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奥地利音乐家莫扎特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奏鸣曲K330是其代表作品之一。这首奏鸣曲是在莫扎特在自己境遇特别困苦窘迫的状态下写的,莫扎特原本以为离开了大主教的奴役离开了萨尔兹堡会有更好的发展更好的创作背景,但是恰恰相反,在这个地方没有人理睬他帮助他,童年时期在欧洲巡回演出的荣誉都不存在,经济条件也非常不好,即使是在这种情况下,莫扎特写出的这首K330不同于K310那种痛心悲伤,而是属于欢快类型的音乐,K330情感内容非常让人深刻,这首奏鸣曲虽然规模比较小,但是内容很丰富,乐曲给一种明亮欢快充满了阳光快乐的感觉。
关键词:莫扎特奏鸣曲K330;结构;演奏特点
一、 莫扎特K330第一乐章的曲式分析
这首钢琴奏鸣曲创作于1777年的那个炎热的夏天。这跟他当时在法国所作的其他类似K310,K331比起来想相对的规模比较小,但是这时候K330比较容易弹奏,虽然容易弹奏但是并不代表这首音乐内容不丰富,也不是没有表现性恰巧相反这些在这首奏鸣曲上通通做到了。这首奏鸣曲第一乐章是一个中庸的快板,C大调,奏鸣曲式第一个主题给人一听的感觉就是非常的活泼,紧接着就换成了第二个主题。在属调上呈示出来。一般情况下奏鸣曲式分为三个部分就是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但是这首K330经常在呈示部中呈现出两个或者三个主题,在展开部中也经常发现新的主题。
二、 莫扎特K330第一乐章的演奏特点
第一个乐章是C大调2/4拍的奏鸣曲式一开始用C大调优美的旋律让我们进入到欢快的主题,开头的部分相对副主体部分更加的简单明朗,让二者之间有一个鲜明的对比。运用了很多不协和的和弦,运用大量的不协和的二七和弦,让二级七和弦,开始的1~19小节运用了大量的颤音和跳音还有连音,20~57小节是G副部主题,跟前面的小节不同加入了临时升降让副部主题听起来更加丰富不同于主部主题的欢快轻盈,58小节后进入了连接部像主部部分过度,让主部部分能够顺利进入,87小节后又回到最开始的C大调,跟主题部演奏的旋律几乎相同。第一乐章结束是在C大调的主和弦上,这首K330第一乐章是自由的欢快轻灵,体现了莫扎特在古典主义时期的完美风格和对音乐本体的独特理解。
三、 速度和力度的把握
在莫扎特奏鸣曲K330里出现的力度记号中一般都是在P弱-F强之间,基本很少出现别的作曲家那种很弱PP或者很强FF,所以在演奏这首奏鸣曲时应该更加注意速度和力度的把握,准确的演奏出轻和重慢和快的对比。当然力度和速度的对比要在以乐句为基础上进行,力度和速度也要密切联系在一起。正确的速度和力度在对演奏一首作品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莫扎特的作品一般在速度上都是快板慢板,很少出现急板,演奏这首奏鸣曲不应当太快应当用120~126之间,慢板是在48~55之间不应该太慢,所以演奏这首奏鸣曲应当保持稳定的均匀速度和准确的触键力度。
四、 节奏和节拍的控制
在音乐当中节奏跟节拍的控制是密切相关,密不可分的。节奏都是在节拍当中能够体现出来的,没有节拍就不会有节奏,有完整的節拍才会有完整的节奏,这首奏鸣曲每个乐章的节拍都不一样,第一乐章是中庸的快板演奏出来的,演奏效果应当是强弱次强,第二个乐章由如歌的行板演奏出来的,演奏的效果是强弱弱,第三个乐章是由稍快板演奏出来的。在对节拍和节奏的控制上应当严谨。不能枯燥乏味的演奏,应当有表情的演奏。在莫扎特的作品里面经常会出现一个单词,这个单词是rubato意思是弹性速度,弹性速度就是在整首乐曲节奏基本稳定的前提下根据乐曲的上行或者下行进行判断,而不是去对节拍器,像节拍器的速度一样一成不变,在乐句或者乐段的结尾处做出相应的处理,这样可以让音乐更加的有活力自然。
五、 结束语
莫扎特奏鸣曲K330,他的一生虽然穷苦悲伤,并且充满曲折,但是在他的音乐里面我们并没有看到这些悲惨的曲折的一面,他的音乐是那样的自然。不管是快乐的还是悲伤的,在我们听起来总是这么的自然优美。在他的音乐里面,没有消极的,没有对这个世界不堪。在他的音乐里面你感受不到对生活的不满,他将这一切都融合了。他的音乐是自然的,即使是命运坎坷但是他的音乐丝毫没有抱怨,他用自己善良的心态积极地去面对这一切。他把这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用音符的方式像世人传递。莫扎特的音乐细腻旋律优美,并且音乐内容赋予很强大的内涵,符合大众平易近人,就跟他的性格一样,充满童趣。跟他的人一样玲珑剔透,充满热情。
参考文献:
