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引发的教育思考

来源 :中学历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Niit5625523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授八年级下册中美外交关系史时,我链接了当下两国贸易战的新闻,课堂一下子炸了锅。比较大的声音是:“中国必须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坚决抵制美国货”。其中一名男同学高喊道:“砸福特牌汽车!”我问为什么?他说:“朱自清过去宁可饿死都不食美国救济粮,难道我们不可以不用美国货吗?”他的回答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学生的回答和掌声引起了我的警觉,也引发了我的思考,觉得很有必要以朱自清和中美贸易战的有关素材,补上一堂研讨课,把学生对爱国情感表达由感性引向理性。
  一、怎样理解朱自清抵制美国的救济粮?
  1948年的朱自清在拒绝“美援面粉”的宣言上签字,临终前特别嘱咐夫人不买国民党配给的美国面粉,最后在贫病交加中去世。结合阅读《抗议美国扶植日本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声明》的有关文字,引导学生思考。
  为反对美国政府的扶日政策,为抗议对中国人民的诬蔑和侮辱,为表示中国人民的尊严和气节,同意拒绝购买美援平价面粉,退还购物证。[1]
  思考:朱自清等大学教授为什么拒领美国救济粮?
  抗战胜利后不久,美国政府对日本采取了扶植政策。国民政府在美国支持下,任用前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为军事顾问,此举激起中国人民的民族义愤。1947-1948年间国内文艺教育界举办了“美国扶植日本座谈会”、“反美扶日文艺展”等形式的抗议活动,北平、上海、南京、广州等地学生多次举行“要求撤出全部驻华美军”、“抗议美国扶植日本”的游行示威。与此同时国民党沉迷于反共反人民的内战,经济状况每况日下,法币贬值严重,物价飞涨,到1948年朱自清每月的薪水也仅够买3袋面粉。美国为掩盖扶日侵华的嘴脸,向中国提供廉价救济粮,国民政府为平息高级知识分子的怨气,派发一种特别“购物证”,可以优先买到“美援面粉”。朱自清等正义爱国知识分子识破了他们的用心,断然予以拒绝。
  这个时候,他(朱自清)的胃病已经很沉重了,只能吃很少的东西,多一点就要吐。面庞消瘦,说话声音低沉。他有大大小小七个孩子,日子比谁过得都困难。但是,他一看了稿子,毫不迟疑,立刻签了名。他向来写字是规规矩矩的,这次,他还是用颤动的手,一笔不苟地签上他的名字……[2]
  思考:怎样理解朱自清的爱国行为?
  在闻一多的追悼会上朱自清就被朋友们提醒,已上了国民党特务的黑名单,他愤怒而又坚定地表示:“谁怕谁!”。1947年以来的多次抗议宣言,朱自清都把名字写在第一位,同时他还写过一篇《论气节》的文章,表达了不屈的意志和浩然正气。美国政府干预中国内政,侮辱中国人民,国民政府对美国予取予求的侵略行为,逆来顺受,尽管家庭生活极度困窘,几个孩子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但是,作为知识分子,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朱自清表现出高贵的精神气节,宁可饿死不食“美援面粉”。回过头来看,课堂上那位男生了解朱自清的故事,并能把历史与现实有所联系,其宝贵的学习热情是值得肯定的。
  二、怎样理解中国政府应对美中贸易战的措施?
  依据所谓的301调查,美国特朗普政府于2018年3月22日签署了针对中国贸易的备忘录,公布了对中国加增税收的商品。中国外交部立即作出坚定而又冷静的回应。自此以来几个月中,中美两国就贸易税收,你来我往,针锋相对,进行着激烈的对抗。让学生阅读相关材料,理解美、中各方措施的深意。
  1. 美国为什么挑起贸易战?其方式有什么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两幅图表(图一、图二),美国贸易逆差占GDP的比例从1991年开始不断上升,在2006年达到最高值5.2%,表明此次贸易战直接原因是美国贸易逆差长期赤字问题。中美贸易逆差虽然逐年上升,但峰值不过2.2%,由此看来,美国不应该把斗争矛头主要指向中国。美国凭什么以本国法律处置国际贸易问题呢?在美国人的观念里,世界经济政治秩序是由美国建立和维护的,美国优先理所当然,其国内法就是国际法。美国贸易逆差是长期存在的问题,历史上美国多次動用“301调查”,大部分情况下能够迫使他的贸易伙伴国做相应的调整,最后实现美国优先的目的。美国霸权主义的思维方式是极其鲜明的。
  2. 美国对中国实施贸易战的本质是什么?
