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刊论著(实验研究及临床研究)均著有中文摘要,要求一般使用第三人称撰写,不列图、表,不引用参考文献,不加评论。一般写成四段式结构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要求目的明确,方法学交待清楚(如写出“采用随机分组”或“随机选取”,必须描述“随机”是怎样进行的;对分组进行详细描述等),结果中有主要数据(如出现百分数,必须写出具体数据等),要写出研究所采用的统计学方法,结论准确且与目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刊论著(实验研究及临床研究)均著有中文摘要,要求一般使用第三人称撰写,不列图、表,不引用参考文献,不加评论。一般写成四段式结构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要求目的明确,方法学交待清楚(如写出“采用随机分组”或“随机选取”,必须描述“随机”是怎样进行的;对分组进行详细描述等),结果中有主要数据(如出现百分数,必须写出具体数据等),要写出研究所采用的统计学方法,结论准确且与目的相呼应。
其他文献
黑斑息肉病(Peutz-Jegherssyndrome,PJS)以青少年多见,常有家族史,很少癌变.多发性息肉可出现在全消化道,以小肠为最多见.此病范围广泛,无法手术根治,当并发肠道大出血或肠套叠时,可作部分肠切除术.1996年1月本院收治PJS合并息肉癌变病例1例予以手术治疗,随访13年,患者生存良好,报告如下。
人体的排尿是极为复杂的过程,正常控尿需膀胱、尿道功能完好及二者协调.以尿频、尿急、尿失禁等为主要症状的排尿障碍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现代医学至今尚无排尿障碍的有效疗法.但国内外大量的临床资料表明,中医针灸对排尿功能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已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对近年来针灸调节排尿功能的临床观察及其作用机制等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肝移植术后排斥反应是目前肝移植领域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通过各种途径建立有效的免疫耐受成为这个领域的研究热点.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作为最有效的抗原递呈细胞,诱导免疫耐受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1].现就DC在肝移植免疫耐受诱导中所起的作用作一综述。
目的 探讨喉返神经(RLN)显露在甲状腺全切除术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2006年12月至2008年12月间116例主动显露201侧RLN的甲状腺全切除术资料.结果 116例甲状腺疾病均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术中均成功显露双侧或单侧RLN,其中1例右侧非返RLN.RLN永久性损伤0例,暂时性损伤0例,永久损伤率为0.结论 甲状腺全切除术中应常规在甲状腺下动脉周围寻找RLN,主动显露RLN可避免其损伤发
甲状腺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F)极为罕见,至今国外文献报道仅19例,国内尚未见系统报道,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报道如下。
目的 比较维库溴铵-芬太尼和顺式阿曲库铵-瑞芬太尼两组麻醉方案在肾移植术中的应用.方法 分析本院108例肾移植手术,按麻醉方案分成Ⅰ组:维库溴铵-芬太尼(n=45),Ⅱ组:顺式阿曲库铵-瑞芬太尼(n=63).比较两组麻醉方案中血流动力学、气管拔管时间、术后尿量、肌酐和麻醉并发症的差异.结果 Ⅰ组气管拔管时间(47.5±26.2)min较Ⅱ组(33.5±17.5)min)明显延长(P<0.05);两
目的 探讨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yperlipidemic acute pancreatitis,HLAP)的临床特点和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56例AP中38例HLAP的临床资料.结果 HLAP占同期收治AP的10.7%,其中29例(76.3%)为轻型HLAP,9例(23.7%)为重型HLAP.34例(89.5%)行非手术治疗,4例(10.5%)行手术治疗.治愈36例,死亡2例(
1 概述 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gastroentero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s,GEP-NETs)是一类罕见的有内分泌作用的肿瘤,临床表现特异,发病率约占所有消化道肿瘤的2%.据肿瘤来源,GEP-NETs分为类癌和胰腺内分泌肿瘤,以类癌最常见,其发病率约2.5/10万[1].类癌可在全身各个脏器发生,以腹腔为主,WHO将胰腺内分泌肿瘤分为高分化内分泌
目的 探讨黑斑息肉病(PJs)导致小儿反复性肠套叠的诊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PJS继发反复性肠套叠病例资料.结果 5例反复性肠套叠均经手术和病理组织学证实为PJS所致,术后恢复良好,随访无复发.结论 PJS导致小儿肠套叠易复发,术中处理肠套叠同时切除息肉是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后仍需长期监测、定期复查。
目的 探讨ER、CyclinD1蛋白在青春期乳房肥大症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Western-blot法检测15例青春期乳房肥大症(实验组)、15例正常乳腺(对照组B)及10例原发性小乳症(对照组A)乳腺组织中ER、CyclinD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ER、CyclinD1蛋白在实验组乳腺组织中的表达与对照组A乳腺组织中的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R、CyclinD1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