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无论是数学的产生,还是数学的发展,都与现实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新课程改变了旧课程内容中脱离生活实际的状况,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还特别提出了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不是枯燥空洞的,不是高深莫测的,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是实实在在的,从而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 学生 活发散思维
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联系生活实际,达到使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有机结合,如何在生活实践中发展学生的数学素质,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如何在生活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这是一门非常寻常的教学艺术,需要教师去深挖教材、科学设计。
一、拓宽教材中的生活资源空间。
在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的今天,单纯的教材内容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联系生活实际,吸收并引进与现实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地方性的数学信息资料来处理教材,整理教材,重组教材内容。经过重组的教材由于具有开发性和弹性,给予教材留有开发和选择的空间,也能给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余地,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数学教材中的每个知识点都蕴含着学生资源的广阔空间,须找准每节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切合点”,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噢,原来数学离我们这样近,慢慢地他们就会亲近数学、理解数学,继而喜欢数学。学生拥有了这种积极的状态,对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实践能力就会大大的提高。
二、培养生活中的数学思维习惯。
学生生活中每项活动,都可能找到用数学思维来观察思考的“联系点”,教师须引导学生将他们生活中相关的事物,用数学思维进行联系、思考并形成习惯。例如,数列、一次函数、解析几何中的直线几个概念都可以用函数(特殊的对应)的概念来统一。又比如,数、方程、不等式、数列几个概念也都可以统一到函数概念。再看看下面这个运用"矛盾"的观点来解题的例子。已知动点Q在圆x2+y2=1上移动,定点P(2,0),求线段PQ中点的轨迹。
分析此题,图中P、Q、M三点是互相制约的,而Q点的运动将带动M点的运动;主要矛盾是点Q的运动,而点Q的运动轨迹遵循方程x02+y02=1①;次要矛盾关系:M是线段PQ的中点,可以用中点公式将M的坐标(x,y)用点Q的坐标表示出来。
x=(x0+2)/2②y=y0/2③显然,用代入的方法,消去题中的x0、y0就可以求得所求轨迹。
三、提高实践中的自主创新意识。
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自主地、创新地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经常去尝试周围生活的诸多条信息中选择需要的条件、信息,从不同的角度,根据不同的需求解决生活问题,凸显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例如,为了在实践中培养发展学生的自主意识、创新意识,我组织了这样一次教学活动。课题是:为老师新买的一套房子地面装修出谋献策,要求是既美观又省钱实惠。各小组开始测量各室地面的长、宽,求出面积,并开始做市场调查。最后,各种方案各自的适用性尽显其中:第一种方案是铺地板术(冬暖夏凉,档次高,牢固美观)只需资金70×100=7000(元),不贵;第二种方案是可选用价廉一些的普通地板木,只需一半资金:70×50=3500(元)(考虑到我买房子经济紧张);第三种方案是厨房饭厅选用花岗岩,客厅、卧室等选用板木,只需资金:10×50+60×100=6500(元),既经济又适于搞卫生。这项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活动,激起了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学生不仅明确解题方向,而且在做测量和调查时完全是溶不同的生活要求于自己的数学学习。从这里可以看出,解题时学生的思维在交流中碰撞,在碰撞中发散,在想象中提升。同时,我对学生不同角度解决问题所设计的方案都给予表扬,并肯定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深刻性和广阔性,审美的情趣性和艺术性,使学生的思维能动性和创造性再次得到充分的激发。这样,学生就会逐渐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就在于它与人类社会活动的密切联系,感到应用数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无穷乐趣,提高实践活动中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勇于探索、勇于实践、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这正是当代中小学素质教育赋予广大数学教师的重要使命。
四、兴趣是培养学习数学的关键,信心是必要的前提。
帮助学生树立成功的自信心。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帮助学生不断成功,提高学生自尊自信的水平,逐步转变失败心态,形成积极的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内部动力机制。教师必须引导成绩不良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能够实现愿望的心理自我暗示效应,使产生自信心,进而感到经过努力,自己是完全可以实现自己的抱负的,从而达到转化的目的。
