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国共产党对协调发展思想的探索是一脉相承并与时俱进的,本文主要从时间节点入手,整理了中国共产党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协调发展理念的主要内容,分析了协调发展理念的相互联系和历史演进,研究协调发展思想有助于更好的解决发展中的不平衡问题,助力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协调;协调发展;演进;拓新
[中图分类号] D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7)01-0023-06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起就是一个具有历史责任感的政党,经过数年的奋斗与发展,终于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建立起了新中国,正昂首阔步的迈入全面小康的时代。国家独立、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基础就是国家的前进与发展,共产党人根据具体的不同的历史条件,始终不忘初心,坚持发展,努力带领人民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本文分析了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协调发展理念的基本内容与演进过程。回顾和总结历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协调发展理念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和历史演进,有助于更好的解决发展中的不平衡问题,助力实现全面小康。
一、 协调发展理念的思想内涵
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明确提出“协调”这个概念是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将“协调(发展)”定义为“按比例(发展)”。虽然马克思没有具体的对协调和协调发展问题进行论述,但是马克思的理论包含着谋求协调发展的思想。协调发展是协调与发展的交集,马克思认为发展内在的要求就是協调,而协调内生于发展,协调的最终力量,实质上是生产力意义上的经济发展,但人口、政治、文化、法律、自然、思想等多种社会因素也应该考虑在内。基于唯物辩证法,马克思认为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并贯穿于事物发展的始终,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就是不同矛盾相互作用的过程,即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我们应该在这些复杂的多方面矛盾中求得一个强大的合力把社会整体推动向前。所谓协调发展,就是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并且以客观承认这些矛盾为前提,科学有效地兼顾平衡发展中的不均衡因素,从而实现有序健康的发展。“协调发展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它内在地包含着发展的全面性、统筹性和公正性。”[1]全面性主要是从社会发展的两大基本矛盾出发来理解,即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生产关系也应该变革;经济发展前进,那么相应的上层建筑包括政治和文化也要有所发展。统筹性就是要站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这三者中的各种利益关系,从而把各项事业推动向前。公正性强调一个利于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热情的稳定又公正的社会环境。
二、毛泽东时期的协调发展思想
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明确指出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法宝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应该把这三者统一协调起来理解,缺一不可。1942年底,在《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中毛泽东提出了“公私兼顾”或“军民兼顾”的方针,政府既要考虑战争的需要,向人民征收抗日经费,但又不能不顾人民的困难。毛泽东在领导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和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涉及到了社会协调发展问题。1945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毛泽东指出中国工人阶级的任务不是单方面的,而应该协调其他方面,不仅仅是为了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而奋斗,还应该为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的近代化而斗争。1956 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详细论述了如何正确处理发展中的十大关系,前3条讲了重工业与轻工业、农业之间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之间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之间的关系。第4第5条是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之间的关系,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已经开始涉及到了经济体制改革的问题。后面5条,即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党和非党之间的关系,革命与反革命之间的关系,是非关系以及中国和外国的关系主要是政治、文化、思想生活中调动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这篇讲话是中国共产党协调发展理念在这一时期的集中体现。在城乡协调发展方面,建国以前毛泽东都主张实行农村包围城市的,把重点放在农村。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讲到了城乡协调发展的问题,虽然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但城市工作和乡村工作,工人和农民,工业和农业依然不可分割,因此建国后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前这段时间是主张城乡的协调发展。但是从1957年开始,社会主流的发展逐渐倾向工业化,追求的城乡经济的快速增加,直到1962 年党的八届十中全会召开,毛泽东才明确提出农业是基础,工业是主导的国民经济总方针。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主要体现在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上,认为约70%的工业集中在沿海,30%集中在内地,这是不合理的。在经济协调发展方面,主要包括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优先发展重工业,改变机械制造业、化学工业几乎空白的状态,提高煤、钢铁等的产量,还兼顾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在处理中国和外国的发展上,强调坚定自己革命立场的同时,还应该谦虚谨慎的向外国学习。然而,在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上,毛泽东基本上没有过多的注意到,以至于生态遭到破坏,资源遭到浪费。
1957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的讲话中提出“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他把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公私兼顾”和“军民兼顾”上升到了“统筹兼顾”,他强调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综合平衡的问题。但从1958年开始,毛泽东在指导思想上犯“左”的错误,在实际工作中片面追求高速度和高指标,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后来还在实践中搞起了“一刀切”,社会上刮 “共产风”,还为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埋下伏笔。这些都不符合最初的协调发展设想,实际上挫伤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有碍于社会主义建设。简单总结起来,毛泽东虽然没有明确使用协调发展这个词语, 但他论述的正确处理好十大关系和提出的统筹兼顾的方针点实质上就是协调发展。 三、邓小平时期的协调发展思想
十年文化大革命,我国的经济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阻碍并且各领域各行业发展很不平衡, 随着后来对外开放深入,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了发展中的不足。邓小平总结国际国内的经验与教训,在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的协调发展的思想。
