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 积极开发旅游农业的意义非同寻常。结合实际对重庆开发旅游农业进行了SWOT分析,指出了重庆开发旅游农业的优势主要来自多样的山地农业景观、库区大水域的形成、浓郁的巴渝民俗和大直辖市的市场,劣势则集中反映在农业生态景观较差、农村基础设施及教育落后和地形地貌复杂多变等方面;同时又面临新农村建设、库区生态建设和三峡工程建设等多方面的机遇,挑战则体现在农业资源的相对短缺、城市化的侵扰、现有土地政策的制约和不同层次的市场竞争。总之,重庆开发旅游农业优势大于劣势,机遇多于挑战,因此,可根据地域的不同,按都市圈、渝西、东部三峡库区和渝东南四片区进行布局和开发。
关键词:重庆;三峡库区;旅游农业;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F320.1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06-09-28
作者简介:毛勇(1968-),男,旅游管理硕士,重庆工商大学旅游学院、区域经济研究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农业旅游经济。
基金项目:重庆市人民政府《重庆市旅游农业发展规划(2005-2010年)》重点招标项目部分成果。
一、 关于旅游农业
笔者使用了“旅游农业”而非“农业旅游”这一提法,目的在于突出“农业”这一中心。旅游农业既是农业发展的一个新领域,又是旅游开发的一种新路向。其范围涉及农、林、牧、渔在内的大农业而非仅限于种植业范围的狭义农业。一般可以将其理解为:充分利用农村环境,包括农用工具设备与空间、劳作场地、农产品、农事活动、自然生态、乡土民俗等,经过规划设计,以发挥农业与农村休闲旅游功能,增进民众对农村与农业的体验,提升旅游品质,并提高农民收益,促进农村发展的一种新型农业(在这一点上它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其实质是以农业为载体,以农业旅游为主要内容,既具农业生产功能又有旅游功能的新型交叉产业。
二、重庆发展旅游农业的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
1.资源优势
第一,旅游农业资源总量大,分布广。重庆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具有大城市大农村的特点, 全市幅员82 403km2。农村土地面积达54 987km2,其中山地和丘陵面积达80%以上,森林覆盖总量303.42万km2, 低山草地23.85万km2, 山地农业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长江流经境内,江河支流众多,水域面积26.77 万km2, 水资源丰富;三峡蓄水后,不仅形成世界最大的内陆水库,而且将自下而上、自主流至支流,造就相当数量的濒水生态景观。此外,有动物资源800多种,植物资源4 000多种,且珍稀名贵品种多。旅游农业开发潜力大。
第二,生态农业景观多样,风格迥异。重庆地势整体由南北向长江河谷逐级降低,西北部和中部以丘陵、低山为主,东南紧靠大巴山和武陵山脉海拔500m以下的土地面积占38.61%, 800-1 200m之间的占20.37%, 1 200m以上的占15.57%, 丘陵面积占25.42%, 山地占63.31%, 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 夏热冬暖, 光热同季, 无霜期长, 雨水充沛。构成了以河谷流域的坡耕地垂直景观(山顶水保林带、山腰果树复合带、山底特色水域带)、丘陵低洼地域的平坝农业景观和高山无污染生态农业景观为主的多样多层次多季节生态农业景观带,既各具特色,又互为依存,既提高了农业的连续供应的生产性功能,又有益于旅游农业的四季开展,观赏性强,可参与度高,体验性好,其优势较纯平原地区更为明显。
第三,农业产业特色和农产品特色突出。重庆地势地形特色造就了重庆以山地林果经济为主,辅以花卉、鲜蔬、水产、畜牧业、水稻等的产业特色。农业产业和农产品种类齐全,名优特农产品多,特别是在都市发达经济圈及渝西经济走廊,已形成了一批蔬菜生产基地、食用菌生产加工基地、水产品示范基地、特种禽生产基地、花卉基地、水果基地、花椒基地、茶叶基地等,诞生了一批农业科技示范农业基地和生态农业示范基地,部分地区农产品商品率达80%。农业的生态功能、社会功能、生产功能逐步得以体现。2005年,全市11个农业产业化百万工程建成各类优质农产品基地1 000万亩,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突破2 000家,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9家,市级103家,区县级800余家。全市无公害农产品产地101个,产品55个,绿色食品生产企业25家,产品63种。重庆市名牌农产品160个,农产品商品率达60%。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业生产基地的建设和特色名牌农产品为旅游农业的多层次纵深开发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四,农耕文化、传统民俗文化深厚而独特。重庆境内聚集了汉族及苗族、土家族、蒙古族、回族、满族、朝鲜族、侗族、仡佬族等少数民族,几千年的自然调试,各民族形成了相对成熟、特色鲜明的农耕、民俗文化,由此导致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体系更是异彩纷呈。比如:铜梁龙舞、大足的鲤鱼床、秀山花灯、阳戏、秀山苗族赶秋节、举马节、綦江农民版画、三峡石画以及南川、万州、涪陵、黔江等地的民间根雕、虫雕等均具有较强的市场知晓度和吸引力。这些散布于农村地域的农耕及传统民俗文化不仅转化为旅游产品的成本低,而且将极大地提高旅游活动的参与性和文化内涵,利于旅游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相对的区位优势