  根据2018年7月10日美方公布加征关税的中国商品清单,笔者整理了美方宣布加增10%关税的原产自中国进口商品项目表,让学生阅读观察。
  美国以往的对外贸易战一般只针对某一产业或某一类的商品,但是2018年对中国的贸易战,却不断升级,范围越来越大,增加税率越来越高,显然,美国把矛头直指中国。7月10日公布的加增关税商品名单中,共包括13个类别1314项商品,观察表一可以发现,美国把重点放在机械设备、金属制品等项目上。2015年中国政府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宏大计划,希望迈入世界制造强国行列。特朗普曾气势汹汹地指控道:“中国2025很冒犯,中国2025意味着,他们要占领全球经济!”联系起来看,本次美国发动对华贸易战直接原因似乎是贸易逆差,其实,根本原因是要抑制中国经济转型升级,阻滞中国技术进步,阻遏中华民族复兴。
  3. 中国政府应对措施有什么特点?
  材料一:中方不想跟任何人打贸易战,但如果有人非逼迫我们打,我们一不会怕,二不会躲。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2018年3月21日
  材料二:中国将与世界各国一道,坚决反对落后、过时、低效的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的倒行逆施,致力维护稳定和可预期的全球经贸环境。美方挑起了这场贸易战,我们不愿打,但为了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必要时不得不打。中方决不打第一枪,但如果美方实施征税措施,中方将被迫进行反制。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2018年7月6日
  中国政府应对美国贸易战的措施体现出有利、有礼、有节的特点。   有利:中国政府在反制美国时,特别注意仔细挑选加税商品。不被情绪左右,而是坚决从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出发。上面说到,学生要求砸福特牌汽车,行不行呢?中国道路上跑的大多数福特牌,生产商和销售商其实还是中国人,当然不行。
  有礼:先礼后兵,不打第一枪。贸易战不解决根本问题,只会损人害己。所以,中国政府坚持客观公正态度,冷静应对,力求在公正、平等的基础上通过交流、对话、协商的方式解决问题。
  有节:美国和中国分别是当今世界第一、二大经济体,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美国需要中国的劳动力,中国需要美国的购买力,中国希望通过有节制的反制,得到世界各国的理解和尊敬,最终与美国达成和解协议,延长得之不易的发展机遇。
  三、全球化时代应该怎样表达爱国主义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以极其迅猛的速度发展。世界各经济体间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 引导学生理性爱国主义就显得尤为重要。结合上述,设计问题:
  问题一:今天怎样学习朱自清?
  毛泽东高度评价朱自清“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江泽民称颂他“清芬正气传当世”[3]。正直勇敢,坚持与反动势力抗争,绝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构成了朱自清的文人气节,其核心精神是爱国主义。朱自清抵制美国救济粮是当时人民大众反美运动的组成部分,是中美民族矛盾凸显的产物。今天美国发动对中国贸易战,气势汹汹,霸权主义派头十足,我们要学习朱自清的擔当勇气和爱国精神,“谁怕谁!”,一定要敢于对美国说“不”!但是,必须明白,全球化时代的今天,世界各国经济相互联系,中美两个大国谁也离不开谁。再者,今天中美关系与近代时期已完全不同,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美国再也不可能对中国居高临下,颐指气使。所以,没有必要采用像过去那种抵制救济粮的方式,而应该在反制美国贸易战的同时,积极通过谈判,努力实现共赢。
  问题二:作为中学生,表达爱国精神的着力点在哪里?
  从美国对于进口自中国商品的加税清单看,重点是打压中国迅速发展的工业制造技术,而对于出口中国的商品,在拥有高密度知识产权的高科技领域又做了严格限制。美国凭借资本和科技的优势,在中美贸易中占据着主导地位。所以,完全可以理解,中国政府致力于发展新技术,生成新产业的“2025计划”自然会受到美国的打压。
  华为高管陈黎芳女士认为,要正视美国的强大,看到差距,坚定地向美国学习。做到不盲目乐观,不能有民粹主义,不能让反美情绪影响我们的学习和工作,同时她认为:“真正要爱国爱民,为民族争光争气,唯有学习加实干!”[4]作为中学生,应该理解国家战略和政府措施的意图,努力把爱国主义转化为个人的行为,从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尽量少用外货,多用国货。更重要的是,抓紧时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将来研发新技术,从事新产业做好精神的、知识的、技能的各种准备。
  问题三:在走向国际化时代,中国人应树立什么形象?