在如何发展问题上,邓小平主张社会各个方面应该是综合平衡的发展,在总体设计下,注意协调各方面,分阶段、有步骤地向前发展。1980 年,邓小平指出了:“为了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任务很多,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各种任务之间又有相互依存的关系,经济与教育、科学,经济与政治、法律等等,都有相互依存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2]
在城乡协调发展方面,邓小平强调农村是一个稳定的基础,否则城市搞得再漂亮也不行。邓小平说“农村改革取得成功以后,我们就转到城市。”[3]他认为有了农村改革的经验,城市改革就可以避免犯大错误,城市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又可以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城乡协调发展的路径选择上,邓小平指出:“乡镇企业的发展,主要是工业,还包括其他行业,解决了占农村剩余劳动力百分之五十的人的出路问题。农民不往城市跑,而是建设大批小型新型乡镇。”[4]邓小平认为应该乡镇企业为主,通过乡镇企业带动农村的经济发展,从而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邓小平主张是“先富”“后富”与“共富”以及“两个大局”的协调发展思想。20世纪80年代,针对我们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邓小平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和一部分人依靠勤奋劳动先富起来,鼓舞和带动越来越多的人走向富裕。1988年,邓小平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思想:沿海地区要對外开放,内地应该顾全这个大局。他说:“ 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 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照顾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 又要沿海地区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5]在经济发展与社会协调方面,邓小平提到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他强调政治、经济、文化、精神文明等方面都要协调发展,他还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认识到科技对于推动生产力的作用。他说,市场与计划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可以有市场。在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方面,邓小平对人口、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十分关注。人口问题实际就是发展问题,邓小平提出控制人口的同时还应提高人口的质量。他强调我们应合理利用丰富的资源,要保护和改善自然生态环境,他还要求把环保工作摆上各级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在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方面,1978年的对内改革上注重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关系的协调,注重城乡经济建设之间的协调。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在对外开放上,邓小平总结我国和世界发展的历史的经验提出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强调顺应时代潮流,学习别人先进经验来发展自己,邓小平把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协调起来发展。但是,在实践中正是因为发展的侧重点和各地区的优惠政策不一样,却造成了城乡差别扩大、东西差距拉大、区域间摩擦加剧等新的矛盾和问题。
四、江泽民时期的协调发展思想
江泽民1989年主持中央工作后,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情况,他十分注重发展这个问题,他认为“解决中国所有问题,关键在发展;解决人们的思想认识问题,说服那些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坚定人们对社会主义和祖国未来前途的信念与信心,最终也要靠发展。”[6]在这样大背景下, 江泽民继承与发展了前两代领导核心协调发展思想,形成了以可持续发展的协调发展观念。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开放性的协调发展,一方面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协调发展,另外一方面是协调发展从经济系统内部的协调扩大到人口、社会、经济、科技、环境和资源等系统的协调。
1995年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发表《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论述12大关系,并强调应该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可持续发展战略定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实施的战略,它是一种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核心是人口、社会、经济、科技、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在城乡协调发展问题上,江泽民提出城乡经济的良性互动以及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方针。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 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 深化农村改革, 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农民收入增加。”[7]十六大报告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建设现代农业, 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8]在区域协调发展问题上,他继承了邓小平的“两个大局”思想,提出了继续保持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优势, 实行西部大开放的战略。1995年,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坚持地区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差距”的方针。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西部大开发进行的同时, 也要加强东、中、西部地区的交流与合作, 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在经济发展与社会协调方面,江泽民强调“要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9]江泽民强调经济结构、政治结构以及文化结构的协调发展,在十六大报告把三大结构上升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并且在十六大报告中对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做了详细的论述。在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上,他强调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10]在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方面,江泽民强调在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中要依靠自己。他指出:“ 我们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搞现代化建设, 必须处理好扩大对外开放和坚持自力更生的关系, 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11] 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强调,在新的条件下应该加大改革开放,他明确指出:“ 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 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 拓展经济发展空间,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12] 他还强调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方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实际上,“走出去”战略孕育于邓小平,正式提出江泽民,而加快实施是胡锦涛。 五、胡锦涛时期的协调发展思想