[1]莫扎特.莫扎特钢琴奏鸣曲集[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
[2]曼弗雷德·瓦格纳.莫扎特作品和生平[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姜帆,讲师,湖北省武汉市,湖北艺术职业学院。
关键词:莫扎特奏鸣曲K330;结构;演奏特点
一、 莫扎特K330第一乐章的曲式分析
这首钢琴奏鸣曲创作于1777年的那个炎热的夏天。这跟他当时在法国所作的其他类似K310,K331比起来想相对的规模比较小,但是这时候K330比较容易弹奏,虽然容易弹奏但是并不代表这首音乐内容不丰富,也不是没有表现性恰巧相反这些在这首奏鸣曲上通通做到了。这首奏鸣曲第一乐章是一个中庸的快板,C大调,奏鸣曲式第一个主题给人一听的感觉就是非常的活泼,紧接着就换成了第二个主题。在属调上呈示出来。一般情况下奏鸣曲式分为三个部分就是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但是这首K330经常在呈示部中呈现出两个或者三个主题,在展开部中也经常发现新的主题。
二、 莫扎特K330第一乐章的演奏特点
第一个乐章是C大调2/4拍的奏鸣曲式一开始用C大调优美的旋律让我们进入到欢快的主题,开头的部分相对副主体部分更加的简单明朗,让二者之间有一个鲜明的对比。运用了很多不协和的和弦,运用大量的不协和的二七和弦,让二级七和弦,开始的1~19小节运用了大量的颤音和跳音还有连音,20~57小节是G副部主题,跟前面的小节不同加入了临时升降让副部主题听起来更加丰富不同于主部主题的欢快轻盈,58小节后进入了连接部像主部部分过度,让主部部分能够顺利进入,87小节后又回到最开始的C大调,跟主题部演奏的旋律几乎相同。第一乐章结束是在C大调的主和弦上,这首K330第一乐章是自由的欢快轻灵,体现了莫扎特在古典主义时期的完美风格和对音乐本体的独特理解。
三、 速度和力度的把握
在莫扎特奏鸣曲K330里出现的力度记号中一般都是在P弱-F强之间,基本很少出现别的作曲家那种很弱PP或者很强FF,所以在演奏这首奏鸣曲时应该更加注意速度和力度的把握,准确的演奏出轻和重慢和快的对比。当然力度和速度的对比要在以乐句为基础上进行,力度和速度也要密切联系在一起。正确的速度和力度在对演奏一首作品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莫扎特的作品一般在速度上都是快板慢板,很少出现急板,演奏这首奏鸣曲不应当太快应当用120~126之间,慢板是在48~55之间不应该太慢,所以演奏这首奏鸣曲应当保持稳定的均匀速度和准确的触键力度。
四、 节奏和节拍的控制
在音乐当中节奏跟节拍的控制是密切相关,密不可分的。节奏都是在节拍当中能够体现出来的,没有节拍就不会有节奏,有完整的節拍才会有完整的节奏,这首奏鸣曲每个乐章的节拍都不一样,第一乐章是中庸的快板演奏出来的,演奏效果应当是强弱次强,第二个乐章由如歌的行板演奏出来的,演奏的效果是强弱弱,第三个乐章是由稍快板演奏出来的。在对节拍和节奏的控制上应当严谨。不能枯燥乏味的演奏,应当有表情的演奏。在莫扎特的作品里面经常会出现一个单词,这个单词是rubato意思是弹性速度,弹性速度就是在整首乐曲节奏基本稳定的前提下根据乐曲的上行或者下行进行判断,而不是去对节拍器,像节拍器的速度一样一成不变,在乐句或者乐段的结尾处做出相应的处理,这样可以让音乐更加的有活力自然。
五、 结束语
莫扎特奏鸣曲K330,他的一生虽然穷苦悲伤,并且充满曲折,但是在他的音乐里面我们并没有看到这些悲惨的曲折的一面,他的音乐是那样的自然。不管是快乐的还是悲伤的,在我们听起来总是这么的自然优美。在他的音乐里面,没有消极的,没有对这个世界不堪。在他的音乐里面你感受不到对生活的不满,他将这一切都融合了。他的音乐是自然的,即使是命运坎坷但是他的音乐丝毫没有抱怨,他用自己善良的心态积极地去面对这一切。他把这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用音符的方式像世人传递。莫扎特的音乐细腻旋律优美,并且音乐内容赋予很强大的内涵,符合大众平易近人,就跟他的性格一样,充满童趣。跟他的人一样玲珑剔透,充满热情。
参考文献:
[1]莫扎特.莫扎特钢琴奏鸣曲集[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
[2]曼弗雷德·瓦格纳.莫扎特作品和生平[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姜帆,讲师,湖北省武汉市,湖北艺术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