  中国正逐步走向世界,影响着世界的发展进程。中国人应该树立怎样的世界形象?一与某国发生矛盾,就砸某国什么,这种意气用事、严重损害文明礼仪形象的情况再也不能发生。作为中学生,应该不断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提高文明修养,树立谦谦君子的良好形象。同时,还要逐步涵养宽容精神,对于国外媒体批评中国公民形象的声音,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努力把自己培养成既有爱国精神,又有国际情怀的优秀公民。
  讨论朱自清拒绝美援和应对中美贸易战两件事,很容易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但是,初中生的知识水平有限,理解能力不强,肤浅的爱国主义宣泄可能导致严重的灾难。诚如任世江所说:“通过具体史实逐渐引导、生成出来的结论,才能真正达到历史教育的目的。[5]”本文思考意在尊重学生积极情感的前提下,先讲明历史,再联系世情,努力把爱国主义引向理性主义。
  【注释】
  [1][2]吴晗:《关于朱自清不领美国“救济粮”》,转引自冯学荣:《不忍面对的真相:近代史的30个疑问》,北京:九州出版社,2015年,第87、89页。
  [3]扬州市教育局:《扬州历史》,扬州:广陵书社,2018年,第69-70页。
  [4]搜狐网:《华为高管最新讲话:坚定地向美国学习,不要让反美情绪主导我们的工作》 ,http://www.sohu.com/a/231467420_487451,浏览日期2019年1月6日。
  [5]任世江:《编余杂俎——历史课程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58页。
其他文献
通过东西部产业协作,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做强家庭农场等,从而建立起大龙头带动小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  地处黄河上游、甘肃中部,白银市是全国唯一以贵金属命名的城市,素以“铜城”闻名遐迩。甘肃省白银市副市长 黄宝荣  2019年3月,身为全国政协委员、国资委巡视组副巡视员的黄宝荣被派到白银掛职,任副市长。  从首都北京到西北腹地,黄宝荣已挂职两年。对于东西部地区各自的发展优势和彼此之间的互补性,他有着很
作为千万在岗一线教师的一员,如何把握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并将日常的历史课堂丰满化成为我们必须直面的问题。中学历史教学的过程既必须保持历史学科求真求实的本性,又应当充分立足学生,运用多种手段将历史课堂化为学生情感的沃土。为此特以九年级历史人教版《科学和思想的力量》一课为例,进行初步探索。不当之处还望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一、课题解构:历史课堂之起点  在今年吴江举办的“学生:教学的‘原点’主题论坛”活
8月7日,以“深化改革稳中求进 推动农信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中国农金30人论坛莫干山会议举行。  这次会议由中国农村金融杂志社主办,多个省联社负责人作了发言交流。  再早一些的7月11日,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北京区域经济学会和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区域金融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我国农信社系统改革与发展研讨会。  来自全国高校、科研机构、金融系统及相关部门的多位专家,通过线上方式,围绕农信社改革发展等议
吴阿东:穗康电商总经理  两块多一根的鲜玉米,生意可以做到多大?  “原以为年销售有50万元就不错了,在拼多多平台上,我们2020年已经卖掉7000万元鲜食玉米,预计2021年销售额至少过亿。”1月底,穗康电商总经理吴阿东说。  深耕互联网行业20年后,2018年底,吴阿东跨界发力农业电商,帮助“中国鲜食玉米之乡”张家口,卖起了玉米棒子。吴阿东说,干一行,爱一行,未来中国农业会大有作为。刷后台,干
2019年高考刚结束,我就用全国卷一的真题给自己所带的高二学生进行了一次正规考试。基于学生在客观题上出现的问题和我自己对本试卷的研读,得出一个重要体会就是: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我们要非常注意历史概念的教学,对历史概念的教学又要十分讲求准确与深入。  以我给学生测试的结果为例,本次考试的客观题部分,错误率较高的几个题是26、28和35题。  我们先看26题:  唐代之前,荆楚民间存在一种祈求丰收的“牵
曹子威  威智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CEO  “中国的制造业一定可以迎来下一个崛起。”作为威智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带头人,曹子威有着这样的决心和期待。  曹子威说他不太擅长讲自己的故事,但说起他的团队,他的智荟云系统,曹子威侃侃而谈。“我们致力于帮助中国中小制造业企业实现信息化、自动化,并通过全方位提升效率、降低成本,让更多中小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下去。”曹子威说。制造业管理软件“中国制造”
什么是历史解释?《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高等教育出版社)第60页:“历史解释是以时空观念为前提,以史料实证为支撑,以历史理解为基础,有意识地对过去提出理性而系统的具有因果关系的叙述。”这揭示了历史解释的内容是“理性而系统的具有因果关系的叙述”。  历史解释涉及到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史学理论、家国情怀等多项核心素养,具有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的特征,是核心素养中的核心能力。历史是死的
2011年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在突出义务教育阶段历史教学的特点的基础上,注意与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为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打好基础。”[1]从这一需求出发,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这也引起了笔者对于初中历史专题复习课的再思考。特此试以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专题“三次科技革命”一課为例,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以求教于同仁。  一、温故知新——专题复习课的
将新型城镇化建设、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郑新一体化等多篇文章一起做。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河南省新乡市市长王登喜表示,乡村振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创举,没有现成的、可照抄照搬的经验,尤其是我国农村发展不平衡,差异性很大,更需要因地制宜,积极探索,鼓励各地结合实际闯出路子。河南省新乡市市长 王登喜  王登喜表示,新鄉将乡村振兴作为一项管全面
师生共读是近年兴起的中小学教学活动。传统模式下的史料研读教学存在一定不足,本文把英语学科常用的“图式理论”引入高中历史教学中,探讨高中历史师生共读课的策略与原则,希冀为本学科核心素养落地提供一些新思路、新方法。  一、何为“基于图式理论的高中历史师生共读”  图式(schema)一词由康德于1781年提出,即便于储存和处理而将已有和新知识有机组织起来的一种知识辩证形式,是相互关联知识构成的完整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