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我正好利用这个长假回老家住了一个晚上,待了两天。
我所在的这个村子就在南漪湖边上,村上有四十余户人家,祖辈大都是移民过来的,想来他们当年是被南漪湖美丽的风光和丰富的渔业资源所吸引,当然还有湖畔一片肥沃的良田。他们企盼的是半耕半渔、自给自足的普通农家生活,可惜,这个朴实的愿望在连年的自然灾害面前变成了泡影。
祖辈们耕种的农田其实就是南漪湖的湖畔,因为没有大坝的阻隔,每到七月份的梅雨季,也就是早稻即将开镰收割的时节,南漪湖的湖水就会泛滥成灾,浑浊的洪水犹如一只巨大的怪兽咆哮着奔涌而来,肆无忌惮地吞噬着黄灿灿的稻穗,转眼间湖水像一条条白龙爬过田埂,爬过农田,爬到了房屋的门槛上,有的年份的洪水还淹倒了村子前面的茅草屋——我的祖辈们就是在这样恶劣的自然环境中顽强地生存下来。
在我的记忆里,洪水每隔两年左右就要泛滥一次,“十年九不收”是那些年的真实写照。洪水肆虐过后,为了填饱肚子,村民们纷纷下湖捕鱼摸虾,女人们便去湖里采菱角,再加上政府下拨的一些救灾粮,“吃”的问题算是解决了。但接下来的“烧”的难题便摆在了村民面前,由于稻草已经全部腐烂在水里,灶柴就成了大问题。村子里劳动力多的家庭会自发地跑到离村庄十几里外的昆山上去砍茅草,缺劳力的家庭只有到田埂上挖树蔸、湖滩上拾枯树枝、生产队牛圈里拣牛粪来充当灶柴了。
我家劳动力少,能做的就只有“捡牛粪”了。
“捡牛粪”是个又累、又苦、又脏的活计,在每个冬日的凌晨一点左右就要从热乎乎的被窝里爬起来,来不及洗漱,就跌跌撞撞地跟在拎着“马灯”的姐姐后面出门,母亲则挑着一担竹筐走在最后。多少年后听母亲说,之所以要我走在中间,是因为我是一个小男孩儿,怕被“邪的东西”沾染上了。
我们村子当时是一个大村子,耕牛有十几头,牛圈有七八处,都是用土墙垒起来的,非常结实,这样就不会被耕牛“蹭痒”时弄倒。
冬天的夜晚出奇的安静,村西头偶尔也有两声狗吠传来,表明这座村子还有点人间烟火气。天上点点繁星无声地眨着眼睛,地上一层薄薄的白霜也静静地躺着,虽然没有一丝风,但还是感觉脖子冷飕飕的,脚冻得像失去了知觉一样。母亲怕我们害怕,一路上给我们讲祖辈们肩挑手提下江南的故事。
牛圈离村子不远不近,最远的不到两里路。远了,照看不方便,近了,牛圈里的气味会飘进村民家中。一会儿,我们就到了村子北头的那座牛圈,母亲把首站选在这里,是因为这座牛圈大些,里面拴了一老一小两头牛。进得牛圈,一股暖气夹杂着牛臊味扑面而来,母亲高高举起马灯,在铺满烂稻草的地上找寻着,结果很是失望,一堆牛粪也没有。母亲说是我们来迟了,牛粪被别人捡走了。我们的到来,惊醒了那头依偎在母牛怀中正在酣睡的牛犊,它警惕地站了起来,围着我们这几个不速之客转来转去,那头正在专心致志反刍的老母牛也迅速站起身来,用血红的双眼盯着我们这几个不速之客,它庞大的身躯把那头小牛犊往墙角里挤,用整个身体挡住了小牛犊。
我们从牛圈里退出来,来到了不远处的另外一座牛圈,母亲提着马灯首先弯腰进去,随即低声喊,快来捡,刚刚拉下的。我和姐姐兴奋地跑进牛圈,只见厚厚的稻草上,一堆牛粪正冒着腾腾的热气,牛圈里的尿臊味夹杂着稻草的霉味熏得我倒退了好几步,我用双手紧紧捂住口鼻,用脚把竹筐踢到牛粪边,姐姐用锄头把牛粪往竹筐里扒……就这样,约莫到凌晨三点左右,我们捡满了两竹筐牛粪,回到家里把牛粪倒在门前的空地上,然后继续上床睡觉。