旅游农业的客源主要为地方中心城市居民(一级市场),区域外及国际市场(二级市场)一般发生在大区位优越的沿海地区。因此重庆发展旅游农业在很大程度上避开了重庆在大区位上的劣势。目前,重庆三大主要经济圈(都市发达经济圈、渝西经济走廊和三峡经济圈)的旅游农业均可以重庆、涪陵、万洲等大中城市为依托,水位上升后的长江水系及铁路、公路在各大中城市间已形成交通网络,主干道抵达或接近各主要农业区和基地。尤其在都市发达经济圈及渝西经济走廊,其相当部分农业特色产业基地(带)及已发展起来的农家乐旅游与重庆主城的距离在100km以内。而据吴必虎的研究,85%的城市郊区型乡村旅游地集中分布在距离一级客源城市(中心主城)100km范围内。
3.客源优势
主要表现在:(1)目前全市人口基数达3 144万,其中城镇人口1 130余万。在都市发达经济圈,2004年城市化水平已达85%,人均GDP达2 002美元,出游能力极强。渝西经济走廊的该两项指标也分别达37.7%和1 198美元,早已超出普遍国内出游标准。库区涪陵、万州等主城居民出游能力也不低。(2)随着重庆城市地位的上升,吸引的区域外游客及国际游客日益增多,城郊短程旅游农业也将作为其旅游行程的补充和辅助内容吸引这一市场。(3)日常紧张、频繁、嘈杂的城市生活与工作使得人们回归大自然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低消费、行程短的原生乡野旅游成为其首选。
4.较好的旅游发展基础
重庆地处长江流域核心地段,山地峡谷旅游资源丰富,品位高,境内有世界遗产1处,共有45家景区获得质量等级,其中4A级旅游区17家。漂流、森林峡谷探险、温泉度假等特色游及商务会议旅游、都市旅游发展迅猛,旅游配套设施大大改善,特色旅游目的地形象日趋鲜明,吸引力不断增大。据统计,2004年重庆市接待国内旅游者5 235.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2.82%。这些在城市及著名景区周边的巨大的国内市场为这些地区旅游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裕的客源基础,而且成熟旅游景区的配套设施也成为旅游农业发展的重要依托。同时,近几年,近城(市)和近景(区、点)型观光与休闲型旅游农业也由起步转向发展阶段,一批示范型星级农家乐和观光休闲型旅游农业基地兴起,其中,重庆永川黄瓜山镇旅游农业项目和渝北区鹿山观光农业示范村2001年12月经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全国首批100个工业旅游、旅游农业示范点。
5.旅游农业项目本身投资优势明显,受关注度高
主要表现在:(1)旅游农业开发选址所需的土地价格及相关投入相对城市或其他旅游景区低,所需资源少;可以利用现有的农田、果园、林地、花卉苗圃、草地加以美化和修饰,免出复杂的工程建设,启动资金少,可分期投资,逐次开发,滚动发展,同时又不影响农业生产。(2)开发旅游农业具有多重、综合效益,抗风险力强:一是特殊农业的收入;二是发展旅游的收入;三是旅游农业能最大限度地保持、优化城市郊区及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四是旅游农业相对于传统农业,其劳动密集性更为突出,能够提供大量进入门槛极低的生产性就业机会,吸收目前农村富余的劳动力,社会效应显著。(3)重庆农村小地块特征突出,山地坡耕地多,在传统农业耕作方式上产业效应提升空间不大,开发旅游农业项目则可获得较好的综合效益。
6.政策优势开始显现
市委市政府已明确提出要发展都市旅游农业及生态观光特色农业,以此作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思路。这一战略已体现在《重庆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第十一个五年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中,并对其按“三大经济区”进行了布局安排。其他各相关区县(市)也都制定了相应的发展旅游农业的战略和策略。
(二)劣势分析
1.农村生态环境的可观性和可居性较差
