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非常快,但在课程开发方法方面却存在滞后性,有的教育机构在专业培养目标还不明确时就进行专业课程内容的设置及教学,其结果可想而知。本文对应用技术型本科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程序及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应用技术型本科;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设想
课程是对育人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及教学实施环境资源的规划和设计,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等全部内容及其实施过程的总和。课程开发是指产生一个完整课程方案的全过程,包括课程分析、课程方案设计、课程方案实施、课程方案评价等步骤(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教案、实施环境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是职业教育课程从无到有的不断发展的过程,有别于职业教育课程设计,一般包括市场人才需求调研(专业设置)、行业分析、课程目标的拟定、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的界定、课程组织和实施(对课程资源的充分利用)、课程评价和反馈等六个步骤。任何一个环节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都必须回答三个基本问题,即开发什么、由谁开发和如何开发。本科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重点首先应定位在开发怎样的产品的基础上,开发目的在于:解决面临市场的现实需要和人才知识结构方面的问题,注重未来市场对人力资源需要的发展趋势,使高等职业教育立足现在、面向未来,动态地满足社会市场对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需求。
从上述可知,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正确与否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在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中存在着不少问题,集中表现在课程开发过于笼统,理论层面脱离实际,很少涉及技术层面,其成果难以真正应用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实践,从而导致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学问化,这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不相符的。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应用技术型人才,需要构建的是应用技术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且需要及时根据人力资源市场需求的变化而变化。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要有一个更明确的指向,就必须解决课程开发的程序问题、方法问题等。在此,本人拟从这两个方面就应用技术型本科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谈谈个人的主张。
应用技术型本科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程序设想
探讨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程序,容易被指责为追求技术理性,但是对于目前无序的应用技术型本科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而言,建立一种科学、合理的开发程序是非常必要的。在普通教育课程开发领域,早已形成了一套科学、严密的课程开发程序,它由目标、内容、组织、评价四个环节所组成,并被誉为课程开发永恒的范畴,但这显然不能涵盖应用技术型本科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整个过程。应用技术型本科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程序不妨按以下步骤进行:(1)课程开发决策。程序第一步确定某个专业是否值得设置,其相应课程是否需要开发和是否值得开发,即将要开发的专业及其课程是否符合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发展趋势,人才需求是否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2)课程目标开发。在专业确定下来后,便是专业课程的目标开发。课程目标开发一定注意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而应以实践为导向,培养市场所需要的高等应用技术型人才。(3)课程门类开发。在确定了专业课程目标后,然后就要考虑为达到专业培养目标需要开设哪些课程的问题,这是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某专业职业教育课程门类的安排,是该专业总体知识的一个基本框架,也是学生在某个专业学习所能接触到的专业知识内容。(4)课程结构开发。课程结构开发主要是指课程按照什么顺序进行排列,以及如何对这些课程进行合理的课时分配。我国职业教育领域存在着多种多样的职业教育课程结构模式,职业技术院校目前采用较多的是“宽基础、活模块、多方向”、阶段模块等课程模式。(5)课程内容开发。即开发出的每门课程应包含的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特别是每门课程所要求掌握的应知应会专业知识应当具体化,最好能以量化的标准进行衡量。(6)课程内容组织。即如何进组织、按照什么模式组织每门课程的内容。其具体表现形式是某专业每门课程的教材及教学辅导用书。(7)职业教育教学模式选择。即按照什么方法来实施职业教育课程。例如,是通过课堂理论讲授法,还是通过实训或其他的教学方法。(8)课程实施环境资源开发。职业教育课程的实施环境资源远比普通教育课程的实施环境资源要复杂得多。职业教育课程实施环境资源开发最为重要的内容就是实习(实践)基地的开发、实习(实训)场所的规划设计等。(9)课程评价方法选择。它是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最后一个步骤,对课程开发信息的反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应用技术型本科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方法设想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方法主要是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服务为宗旨的课程观指导下,依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在需求分析(包括行业分析、职业分析、人力资源需求市场分析等)的基础上探讨课程开发所包括的专业设置、课程门类、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课程评价等方面的开发方法。
