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微知著 发展素养

来源 :中学数学杂志(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_c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材是教与学的蓝本,如何用好教材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是每个数学教师面临的问题.通过对教材一个结论的探究,挖掘其丰富的内涵,得到多个结论和推广,沟通了知识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 教材;数学素养;角;结论
  取消考试大纲后,如何用好数学课程标准和教材就成了每个数学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发现,不少高考试题源于或高于教材,一个不起眼的结论或问题有可能就是高考试题的背景或素材.众所周知,教材是教育教学专家集体智慧的结晶,历经千锤百炼,具有权威性、示范性、系统性,其呈现的不仅是静态的数学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呈现了生成新问题、研究数学对象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1],是开展教学设计的“生长点”.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教材编写者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教师应深刻理解课程标准的实质,领悟教材编写者的意图,发挥教材应有的作用;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每个问题都从整体性上研究,挖掘每个知识点的的教育价值,审视其在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作用,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下面以cosθ=cosθ1cosθ2为例探讨如何用好教材,发展学生的素养.
  4 教学启示
  教材是教与学的一种重要资源,但不是完成教学活动的纲领性权威文本,而是以一种参考提示的性质出现的.这是因为教材编写者不可能顾及数学知识所有方面,只能把重要的知识和方法展示出来,这也给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提供空间.教师应对教材进行合理加工与处理,科学合理地整合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趋科学、合理,教学更加有效,达到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的目的.教师应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善于“入戲”,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善于捕捉、挖掘教材所提供的创新设计的丰富素材,让教材成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沃土和家园.教师要读出教材的“韵味”和“弦外之音”,读懂教材编写者的良苦用心,要知道教材为何要这样安排,“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2].笔者认为,教师首先必须在把握数学课程标准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去研读教材,站在学科育人的角度系统地进行教学设计,把教材呈现的静态知识形态转化为动态教育形态.其次,要站在立德树人的高度,强化素养立意,整体设计教学.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应该整体把握教学内容涉及哪些基础知识,分布在哪些章节,知识的横向、纵向有哪些联系,每个知识点是如何呈现的?能否推广引申,达到何种程度?渗透着哪些数学思想方法,蕴含着哪些核心素养.从内容角度,把控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知识,从数学教材精确描述中体会数学知识专业叙述,从知识产生背景、概念抽象过程、定理性质的得出过程、问题解决策略中感悟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最后,要引导学生加强对学习活动过程的内省过程.素养属于默会知识,是无法直接传授的,只能依靠学生自身的领悟、内省、提炼逐步形成.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内省概念的发生、发展过程;内省公式、定理的发现及证明过程;内省数学思想方的渗透及提炼过程;内省解题思路的探寻及表达过程[3].
  高中数学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培育科学精神、理性思维和创造意识,在强化“四基”“四能”基础上提升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学生核心素养阵地在课堂,教材是载体,关键在教师.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应该是使学生“再创造”数学知识,在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同时,领悟知识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积累数学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活动经验,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问题,会用数学思维思考问题,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述问题,同时感悟数学的理性魅力、科学价值,积累发现和提出问题的经验,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提高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从而实现数学学科的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 章建跃.树立课程意识,落实核心素养[J].数学通报.2016(05):2-4.
  [2] 陈立军.教材是开展教学设计的“根据地”[J].数学通讯(下半月).2017(04):21-24.
  [3] 陈国勇.一道高考试题的研习与启示[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上旬).2019(12):55-56.
  作者简介 刘吉存(1969—),男,山东阳谷人,中学一级教师,硕士;研究方向: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发表中学数学论文30余篇.
其他文献
【摘 要】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編写的“6 1”套高中数学新教材均已亮相.其中,沪教版高中数学新教材力图体现“国家标准、上海特色、国际水平”,其编写理念包括认识数学与数学教育的价值、引导学生学好数学和师生用好教材等;编写特点体现在教材体系框架的设计、教材内容的选取、教材内容的编排、数学学习训练系统的组建等方面.  【关键词】 沪教版;高中数学教材;理念特点     
【摘 要】 向量兼显“数”的严谨与“形”的直观,是沟通代数与几何的重要工具.纵观2019年全国数学高考中的向量试题,平实中彰显数学本质,融合中呈现精彩方法.从考查的重点知识、解决的主要途径、试题的总体分布以及与其它知识的交汇等方面对2019年高考向量问题进行评析,归结出一些对高考向量复习的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2019年高考;向量;试题;评析     1 高考对“向量”的考查要求  在普通高
【摘要】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时代关注的焦点、学术界讨论的热点、教育界实践的难点.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需要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改变教育方法,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组织课堂活动,从知识讲授走向知识的生成.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知识生成  1 引言  近期扬州市教科院组织了“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教学实践研究”研讨活动,承办学校开设了《平面的基本性质》研讨课,探讨如何通过课堂教
今年的理科生考点几乎没有出现往年常有的因为数学被考哭的现象.一直坚持在考点的我们看到考生出场后步伐轻盈,表情轻松.不少考生表示,理科数学前面的选择题和填空题相对简单,但是后面的大题难度稍大,特别是最后两道大题,其中有一道关于圆锥曲线和抛物线的题难度较大,但总体来说难度适中.下面就从几个方面浅谈一下2014年高考山东卷数学试题.  1 高考新动向  一是试卷形式有所调整.从2006年到2013年山东
【摘要】“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是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也是数学核心素养观的强烈要求.基于“正弦定理(第一课时)”教学片断,作出反思:数学学科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都要从素养的高度来进行,为素养而教,用学科育人,为学生的一生发展谋求最大利益.教育即生长,自然生长出的东西是最具有生命活力的;教学要探究,探究发现的历程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渠道.  【关键词】正弦定理;教学片
【摘要】研究教学设计与教材的关系,是为了发挥教材的整体功能,关键是弄清教材与教学设计四个基本特征、五个基本效能和四个基本关系,为进一步指导合理利用、有效开发教材,编制校本化教学设计可从牢牢抓住教材主线、科学处理教材内容、智慧地预设引导与生成、创新设计学材显现形式四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教学设计;苏教版教材;核心素养;特征;效能;校本化  2014年3月,一个崭新的名词——“核心素养”首次出现在
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推论容易证明,圆外的角小于同一條弧所对的圆周角.该结论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广泛.
【摘要】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数学课堂需要发生的几个转变主要有四:一是多样化的情境引入;二是灵活使用思维导图;三是注重数学活动经验;四是数学史与数学教育融合.  【关键词】情境引入;思维导图;活动经验;数学史  2018年12月“互联网 教师专业发展”工程高中数学省级工作坊现场会议在胶南一中落下帷幕,这次会议以“基于核心素养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数学课堂教学建设与教师技能提升”为主题,分为优秀课例展示与
1 从一次课堂上的尴尬谈起  事情发生在2010年,笔者在高三(高2011级)一轮复习习题讲评课上.  例题 (2009年湖北黄冈中学模拟题) 已知不等式a-2x>x-1对任意x∈0,2恒成立,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A.(-∞,1)∪(5, ∞)B.(-∞,2)∪(5, ∞)  C.(2,5) D.(1,5)    选A选B选C选D合计  频数68人31人7人6人112人  频率60.7%
【摘要】教学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对2018年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中数学教与学》“教学研究”专栏所转论文进行梳理分析,发现当下高中数学教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在于数学教学活动、过程、实践、素养;研究趋势呈现为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落地之策、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深度融合等.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研究;核心素养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