主要表现在:(1)林草植被覆盖率低,仅为23.1%,低于长江上游的27.8%,且次生阔混交林、纯林、梳幼林比重大(占40%),“石化”山区面积逐渐扩大,灌丛面积大,优质草场不足。(2)水土流失严重,面积达5.2km2,占幅员面积的63.2%,其中特色坡耕地是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3)自然灾害频繁,地质灾害严重,是全国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加上生态系统先天脆弱,库区移民安置又进一步加大了对生态环境的压力。(4)资源尤其是水资源短缺,市西部的8个县缺水严重,坡地保水能力差;农村面源污染加重,农用地膜的“白色污染”和有机化肥污染增加,农产品品质受到威胁。
2.农村经济基础差,教育滞后
主要包括:(1)由于长期投入不足,除了都市圈外重庆农村大部分地区在交通、通讯、能源供给、给排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等基础配套上相对落后,特别突出的是中心城市与旅游农业开发潜力地区的道路交通和供水问题。(2)经济发展水平低,自身投入旅游农业开发的能力十分有限。(3)农民文化素质不高,自身进行旅游农业开发、经营或提供服务的水平受限。
3.现有旅游农业项目单一,运作方式落后
目前重庆旅游农业开发的主体形式是“农家乐”,活动内容大多局限在吃、饮、棋、牌、唱等初级阶段,可观、可游的项目不多,可参与体验的项目更少,文化内涵深的项目几乎没有。组织也不合理,农民参与度不高,旅游对农业、农村的带动贡献不大。销售渠道不畅,旅游农业未形成品牌。
4.旅游农业生产力布局受地形地貌的约束大
重庆农村地区地形地貌复杂,这在增加旅游农业的内涵和可游性的同时,也对旅游农业的生产力布局形成了极大的约束,不利于大规模、高科技现代旅游农业产业基地的规划建设,也增加了市场与旅游农业目的地之间交通连接的难度。
(三)机遇分析
1.市场机遇
主要体现在:(1)国内旅游市场发展迅猛,乡野休闲体验旅游成为时尚;(2)城市中夏季家庭型农村游逐渐增加。他们或出生于农村,或曾是农村下乡知青,或出于使自己的子女受到教育而赴农村进行年度性旅游。(3)卫星城镇建设和住宅郊区化以及郊区“第二个家”的增长带动了郊区农村地区的旅游。(4)私人汽车拥有量的增加和自驾游的火暴又刺激了短程农村地区旅游的发展。(5)我国旅游黄金周的井喷问题亟须一条游客分流的解决之策,这又拓宽了旅游农业的市场渠道。(6)随着国家对假日的调整及呼之欲出的带薪假日的来临,民众闲暇时间日益增多,是旅游农业发展的新契机。
2.库区配套设施与基地建设机遇
三峡库区星火产业带建设已经启动,计划规划范围包括主城六区在内的23个区县,涉及幅员面积和人口超过60%,到2010年该产业带建设总投资将达38亿元,将配套建成30个星火科技产业示范基地。首批涉及库区19个区县的35个项目已于2005年10月正式启动。这一计划的进展不仅将直接带动旅游农业基地的开发建设,还将大大促进和改善库区乡村配套设施的建设。
3.库区生态环境建设机遇
近期,退耕还林作为库区生态建设的主要内容,一方面,通过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促进了农业内部结构的调整,且国家当前的政策又加快了这种调整的步伐,它为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创造了条件,激活了思路;另一方面,退耕还林(草)本身也是一个景观的恢复和重塑过程,库区整体生态环境状况将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极大的改善,这非常有利于进一步发展观光及体验型农业,实现生态功能与经济功能、人与自然的和谐。
4.三峡工程的竣工将促成多方面的机遇
三峡工程举世瞩目,长江形成长达600多公里的库区,重庆占据了其中的绝大部分,由此给重庆旅游农业带来的机遇包括:其一,新景观机遇。长江各大干支流深入库区农村地区,水位最终上升后,将形成众多的特色鲜明的滨水生态农业景观;其二,水位上升后,库区水上交通连结将更加畅通,旅游农业可进入性差的现状可望缓解;其三,水位的大幅度上升,将一定程度影响滨水农村地区的生产生活方式,与此相关的新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将会被催生,旅游农业可以利用的资源将更加丰富;其四,三峡工程的竣工,将进一步推进长江流域的经济合作,其他特别是中东部地区对库区的投入力度会更大,农村经济也将更加活跃。
5.农民创业意识不断增强
库区农民创业意识的提高主要基于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库区既在移民改变了其生产生活的环境同时,也带来了发展的新机遇,他们或主动或被动地寻求新的获益方式;二是随着农业生产力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出现了大批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他们急切需要在传统农业之外找到自己的位置;三是传统农业,特别是库区山地农业强劳动、大消耗、低收益、低附加值的现实也是他们积极创业,改善自身条件的强大动力;四是新一代农民的文化素质大大提高,掌握了更多的技能和信息,具有较强的主动创业意识。而旅游农业由于其熟悉的乡村环境、低技术要求和传统的乡村情节往往成为农民创业的首选。
6.环境及政策机遇
