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盛宴下的暴力革命与叙事狂欢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jian19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电影艺术发展至今天,暴力元素已经成为电影视听语言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各个国家的电影创作者都在尝试着将这种极端的元素融入进大众审美体系,并被受众广为接受。姜文是一名“演而优则导”的电影导演,在他的作品中,从开始逐渐显现出暴力的元素到后来不断利用暴力元素作为其电影视听语言表述的最基本的手法之一,通过导演作品《让子弹飞》,将暴力革命进行到底,从而显出姜文电影暴力美学风格所形成的独特品质。
  关键词:姜文;暴力;《让子弹飞》;荒诞性;黑色幽默;英雄情结;政治暗喻
  姜文作品《让子弹飞》让这位导演的创作之路达了一个里程碑式的高度。因为在这部电影中,姜文的暴力美学扬弃了传统暴力美学,不仅仅把暴力作为一种纯粹的视觉体验和心理宣泄,而是让之融入整体的叙事框架中,运用各种形式上的策略,将暴力作为推动情节发展的动力之一,形成了“暴力本身就是故事,故事离不开暴力”的新的创作思维。
  《让子弹飞》形成了自我独具特色的暴力美学风格,最重要的是他集中解决了一个问题:不仅将暴力的形式上最大限度的夸张化,诗意化,更在思想上下足了功夫,将暴力的叙事功能放大,加深影片的思想内涵。
  1 以荒诞的故事情节作为依托
  姜文电影暴力美学最为突出的风格特征,则是以一个荒诞不经的故事情节作为依托。暴力有自身的不可抗拒性,传达给观众的是一种直接的内心宣泄,一旦暴力的成分超过了受众所能承受的范围,所表达的风格形式必定会遭到破坏。但是如果有了荒诞的故事,那么暴力所存在的一切行为,我们都可以把它称作是合理的,可被人接受的。
  这种荒诞集中表现在情节的浪漫化,写意化,观众只要感受暴力带来独特审美感知即可,不必为剧情本身所担忧,因为这种魔幻现实主义的表现方式,依照科学的判断,本身就是不合理的,导演让暴力元素存在于这样的载体下,大家便不会对剧情的逻辑进行分析,这是吸引力蒙太奇的一种具体表现。导演把自己的故事情节强行灌输给受众,让受众没有判断的余地,被动地接受所看到的一切。
  电影《让子弹飞》中,暴力体现出荒诞的一面,荒诞视暴力如儿戏,仿佛无视他的存在:汤师爷吃的火锅像鼎一样大,三人去鹅城上任,整个十八路军来保护,而所乘坐的火车更是由十多匹马代步,麻匪老大在山顶居然打穿了马拉车的绳索,万马奔腾之后,两板斧头把火车掀翻了天;麻匪是影片中虚构的一个土匪组织,因打劫之时所带着像麻将一样的面具才以得名,这本是他们保护自己身份的工具,可进城后却大摇大摆,毫不畏惧,一副满不在乎,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的样子;黄四郎是南国一霸,割据一方,欺男霸女,他炸死了前五个“混账王八蛋的县长”,却称作是“跟他耍耍”,还找了一个和自己一模一样的替身,偷梁换柱;武举人像玩杂技一样把小二当球一样踢来踢去,只因为破坏了他喝酒的雅兴;老六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据理力争,无果后剖开了自己的肠子,血溅成了扇形,取出了吃过的凉粉,而死后的墓碑竟然是一个写着“六”字的木头梆子;兄弟们像游戏机里的人物,飞檐走壁,毫发无损;汤师爷八岁的儿子长的比自己还高,死后被埋在了银子堆成的山里,屁股被炸到了树上还能说话。
  看似在舞台剧中的滑稽表现方式,却真的被姜文搬到了自己的电影中来,在这种颇有喜感的剧情中,相对于暴力元素来说,就显得极其应景了。观众会认为,既然如此荒诞的事情我都可以接受,那么对于暴力来说,为什么不能接受呢?