第二天,我被母亲早早地叫起来做“牛粪饼”,做完了还得去上学。这个活儿其实也简单,就是用家里的粗糠和瘪谷放在牛粪里搅和均匀后,再用手揉几下,确保干湿适中,贴在土墙上不会掉下来。第一次做“牛粪饼”,看着黑黑的牛粪,我的手怎么也下不去。母亲站在一旁说,儿子,这牛粪可是我们一个冬天少不了的好柴呀,年三十晚上我们还要指望它烧火锅、烤火呢。你不要怕,冬天的牛是吃稻草的,那稻草黄灿灿的,香着呢,不信你仔细闻闻,这牛粪也还有些香味呢,经常做“牛粪饼”,手上还不会长冻疮呢。听母亲这样一说,我还真是闻不到臭味了,隐隐约约还感觉到有一股稻草的清香。我迅速地把双手插进牛粪里揉起来,感觉差不多了再把牛粪捧着对着我家房屋的东墙贴上去,再用手把它抹平。这样,一个三十厘米左右的“标准”的“牛粪饼”就完成了。过上三五个晴天,把它揭下来,两个饼做一组,竖着斜靠在一起晾晒一天,就可以收回家存放在柴仓里了。我每天上学、放学看到我家房屋土墙上一排排黑黑圆圆的“牛粪饼”的印迹,心里就有老大老大的成就感。
打那以后,做牛粪饼就成了我的“专利”了。说来也是奇怪,我的兄弟姐妹手上都曾长过冻疮,唯独我的这双手一直都白白嫩嫩的,这很可能是从小“牛粪饼”做多了的缘故吧。
捡牛粪、做牛粪饼这活计一直延续到农历的腊月二十八。用母亲的话说,多做一个“牛粑粑”,开春了就多一份保险,春天雨水多,不到早稻收割起来是没有柴草燒的,那样全家都得挨饿了。
时光犹如白驹过隙,不记得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家再也不用捡牛粪、做牛粪饼了,村上的耕牛也不知道在哪一年消失得无影无踪,曾经的牛圈早就没有了踪迹。我家的茅草屋被80 年代初的一场大洪水淹倒了,原来村西头一座老屋的半截土墙上一排排黑黑圆圆的“牛粪饼”的印迹,也被那年村里用石灰水刷白之后写上的“计划生育,人人有责”的标语遮盖了,再后来又变成了“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好像就在刹那间所有关于牛粪的一切都失忆了。
我每当回老家经过那半截土墙时还会依稀记起当年捡牛粪、做牛粪饼的往事,依稀记得母亲曾经说过的话:“其实,好多的香味都是臭味孕育出来的。”
我所在的这个村子就在南漪湖边上,村上有四十余户人家,祖辈大都是移民过来的,想来他们当年是被南漪湖美丽的风光和丰富的渔业资源所吸引,当然还有湖畔一片肥沃的良田。他们企盼的是半耕半渔、自给自足的普通农家生活,可惜,这个朴实的愿望在连年的自然灾害面前变成了泡影。
祖辈们耕种的农田其实就是南漪湖的湖畔,因为没有大坝的阻隔,每到七月份的梅雨季,也就是早稻即将开镰收割的时节,南漪湖的湖水就会泛滥成灾,浑浊的洪水犹如一只巨大的怪兽咆哮着奔涌而来,肆无忌惮地吞噬着黄灿灿的稻穗,转眼间湖水像一条条白龙爬过田埂,爬过农田,爬到了房屋的门槛上,有的年份的洪水还淹倒了村子前面的茅草屋——我的祖辈们就是在这样恶劣的自然环境中顽强地生存下来。
在我的记忆里,洪水每隔两年左右就要泛滥一次,“十年九不收”是那些年的真实写照。洪水肆虐过后,为了填饱肚子,村民们纷纷下湖捕鱼摸虾,女人们便去湖里采菱角,再加上政府下拨的一些救灾粮,“吃”的问题算是解决了。但接下来的“烧”的难题便摆在了村民面前,由于稻草已经全部腐烂在水里,灶柴就成了大问题。村子里劳动力多的家庭会自发地跑到离村庄十几里外的昆山上去砍茅草,缺劳力的家庭只有到田埂上挖树蔸、湖滩上拾枯树枝、生产队牛圈里拣牛粪来充当灶柴了。
我家劳动力少,能做的就只有“捡牛粪”了。
“捡牛粪”是个又累、又苦、又脏的活计,在每个冬日的凌晨一点左右就要从热乎乎的被窝里爬起来,来不及洗漱,就跌跌撞撞地跟在拎着“马灯”的姐姐后面出门,母亲则挑着一担竹筐走在最后。多少年后听母亲说,之所以要我走在中间,是因为我是一个小男孩儿,怕被“邪的东西”沾染上了。
我们村子当时是一个大村子,耕牛有十几头,牛圈有七八处,都是用土墙垒起来的,非常结实,这样就不会被耕牛“蹭痒”时弄倒。
