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多位人因工程同行,特别是西安科技大学田水承教授的大力推动下,我们非常高兴地得知《技术与创新管理》杂志将开辟人因工效学与创新专栏,为国内从事人因与工效学研究、应用的学者、专家和业界从事技术创新与管理的专业人士提供交流平台。人因与工效学(有时也简称为人因工程或者工效学)与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密切相关,相信这一专栏将为在广大读者中推广人因工程理念、方法、案例,在高等教育领域促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和在业界推动基于需求精准识别的创新研发都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人因工程(Human Factors)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涉及心理学、解剖学、管理学、工程学、系统科学等多个学科,应用领域广阔。人因工程关注人以及人与产品、系统、流程等的交互,它追求两类目标:(1)系统的效率或效能;(2)人们某些期望的价值(如安全,舒适,易用,喜欢等)。为此,人因工程常常需要研究人的相关的能力、限制、特性、行为、动机等信息,进而指导产品、系统、流程或者环境的设计。由此可以看出,人因工程的落脚点在于设计和应用。
产品的创新往往来源于对人们特定需求的发现,而技术的创新也往往聚焦于实现需求的最佳途径和手段。尽管发现需求有时具有偶然性,但一般认为人因工程训练能显著提高创新者发现需求的观察力和领悟力以及精准定义需求的能力。用户对于任何产品、系统或者服务的需求不外乎生理需求(如桌椅、工作空间的舒适性、台阶高低、按键的力道等)、心理需求(如标识的易读性,信息产品的易用性,服务流程的简明性和便捷性等)以及组织社会需求(如小组员工分工的科学性,投入与激励的合理性、有效性等)。尽管有经验的研发者或设计者往往能有效地发现这其中的许多显性的需求,但对于一些重要的隐性需求,
基于经验往往是不够的,而人因工程的理念、理论、方法、数据、案例等方面的训练往往可以促进隐性需求的识别和精准定义。在产品创新中,一些隐性需求的识别和满足往往可以显著地提升产品或者系统的质量,有效地提高其吸引力,一些高质量的产品往往在一些细节的设计上关注到了用户的隐性需求。
值得关注的是,我国因为工业化起步较晚,过去相当一段时间的发展是数量驱动型的,“中国制造”的产品已经遍布世界市场,但反映“中国创造”的高质量产品还有相当的距离。而在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进而建立众多“中国品牌”的过程中,业界需要关注了解人因工程,指导深入挖掘用户的需求,特别是隐性需求。
然而,人因工程属于交叉学科,在我国的学科设置或者本科教育专业中并没有对应的位置,因此目前我国从事这方面教学或者研究的专业人员往往是来自其他相关专业的,如心理学中从事工程心理学教育研究的,工业工程中从事系统中人的因素教育研究的,设计专业中关注人的特点和需求的,公共卫生领域中从事职业卫生和作业安全的等。这种情况固然不利于按专业成建制地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甚至也不利于让业界了解这一领域,但交叉学科的特点也使得多学科领域的教育者、研究者和实践者可以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开展交流并丰富这一偏应用的学科,因此交流平台就显得尤其重要。这方面,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作为教育部主管的教育类一级学会在过去二十多年间不断为国内外学者、专家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学会在近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在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已经拥有会员近千人,下设八个二级分会和多个专业工作组,学会的会刊《人类工效学》为双月刊,为广大人因工程学者、专家提供宽领域的交流。现在《技术与创新管理》开辟人因工效学与创新专栏,结合期刊自身的优势和定位,无疑会为关注创新、关注人因工程的教育者、研究者和实践者提供独特的交流平台,我们相信这一平台将会为从事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创新组织与流程管理的读者不断提供高水平的理念方法、研究成果和最佳实践案例。
最后,感谢《技术与创新管理》期刊编辑部的大力支持和推动这一专栏工作的专家们,欢迎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会员和其他从事人因工程与创新研究与实践的读者关注这一栏目,希望人因工效学与创新专栏吸引更多人参与,提升业界整体认知,促进产学研交流与结合,祝愿本栏目在同行们的努力和支持下不断取得新成绩!
人因工程(Human Factors)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涉及心理学、解剖学、管理学、工程学、系统科学等多个学科,应用领域广阔。人因工程关注人以及人与产品、系统、流程等的交互,它追求两类目标:(1)系统的效率或效能;(2)人们某些期望的价值(如安全,舒适,易用,喜欢等)。为此,人因工程常常需要研究人的相关的能力、限制、特性、行为、动机等信息,进而指导产品、系统、流程或者环境的设计。由此可以看出,人因工程的落脚点在于设计和应用。
产品的创新往往来源于对人们特定需求的发现,而技术的创新也往往聚焦于实现需求的最佳途径和手段。尽管发现需求有时具有偶然性,但一般认为人因工程训练能显著提高创新者发现需求的观察力和领悟力以及精准定义需求的能力。用户对于任何产品、系统或者服务的需求不外乎生理需求(如桌椅、工作空间的舒适性、台阶高低、按键的力道等)、心理需求(如标识的易读性,信息产品的易用性,服务流程的简明性和便捷性等)以及组织社会需求(如小组员工分工的科学性,投入与激励的合理性、有效性等)。尽管有经验的研发者或设计者往往能有效地发现这其中的许多显性的需求,但对于一些重要的隐性需求,
基于经验往往是不够的,而人因工程的理念、理论、方法、数据、案例等方面的训练往往可以促进隐性需求的识别和精准定义。在产品创新中,一些隐性需求的识别和满足往往可以显著地提升产品或者系统的质量,有效地提高其吸引力,一些高质量的产品往往在一些细节的设计上关注到了用户的隐性需求。
值得关注的是,我国因为工业化起步较晚,过去相当一段时间的发展是数量驱动型的,“中国制造”的产品已经遍布世界市场,但反映“中国创造”的高质量产品还有相当的距离。而在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进而建立众多“中国品牌”的过程中,业界需要关注了解人因工程,指导深入挖掘用户的需求,特别是隐性需求。
然而,人因工程属于交叉学科,在我国的学科设置或者本科教育专业中并没有对应的位置,因此目前我国从事这方面教学或者研究的专业人员往往是来自其他相关专业的,如心理学中从事工程心理学教育研究的,工业工程中从事系统中人的因素教育研究的,设计专业中关注人的特点和需求的,公共卫生领域中从事职业卫生和作业安全的等。这种情况固然不利于按专业成建制地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甚至也不利于让业界了解这一领域,但交叉学科的特点也使得多学科领域的教育者、研究者和实践者可以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开展交流并丰富这一偏应用的学科,因此交流平台就显得尤其重要。这方面,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作为教育部主管的教育类一级学会在过去二十多年间不断为国内外学者、专家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学会在近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在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已经拥有会员近千人,下设八个二级分会和多个专业工作组,学会的会刊《人类工效学》为双月刊,为广大人因工程学者、专家提供宽领域的交流。现在《技术与创新管理》开辟人因工效学与创新专栏,结合期刊自身的优势和定位,无疑会为关注创新、关注人因工程的教育者、研究者和实践者提供独特的交流平台,我们相信这一平台将会为从事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创新组织与流程管理的读者不断提供高水平的理念方法、研究成果和最佳实践案例。
最后,感谢《技术与创新管理》期刊编辑部的大力支持和推动这一专栏工作的专家们,欢迎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会员和其他从事人因工程与创新研究与实践的读者关注这一栏目,希望人因工效学与创新专栏吸引更多人参与,提升业界整体认知,促进产学研交流与结合,祝愿本栏目在同行们的努力和支持下不断取得新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