近期“三农”问题一直受到国家的关注,2003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心,次年中央1号文件又强调了农民的增收问题。2006年中央1号文件更明确提出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基础设施投资重点由城市转向农村,农村将得到全面的规划建设,这无疑是旅游农业发展的巨大契机。近期,市委、市政府也确定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工作重点,特别提出“三百”促“三化”、“三化”促“三农”的农村工作基本思路,出台了各项政策措施,为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工作和政策保障。全市各级各部门更加关注农业,支持农业,关心农民,为全市农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思想氛围和发展环境。而通过发展旅游和旅游农业来使农村地区致富和脱贫的思路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和肯定。
此外,我国加入WTO,传统农业面临严重冲击,传统农业在向二、三产业延伸,提高附加值的转轨变型过程中,也将极大促进旅游农业的发展。
(四)挑战分析
1.农业发展资源短缺
新世纪,农业面临可持续发展的巨大压力。一方面是耕地资源的逐年减少,1996-2000年,全市常用耕地面积减少0.6%,1997-2002年减少2.6%,2001-2002年减少6.5%,而且随着三峡工程的推进,淹没耕地和城镇建设用耕地增加,耕地还将进一步减少。另一方面,虽然江河资源丰富,但水土保持难度大,可利用水资源短缺,工程、季节性缺水矛盾日益突出。
2.城市化侵扰的挑战
随着重庆直辖,重庆的城市化进程加快,据市规划局发布的《2004年重庆城乡规划发展报告》,重庆城市建成区面积的变化非常显著。1981年,重庆主城区建成面积为73.4平方公里,到2003年时,重庆市主城区建成区的面积已达300.9平方公里。未来5-10年,重庆主城面积还将增长一倍以上,来自这方面的挑战与威胁主要包括:(1)城市对郊区农村土地的不断占用;(2)城市强势文化对农村弱势传统民俗文化的冲击与侵扰;(3)城市发展对景观生态环境的建设性破坏;(4)城市工业和生活废污水的增加和未经处理的排放对农村生态的破坏。
3.现有政策的制约
根据2002年8月的《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流转受到较大限制,比如限定土地的流转不得改变土地所有制的性质和土地的农业用途,这样将一些有意入股经营农业观光或其他娱乐业的投资者排斥在外,一些旅游农业项目用地得不到保障。而且由于我国实行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制,所以,在设计土地承包经营权时,不得不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限定在同一集体经济组织内部。而这样一来,使得跨地区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成为泡影,旅游农业吸引外资困难大。此外,一些地方土地用地规划缺乏长期性,也大大影响了旅游农业投资者的积极性。
4.其他旅游产品和目的地的激烈竞争
重庆旅游农业的竞争威胁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重庆境内及邻近周边其他旅游景区的竞争,这些景区开发相对成熟,配套完善,促销力度大,有一定的品牌效应,吸引力强,而且旅游者大都形成了旅游就到风景区的心理定势。二是周边特别是成都片区旅游农业的竞争。成都作为西部内陆旅游农业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其发展水平和规模、市场形象都在重庆之上,而成渝两地特别是环都市区的旅游农业在很大程度上是面对同一市场——成渝经济带的城市居民。目前,相当部分重庆市民前往成都及其周边旅游消费已成为一种习惯。
三、结论
重庆发展旅游农业优势大于劣势,机遇多于挑战。在国家关注“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积极推进重庆旅游农业开发,既迎合时宜,又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在具体实施中,应注重三方面的问题:
第一,应遵循先规划,后开发,再经营的思路,充分考虑重庆山地坡耕小块农业和库区水位上涨的实际,利用山坡、林草、水田、旱地、果园、劳作方式、生活习俗、民居村落、气候气象及农业科技等农业自然生态、文化科技要素构建特色各异的旅游农业区。比如,可按以重庆主城为中心的都市休闲度假型旅游农业、渝西片区的浅丘科技基地型旅游农业、东部三峡库区的滨水型和山地垂直坡耕地旅游农业、渝东南的山地民俗型旅游农业进行布局和开发。
第二,要充分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结合起来,搞好旅游农业的基础配套建设和乡村环境建设。重点突出道路交通、给排水和能源工程。
第三,要切实保护好农业生态和地方民俗文化,杜绝农业生态破坏和文化污染,要以“农”为本,以“农”为特,防止非农化开发,充分保障农民的利益,促进旅游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重庆市十一五规划编制小组.重庆市十一五规划前期研究成果[Z],2005.
