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孔子在两千多年前提出和践行的“因材施教”思想,对中外教育发展贡献巨大、影响深远。今天,重新认识孔子因材施教的理论基础,诠释其深刻内涵,有助于我们更加科学、深入地认识教育均衡发展,有助于我们通过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接受适合的教育,让每一个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真正让教育回归生活、回归本真。
【关键词】孔子;因材施教;教育公平;教育均衡;人尽其才
“因材施教”是孔子教学特色的一个体现。《论语·述而》记载:“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这说的是孔子的众弟子,有的长于“德行”,有的长于“言语”,有的长于“政事”,有的长于“文学”,这就是所谓的孔门四科。因此,北宋理学家程颐说:“孔子教人,各因其材。”朱熹对此的注释是:“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无弃人也。”于是有了“因材施教”的说法。可见,所谓“材”,主要指學生的个性差异。也就是说,教育、教学必须针对学生个性的不同特点,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采取不同的途径、措施和方法,因材施教就是因人而异进行教育、教学。
一、孔子因材施教的理论基础
孔子生于春秋乱世,其时诸侯征伐,社会动荡,族群残杀,礼坏乐崩,道德沦丧;不同国家、族群或个人之间的矛盾极其复杂尖锐,不同国家、群体或个人之间的利益争夺异常激烈残酷。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有识之士为天下百姓考虑,阐述人类幸福之道,先后演变出诸子百家的盛况。孔子更是居乱思变,牢牢把握“人”这个社会的核心与矛盾的主体,以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为出发点,着眼于富有思想和情感的人性,构建起了儒家的“仁”学思想体系和因材施教的理论基点。
二、“有教无类”是因材施教的前提
春秋以前学在官府,平民是没有资格入学接受教育的。孔子创办私学后,开始实行“有教无类”。“有教无类”就是说在教育对象上人人平等,没有身份和地域等的限制。孔子宣布:“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只要有求学的志向并行拜师手续的,他都愿意教诲。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和其它有关史料记载,孔门弟子中有贵族家庭出身的孟懿子、南宫敬叔、司马牛等人,也有贫贱家庭出身的原宪、颜路、颜渊、曾皙、曾参、闵子骞、子张、仲弓等人,有商人出身的子贡,甚至还有“大盗”出身的颜涿聚;除鲁国本地的以外,还有从卫、齐、晋、陈、宋、吴、楚、秦等国远道而来的学生;更有曾皙、曾参父子两个。
三、“因材施教”与教育过程公平
依据孔子对“因材施教”的诠释与其实践路径不难看出,“因材施教”的关键在于对学生要有准确、全面的了解。为此,孔子十分注意观察、了解学生,对学生的个性、特长、优缺点了如指掌,比如他指出,子路有治兵之才,冉有有做邑宰之才,公西华有外交才能等。他曾概括地指出他的几个学生的个性特点: “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即子路坚决果断,子贡通情达理,冉有多才多艺。有时孔子还对不同学生进行比较,如《先进》篇所载:子贡曾问孔子,子张与子夏谁好些?孔子说:“师也过,商也不及。”意思是说子张比较偏激,而子夏则比较迟缓;子贡又问,那么是不是说子张好些呢?孔子说:“过犹不及。”同样问孝,孔子的回答也不同,给孟懿子的回答是:“无违。”即不要违背父母的意愿;而给孟武伯的回答是:“父母唯其疾之忧。”意思是说,要关心父母的健康情况,这是针对这位阔少爷不关心父母的生活而说的;给子夏的回答是:“色难。”意思是说,仅知道代替父母做事,有酒食供给父母吃,还算不得孝,重要的是对父母的态度要和颜悦色、亲切谦恭。
综上所述,“人尽其才”就是“因材施教”的自然效果,就是我们今天倡导的教育结果公平,也就是教师要帮助所有的学生把自己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出来,并达到因材施教。但是,我们一定要注意,教育结果公平不是使所有的学生最后都是同样的发展类型和发展水平,而应当使每个学生达到他们应该达到的水平,具有他们应该能够具有的才华。因此,要重视不同学生智能结构类型的差别,通过创造适合不同类型学生的教育,使不同类型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充分开发。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特别关注的是:在尊重每个学生的需要、兴趣与能力的基础上追求教育质量,帮助学习潜力大的学生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有效提高他们的水平,帮助所有的学生充分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和潜能。
所以,我们所推进的教育公平,应该是“有教无类”的机会公平,“因材施教”的过程公平和“人尽其才”的结果公平的有机统一。我们要通过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发展优质教育资源,要通过特色学校创造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让“人人受适合的教育”、“提供人人有选择的教育”、“创造生生有个性的教育”、“建立个个能成功的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实现真正的教育公平,真正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视人和谐发展的特点。
【参考文献】
[1]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九)[M] .朱熹编.北京:商务印书馆,1935:276
[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卷十三)[M].北京:中华书局,1983:362
[3]陈戍国点校.四书五经?中庸[M].长沙:岳麓书社,2002:10、10、11
