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教学过程就是一个“心灵碰撞”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作者的心灵在碰撞的霎那间:智慧获得了升华,能力得到了拓展,师生也会在轻松愉悦中共同成长。
【关键词】遗憾;反思;成长
教学相长,圣人之见。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我们的教学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1 多从学生视角看问题,让教学少一些遗憾
记得教学《丑小鸭》一文时,我侃侃而谈,从丑小鸭由丑变美的经历到安徒生在逆境中实现自我的坚毅人格,想让学生通过寻找双方情感共振点,理解作者以动物写人的曲笔,明白作者寄寓在童话中的一片苦心。事实上能完全理解的学生很少,他们有的眼神疑惑,有的表情冷漠。我只好草草收场。当时我只想到:这个问题可能比较深奥,七年级学生的生活经历浅,学识素养还没达到这一境界,以后慢慢会懂的,也就“释然”而过。
现在回想,造成这一教学遗憾的不是学生,是我在设计教学时对学生的学情审视不够,只是从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习惯上去考虑,没有更多地去想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需求。学生的个体均存在着差异,他们各自需要什么?理解和接受能力如何?个性思维,阅读爱好,欣赏角度又是什么?学生的主体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怎么样?还有,在学生出现疑惑时作为老师缺乏对学生的尊重和耐心,未能适时适度地排除学生中的每一个细小的困惑。我也明白了老师不能只为考虑课堂进度,或者怕影响自己的整体设计而总在学生身上为自己寻找教学失败的借口,这样就容易造成一念之差,而为自己的教学留下无数遗憾。
2 课堂不是事先设定的程序,教学过程是一个充满变数的过程
我原来一直认为,课前的精心设计,应该成为教学成功的关键。所以,每节课前我都要对自己的教案进行不止一次的精心策划,我认为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完成课堂教学。在设计《黄河颂》这一课的教案时,我根据诗歌教学的特点,针对本文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农村教学环境和条件,进行了深思熟虑的思考和设计,自己感觉不管从哪个角度去审视都算是一节很优秀的教案了,结果实际一操作却发现这样的课堂没有一点鲜活力,反让人感觉:老师在做秀,学生在随声附和,教案很大程度上成了老师一厢情愿的产物,而学生似乎只是一个看客听众而已。其教学效果如何就不言而喻了。
无数次的实践经验和教训让我明白,教学过程是一个充满变数的过程。学生不是理想化的,你的精心设计他们并不买账,学生合理的学习需求与“课程标准”“教学目标”经常会出现不协调,而这是不可提前预设的。精心设计只是前提,教学实践需随机应变。
3 大胆对教材进行解读和加工,用自己的个性去演绎作品的个性,并有针对性,创造性地促进自己的教学思路,把课堂还给学生
语文课,要让学生大胆地说心里话,讲有意义的事,抒发自由的情感,写个性的文章。语文老师要结合学生实际,借助教材所映射的思想和观点,去触发每位学生的思想火花,让学生的多种思想和观点互相碰撞,将学生的学习兴趣,独立自主的个性,分析批判能力及创新的能力开发出来。学习《羚羊木雕》一文时,我先和学习委员,语文科代表一起将课文内容编写成一个短小的话剧,上课时叫几名有表演才能的学生来演,演完后再出示本文要解决的具体问题,然后将学生分成正反两方:一方代表父母,一方代表孩子,展开辩论。不料一堂课学生针锋相对,辩论激烈,不仅大大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思维,而且将课本知识与生活中的做人准则紧密相联,真正起到了活学活用。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了师生同步运作的过程,成了同学们彼此对话,分享彼此智慧的过程。
4 灵感在瞬间闪亮,它喜欢光顾有思想的人
一次,我站在教室门口等候上课,只听室内哗然一片,原来是一位同学在讲述他“双休日”的乐闻趣事。这天我们刚好要学习《福楼拜家的星期天》,立即,我一个新的教学思路产生了。走上讲台我就问:“同学们,双休日都做了什么?”不料,问题一提出,教师里像炸了锅,各个角落众说纷纭。我很快让大家安静下来,先鼓励自愿者上台来讲述,再激发听众给予评价,最后趁势导入新课,并叫自愿者在黑板上写上题目。再指导同学们分组讨论本文的学习目标。经我一番引导,讲述者语言流畅,引人入胜;评价者言辞简约,恰如其分;板书者文笔清秀,美观大方;分组讨论的也积极热烈,意见相投。很快,同学们便进入了作品所设定的情境之中,开始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此时,我就穿梭于同学们追求知识,挖掘潜能,分享智慧的行间里为他们指点方向,提供帮助,鼓掌助兴。在学生们都掌握了之后,再引导他们将各自学到的知识制成知识卡片,并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给卡片注上解释词,最后,老师再引导同学们把大家的学习成果进行搜集串连形成一条晶莹剔透的“知识项链”。这堂课下来,每位同学都感觉获益匪浅。老师也觉得怡然自得。