新世纪新阶段,经过几代人的积累与发展,我国的经济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但是这种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完全的、发展很不平衡的,主要表现在城市和农村之间、区域之间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等各方面发展得不协调,这已经影响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胡锦涛在2003年7月28日的讲话中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方法论——科学发展观,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思想。[13]十七大报告阐释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科學发展观,从本质上说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其中立足点是人的全面发展,协调是核心,统筹是手段,重点就是靠“五个统筹”,旨在解决发展中的各种矛盾与问题,使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和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在统筹城乡发展问题上,胡锦涛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他提出了“加快改变农业、农村、农民的面貌,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正确处理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城镇居民和农民的关系,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力度,使稳妥推进城镇化和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双轮驱动,从而逐步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14]在统筹区域发展方面上,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加强国土规划,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党的十七大报告从制定主体功能区划、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持续调整区域经济结构、促进内需主导型发展转变等多方面反映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思想。在统筹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上,胡锦涛强调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实现经济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加快社会发展,更多地关注健康、教育和文化等事业的发展水平,努力改善人民生活。在统筹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上,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强调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在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上,胡锦涛指出:“要按照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密切关注国际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善于利用可以为我所用的各种机遇,积极应对可能给我国发展带来风险的挑战,努力做到趋利避害。”[15]与此同时,在对外开放中的工作中,他还强调处理好扩大内需与扩大开放、利用外资与利用内资的关系,注重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六、习近平时期的协调发展思想
为了打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战,在新局面下实现各方面的平衡协调发展,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多次强调了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把“协调发展”写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明确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习近平强调协调发展既是发展手段又是发展目标,还是评价发展的标准和尺度,他指出:“下好‘十三五’时期发展的全国一盘棋,协调发展是制胜要诀。”[16]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起草《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时,指出了要在四个方面推动协调发展,即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以及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上,习近平强调在继续实行 “东部率先、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的区域发展总战略上,还强调推进“两带一路”(“两带”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一路”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 “两区”(两区是指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合作区)。在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上,习近平强调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相互促进,提高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2015年1月,习近平在云南考察工作时强调,要坚持统筹发展,坚持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同年5月,他强调要提高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要解放和发展农村的生产力,改善和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加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工农城乡关系。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上,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才有力量,习近平强调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只有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精神财富极大丰富的情况下,人民生活才会更幸福,我们才会更接近全面的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方面,习近平强调要有问题意识,以强烈的责任担当推动问题的解决,要推进基础建设和重要领域的军民深度融合,构建具有时代特色、符合战区特点的军民融合新格局。
七、小结
党的领导人对协调发展理念的探索是一脉相承并与时俱进的。从落后的农村到今天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从最初的率先发展沿海地区到今天的“一带一路”,从“两条腿走路”思想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到今天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从之前的“先富”“后富”思想到今天的全面小康和精准脱贫。不管是推动区域的协调发展,还是推动城乡的协调发展,或者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还是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综上对党的几届领导人协调思想的考察与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执政实践中“中国共产党的协调发展理念”正日趋完善与升华,并成为新时期新形势下执政实践中重要的方法论之一。中国共产党协调发展理念的形成,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有利于党总结执政经验、提高执政水平,进而巩固新时期新形势下的执政地位和迎接全面小康的到来。
[参考文献]
[1]孙海义.全面深入地理解协调发展.[J].红旗文稿,2007.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邓小平文选: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江泽民.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专题摘编)[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7]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6.
[8]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6.
[9] 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0]江泽民文选: 第3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6.
[11]江泽民文选:第1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6.