总之,教师要想方设法让数学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感受到自己的任何活动都可以有数学思维进行思考。当师生习惯于把司空见惯、熟视无睹的生活现象用数学的思维和眼光来思考的时候,数学教学和学生生活便融合了学生就会逐渐养成用数学思想方法去观察生活,认识世界的习惯。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在一次次的锻炼中提高、发展,达到较高的思维水平。
(作者单位:河北省邯郸市第二十三中学)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 学生 活发散思维
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联系生活实际,达到使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有机结合,如何在生活实践中发展学生的数学素质,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如何在生活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这是一门非常寻常的教学艺术,需要教师去深挖教材、科学设计。
一、拓宽教材中的生活资源空间。
在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的今天,单纯的教材内容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联系生活实际,吸收并引进与现实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地方性的数学信息资料来处理教材,整理教材,重组教材内容。经过重组的教材由于具有开发性和弹性,给予教材留有开发和选择的空间,也能给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余地,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数学教材中的每个知识点都蕴含着学生资源的广阔空间,须找准每节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切合点”,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噢,原来数学离我们这样近,慢慢地他们就会亲近数学、理解数学,继而喜欢数学。学生拥有了这种积极的状态,对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实践能力就会大大的提高。
二、培养生活中的数学思维习惯。
学生生活中每项活动,都可能找到用数学思维来观察思考的“联系点”,教师须引导学生将他们生活中相关的事物,用数学思维进行联系、思考并形成习惯。例如,数列、一次函数、解析几何中的直线几个概念都可以用函数(特殊的对应)的概念来统一。又比如,数、方程、不等式、数列几个概念也都可以统一到函数概念。再看看下面这个运用"矛盾"的观点来解题的例子。已知动点Q在圆x2+y2=1上移动,定点P(2,0),求线段PQ中点的轨迹。
分析此题,图中P、Q、M三点是互相制约的,而Q点的运动将带动M点的运动;主要矛盾是点Q的运动,而点Q的运动轨迹遵循方程x02+y02=1①;次要矛盾关系:M是线段PQ的中点,可以用中点公式将M的坐标(x,y)用点Q的坐标表示出来。
x=(x0+2)/2②y=y0/2③显然,用代入的方法,消去题中的x0、y0就可以求得所求轨迹。
三、提高实践中的自主创新意识。
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自主地、创新地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经常去尝试周围生活的诸多条信息中选择需要的条件、信息,从不同的角度,根据不同的需求解决生活问题,凸显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例如,为了在实践中培养发展学生的自主意识、创新意识,我组织了这样一次教学活动。课题是:为老师新买的一套房子地面装修出谋献策,要求是既美观又省钱实惠。各小组开始测量各室地面的长、宽,求出面积,并开始做市场调查。最后,各种方案各自的适用性尽显其中:第一种方案是铺地板术(冬暖夏凉,档次高,牢固美观)只需资金70×100=7000(元),不贵;第二种方案是可选用价廉一些的普通地板木,只需一半资金:70×50=3500(元)(考虑到我买房子经济紧张);第三种方案是厨房饭厅选用花岗岩,客厅、卧室等选用板木,只需资金:10×50+60×100=6500(元),既经济又适于搞卫生。这项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活动,激起了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学生不仅明确解题方向,而且在做测量和调查时完全是溶不同的生活要求于自己的数学学习。从这里可以看出,解题时学生的思维在交流中碰撞,在碰撞中发散,在想象中提升。同时,我对学生不同角度解决问题所设计的方案都给予表扬,并肯定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深刻性和广阔性,审美的情趣性和艺术性,使学生的思维能动性和创造性再次得到充分的激发。这样,学生就会逐渐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就在于它与人类社会活动的密切联系,感到应用数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无穷乐趣,提高实践活动中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勇于探索、勇于实践、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这正是当代中小学素质教育赋予广大数学教师的重要使命。
四、兴趣是培养学习数学的关键,信心是必要的前提。
帮助学生树立成功的自信心。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帮助学生不断成功,提高学生自尊自信的水平,逐步转变失败心态,形成积极的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内部动力机制。教师必须引导成绩不良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能够实现愿望的心理自我暗示效应,使产生自信心,进而感到经过努力,自己是完全可以实现自己的抱负的,从而达到转化的目的。
总之,教师要想方设法让数学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感受到自己的任何活动都可以有数学思维进行思考。当师生习惯于把司空见惯、熟视无睹的生活现象用数学的思维和眼光来思考的时候,数学教学和学生生活便融合了学生就会逐渐养成用数学思想方法去观察生活,认识世界的习惯。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在一次次的锻炼中提高、发展,达到较高的思维水平。
(作者单位:河北省邯郸市第二十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