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如今的时代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在授课时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感受到历史的价值。本文从高中历史教学角度出发,分析了培养历史思维能力的意义,以及就如何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做了详细阐述,并制定了相应的措施,希望能够提升高中历史教学质量。
关键词:历史教学;历史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历史对于中学生来说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用来明智的参照物。就现在的高中学生而言,他们对历史学习的要求促使历史老师的应该抛弃传统的授课模式,转而重视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思维能力1。本文是笔者从自身教学工作出发,对高中历史学科进行分析,并总结出提高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当然,本文只是笔者的一些粗浅的认识,还仍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老师能在培养历史思维能力方面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和研究。
1 高中历史教学现状分析
笔者将传统历史教学模式与培养历史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进行对比,并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对高中历史教学进行详细的分析,总结出历史教学中存在以下的问题。首先是教师的教育理念没有及时转变。现阶段,教育部门将素质教育定为教学的主体思想,强调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但老师在对“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已经形成了习惯,对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还没有充分的意识。其次是教学方式并不完善。即使我们已经开始使用多媒体设备来进行辅助教学,但教师的教学方法依然是枯燥乏味的,这使得学生对教学内容丧失兴趣,最终无法提升课堂效率。此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仍然不高。在课堂上,老师占据主导地位,而学生几乎不进行讨论。这样导致的后果就是学生就无法深入理解课堂教学内容,且教师也不知道学生的学习情况。基于以上情况,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就显得刻不容缓。
2 历史思维能力的意义
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历史思维能力能激发高中生的历史发散性思维,根据已有的知识构建属于自己的历史框架和脉络。历史思维能力是一种需要长期积累的,不断培养和强化的。在它的一项下,学生们内化课本上的知识,还能养成多角度看待问题的习惯。
2.1 培养概括能力
概括能力就是用简洁的语言总结事物的本质,这种能力能帮助学生利用史实找到事物发展的本质,使学生对于各种类型的历史选择题,能巧妙地得出答案。另外,概括能力也能提高其他学科的学习效率。
2.2 培养类比迁移能力
学生将一道题的解题思路拓展到其他题中的能力就是类比迁移能力,这种能力能帮助学生能够快速解决问题。在这种能力的指导下,学生能够自主将题型进行分类总结,学会举一反三,还能提高反应速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培养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能够使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更加深刻并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2,能让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丰富学生课外的历史知识,串联起这两种知识,构建起属于自己的历史体系,建构更完整的历史观。
3 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的具体策略
3.1研读教材内容,制定教学目标
教师在教学之前应该仔细研读教材内容,根据教学任务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做好准备工作,如准备教案、为学生布置预习任务等。有效的教学目标不仅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还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老师在进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这一课的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预习课文内容,让他们对即将要学习的知识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要立足教材来布置预习任务,如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的过程,所涉及到的时间、相关人物等。通过熟悉教材内容之后制定教学目标,可以引导学生有计划地学习,让学生建立自己的历史思维和时空构架。 当然,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不能止步于“死知识”,还可以设计能引起讨论的问题,让学生根据课堂所学知识对其它的案例进行分析,解答综合性的历史题目。
3.2营造课堂历史氛围,激发主观能动性
老师可以利用每节课的前几分钟引入新课,为学生营造出浓烈的历史氛围,将学生带到“那个时代”,3这样学生能够在恰当的教学环境下学会自主探索历史知识。以“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这一单元为例,为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对中国千百年来的发展状况有更深刻的体会,教师可以选用《我和我的祖国》中的片段,让学生先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时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之中,又是怎样一步步强大起来的,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去观看电影。历史氛围能让学生更快了解时代特征,使教学更具真实性和可行性。这样的课堂氛围能为学生创造更具开放性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将课本外的知识与教材中的知识点相联系,可以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3结合史实资料,深究教学内容
历史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经验和宝贵财富,是对过去生活最直接的反映。所以,教师应从最基本的教材入手,在史料的基础上,培养高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具体的方法是教师先就课本内的基础知识对学生进行详细解说,保证学生从广度和深度两方面来理解教材。例如,教师在进行《鸦片战争》这一课的教学时,应该先为学生讲解十九世纪的中国和世界处于怎样一个发展阶段,然后再由老师进行进一步的讲解。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相关的图片、文字记录、视频等资源,结合教材内容对历史知识进行深入剖析,让学生在更直观地体会历史事件发生的整个过程,从而在思想上形成新的认识,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4 结语
通过学习历史,学生可以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形成属于自己的历史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在高中阶段的教学中,教师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再结合时代发展的特征和新课标的要求,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类比迁移能力和发散思维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任伟超.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42):154-155.
[2]韩丽美. 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14.
[3]赵霞.浅议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1(12):62.