[12]江泽民文选: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3]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网[引用日期2016-07-25.
[14]胡锦涛:《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7-12-03.
[15]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16]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0.
[责任编辑:彭 亮]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协调;协调发展;演进;拓新
[中图分类号] D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7)01-0023-06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起就是一个具有历史责任感的政党,经过数年的奋斗与发展,终于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建立起了新中国,正昂首阔步的迈入全面小康的时代。国家独立、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基础就是国家的前进与发展,共产党人根据具体的不同的历史条件,始终不忘初心,坚持发展,努力带领人民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本文分析了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协调发展理念的基本内容与演进过程。回顾和总结历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协调发展理念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和历史演进,有助于更好的解决发展中的不平衡问题,助力实现全面小康。
一、 协调发展理念的思想内涵
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明确提出“协调”这个概念是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将“协调(发展)”定义为“按比例(发展)”。虽然马克思没有具体的对协调和协调发展问题进行论述,但是马克思的理论包含着谋求协调发展的思想。协调发展是协调与发展的交集,马克思认为发展内在的要求就是協调,而协调内生于发展,协调的最终力量,实质上是生产力意义上的经济发展,但人口、政治、文化、法律、自然、思想等多种社会因素也应该考虑在内。基于唯物辩证法,马克思认为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并贯穿于事物发展的始终,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就是不同矛盾相互作用的过程,即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我们应该在这些复杂的多方面矛盾中求得一个强大的合力把社会整体推动向前。所谓协调发展,就是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并且以客观承认这些矛盾为前提,科学有效地兼顾平衡发展中的不均衡因素,从而实现有序健康的发展。“协调发展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它内在地包含着发展的全面性、统筹性和公正性。”[1]全面性主要是从社会发展的两大基本矛盾出发来理解,即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生产关系也应该变革;经济发展前进,那么相应的上层建筑包括政治和文化也要有所发展。统筹性就是要站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这三者中的各种利益关系,从而把各项事业推动向前。公正性强调一个利于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热情的稳定又公正的社会环境。
二、毛泽东时期的协调发展思想
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明确指出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法宝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应该把这三者统一协调起来理解,缺一不可。1942年底,在《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中毛泽东提出了“公私兼顾”或“军民兼顾”的方针,政府既要考虑战争的需要,向人民征收抗日经费,但又不能不顾人民的困难。毛泽东在领导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和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涉及到了社会协调发展问题。1945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毛泽东指出中国工人阶级的任务不是单方面的,而应该协调其他方面,不仅仅是为了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而奋斗,还应该为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的近代化而斗争。1956 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详细论述了如何正确处理发展中的十大关系,前3条讲了重工业与轻工业、农业之间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之间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之间的关系。第4第5条是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之间的关系,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已经开始涉及到了经济体制改革的问题。后面5条,即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党和非党之间的关系,革命与反革命之间的关系,是非关系以及中国和外国的关系主要是政治、文化、思想生活中调动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这篇讲话是中国共产党协调发展理念在这一时期的集中体现。在城乡协调发展方面,建国以前毛泽东都主张实行农村包围城市的,把重点放在农村。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讲到了城乡协调发展的问题,虽然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但城市工作和乡村工作,工人和农民,工业和农业依然不可分割,因此建国后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前这段时间是主张城乡的协调发展。但是从1957年开始,社会主流的发展逐渐倾向工业化,追求的城乡经济的快速增加,直到1962 年党的八届十中全会召开,毛泽东才明确提出农业是基础,工业是主导的国民经济总方针。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主要体现在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上,认为约70%的工业集中在沿海,30%集中在内地,这是不合理的。在经济协调发展方面,主要包括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优先发展重工业,改变机械制造业、化学工业几乎空白的状态,提高煤、钢铁等的产量,还兼顾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在处理中国和外国的发展上,强调坚定自己革命立场的同时,还应该谦虚谨慎的向外国学习。然而,在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上,毛泽东基本上没有过多的注意到,以至于生态遭到破坏,资源遭到浪费。
1957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的讲话中提出“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他把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公私兼顾”和“军民兼顾”上升到了“统筹兼顾”,他强调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综合平衡的问题。但从1958年开始,毛泽东在指导思想上犯“左”的错误,在实际工作中片面追求高速度和高指标,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后来还在实践中搞起了“一刀切”,社会上刮 “共产风”,还为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埋下伏笔。这些都不符合最初的协调发展设想,实际上挫伤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有碍于社会主义建设。简单总结起来,毛泽东虽然没有明确使用协调发展这个词语, 但他论述的正确处理好十大关系和提出的统筹兼顾的方针点实质上就是协调发展。 三、邓小平时期的协调发展思想
十年文化大革命,我国的经济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阻碍并且各领域各行业发展很不平衡, 随着后来对外开放深入,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了发展中的不足。邓小平总结国际国内的经验与教训,在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的协调发展的思想。