其实,教学过程就是一个“心灵碰撞”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作者的心灵在碰撞的霎那间:智慧获得了升华,能力得到了拓展,师生也会在轻松愉悦中共同成长。
【关键词】遗憾;反思;成长
教学相长,圣人之见。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我们的教学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1 多从学生视角看问题,让教学少一些遗憾
记得教学《丑小鸭》一文时,我侃侃而谈,从丑小鸭由丑变美的经历到安徒生在逆境中实现自我的坚毅人格,想让学生通过寻找双方情感共振点,理解作者以动物写人的曲笔,明白作者寄寓在童话中的一片苦心。事实上能完全理解的学生很少,他们有的眼神疑惑,有的表情冷漠。我只好草草收场。当时我只想到:这个问题可能比较深奥,七年级学生的生活经历浅,学识素养还没达到这一境界,以后慢慢会懂的,也就“释然”而过。
现在回想,造成这一教学遗憾的不是学生,是我在设计教学时对学生的学情审视不够,只是从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习惯上去考虑,没有更多地去想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需求。学生的个体均存在着差异,他们各自需要什么?理解和接受能力如何?个性思维,阅读爱好,欣赏角度又是什么?学生的主体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怎么样?还有,在学生出现疑惑时作为老师缺乏对学生的尊重和耐心,未能适时适度地排除学生中的每一个细小的困惑。我也明白了老师不能只为考虑课堂进度,或者怕影响自己的整体设计而总在学生身上为自己寻找教学失败的借口,这样就容易造成一念之差,而为自己的教学留下无数遗憾。
2 课堂不是事先设定的程序,教学过程是一个充满变数的过程
我原来一直认为,课前的精心设计,应该成为教学成功的关键。所以,每节课前我都要对自己的教案进行不止一次的精心策划,我认为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完成课堂教学。在设计《黄河颂》这一课的教案时,我根据诗歌教学的特点,针对本文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农村教学环境和条件,进行了深思熟虑的思考和设计,自己感觉不管从哪个角度去审视都算是一节很优秀的教案了,结果实际一操作却发现这样的课堂没有一点鲜活力,反让人感觉:老师在做秀,学生在随声附和,教案很大程度上成了老师一厢情愿的产物,而学生似乎只是一个看客听众而已。其教学效果如何就不言而喻了。
无数次的实践经验和教训让我明白,教学过程是一个充满变数的过程。学生不是理想化的,你的精心设计他们并不买账,学生合理的学习需求与“课程标准”“教学目标”经常会出现不协调,而这是不可提前预设的。精心设计只是前提,教学实践需随机应变。
3 大胆对教材进行解读和加工,用自己的个性去演绎作品的个性,并有针对性,创造性地促进自己的教学思路,把课堂还给学生
语文课,要让学生大胆地说心里话,讲有意义的事,抒发自由的情感,写个性的文章。语文老师要结合学生实际,借助教材所映射的思想和观点,去触发每位学生的思想火花,让学生的多种思想和观点互相碰撞,将学生的学习兴趣,独立自主的个性,分析批判能力及创新的能力开发出来。学习《羚羊木雕》一文时,我先和学习委员,语文科代表一起将课文内容编写成一个短小的话剧,上课时叫几名有表演才能的学生来演,演完后再出示本文要解决的具体问题,然后将学生分成正反两方:一方代表父母,一方代表孩子,展开辩论。不料一堂课学生针锋相对,辩论激烈,不仅大大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思维,而且将课本知识与生活中的做人准则紧密相联,真正起到了活学活用。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了师生同步运作的过程,成了同学们彼此对话,分享彼此智慧的过程。
4 灵感在瞬间闪亮,它喜欢光顾有思想的人
一次,我站在教室门口等候上课,只听室内哗然一片,原来是一位同学在讲述他“双休日”的乐闻趣事。这天我们刚好要学习《福楼拜家的星期天》,立即,我一个新的教学思路产生了。走上讲台我就问:“同学们,双休日都做了什么?”不料,问题一提出,教师里像炸了锅,各个角落众说纷纭。我很快让大家安静下来,先鼓励自愿者上台来讲述,再激发听众给予评价,最后趁势导入新课,并叫自愿者在黑板上写上题目。再指导同学们分组讨论本文的学习目标。经我一番引导,讲述者语言流畅,引人入胜;评价者言辞简约,恰如其分;板书者文笔清秀,美观大方;分组讨论的也积极热烈,意见相投。很快,同学们便进入了作品所设定的情境之中,开始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此时,我就穿梭于同学们追求知识,挖掘潜能,分享智慧的行间里为他们指点方向,提供帮助,鼓掌助兴。在学生们都掌握了之后,再引导他们将各自学到的知识制成知识卡片,并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给卡片注上解释词,最后,老师再引导同学们把大家的学习成果进行搜集串连形成一条晶莹剔透的“知识项链”。这堂课下来,每位同学都感觉获益匪浅。老师也觉得怡然自得。
其实,教学过程就是一个“心灵碰撞”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作者的心灵在碰撞的霎那间:智慧获得了升华,能力得到了拓展,师生也会在轻松愉悦中共同成长。