  2 黑色幽默的表现形式
  黑色幽默作为一种美学形式,其本质就在于承认世界的荒诞离奇,他让人哭笑不得,悲喜交加。黑色幽默集中表现在冷幽默上,是一种以乐景写哀情的艺术手法,常在气氛的不尽意见,弄出搞笑的点子。《让子弹飞》中,黑色幽默的成功运用也为暴力元素的简单粗暴增添了很多润滑剂。我们总是能够在情节变得紧张,气氛变得尴尬时体会到暴力的幽默。导演总是费尽心思,让一切暴力的元素中夹杂着一种无奈,一种哭笑不得,又难以改变的状态。
  黄老爷一拳打在替身的脑袋上,扒下了他的牙齿,只因为替身有模有样地学他说骂人的话;张麻子和夫人同房但不入身,本来是一场性暴力的场景,却因张麻子一边说着“如有冒犯,你可以一枪打死我”,一边非礼着夫人,让人捧腹大笑;在鸿门宴的经典桥段上,本是三家谈判剿匪分赃的场合,还不断地有人死去,却因三人精彩而幽默的对白化解了尴尬的气氛;墓地打劫是张麻子精心策划的,本是惊心动魄的场景,却让一个牧师搞得哭笑不得。这些都是本片当中黑色幽默的代表情节。
  还有那些“笑道不得”的经典对白令人记忆犹新,不得不说,很少有一部电影可以做到让观众通过对白获得如此之大的满足感,很多观众还没看电影,只读对白就已经对这部影片产生浓厚的兴趣了。可见,在暴力的语境下,对白所引发的黑色幽默效果甚至远远大于情节本身。这也成为了姜文电影在把握暴力元素时所用的一点催化剂和润滑剂,也使得暴力和死亡的残酷性消失殆尽,观众每一瞬间的伤感都会被一阵幽默的狂流所代替,暴力在这里不仅是纯粹的黑帮火拼,而是导演精妙构思后的情节,匠心独运后的对白。密集的黑色幽默造就了影片的喜剧色彩,是对暴力这个恐怖代名词的重新解读。
  3 极端的英雄主义情结和价值取向
  姜文的暴力往往充斥着自我的英雄主义。他的每一部影片都映照了他的成长经历和价值观点。他的暴力中,不仅带有着英雄主义,还集中体现在兄弟情结,死亡情结,侠义情结等元素上。
  姜文说,他一直梦想着能够拍摄一部“纯爷们儿”的片子,向西部黑帮电影致敬。如今,一颗子弹划过苍穹,沾满野心的暴力,射穿了世界的不公。《让子弹飞》中,无时无刻地宣扬着一种正义的价值取向:嫉恶如仇,劫富济贫,惩恶扬善,追求公平。然而,他把自我满腔的英雄情结植入到一个土匪身上,这种强烈的反差感让人们在自我蒙昧中找寻张麻子的亦正亦邪。
  暴力,是一把很好的利刃。姜文的英雄情结是充满匪气的,他认为英雄不问出处,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带有革命气节的正义。他与恶势力斗争充满智慧,决不妥协。六子也是正义价值取向的代表,为了证明自我清白,“切腹取粉”,导演在用暴力宣扬“士可杀不可辱”的壮烈情怀。在姜文电影中,兄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元素,七个兄弟都是铮铮铁骨的硬汉,“士为知己者死”,然而,姜文是辩证的,也是感性的。英雄是被宣扬的,但英雄的归宿并非善始善终,在拼尽全力打败了黄四郎之后,自己却一无所有,只能骑着白马,望着兄弟和心爱的女人远去的背影,黯然伤神。姜文电影中的暴力同样充斥着死亡色彩。影片刻画了许许多多非正常死亡的方式,尽显姜文式的风格,切腹自尽,枪毙,砍头,车裂,撞击,暴尸等一系列充满着暴力元素的死亡方式,是姜文对于生命的独有的解释。   4 暴力的暗喻
  姜文暴力美学是充满着暗喻的,这也是姜文作为一名国内导演,通过自我的经历表达对社会的一种全新认知,折射出无尽的政治隐喻与社会批判。
  影片一开始就设定了汤师爷这个角色,这是一个八面玲珑,左右逢源,游走在黄四郎与张麻子之间,亦正亦邪的生动形象。他是政权与金钱的象征,满脑子想着都是挣钱,人名对他来说无所谓,能挣到钱才是关键。为了保命,他隐姓埋名,骗了前妻的钱,还霸占了人家的身子,剿匪的胆量他没有,借着剿匪的名义赚钱的胆量有,而且很大。“钱你不要,美女也不要,那你要什么?”再他看来,政权与金钱有(下转第页)(上接第页)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说“上任就有钱”,他教给张麻子为官之道,要不“跪着挣钱”,要不“山里挣钱”,为了挣钱,不寒碜。影片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一个将政权与金钱玩弄于股掌,可爱又可恨的丰满形象,让人不得不自然地联想起我们生活中金钱与权力的隐秘关系,而最终汤师爷被炸死在白银堆里,也算是完成了他毕生的夙愿,“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不得不说,夹杂着暗喻的暴力给了他一个最大的讽刺!
