励学生把自己的话能有条理地说出来。同时,教师对学生的“说”与“听”要做出科学的要求和合理的评价。在培养学生学会倾听的同时,要激发学生“说”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运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达思维过程和结果,既可以使知识得到内化,又能促进思维的发展。例如,在教学“认识几和第几”时,首先要让学生说一说图意。在明白图意的基础上想一想,然后组织交流,让学生充分地说出一共有几个人在排队买票,某个人排在第几。第几排的是哪一个,他前面有几个人,后面有几个人。这样,学生在说的过程中,就体会了“几”与“第几”的不同含义。苏教版数学实验教材为学生的“说”提供了大量的空间和机会。课本中经常出现“你能看图说一说吗”、“你还能怎样说”、“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題”……培养学生将操作过程、观察过程;想像过程、质疑过程说出来。这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数学语言,提高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水平。
三、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
在生生合作中。小组内的意见往往不统一,这时教师就要以参与者的身份引导学生对各种意见进行充分讨论,通过动手操作、分析、归纳,甚至争辩,达成共识。如学习“角的初步认识”时,可让学生猜猜“一张正方形纸剪掉一个角,还剩几个角?”多数学生认为还剩3个角,也有的认为还剩4个角、5个角,这时就可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实际剪一剪、数一数,最后分析归纳出由于剪法不同,剩下的角的个数就不一样的结论。这种分析、思维、争辩的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而且初步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同样,在全班合作交流中,教师对合作小组的意见也进行分析、归纳,这既是对学生合作学习的肯定,也是对知识重难点、疑点的点拨,使学生在享受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快乐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四、培养学生交流、表达的能力
交流是合作学习的重要环节,语言表达是人与人交往的基础,在合作学习中,往往看到很多出色的“小老师”,经常代表小组发育,且把正确的结论一下都说完了,其他同学就无话可说了,因此,教师要深入到小组中,简单的问题尽可能让基础差一点的同学回答,并给予及时的鼓励,对发言特别积极的同学说“老师知道你很能干,能把机会让给其他同学吗?让他和你一样积极发言好吗?”这样尽可能让更多的同学有表达的机会。一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往往心里想得到,口里说不出,或者说“半截话”,教师要耐心引导,多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会用数学语言有条理表达,或让学生用手势、动作、算式、图画等方式表达。
五、让学生在相互欣赏、相互激励的过程中提高合作能力
在合作学习中,相互欣赏和相互激励也是很重要的。“你的想法真了不起”、“xx小组,你们真棒”,这些欣赏与激励的语言,无论出自老师或学生之口,都会使学生感到无比自豪。且没得到表扬的小组、个人会自觉纠正自己的行为,马上改正缺点。同样,即使是学生答错了,老师也应宽容、鼓励:“没关系”、“敢发言就不错,再动动脑子,你一定能行”。每个人从内心深处都希望自己是成功者,何况是小孩子,欣赏与被欣赏、鼓励与被鼓励都是一种互动的源泉,真诚地相信别人、帮助别人,是一种良好的品德,这也是合作学习中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总之,众多的教学实践都很有力地证明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从一年级学生开始,教会他们合作学习,必然会使他们受益终生。
一年级学生刚刚入学,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是家庭中的小皇帝。在家庭生活中缺少与他人合作的机会,而且自私、霸道,但他们的模仿性强,可塑性大,在这期间如果能很好地加以引导和培养,就能比较容易帮助他们学会合作学习。形成良好的合作品质,这将直接影响他们今后的学习及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那么,如何使一年级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呢?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师要言传身教
教师要以平等的身份适时地参与小组合作,以灵活调整教学环节;教师还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实施不同的合作学习策略,做好示范,并且在合作学习中一定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去交流。如:在教完“我们认识的数”后,为了巩固学生对数的认识和培养学生的数感,我要求学生合作做游戏“猜数”,在学生合作游戏前,我先请一位能力强的学生和我猜数,然后再请两位学生上台做猜数游戏,使猜数游戏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一种模式,给学生导向,最后放手让学生同桌互猜、小组内自由猜。
二、要培养学生学会倾听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应从教师自身做起,无论在课内还是在课外,教师都应静下心来倾听学生的表达,对学生语无伦次的表达要细心诱导,鼓励学生把自己的话能有条理地说出来。同时,教师对学生的“说”与“听”要做出科学的要求和合理的评价。在培养学生学会倾听的同时,要激发学生“说”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运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达思维过程和结果,既可以使知识得到内化,又能促进思维的发展。例如,在教学“认识几和第几”时,首先要让学生说一说图意。在明白图意的基础上想一想,然后组织交流,让学生充分地说出一共有几个人在排队买票,某个人排在第几。第几排的是哪一个,他前面有几个人,后面有几个人。这样,学生在说的过程中,就体会了“几”与“第几”的不同含义。苏教版数学实验教材为学生的“说”提供了大量的空间和机会。课本中经常出现“你能看图说一说吗”、“你还能怎样说”、“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題”……培养学生将操作过程、观察过程;想像过程、质疑过程说出来。这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数学语言,提高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水平。
三、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
在生生合作中。小组内的意见往往不统一,这时教师就要以参与者的身份引导学生对各种意见进行充分讨论,通过动手操作、分析、归纳,甚至争辩,达成共识。如学习“角的初步认识”时,可让学生猜猜“一张正方形纸剪掉一个角,还剩几个角?”多数学生认为还剩3个角,也有的认为还剩4个角、5个角,这时就可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实际剪一剪、数一数,最后分析归纳出由于剪法不同,剩下的角的个数就不一样的结论。这种分析、思维、争辩的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而且初步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同样,在全班合作交流中,教师对合作小组的意见也进行分析、归纳,这既是对学生合作学习的肯定,也是对知识重难点、疑点的点拨,使学生在享受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快乐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四、培养学生交流、表达的能力
交流是合作学习的重要环节,语言表达是人与人交往的基础,在合作学习中,往往看到很多出色的“小老师”,经常代表小组发育,且把正确的结论一下都说完了,其他同学就无话可说了,因此,教师要深入到小组中,简单的问题尽可能让基础差一点的同学回答,并给予及时的鼓励,对发言特别积极的同学说“老师知道你很能干,能把机会让给其他同学吗?让他和你一样积极发言好吗?”这样尽可能让更多的同学有表达的机会。一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往往心里想得到,口里说不出,或者说“半截话”,教师要耐心引导,多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会用数学语言有条理表达,或让学生用手势、动作、算式、图画等方式表达。
五、让学生在相互欣赏、相互激励的过程中提高合作能力
在合作学习中,相互欣赏和相互激励也是很重要的。“你的想法真了不起”、“xx小组,你们真棒”,这些欣赏与激励的语言,无论出自老师或学生之口,都会使学生感到无比自豪。且没得到表扬的小组、个人会自觉纠正自己的行为,马上改正缺点。同样,即使是学生答错了,老师也应宽容、鼓励:“没关系”、“敢发言就不错,再动动脑子,你一定能行”。每个人从内心深处都希望自己是成功者,何况是小孩子,欣赏与被欣赏、鼓励与被鼓励都是一种互动的源泉,真诚地相信别人、帮助别人,是一种良好的品德,这也是合作学习中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总之,众多的教学实践都很有力地证明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从一年级学生开始,教会他们合作学习,必然会使他们受益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