[4]李丹.高中歷史教学中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策略探究[J].科技资讯,2020,18(08):116-117.
关键词:历史教学;历史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历史对于中学生来说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用来明智的参照物。就现在的高中学生而言,他们对历史学习的要求促使历史老师的应该抛弃传统的授课模式,转而重视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思维能力1。本文是笔者从自身教学工作出发,对高中历史学科进行分析,并总结出提高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当然,本文只是笔者的一些粗浅的认识,还仍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老师能在培养历史思维能力方面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和研究。
1 高中历史教学现状分析
笔者将传统历史教学模式与培养历史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进行对比,并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对高中历史教学进行详细的分析,总结出历史教学中存在以下的问题。首先是教师的教育理念没有及时转变。现阶段,教育部门将素质教育定为教学的主体思想,强调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但老师在对“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已经形成了习惯,对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还没有充分的意识。其次是教学方式并不完善。即使我们已经开始使用多媒体设备来进行辅助教学,但教师的教学方法依然是枯燥乏味的,这使得学生对教学内容丧失兴趣,最终无法提升课堂效率。此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仍然不高。在课堂上,老师占据主导地位,而学生几乎不进行讨论。这样导致的后果就是学生就无法深入理解课堂教学内容,且教师也不知道学生的学习情况。基于以上情况,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就显得刻不容缓。
2 历史思维能力的意义
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历史思维能力能激发高中生的历史发散性思维,根据已有的知识构建属于自己的历史框架和脉络。历史思维能力是一种需要长期积累的,不断培养和强化的。在它的一项下,学生们内化课本上的知识,还能养成多角度看待问题的习惯。
2.1 培养概括能力
概括能力就是用简洁的语言总结事物的本质,这种能力能帮助学生利用史实找到事物发展的本质,使学生对于各种类型的历史选择题,能巧妙地得出答案。另外,概括能力也能提高其他学科的学习效率。
2.2 培养类比迁移能力
学生将一道题的解题思路拓展到其他题中的能力就是类比迁移能力,这种能力能帮助学生能够快速解决问题。在这种能力的指导下,学生能够自主将题型进行分类总结,学会举一反三,还能提高反应速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培养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能够使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更加深刻并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2,能让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丰富学生课外的历史知识,串联起这两种知识,构建起属于自己的历史体系,建构更完整的历史观。
3 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的具体策略
3.1研读教材内容,制定教学目标
教师在教学之前应该仔细研读教材内容,根据教学任务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做好准备工作,如准备教案、为学生布置预习任务等。有效的教学目标不仅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还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老师在进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这一课的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预习课文内容,让他们对即将要学习的知识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要立足教材来布置预习任务,如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的过程,所涉及到的时间、相关人物等。通过熟悉教材内容之后制定教学目标,可以引导学生有计划地学习,让学生建立自己的历史思维和时空构架。 当然,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不能止步于“死知识”,还可以设计能引起讨论的问题,让学生根据课堂所学知识对其它的案例进行分析,解答综合性的历史题目。
3.2营造课堂历史氛围,激发主观能动性
老师可以利用每节课的前几分钟引入新课,为学生营造出浓烈的历史氛围,将学生带到“那个时代”,3这样学生能够在恰当的教学环境下学会自主探索历史知识。以“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这一单元为例,为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对中国千百年来的发展状况有更深刻的体会,教师可以选用《我和我的祖国》中的片段,让学生先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时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之中,又是怎样一步步强大起来的,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去观看电影。历史氛围能让学生更快了解时代特征,使教学更具真实性和可行性。这样的课堂氛围能为学生创造更具开放性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将课本外的知识与教材中的知识点相联系,可以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3结合史实资料,深究教学内容
历史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经验和宝贵财富,是对过去生活最直接的反映。所以,教师应从最基本的教材入手,在史料的基础上,培养高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具体的方法是教师先就课本内的基础知识对学生进行详细解说,保证学生从广度和深度两方面来理解教材。例如,教师在进行《鸦片战争》这一课的教学时,应该先为学生讲解十九世纪的中国和世界处于怎样一个发展阶段,然后再由老师进行进一步的讲解。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相关的图片、文字记录、视频等资源,结合教材内容对历史知识进行深入剖析,让学生在更直观地体会历史事件发生的整个过程,从而在思想上形成新的认识,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4 结语
通过学习历史,学生可以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形成属于自己的历史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在高中阶段的教学中,教师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再结合时代发展的特征和新课标的要求,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类比迁移能力和发散思维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任伟超.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42):154-155.
[2]韩丽美. 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14.
[3]赵霞.浅议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1(12):62.
[4]李丹.高中歷史教学中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策略探究[J].科技资讯,2020,18(08):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