  然而姜文偏偏要“站着把钱挣了”。绝不同流合污,也绝不为了挣钱向权贵低头。这是其暴力暗喻的核心思想。他崇尚的暴力是一种革命者的暴力,一种追求正义,公平,信仰的暴力。这种暴力,不论观众看到他以什么方式表达出来都不会反感,因为姜文暴力本身会赢得极大的社会认同度,他希望通过自己的方式推翻这个政权。黄四郎是恶势力的代表,他盘踞一地,欺男霸女,是封建地主的象征,张麻子跟随过国民将军,按照时间推算,他应该是参加过辛亥革命的,因此他的思想中一直存在着革命性、民主性,他穿着时尚,尽显西部风格,理念开放超前,足智多谋,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代表,然而,最后的一无所有也正象征了资产阶级的妥协性。张麻子被称为土匪,实则是倡导民主的革命家,黄四爷自称贵族,实则是欺压百姓的统治者,张麻子推翻黄四爷的政权,正是一幕中国近代史天翻地覆的革命缩影。
  5 结语
  电影,是放大的人生,电影中的暴力之所以可以称之为美学,是因为暴力本身的存在,而非电影对于暴力的宣扬和鼓吹。暴力美学在电影中的出现,是暴力作为一种艺术范畴衍生到了电影文化当中的产物。其形成的心理效益重在对于故事情节的猎奇,对于视听感知的享受,而弱化了暴力元素本身。
  姜文电影中,暴力美学元素是无所不在的,通过夸张的演员表演,暴力的叙事模式,荒诞的故事情节,幽默的事件包袱,配合上生动的语言对白,恰当的场景调度,丰富的镜头语言,鲜活的人物形象,从而形成了自我对于暴力美学的独特风格。
  这种风格是以荒诞的故事情节作为依托,配合以生动幽默的表现形式,表达了自我的英雄情结和价值取向,从而形成一定的暴力政治暗喻的。
  参考文献:
  [1] 刘思佳.开拓电影空间的可能性[J].现代传播,2010(06).
  [2] 郝建.美学的暴力与暴力美学——杂耍蒙太奇新论[J].当代电影,2002(02).
  [3] 郝建.叙述狂欢和怪笑的黑色——好莱坞怪才昆汀塔兰蒂诺创作论[J].当代电影,2002(01).
  [4] 王文蓉.鬼怪天才的拼盘容量——昆汀·塔伦蒂诺的电影世界[J].电影,2004(02).
  [5] 杨新敏.悲喜交融的叙事神话——姜文电影的叙事风格深析[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03).
  [6] 陈黛西.让子弹飞效仿昆汀,以及自恋的列宁主义革命[J].东方电影,2011(01).
  [7] 刘茉林.姜文电影与昆汀风格[J] .电影文学,2011(18).
  [8] 张蜀津.论暴力美学的本质与美学意味[J].当代电影,2012(10).