[2] 重庆市农村工作领导办公室.大力发展重庆市旅游农业的调查报告[R],2005.
[3] 重庆市各相关区(县)农(牧鱼)业局.2000年-2005年年度工作总结[Z].
[4] 何平.农业生态旅游资源分析[J].社会科学家,2002(1):5-10.
(责任编辑:张淑莲)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关键词:重庆;三峡库区;旅游农业;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F320.1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06-09-28
作者简介:毛勇(1968-),男,旅游管理硕士,重庆工商大学旅游学院、区域经济研究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农业旅游经济。
基金项目:重庆市人民政府《重庆市旅游农业发展规划(2005-2010年)》重点招标项目部分成果。
一、 关于旅游农业
笔者使用了“旅游农业”而非“农业旅游”这一提法,目的在于突出“农业”这一中心。旅游农业既是农业发展的一个新领域,又是旅游开发的一种新路向。其范围涉及农、林、牧、渔在内的大农业而非仅限于种植业范围的狭义农业。一般可以将其理解为:充分利用农村环境,包括农用工具设备与空间、劳作场地、农产品、农事活动、自然生态、乡土民俗等,经过规划设计,以发挥农业与农村休闲旅游功能,增进民众对农村与农业的体验,提升旅游品质,并提高农民收益,促进农村发展的一种新型农业(在这一点上它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其实质是以农业为载体,以农业旅游为主要内容,既具农业生产功能又有旅游功能的新型交叉产业。
二、重庆发展旅游农业的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
1.资源优势
第一,旅游农业资源总量大,分布广。重庆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具有大城市大农村的特点, 全市幅员82 403km2。农村土地面积达54 987km2,其中山地和丘陵面积达80%以上,森林覆盖总量303.42万km2, 低山草地23.85万km2, 山地农业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长江流经境内,江河支流众多,水域面积26.77 万km2, 水资源丰富;三峡蓄水后,不仅形成世界最大的内陆水库,而且将自下而上、自主流至支流,造就相当数量的濒水生态景观。此外,有动物资源800多种,植物资源4 000多种,且珍稀名贵品种多。旅游农业开发潜力大。
第二,生态农业景观多样,风格迥异。重庆地势整体由南北向长江河谷逐级降低,西北部和中部以丘陵、低山为主,东南紧靠大巴山和武陵山脉海拔500m以下的土地面积占38.61%, 800-1 200m之间的占20.37%, 1 200m以上的占15.57%, 丘陵面积占25.42%, 山地占63.31%, 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 夏热冬暖, 光热同季, 无霜期长, 雨水充沛。构成了以河谷流域的坡耕地垂直景观(山顶水保林带、山腰果树复合带、山底特色水域带)、丘陵低洼地域的平坝农业景观和高山无污染生态农业景观为主的多样多层次多季节生态农业景观带,既各具特色,又互为依存,既提高了农业的连续供应的生产性功能,又有益于旅游农业的四季开展,观赏性强,可参与度高,体验性好,其优势较纯平原地区更为明显。
第三,农业产业特色和农产品特色突出。重庆地势地形特色造就了重庆以山地林果经济为主,辅以花卉、鲜蔬、水产、畜牧业、水稻等的产业特色。农业产业和农产品种类齐全,名优特农产品多,特别是在都市发达经济圈及渝西经济走廊,已形成了一批蔬菜生产基地、食用菌生产加工基地、水产品示范基地、特种禽生产基地、花卉基地、水果基地、花椒基地、茶叶基地等,诞生了一批农业科技示范农业基地和生态农业示范基地,部分地区农产品商品率达80%。农业的生态功能、社会功能、生产功能逐步得以体现。2005年,全市11个农业产业化百万工程建成各类优质农产品基地1 000万亩,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突破2 000家,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9家,市级103家,区县级800余家。全市无公害农产品产地101个,产品55个,绿色食品生产企业25家,产品63种。重庆市名牌农产品160个,农产品商品率达60%。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业生产基地的建设和特色名牌农产品为旅游农业的多层次纵深开发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四,农耕文化、传统民俗文化深厚而独特。重庆境内聚集了汉族及苗族、土家族、蒙古族、回族、满族、朝鲜族、侗族、仡佬族等少数民族,几千年的自然调试,各民族形成了相对成熟、特色鲜明的农耕、民俗文化,由此导致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体系更是异彩纷呈。比如:铜梁龙舞、大足的鲤鱼床、秀山花灯、阳戏、秀山苗族赶秋节、举马节、綦江农民版画、三峡石画以及南川、万州、涪陵、黔江等地的民间根雕、虫雕等均具有较强的市场知晓度和吸引力。这些散布于农村地域的农耕及传统民俗文化不仅转化为旅游产品的成本低,而且将极大地提高旅游活动的参与性和文化内涵,利于旅游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相对的区位优势