明确专业设置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应在充分考虑国家高等职业教育指导性专业设置的前提下结合地方和学校的实际情况设置。具体做法可以是:(1)国家级高等职业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和行业分析。国家级高等职业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的制(修)订工作应由国家常设的专业设置修订委员会负责,委员会的成员应由教育专家和行业专家共同组成,高职专业类别原则上按行业划分兼顾学科。同时,委员会还应负责组织行业分析工作。(2)地方级(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各地方应有一定的权限,在遵循国家颁布的专业目录的基础上,在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面向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和支柱性产业形成富于地方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各地方也应成立由教育专家和劳动部门专家组成的委员会,在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下负责制(修)订地方级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3)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机构(学校)的专业设置。学校专业设置是在国家和地方颁布的专业目录指导下,考虑本地区劳动力市场需求因素、教育市场供给因素以及学校教学资源因素的前提下,决定专业开设与调整。学校的专业设置应由学校的规划部门、教学指导部门和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完成,并及时上报相应的教育主管部门审批。
课程门类开发方法 所谓职业教育课程门类开发,就是要确定某个专业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由哪几大类课程组成,以及每类课程又由哪几门具体课程组成。例如,在实际中有通用技术课程、专业任务课程、证书培训课程及通识课程等的划分。考虑到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结构应与工作技术能力结构相对接,因此在课程门类开发中采取“任务模式”的方法比较好。“任务模式”的方法就是以工作技术所需能力为任务划分高等职业教育课程门类的基本依据。其基本假设是:(1)可以把工作技术所需的能力划分为一系列独立存在的任务模块;(2)工作知识技术是以与工作任务密切结合的方式存在的;(3)以工作任务划分为基本依据来划分职业教育课程门类,可以最大限度地把职业教育课程结构与工作结构对接起来,从而最大限度地为学生进入工作体系做好准备,真正做到一毕业就能顶岗。
课程目标开发方法 课程目标是学完某一课程门类或科目后所要达到的发展状态和水平的描述性指标,是课程设计的基础环节和重要因素,直接影响和制约着课程内容、课程组织、教学实施等后继课程因素的设计和操作,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就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目标而言,主要是指预期的课程结果,即期望学生学习某门课程后在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所能达到的状态。应用技术型本科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开发方法:在注重“以技术为中心”开发课程目标的同时,兼顾课程目标开发的理论性。作为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的学生,毕业后同样面临着两种选择:就业或继续升学。因此,在课程目标开发中,开发者在注重实践技能知识在课程开发中的重要地位的同时,不能简单地将课程目标中的理论知识删掉。那种认为学会一门技能、找到一个工作就是学习的最终目标的看法是非常错误的,因为终身学习或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等都离不开理论知识,更何况从一个从业人员的关键能力、综合素质来讲,也离不开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
课程内容开发方法 关于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的开发方法,可采用“工作任务分析法”,它是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开发的基本方法。以工作任务分析为基础来开发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其主要程序和形式是:首先按照确定的课程开发委员会的标准,针对所分析的职业从工作现场精心选聘10~12位优秀工作人员组成课程开发研讨委员会和课程开发委员会,然后研讨委员会成员集中开会,在基于工作任务分析法的基础上再运用“头脑风暴法”,分析相应工作岗位所需要的工作任务模块,进而对工作任务模块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等展开分析,从而确定培养专门职业能力所需安排的课程内容。运用工作任务分析法进行职业能力课程内容的设置,有利于使毕业生更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有利于加强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同时能非常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课程评价开发方法 在课程开发中,不可缺少课程评价方法开发这一环。对学生掌握职业技能知识情况以及对教师授课质量情况等方面需要展开一系列的评价,评价结果能为课程开发决策提供重要信息,进而推进课程开发的不断完善,促进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因此,课程评价方法开发并不是像有些人所想的可有可无,相反它是必不可少的。目前,较多采用“能力本位评价法”对所开发的课程展开评价,“能力本位评价法”就是以对学习结果进行明确界定为基础而建立的一种评价方法。在这种评价方法中,由于对一般的或特定的学习结果予以明确界定,从而使评价人员、被评价者或任何感兴趣的第三者均能对学生是否取得这些结果做出客观判断。
参考文献:
[1]黄克孝.论职教课程开发的客观基础[J].职教论坛,2002,(14).