  作者简介:秦琛(1989—),男,山西太原人,硕士,江西科技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电影美学,影视视听语言。
其他文献
摘 要:图像记录是保护与传承民族服饰文化的有效途径之一。服装和别的文化元素之间存在着彼此融合与影响的关系,同时它的发展与人类学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在人类学基础上用图像记录的方法体现贺州瑶族服饰图案、刺绣、蜡染工艺等多方面都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与参考意义。  关键词:瑶族服饰;图像记录;人类学  1 图像记录与人类学的关系  图像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图像“指各类图像(素描、写生、水彩画、西洋画、
期刊
摘 要:本文从室内空间设计课程的现状出发,从教学内容与教学体系两方面对课程进行了重构,形成了更符合当下专业发展趋势的环境空间设计课程。重构后的环境空间设计课程从教学内容与教学体系上打通了室内、建筑和室外空间,从更纯粹的角度来研究空间形态与形式,更强调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实践学习的结合,以培养学生更强的空间处理能力。  关键词:环境空间设计;教学内容;教学体系;重构  按照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
期刊
摘 要:楚汉艺术中的审美主张和艺术表现形式体现了写意性的特点。在物象造型、意境表现、线条使用及构图上虽显稚拙,但古朴生动、大胆自然。沉稳大气的时代风尚使得写意性元素充分具备,而宿迁和徐州周边地区出土的大量艺术作品也充分证明了楚汉写意风格的日趋完备。  关键词:楚汉艺术;写意;夸张;审美  1 楚汉艺术中写意元素的产生与发展  汉代秦而立,依然承袭前代的很多社会制度、风俗习惯、文化艺术等,这其中犹以
期刊
摘 要:面对中国动画的繁荣局面,我们要怎样突破自身的局限性,重拾中国动画的自信心。怎样才能从中国动画制造变成中国动画创造。如何寻找自己的文化价值,创造出拥有自身特质和文化影响力的中国动画,实现自己的动画人才储备和创造力,从而实现中国动画的中国梦,生产出具有东方色彩和国际影响力的动画作品。本文试图从中西方动画的差异性出发来讨论这一话题,以比较的方式来寻找中国动画的发展方向和可能性。  关键词:动画产
期刊
摘 要:在现代化快节奏的生活中,光由为人们服务渐渐被人们喜爱,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质,但过度和不合理的使用变成人们厌恶的工业下的产物,公共环境中的光污染就是一个很明显体现这种转变的现象。本文着重讨论城市夜幕下,灯光装置艺术的兴起、转变,并结合分析具有代表意义的光语言作品来说明现在公共空间中灯光装置产生的意义。阐述如何借助对于灯光装置的研究从而改善这种无序运用光的现象,带给人们更好的体验。  关键
期刊
摘 要:无锡精微绣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获得了世人的尊重。文章从游于艺、工于技、精于术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证了无锡精微绣艺术的精湛、精致与精美。  关键词:精微绣;游于艺;工于技;精于术  1 引言——高冷的无锡精微绣  熟悉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人都应该知道中国的四大名绣:苏绣、湘绣、蜀绣、粤绣。刺绣,古时叫“针绣”,最早可见诸《尚书》中的“衣画而裳绣”、“日月星辰山龙
期刊
摘 要:象征符号在电影里颇为常见,也最容易让人接受,象征符号可以体现在人物、故事情节、道具,甚至人物情感上,往往对整部电影的艺术提升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除此之外象征符号能更好地表达导演的思想和情感。再者,只要合理的运用这些象征符号就能使电影里的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时空里表现出不同的“内涵”,使原本简单的“外延”产生不同的艺术“内涵”,从而丰富影片的艺术张力。  关键词:电影符号学;象征符号;指示符号
期刊
摘 要:中国历史文化悠久且民族众多,服饰文化经历长期演变,形成了独特的体系,它传达着民族的生活习惯、信仰风俗等多元化的文化内质。传承传统服饰文化在服饰设计的教学方面肩负着历史重任,只有在传承中创新,中国服饰才会走出具有民族特色的道路。  关键词:民族服饰文化;服饰设计教育;传承;创新  中华民族服饰历经几千年的演变发展,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民族服饰文化体系,其具有适中、和谐的“情理美”和追求意境的
期刊
摘 要: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音乐的发展,人们对音乐的需求呈现多样化、多层次特点,音乐中的流行元素与民族元素相融合,是当今音乐发展的一大趋势,希望本文对于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的融合与创新做出有价值的探索。  关键词:“玖月奇迹”;民族与流行;融合与创新  在新媒体日新月异的形势下,对民歌的发展和传播有了相当大的挑战,因此,要让现在的老百姓,尤其是年轻人了解民歌、喜欢民歌,从创作到表演形式都需要创新,融合
期刊
摘 要:在社会化高度融合与发展、信息技术日益突飞猛进的今天,戏剧的生存与发展即面临着一定程度的危机也存有相对宽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那么,如何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跟上时代需求、如何迎合当今人们的审美需求是其存在与发展的基本条件。作为戏剧人物造型设计者,面对一部传统戏剧中性格迥异的众多角色时,如何即保留住观众耳熟能详的传统形象印记、又使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并合理的融入流行元素与创新意识,为现代观众所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