在如何发展问题上,邓小平主张社会各个方面应该是综合平衡的发展,在总体设计下,注意协调各方面,分阶段、有步骤地向前发展。1980 年,邓小平指出了:“为了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任务很多,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各种任务之间又有相互依存的关系,经济与教育、科学,经济与政治、法律等等,都有相互依存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2]
在城乡协调发展方面,邓小平强调农村是一个稳定的基础,否则城市搞得再漂亮也不行。邓小平说“农村改革取得成功以后,我们就转到城市。”[3]他认为有了农村改革的经验,城市改革就可以避免犯大错误,城市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又可以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城乡协调发展的路径选择上,邓小平指出:“乡镇企业的发展,主要是工业,还包括其他行业,解决了占农村剩余劳动力百分之五十的人的出路问题。农民不往城市跑,而是建设大批小型新型乡镇。”[4]邓小平认为应该乡镇企业为主,通过乡镇企业带动农村的经济发展,从而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邓小平主张是“先富”“后富”与“共富”以及“两个大局”的协调发展思想。20世纪80年代,针对我们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邓小平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和一部分人依靠勤奋劳动先富起来,鼓舞和带动越来越多的人走向富裕。1988年,邓小平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思想:沿海地区要對外开放,内地应该顾全这个大局。他说:“ 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 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照顾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 又要沿海地区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5]在经济发展与社会协调方面,邓小平提到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他强调政治、经济、文化、精神文明等方面都要协调发展,他还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认识到科技对于推动生产力的作用。他说,市场与计划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可以有市场。在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方面,邓小平对人口、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十分关注。人口问题实际就是发展问题,邓小平提出控制人口的同时还应提高人口的质量。他强调我们应合理利用丰富的资源,要保护和改善自然生态环境,他还要求把环保工作摆上各级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在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方面,1978年的对内改革上注重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关系的协调,注重城乡经济建设之间的协调。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在对外开放上,邓小平总结我国和世界发展的历史的经验提出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强调顺应时代潮流,学习别人先进经验来发展自己,邓小平把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协调起来发展。但是,在实践中正是因为发展的侧重点和各地区的优惠政策不一样,却造成了城乡差别扩大、东西差距拉大、区域间摩擦加剧等新的矛盾和问题。
四、江泽民时期的协调发展思想
江泽民1989年主持中央工作后,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情况,他十分注重发展这个问题,他认为“解决中国所有问题,关键在发展;解决人们的思想认识问题,说服那些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坚定人们对社会主义和祖国未来前途的信念与信心,最终也要靠发展。”[6]在这样大背景下, 江泽民继承与发展了前两代领导核心协调发展思想,形成了以可持续发展的协调发展观念。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开放性的协调发展,一方面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协调发展,另外一方面是协调发展从经济系统内部的协调扩大到人口、社会、经济、科技、环境和资源等系统的协调。
1995年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发表《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论述12大关系,并强调应该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可持续发展战略定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实施的战略,它是一种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核心是人口、社会、经济、科技、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在城乡协调发展问题上,江泽民提出城乡经济的良性互动以及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方针。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 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 深化农村改革, 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农民收入增加。”[7]十六大报告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建设现代农业, 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8]在区域协调发展问题上,他继承了邓小平的“两个大局”思想,提出了继续保持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优势, 实行西部大开放的战略。1995年,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坚持地区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差距”的方针。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西部大开发进行的同时, 也要加强东、中、西部地区的交流与合作, 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在经济发展与社会协调方面,江泽民强调“要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9]江泽民强调经济结构、政治结构以及文化结构的协调发展,在十六大报告把三大结构上升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并且在十六大报告中对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做了详细的论述。在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上,他强调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10]在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方面,江泽民强调在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中要依靠自己。他指出:“ 我们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搞现代化建设, 必须处理好扩大对外开放和坚持自力更生的关系, 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11] 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强调,在新的条件下应该加大改革开放,他明确指出:“ 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 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 拓展经济发展空间,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12] 他还强调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方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实际上,“走出去”战略孕育于邓小平,正式提出江泽民,而加快实施是胡锦涛。 五、胡锦涛时期的协调发展思想