旅游农业的客源主要为地方中心城市居民(一级市场),区域外及国际市场(二级市场)一般发生在大区位优越的沿海地区。因此重庆发展旅游农业在很大程度上避开了重庆在大区位上的劣势。目前,重庆三大主要经济圈(都市发达经济圈、渝西经济走廊和三峡经济圈)的旅游农业均可以重庆、涪陵、万洲等大中城市为依托,水位上升后的长江水系及铁路、公路在各大中城市间已形成交通网络,主干道抵达或接近各主要农业区和基地。尤其在都市发达经济圈及渝西经济走廊,其相当部分农业特色产业基地(带)及已发展起来的农家乐旅游与重庆主城的距离在100km以内。而据吴必虎的研究,85%的城市郊区型乡村旅游地集中分布在距离一级客源城市(中心主城)100km范围内。
3.客源优势
主要表现在:(1)目前全市人口基数达3 144万,其中城镇人口1 130余万。在都市发达经济圈,2004年城市化水平已达85%,人均GDP达2 002美元,出游能力极强。渝西经济走廊的该两项指标也分别达37.7%和1 198美元,早已超出普遍国内出游标准。库区涪陵、万州等主城居民出游能力也不低。(2)随着重庆城市地位的上升,吸引的区域外游客及国际游客日益增多,城郊短程旅游农业也将作为其旅游行程的补充和辅助内容吸引这一市场。(3)日常紧张、频繁、嘈杂的城市生活与工作使得人们回归大自然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低消费、行程短的原生乡野旅游成为其首选。
4.较好的旅游发展基础
重庆地处长江流域核心地段,山地峡谷旅游资源丰富,品位高,境内有世界遗产1处,共有45家景区获得质量等级,其中4A级旅游区17家。漂流、森林峡谷探险、温泉度假等特色游及商务会议旅游、都市旅游发展迅猛,旅游配套设施大大改善,特色旅游目的地形象日趋鲜明,吸引力不断增大。据统计,2004年重庆市接待国内旅游者5 235.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2.82%。这些在城市及著名景区周边的巨大的国内市场为这些地区旅游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裕的客源基础,而且成熟旅游景区的配套设施也成为旅游农业发展的重要依托。同时,近几年,近城(市)和近景(区、点)型观光与休闲型旅游农业也由起步转向发展阶段,一批示范型星级农家乐和观光休闲型旅游农业基地兴起,其中,重庆永川黄瓜山镇旅游农业项目和渝北区鹿山观光农业示范村2001年12月经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全国首批100个工业旅游、旅游农业示范点。
5.旅游农业项目本身投资优势明显,受关注度高
主要表现在:(1)旅游农业开发选址所需的土地价格及相关投入相对城市或其他旅游景区低,所需资源少;可以利用现有的农田、果园、林地、花卉苗圃、草地加以美化和修饰,免出复杂的工程建设,启动资金少,可分期投资,逐次开发,滚动发展,同时又不影响农业生产。(2)开发旅游农业具有多重、综合效益,抗风险力强:一是特殊农业的收入;二是发展旅游的收入;三是旅游农业能最大限度地保持、优化城市郊区及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四是旅游农业相对于传统农业,其劳动密集性更为突出,能够提供大量进入门槛极低的生产性就业机会,吸收目前农村富余的劳动力,社会效应显著。(3)重庆农村小地块特征突出,山地坡耕地多,在传统农业耕作方式上产业效应提升空间不大,开发旅游农业项目则可获得较好的综合效益。
6.政策优势开始显现
市委市政府已明确提出要发展都市旅游农业及生态观光特色农业,以此作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思路。这一战略已体现在《重庆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第十一个五年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中,并对其按“三大经济区”进行了布局安排。其他各相关区县(市)也都制定了相应的发展旅游农业的战略和策略。
(二)劣势分析
1.农村生态环境的可观性和可居性较差
主要表现在:(1)林草植被覆盖率低,仅为23.1%,低于长江上游的27.8%,且次生阔混交林、纯林、梳幼林比重大(占40%),“石化”山区面积逐渐扩大,灌丛面积大,优质草场不足。(2)水土流失严重,面积达5.2km2,占幅员面积的63.2%,其中特色坡耕地是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3)自然灾害频繁,地质灾害严重,是全国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加上生态系统先天脆弱,库区移民安置又进一步加大了对生态环境的压力。(4)资源尤其是水资源短缺,市西部的8个县缺水严重,坡地保水能力差;农村面源污染加重,农用地膜的“白色污染”和有机化肥污染增加,农产品品质受到威胁。