[2]石伟平,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3]马庆发.当代职业教育新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4]陈君.对开发高职课程的几点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2002,(6).
(本文责任编辑:杨在良)
关键词:应用技术型本科;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设想
课程是对育人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及教学实施环境资源的规划和设计,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等全部内容及其实施过程的总和。课程开发是指产生一个完整课程方案的全过程,包括课程分析、课程方案设计、课程方案实施、课程方案评价等步骤(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教案、实施环境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是职业教育课程从无到有的不断发展的过程,有别于职业教育课程设计,一般包括市场人才需求调研(专业设置)、行业分析、课程目标的拟定、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的界定、课程组织和实施(对课程资源的充分利用)、课程评价和反馈等六个步骤。任何一个环节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都必须回答三个基本问题,即开发什么、由谁开发和如何开发。本科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重点首先应定位在开发怎样的产品的基础上,开发目的在于:解决面临市场的现实需要和人才知识结构方面的问题,注重未来市场对人力资源需要的发展趋势,使高等职业教育立足现在、面向未来,动态地满足社会市场对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需求。
从上述可知,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正确与否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在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中存在着不少问题,集中表现在课程开发过于笼统,理论层面脱离实际,很少涉及技术层面,其成果难以真正应用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实践,从而导致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学问化,这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不相符的。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应用技术型人才,需要构建的是应用技术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且需要及时根据人力资源市场需求的变化而变化。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要有一个更明确的指向,就必须解决课程开发的程序问题、方法问题等。在此,本人拟从这两个方面就应用技术型本科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谈谈个人的主张。
应用技术型本科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程序设想
探讨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程序,容易被指责为追求技术理性,但是对于目前无序的应用技术型本科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而言,建立一种科学、合理的开发程序是非常必要的。在普通教育课程开发领域,早已形成了一套科学、严密的课程开发程序,它由目标、内容、组织、评价四个环节所组成,并被誉为课程开发永恒的范畴,但这显然不能涵盖应用技术型本科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整个过程。应用技术型本科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程序不妨按以下步骤进行:(1)课程开发决策。程序第一步确定某个专业是否值得设置,其相应课程是否需要开发和是否值得开发,即将要开发的专业及其课程是否符合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发展趋势,人才需求是否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2)课程目标开发。在专业确定下来后,便是专业课程的目标开发。课程目标开发一定注意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而应以实践为导向,培养市场所需要的高等应用技术型人才。(3)课程门类开发。在确定了专业课程目标后,然后就要考虑为达到专业培养目标需要开设哪些课程的问题,这是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某专业职业教育课程门类的安排,是该专业总体知识的一个基本框架,也是学生在某个专业学习所能接触到的专业知识内容。(4)课程结构开发。课程结构开发主要是指课程按照什么顺序进行排列,以及如何对这些课程进行合理的课时分配。我国职业教育领域存在着多种多样的职业教育课程结构模式,职业技术院校目前采用较多的是“宽基础、活模块、多方向”、阶段模块等课程模式。(5)课程内容开发。即开发出的每门课程应包含的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特别是每门课程所要求掌握的应知应会专业知识应当具体化,最好能以量化的标准进行衡量。(6)课程内容组织。即如何进组织、按照什么模式组织每门课程的内容。其具体表现形式是某专业每门课程的教材及教学辅导用书。(7)职业教育教学模式选择。即按照什么方法来实施职业教育课程。例如,是通过课堂理论讲授法,还是通过实训或其他的教学方法。(8)课程实施环境资源开发。职业教育课程的实施环境资源远比普通教育课程的实施环境资源要复杂得多。职业教育课程实施环境资源开发最为重要的内容就是实习(实践)基地的开发、实习(实训)场所的规划设计等。(9)课程评价方法选择。它是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最后一个步骤,对课程开发信息的反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应用技术型本科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方法设想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方法主要是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服务为宗旨的课程观指导下,依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在需求分析(包括行业分析、职业分析、人力资源需求市场分析等)的基础上探讨课程开发所包括的专业设置、课程门类、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课程评价等方面的开发方法。
