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2010年开平市高温的气候特征分析

来源 :广东气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hao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1961-2010年开平国家气象站逐日最高气温资料,采用气候趋势系数、气候倾向率和小波功率谱等方法分析了开平市近50年来高温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开平年平均高温日数为8.1d,大致以每10年3.3d的速率增加;高温日数年变化存在明显的8年长周期和4、2年的短周期;高温天气全部出现在5-10月,83%出现在7-8月;高温热浪在1987年之后频繁出现,近90%出现在7-8月;38℃以上的危害性高温共出现过5d,都是因副热带高压和热带气旋外围下沉气流叠加导致.
其他文献
利用广东省汕尾红海湾大型浮标站的近4年观测资料,统计分析汕尾红海湾近海海面风的日变化特征、季节变化特征和大风特点.分析表明:红海湾近海海面秋、冬风速大,夏季风速小,风
根据1961—2010年新丰气象站观测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滑动平均等方法,研究了近50年来新丰县气候资源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新丰气温呈变暖趋势,特别是21世纪以来升温明显
2017年9—10月,广东省气温显著偏高,降水、日照接近常年,有3次强降水过程、7次高温过程、2个台风登陆。强降水、高温和台风对农业、民生、电力供应、航空运输等有较大影响,但国庆
选取台风“威马逊”影响期间广东21个地市观测站的风雨资料,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加权综合评价方法对广东省进行台风致灾因子风险分析,并应用GIS技术绘制广东地区致灾因子风险区
根据广东省86个气象观测站1980—2013年逐日气温资料,采用日最低气温≤5.0℃的有害积寒作为区划指标,通过GIS技术和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基于地理信息的有害积寒小网格空间推
利用NECP/NCRE再分析资料、雷达观测及自动气象站等观测资料,对2011年7月中旬东莞两轮区域性强降水过程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范围强降水过程是在西南季风爆发、ITCZ北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