2.农村经济基础差,教育滞后
主要包括:(1)由于长期投入不足,除了都市圈外重庆农村大部分地区在交通、通讯、能源供给、给排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等基础配套上相对落后,特别突出的是中心城市与旅游农业开发潜力地区的道路交通和供水问题。(2)经济发展水平低,自身投入旅游农业开发的能力十分有限。(3)农民文化素质不高,自身进行旅游农业开发、经营或提供服务的水平受限。
3.现有旅游农业项目单一,运作方式落后
目前重庆旅游农业开发的主体形式是“农家乐”,活动内容大多局限在吃、饮、棋、牌、唱等初级阶段,可观、可游的项目不多,可参与体验的项目更少,文化内涵深的项目几乎没有。组织也不合理,农民参与度不高,旅游对农业、农村的带动贡献不大。销售渠道不畅,旅游农业未形成品牌。
4.旅游农业生产力布局受地形地貌的约束大
重庆农村地区地形地貌复杂,这在增加旅游农业的内涵和可游性的同时,也对旅游农业的生产力布局形成了极大的约束,不利于大规模、高科技现代旅游农业产业基地的规划建设,也增加了市场与旅游农业目的地之间交通连接的难度。
(三)机遇分析
1.市场机遇
主要体现在:(1)国内旅游市场发展迅猛,乡野休闲体验旅游成为时尚;(2)城市中夏季家庭型农村游逐渐增加。他们或出生于农村,或曾是农村下乡知青,或出于使自己的子女受到教育而赴农村进行年度性旅游。(3)卫星城镇建设和住宅郊区化以及郊区“第二个家”的增长带动了郊区农村地区的旅游。(4)私人汽车拥有量的增加和自驾游的火暴又刺激了短程农村地区旅游的发展。(5)我国旅游黄金周的井喷问题亟须一条游客分流的解决之策,这又拓宽了旅游农业的市场渠道。(6)随着国家对假日的调整及呼之欲出的带薪假日的来临,民众闲暇时间日益增多,是旅游农业发展的新契机。
2.库区配套设施与基地建设机遇
三峡库区星火产业带建设已经启动,计划规划范围包括主城六区在内的23个区县,涉及幅员面积和人口超过60%,到2010年该产业带建设总投资将达38亿元,将配套建成30个星火科技产业示范基地。首批涉及库区19个区县的35个项目已于2005年10月正式启动。这一计划的进展不仅将直接带动旅游农业基地的开发建设,还将大大促进和改善库区乡村配套设施的建设。
3.库区生态环境建设机遇
近期,退耕还林作为库区生态建设的主要内容,一方面,通过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促进了农业内部结构的调整,且国家当前的政策又加快了这种调整的步伐,它为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创造了条件,激活了思路;另一方面,退耕还林(草)本身也是一个景观的恢复和重塑过程,库区整体生态环境状况将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极大的改善,这非常有利于进一步发展观光及体验型农业,实现生态功能与经济功能、人与自然的和谐。
4.三峡工程的竣工将促成多方面的机遇
三峡工程举世瞩目,长江形成长达600多公里的库区,重庆占据了其中的绝大部分,由此给重庆旅游农业带来的机遇包括:其一,新景观机遇。长江各大干支流深入库区农村地区,水位最终上升后,将形成众多的特色鲜明的滨水生态农业景观;其二,水位上升后,库区水上交通连结将更加畅通,旅游农业可进入性差的现状可望缓解;其三,水位的大幅度上升,将一定程度影响滨水农村地区的生产生活方式,与此相关的新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将会被催生,旅游农业可以利用的资源将更加丰富;其四,三峡工程的竣工,将进一步推进长江流域的经济合作,其他特别是中东部地区对库区的投入力度会更大,农村经济也将更加活跃。
5.农民创业意识不断增强
库区农民创业意识的提高主要基于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库区既在移民改变了其生产生活的环境同时,也带来了发展的新机遇,他们或主动或被动地寻求新的获益方式;二是随着农业生产力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出现了大批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他们急切需要在传统农业之外找到自己的位置;三是传统农业,特别是库区山地农业强劳动、大消耗、低收益、低附加值的现实也是他们积极创业,改善自身条件的强大动力;四是新一代农民的文化素质大大提高,掌握了更多的技能和信息,具有较强的主动创业意识。而旅游农业由于其熟悉的乡村环境、低技术要求和传统的乡村情节往往成为农民创业的首选。
6.环境及政策机遇
近期“三农”问题一直受到国家的关注,2003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心,次年中央1号文件又强调了农民的增收问题。2006年中央1号文件更明确提出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基础设施投资重点由城市转向农村,农村将得到全面的规划建设,这无疑是旅游农业发展的巨大契机。近期,市委、市政府也确定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工作重点,特别提出“三百”促“三化”、“三化”促“三农”的农村工作基本思路,出台了各项政策措施,为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工作和政策保障。全市各级各部门更加关注农业,支持农业,关心农民,为全市农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思想氛围和发展环境。而通过发展旅游和旅游农业来使农村地区致富和脱贫的思路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和肯定。