明确专业设置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应在充分考虑国家高等职业教育指导性专业设置的前提下结合地方和学校的实际情况设置。具体做法可以是:(1)国家级高等职业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和行业分析。国家级高等职业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的制(修)订工作应由国家常设的专业设置修订委员会负责,委员会的成员应由教育专家和行业专家共同组成,高职专业类别原则上按行业划分兼顾学科。同时,委员会还应负责组织行业分析工作。(2)地方级(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各地方应有一定的权限,在遵循国家颁布的专业目录的基础上,在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面向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和支柱性产业形成富于地方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各地方也应成立由教育专家和劳动部门专家组成的委员会,在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下负责制(修)订地方级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3)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机构(学校)的专业设置。学校专业设置是在国家和地方颁布的专业目录指导下,考虑本地区劳动力市场需求因素、教育市场供给因素以及学校教学资源因素的前提下,决定专业开设与调整。学校的专业设置应由学校的规划部门、教学指导部门和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完成,并及时上报相应的教育主管部门审批。
课程门类开发方法 所谓职业教育课程门类开发,就是要确定某个专业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由哪几大类课程组成,以及每类课程又由哪几门具体课程组成。例如,在实际中有通用技术课程、专业任务课程、证书培训课程及通识课程等的划分。考虑到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结构应与工作技术能力结构相对接,因此在课程门类开发中采取“任务模式”的方法比较好。“任务模式”的方法就是以工作技术所需能力为任务划分高等职业教育课程门类的基本依据。其基本假设是:(1)可以把工作技术所需的能力划分为一系列独立存在的任务模块;(2)工作知识技术是以与工作任务密切结合的方式存在的;(3)以工作任务划分为基本依据来划分职业教育课程门类,可以最大限度地把职业教育课程结构与工作结构对接起来,从而最大限度地为学生进入工作体系做好准备,真正做到一毕业就能顶岗。
课程目标开发方法 课程目标是学完某一课程门类或科目后所要达到的发展状态和水平的描述性指标,是课程设计的基础环节和重要因素,直接影响和制约着课程内容、课程组织、教学实施等后继课程因素的设计和操作,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就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目标而言,主要是指预期的课程结果,即期望学生学习某门课程后在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所能达到的状态。应用技术型本科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开发方法:在注重“以技术为中心”开发课程目标的同时,兼顾课程目标开发的理论性。作为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的学生,毕业后同样面临着两种选择:就业或继续升学。因此,在课程目标开发中,开发者在注重实践技能知识在课程开发中的重要地位的同时,不能简单地将课程目标中的理论知识删掉。那种认为学会一门技能、找到一个工作就是学习的最终目标的看法是非常错误的,因为终身学习或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等都离不开理论知识,更何况从一个从业人员的关键能力、综合素质来讲,也离不开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
课程内容开发方法 关于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的开发方法,可采用“工作任务分析法”,它是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开发的基本方法。以工作任务分析为基础来开发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其主要程序和形式是:首先按照确定的课程开发委员会的标准,针对所分析的职业从工作现场精心选聘10~12位优秀工作人员组成课程开发研讨委员会和课程开发委员会,然后研讨委员会成员集中开会,在基于工作任务分析法的基础上再运用“头脑风暴法”,分析相应工作岗位所需要的工作任务模块,进而对工作任务模块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等展开分析,从而确定培养专门职业能力所需安排的课程内容。运用工作任务分析法进行职业能力课程内容的设置,有利于使毕业生更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有利于加强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同时能非常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课程评价开发方法 在课程开发中,不可缺少课程评价方法开发这一环。对学生掌握职业技能知识情况以及对教师授课质量情况等方面需要展开一系列的评价,评价结果能为课程开发决策提供重要信息,进而推进课程开发的不断完善,促进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因此,课程评价方法开发并不是像有些人所想的可有可无,相反它是必不可少的。目前,较多采用“能力本位评价法”对所开发的课程展开评价,“能力本位评价法”就是以对学习结果进行明确界定为基础而建立的一种评价方法。在这种评价方法中,由于对一般的或特定的学习结果予以明确界定,从而使评价人员、被评价者或任何感兴趣的第三者均能对学生是否取得这些结果做出客观判断。
参考文献:
[1]黄克孝.论职教课程开发的客观基础[J].职教论坛,2002,(14).
[2]石伟平,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3]马庆发.当代职业教育新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4]陈君.对开发高职课程的几点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2002,(6).
(本文责任编辑:杨在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