冬天的夜晚出奇的安静,村西头偶尔也有两声狗吠传来,表明这座村子还有点人间烟火气。天上点点繁星无声地眨着眼睛,地上一层薄薄的白霜也静静地躺着,虽然没有一丝风,但还是感觉脖子冷飕飕的,脚冻得像失去了知觉一样。母亲怕我们害怕,一路上给我们讲祖辈们肩挑手提下江南的故事。
牛圈离村子不远不近,最远的不到两里路。远了,照看不方便,近了,牛圈里的气味会飘进村民家中。一会儿,我们就到了村子北头的那座牛圈,母亲把首站选在这里,是因为这座牛圈大些,里面拴了一老一小两头牛。进得牛圈,一股暖气夹杂着牛臊味扑面而来,母亲高高举起马灯,在铺满烂稻草的地上找寻着,结果很是失望,一堆牛粪也没有。母亲说是我们来迟了,牛粪被别人捡走了。我们的到来,惊醒了那头依偎在母牛怀中正在酣睡的牛犊,它警惕地站了起来,围着我们这几个不速之客转来转去,那头正在专心致志反刍的老母牛也迅速站起身来,用血红的双眼盯着我们这几个不速之客,它庞大的身躯把那头小牛犊往墙角里挤,用整个身体挡住了小牛犊。
我们从牛圈里退出来,来到了不远处的另外一座牛圈,母亲提着马灯首先弯腰进去,随即低声喊,快来捡,刚刚拉下的。我和姐姐兴奋地跑进牛圈,只见厚厚的稻草上,一堆牛粪正冒着腾腾的热气,牛圈里的尿臊味夹杂着稻草的霉味熏得我倒退了好几步,我用双手紧紧捂住口鼻,用脚把竹筐踢到牛粪边,姐姐用锄头把牛粪往竹筐里扒……就这样,约莫到凌晨三点左右,我们捡满了两竹筐牛粪,回到家里把牛粪倒在门前的空地上,然后继续上床睡觉。
第二天,我被母亲早早地叫起来做“牛粪饼”,做完了还得去上学。这个活儿其实也简单,就是用家里的粗糠和瘪谷放在牛粪里搅和均匀后,再用手揉几下,确保干湿适中,贴在土墙上不会掉下来。第一次做“牛粪饼”,看着黑黑的牛粪,我的手怎么也下不去。母亲站在一旁说,儿子,这牛粪可是我们一个冬天少不了的好柴呀,年三十晚上我们还要指望它烧火锅、烤火呢。你不要怕,冬天的牛是吃稻草的,那稻草黄灿灿的,香着呢,不信你仔细闻闻,这牛粪也还有些香味呢,经常做“牛粪饼”,手上还不会长冻疮呢。听母亲这样一说,我还真是闻不到臭味了,隐隐约约还感觉到有一股稻草的清香。我迅速地把双手插进牛粪里揉起来,感觉差不多了再把牛粪捧着对着我家房屋的东墙贴上去,再用手把它抹平。这样,一个三十厘米左右的“标准”的“牛粪饼”就完成了。过上三五个晴天,把它揭下来,两个饼做一组,竖着斜靠在一起晾晒一天,就可以收回家存放在柴仓里了。我每天上学、放学看到我家房屋土墙上一排排黑黑圆圆的“牛粪饼”的印迹,心里就有老大老大的成就感。
打那以后,做牛粪饼就成了我的“专利”了。说来也是奇怪,我的兄弟姐妹手上都曾长过冻疮,唯独我的这双手一直都白白嫩嫩的,这很可能是从小“牛粪饼”做多了的缘故吧。
捡牛粪、做牛粪饼这活计一直延续到农历的腊月二十八。用母亲的话说,多做一个“牛粑粑”,开春了就多一份保险,春天雨水多,不到早稻收割起来是没有柴草燒的,那样全家都得挨饿了。
时光犹如白驹过隙,不记得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家再也不用捡牛粪、做牛粪饼了,村上的耕牛也不知道在哪一年消失得无影无踪,曾经的牛圈早就没有了踪迹。我家的茅草屋被80 年代初的一场大洪水淹倒了,原来村西头一座老屋的半截土墙上一排排黑黑圆圆的“牛粪饼”的印迹,也被那年村里用石灰水刷白之后写上的“计划生育,人人有责”的标语遮盖了,再后来又变成了“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好像就在刹那间所有关于牛粪的一切都失忆了。
我每当回老家经过那半截土墙时还会依稀记起当年捡牛粪、做牛粪饼的往事,依稀记得母亲曾经说过的话:“其实,好多的香味都是臭味孕育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