此外,我国加入WTO,传统农业面临严重冲击,传统农业在向二、三产业延伸,提高附加值的转轨变型过程中,也将极大促进旅游农业的发展。
(四)挑战分析
1.农业发展资源短缺
新世纪,农业面临可持续发展的巨大压力。一方面是耕地资源的逐年减少,1996-2000年,全市常用耕地面积减少0.6%,1997-2002年减少2.6%,2001-2002年减少6.5%,而且随着三峡工程的推进,淹没耕地和城镇建设用耕地增加,耕地还将进一步减少。另一方面,虽然江河资源丰富,但水土保持难度大,可利用水资源短缺,工程、季节性缺水矛盾日益突出。
2.城市化侵扰的挑战
随着重庆直辖,重庆的城市化进程加快,据市规划局发布的《2004年重庆城乡规划发展报告》,重庆城市建成区面积的变化非常显著。1981年,重庆主城区建成面积为73.4平方公里,到2003年时,重庆市主城区建成区的面积已达300.9平方公里。未来5-10年,重庆主城面积还将增长一倍以上,来自这方面的挑战与威胁主要包括:(1)城市对郊区农村土地的不断占用;(2)城市强势文化对农村弱势传统民俗文化的冲击与侵扰;(3)城市发展对景观生态环境的建设性破坏;(4)城市工业和生活废污水的增加和未经处理的排放对农村生态的破坏。
3.现有政策的制约
根据2002年8月的《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流转受到较大限制,比如限定土地的流转不得改变土地所有制的性质和土地的农业用途,这样将一些有意入股经营农业观光或其他娱乐业的投资者排斥在外,一些旅游农业项目用地得不到保障。而且由于我国实行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制,所以,在设计土地承包经营权时,不得不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限定在同一集体经济组织内部。而这样一来,使得跨地区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成为泡影,旅游农业吸引外资困难大。此外,一些地方土地用地规划缺乏长期性,也大大影响了旅游农业投资者的积极性。
4.其他旅游产品和目的地的激烈竞争
重庆旅游农业的竞争威胁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重庆境内及邻近周边其他旅游景区的竞争,这些景区开发相对成熟,配套完善,促销力度大,有一定的品牌效应,吸引力强,而且旅游者大都形成了旅游就到风景区的心理定势。二是周边特别是成都片区旅游农业的竞争。成都作为西部内陆旅游农业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其发展水平和规模、市场形象都在重庆之上,而成渝两地特别是环都市区的旅游农业在很大程度上是面对同一市场——成渝经济带的城市居民。目前,相当部分重庆市民前往成都及其周边旅游消费已成为一种习惯。
三、结论
重庆发展旅游农业优势大于劣势,机遇多于挑战。在国家关注“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积极推进重庆旅游农业开发,既迎合时宜,又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在具体实施中,应注重三方面的问题:
第一,应遵循先规划,后开发,再经营的思路,充分考虑重庆山地坡耕小块农业和库区水位上涨的实际,利用山坡、林草、水田、旱地、果园、劳作方式、生活习俗、民居村落、气候气象及农业科技等农业自然生态、文化科技要素构建特色各异的旅游农业区。比如,可按以重庆主城为中心的都市休闲度假型旅游农业、渝西片区的浅丘科技基地型旅游农业、东部三峡库区的滨水型和山地垂直坡耕地旅游农业、渝东南的山地民俗型旅游农业进行布局和开发。
第二,要充分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结合起来,搞好旅游农业的基础配套建设和乡村环境建设。重点突出道路交通、给排水和能源工程。
第三,要切实保护好农业生态和地方民俗文化,杜绝农业生态破坏和文化污染,要以“农”为本,以“农”为特,防止非农化开发,充分保障农民的利益,促进旅游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重庆市十一五规划编制小组.重庆市十一五规划前期研究成果[Z],2005.
[2] 重庆市农村工作领导办公室.大力发展重庆市旅游农业的调查报告[R],2005.
[3] 重庆市各相关区(县)农(牧鱼)业局.2000年-2005年年度工作总结[Z].
[4] 何平.农业生态旅游资源分析[J].社会科学家,2002(1):5-10.
(责任编辑:张淑莲)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