[4]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调研组.学有所教[J].教育研究,2009
(作者单位:辽宁省阜蒙县红帽子学校)
【关键词】孔子;因材施教;教育公平;教育均衡;人尽其才
“因材施教”是孔子教学特色的一个体现。《论语·述而》记载:“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这说的是孔子的众弟子,有的长于“德行”,有的长于“言语”,有的长于“政事”,有的长于“文学”,这就是所谓的孔门四科。因此,北宋理学家程颐说:“孔子教人,各因其材。”朱熹对此的注释是:“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无弃人也。”于是有了“因材施教”的说法。可见,所谓“材”,主要指學生的个性差异。也就是说,教育、教学必须针对学生个性的不同特点,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采取不同的途径、措施和方法,因材施教就是因人而异进行教育、教学。
一、孔子因材施教的理论基础
孔子生于春秋乱世,其时诸侯征伐,社会动荡,族群残杀,礼坏乐崩,道德沦丧;不同国家、族群或个人之间的矛盾极其复杂尖锐,不同国家、群体或个人之间的利益争夺异常激烈残酷。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有识之士为天下百姓考虑,阐述人类幸福之道,先后演变出诸子百家的盛况。孔子更是居乱思变,牢牢把握“人”这个社会的核心与矛盾的主体,以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为出发点,着眼于富有思想和情感的人性,构建起了儒家的“仁”学思想体系和因材施教的理论基点。
二、“有教无类”是因材施教的前提
春秋以前学在官府,平民是没有资格入学接受教育的。孔子创办私学后,开始实行“有教无类”。“有教无类”就是说在教育对象上人人平等,没有身份和地域等的限制。孔子宣布:“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只要有求学的志向并行拜师手续的,他都愿意教诲。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和其它有关史料记载,孔门弟子中有贵族家庭出身的孟懿子、南宫敬叔、司马牛等人,也有贫贱家庭出身的原宪、颜路、颜渊、曾皙、曾参、闵子骞、子张、仲弓等人,有商人出身的子贡,甚至还有“大盗”出身的颜涿聚;除鲁国本地的以外,还有从卫、齐、晋、陈、宋、吴、楚、秦等国远道而来的学生;更有曾皙、曾参父子两个。
三、“因材施教”与教育过程公平
依据孔子对“因材施教”的诠释与其实践路径不难看出,“因材施教”的关键在于对学生要有准确、全面的了解。为此,孔子十分注意观察、了解学生,对学生的个性、特长、优缺点了如指掌,比如他指出,子路有治兵之才,冉有有做邑宰之才,公西华有外交才能等。他曾概括地指出他的几个学生的个性特点: “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即子路坚决果断,子贡通情达理,冉有多才多艺。有时孔子还对不同学生进行比较,如《先进》篇所载:子贡曾问孔子,子张与子夏谁好些?孔子说:“师也过,商也不及。”意思是说子张比较偏激,而子夏则比较迟缓;子贡又问,那么是不是说子张好些呢?孔子说:“过犹不及。”同样问孝,孔子的回答也不同,给孟懿子的回答是:“无违。”即不要违背父母的意愿;而给孟武伯的回答是:“父母唯其疾之忧。”意思是说,要关心父母的健康情况,这是针对这位阔少爷不关心父母的生活而说的;给子夏的回答是:“色难。”意思是说,仅知道代替父母做事,有酒食供给父母吃,还算不得孝,重要的是对父母的态度要和颜悦色、亲切谦恭。
综上所述,“人尽其才”就是“因材施教”的自然效果,就是我们今天倡导的教育结果公平,也就是教师要帮助所有的学生把自己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出来,并达到因材施教。但是,我们一定要注意,教育结果公平不是使所有的学生最后都是同样的发展类型和发展水平,而应当使每个学生达到他们应该达到的水平,具有他们应该能够具有的才华。因此,要重视不同学生智能结构类型的差别,通过创造适合不同类型学生的教育,使不同类型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充分开发。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特别关注的是:在尊重每个学生的需要、兴趣与能力的基础上追求教育质量,帮助学习潜力大的学生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有效提高他们的水平,帮助所有的学生充分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和潜能。
所以,我们所推进的教育公平,应该是“有教无类”的机会公平,“因材施教”的过程公平和“人尽其才”的结果公平的有机统一。我们要通过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发展优质教育资源,要通过特色学校创造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让“人人受适合的教育”、“提供人人有选择的教育”、“创造生生有个性的教育”、“建立个个能成功的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实现真正的教育公平,真正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视人和谐发展的特点。
【参考文献】
[1]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九)[M] .朱熹编.北京:商务印书馆,1935:276
[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卷十三)[M].北京:中华书局,1983:362
[3]陈戍国点校.四书五经?中庸[M].长沙:岳麓书社,2002:10、10、11
[4]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调研组.学有所教[J].教育研究,2009
(作者单位:辽宁省阜蒙县红帽子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