新世纪新阶段,经过几代人的积累与发展,我国的经济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但是这种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完全的、发展很不平衡的,主要表现在城市和农村之间、区域之间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等各方面发展得不协调,这已经影响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胡锦涛在2003年7月28日的讲话中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方法论——科学发展观,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思想。[13]十七大报告阐释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科學发展观,从本质上说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其中立足点是人的全面发展,协调是核心,统筹是手段,重点就是靠“五个统筹”,旨在解决发展中的各种矛盾与问题,使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和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在统筹城乡发展问题上,胡锦涛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他提出了“加快改变农业、农村、农民的面貌,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正确处理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城镇居民和农民的关系,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力度,使稳妥推进城镇化和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双轮驱动,从而逐步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14]在统筹区域发展方面上,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加强国土规划,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党的十七大报告从制定主体功能区划、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持续调整区域经济结构、促进内需主导型发展转变等多方面反映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思想。在统筹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上,胡锦涛强调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实现经济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加快社会发展,更多地关注健康、教育和文化等事业的发展水平,努力改善人民生活。在统筹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上,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强调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在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上,胡锦涛指出:“要按照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密切关注国际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善于利用可以为我所用的各种机遇,积极应对可能给我国发展带来风险的挑战,努力做到趋利避害。”[15]与此同时,在对外开放中的工作中,他还强调处理好扩大内需与扩大开放、利用外资与利用内资的关系,注重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六、习近平时期的协调发展思想
为了打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战,在新局面下实现各方面的平衡协调发展,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多次强调了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把“协调发展”写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明确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习近平强调协调发展既是发展手段又是发展目标,还是评价发展的标准和尺度,他指出:“下好‘十三五’时期发展的全国一盘棋,协调发展是制胜要诀。”[16]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起草《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时,指出了要在四个方面推动协调发展,即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以及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上,习近平强调在继续实行 “东部率先、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的区域发展总战略上,还强调推进“两带一路”(“两带”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一路”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 “两区”(两区是指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合作区)。在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上,习近平强调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相互促进,提高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2015年1月,习近平在云南考察工作时强调,要坚持统筹发展,坚持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同年5月,他强调要提高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要解放和发展农村的生产力,改善和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加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工农城乡关系。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上,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才有力量,习近平强调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只有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精神财富极大丰富的情况下,人民生活才会更幸福,我们才会更接近全面的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方面,习近平强调要有问题意识,以强烈的责任担当推动问题的解决,要推进基础建设和重要领域的军民深度融合,构建具有时代特色、符合战区特点的军民融合新格局。
七、小结
党的领导人对协调发展理念的探索是一脉相承并与时俱进的。从落后的农村到今天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从最初的率先发展沿海地区到今天的“一带一路”,从“两条腿走路”思想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到今天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从之前的“先富”“后富”思想到今天的全面小康和精准脱贫。不管是推动区域的协调发展,还是推动城乡的协调发展,或者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还是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综上对党的几届领导人协调思想的考察与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执政实践中“中国共产党的协调发展理念”正日趋完善与升华,并成为新时期新形势下执政实践中重要的方法论之一。中国共产党协调发展理念的形成,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有利于党总结执政经验、提高执政水平,进而巩固新时期新形势下的执政地位和迎接全面小康的到来。
[参考文献]
[1]孙海义.全面深入地理解协调发展.[J].红旗文稿,2007.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邓小平文选: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江泽民.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专题摘编)[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7]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6.
[8]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6.
[9] 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0]江泽民文选: 第3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6.
[11]江泽民文选:第1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6.
[12]江泽民文选: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3]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网[引用日期2016-07-25.
[14]胡锦涛:《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7-12-03.
[15]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16]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0.
[责任编辑:彭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